善在人間,福在心中,積善之人,必有後福

2020-12-19 柳絮心語

01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其禍遠矣」百姓也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時機一到,必然遭報。頭上三尺有神靈,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之中自有帳目在積攢。

02

積善也好,作惡也罷,都得有個積累的過程,長期積善積德,積得一個好人緣,就會有人尊重,有人保護,有人提攜。天道輪迴,道不可違,作惡多端,天怒人怨,早晚禍起蕭牆,遭其天譴,縱觀歷史,你看蒼天饒過誰?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

03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

04

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懂得報恩連動物都不如,不配為人。什麼叫報應?「報」,回報;「應」,反應。你做任何事情,都有反應,也叫報應,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沒有不受報應的,沒有不受反作用力的,天道承負,因果不虛。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

05

善良是捨得,捨得為別人付出自己的錢財無怨無悔;善良是犧牲,為了別人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和財產時間;善良是奉獻,為了別人和集體利益,不計自己個人的得失和辛勞。善有善報,人不報你,老天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於你,總有一天,你會有自己不期而遇的好運和善報。

06

做人做事,不違心為之,福報終將向你招手,順其自然應天地陰陽之理,做公心公正之人。有人說佛渡惡人,不渡好人,但是其實好人需要佛來渡嗎,好人本身就是佛。你對生活做了什麼,生活就會回報給你什麼,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每個人的因果都逃不掉,不種善因,難以得善果,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就是自己過去現在所作所為的因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

07

人心是一塊田,善惡有報,福田自種;人生是一場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一個善良的人,永遠不會錯,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好報。

08

人生有個好的品質,也是上天給的寶貴財富,取之不盡,用知不完善良品質,生在骨髓,長在生命裡的信念,是改變不了的信念,善解人意,是天生的,人這一生修的就是修棵善良果實,善良才是生活的真正的意義,才是生活的真正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

09

積德行善,蔭及子孫,逞強行惡,千秋功業二世亡。好人無三天惡,惡人無三天好。人性的好與壞是一個人的根本。積德行善每一天,福報會相隨一生一世,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10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善成德,終有善報!人善心也善,行善不在大小也無邊界,有善心的人智慧越高,知識面越廣,善果就越大。願好人一生平安!

