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讀懂《孫子兵法》這一戰術,在競爭中以弱勝強,賺錢不難

2020-11-23 人生智慧全解讀

做生意,讀懂《孫子兵法》這一戰術,在競爭中以弱勝強,賺錢不難。這一戰術就是《孫子兵法》中的「示形之法」,孫子對其的概括性表達是:「故能而示之不能用,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示形之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無法一一列舉,不過,其實質都是相通的,就在於通過各種偽裝,達到迷惑敵人並誘使其上當的目的,而我方則在這種表面現象的掩護達到自己想要的某種目的。這種「示形之法」,在做生意中,對於實力較弱的一方尤為重要,能藉此以弱勝強。

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戰案例。

20世紀六十年代初,在美國丹佛市,有一種名為「處方409」的噴霧式清潔劑的門店,常會有消費者跑進來著急地要買「處方409」,而有一段時間,營業員很多時候都會面帶微笑地說:「太對不起了!剛賣完了。」這種日常用品的緊缺,給許多消費者尤其是家庭主婦帶來不便,為此引來不小的抱怨——「處方409」到底去哪了呢?

事實上,這只是經營「處方409」的哈瑞爾公司放出的煙霧彈。哈瑞爾公司之前得到情報:大名鼎鼎的甘寶公司要向自己挑起「戰爭」了,這家公司經營家庭用品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實力雄厚,財大氣粗,在日用品領域很少碰到對手。甘寶公司發現「處方409」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大有賺頭,就想要推出自家新試製的同類產品,把清潔劑市場給奪過來。一場關係到哈瑞爾公司生死存亡的激烈競爭就此開始了。

雖然對手實力強大,但哈瑞爾公司絕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密切地注視著對手的一舉一動。當得知甘寶公司的對位產品「新奇」噴霧清潔劑試製成功,要將丹佛市作為第一個試驗市場時,哈瑞爾公司就立馬通知丹佛市的所有分銷店,不要再往貨架上添貨,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處方哈瑞爾公司」撤出丹佛市場,哈瑞爾公司在此所採用的就是孫子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的戰術,而這也就有了本案例開頭的一幕。

「『新奇』來了!」這條消息在丹佛市那些因買不到「處方409」而煩惱的消費者中迅速傳開,他們都抱著「試試看吧」的應急心理,紛紛購買,第一批「新奇」清潔劑迅速被搶購一空,還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甘寶公司看到這樣的市場表現,喜出望外,於是,「新奇」正式大批投入生產,一場席捲全美的攻勢即將發動。

此時,哈瑞爾公司看準時機已到,馬上露出真面目,翻手殺出一招「回馬槍」:全美所有的哈瑞爾公司分銷店,都貼出了極為醒目的廣告:「特價出售」!他們推出特大包裝的「處方409」,其實也就是將兩種大瓶裝的「處方409」捆在一起銷售,標價僅為「1.48元」,遠低於市場價格,便宜得令人心動。果然不出所料,除丹佛市外,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一窩蜂似地搶購「處方409」。精明的哈瑞爾公司早早已經算過了,這種清潔劑,只要消費者買上這一次,就足夠用上半年,也就是說,他們搶先壟斷了半年的消費市場。

甘寶公司在丹佛市不戰而勝後,對哈瑞爾公司有了輕視之心,此時又騎虎難下,「新奇」清潔劑已經大批生產出來,只能無奈推向市場,結果不