相關焦點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常有這幾種善行的,恭喜你,福報要來了
    不過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他正廳中間掛的那幅字畫,上面寫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顯得特別蒼勁有力。朋友說,那是他祖先的手墨,後輩們一直將它傳承下來,如今生活都過得挺好,家族也日漸騰達了。想想也是,朋友都七十了,退休後兩口子的日子,過得舒服自在,特別是兒女們也成家立業了,有所作為和建樹,讓人好不羨慕。那麼,何為「積善之家」呢?
  •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福報(佛教解釋)福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福報(佛教解釋)福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福報基本釋義【1】福利果報。如六趣中人天之福報。《增一阿含經一》曰:「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
  • 釋淨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易經》裡面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是因,餘慶是果報,我們要想來世好,或者要想這一生晚年好,來得及,現在開始努力斷惡修善,我們晚年就會有好的果報。我們在大陸訪問,遇到有一些人,總希望把自己的兒女親屬送到外國去,以為到外國去將來就有希望,在自己國家好像就沒有前途,這一種想法錯了,大錯特錯!
  • 善因必然得到善果,大善之人必有大福報
    人品才是最好的風水,因為善因必然得到善果,大善之人必有大福報。輪迴就是讓我們明白自己的命運,因果就是讓我們掌握自己的命運。閉上眼睛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因為心浮氣躁辦砸過很多事,是不是常常被環境、被人所影響,是不是經常為了小事生氣而不放過自己。
  • 「了凡四訓」之積善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中華民族的真善美精神
    人草木茶禪文化自古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可見積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福分喜慶的事情,如果積惡的家庭往往多出現多餘的災禍。我們每一個人都以助人為樂,也是助善為樂,這種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去傳承和發揚光大,在中國發生了很多次災難的時候,這種與人為善,救人於危急的精神都充分的體現,例如近期的新冠肺炎,國民大眾一心,團結一致,抗疫防疫,特別是援助一線的人員,捨身忘死,救人於危難之中,他們把這種善德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是每個人的榜樣,是每個人心中的英雄,這就是與人為善,救人危急,也是一種積善的行為。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用德行修來的
    文/芨芨草導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易傳》中有這樣的句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行善積德的家庭,會有福報;而沒有這些德行的家庭,則會有禍殃。我不知道你有沒有,但是馬雲有,因為電視臺的攝像機,拍下了這真實的一幕。所以,馬雲的成功並不是只靠著一張嘴,而是靠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品德修行。在阿里創業之初,有著名的「十八羅漢」。那些人中,有一部分是他的同事,一部分是他的學生。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能讓這些人放棄自己的擁有而凝聚在他的身邊?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如何辨別生活中的是非與真偽之善?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太上》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我們知道,善對人生乃至整個國家社稷都有莫大之益。但是,生活中有的人行善而得善報,而有的人行善卻未得善果,或雖有小小善果而所酬遠不及其所行。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今日網上偶見這樣一幅書法作品圖片,圖片提供者詢問此作所書寫的內容,告知這是一個行草書鬥方作品,四個大字是「積善人家」,落款是「庚子秋月劉石」,欽印是「劉石之印」。整體來說這幅作品寫的不錯,從字形,章法,內容來看都挺好的,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深度好文
    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一帆風順。 他覺得自己不能獨佔這麼好的風水,應該把這份好福氣分享給蘇州的百姓,讓蘇州的更多讀書人高中,以此來改變大家的境遇。 範仲淹有句名言流傳至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正是這樣的品質和精神,讓範仲淹家族得以長盛不衰。在眾多家族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時候,範氏家族整整延續了八百年。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處世格言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 有人說「積善之人必有善報」你認為對嗎?
    中國的道教和佛教也相信有輪迴。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人積德行善,一方面還債,另一方面積攢福報。我們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句佛語。《纓絡經·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意思是,行善的人,到頭來會有好的報應,作惡的人到頭來會有壞的報應。
  • 光明日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原標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光明論壇·溫故】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命由天定,福靠己修,一個人有多大德,就有多大福!
    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福報多多,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一帆風順,一個人的福報不是憑空而來,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也不是自己求來的,而是自己修來。《詩經》裡有寫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個人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常做好事,不為惡行,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福祉。一個人要想積攢福氣,就要從小善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講:「小善不積無以成聖」,每個人的福報都是積小德積來的。一個人要想積攢更多福氣,就得要從小善做起,莫因善小而不為,小善也是善,沒有小善何來的大善;一個人想要平安,就不要作惡。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家中出現這種徵兆,註定人才輩出,子女有福!《易傳》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4種行為,都是有福之人
    《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祖先留下來的古訓,幾千年來一直被後輩奉行,決定有真理所在。世間不要白來一趟,往前看,我們要記取歷史教訓,往後看,要明白怎樣獲得福報,人生的追求在哪。民間歷來就有積德享福之說,作為年輕人要修福,要積德,要行善,到了老年之後,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有人照顧,這是自己修的福報。
  • 有德之人,必有後福!
    一個人真正的氣質,不是在外貌,而是在內心;人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財富,而是德行! 有德之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尊敬;無德之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的厭惡。 俗話說:「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 什麼是福報,說996工作制是福報的人,安的什麼心?
    佛報是一個宗教用語,儒釋道都有福報的說法。馬雲據說是由於奶奶信佛的緣故,很早就與佛教結緣,後來又迷戀道教,曾拜道教人物李一為師傅,酷愛國學經典《道德經》,據說包裡經常會裝一本簡裝版的《道德經》。佛道兼修的馬雲最近提到了福報,而這一次他講到福報是關於加班的。
  • 「了凡四訓」之立命學,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就像了凡先生,精通命數的孔先生把他的命數告訴他,並且幾次都應驗,導致了凡先生感覺命運都是註定的,所以生活過得渾渾噩噩,無所追求;在經過雲谷禪師的點化後,立命修德積善,有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內心以積善為觀念,並持之以恆的態度去行動,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數。首先,立命修德積善,決定人生的方向選擇。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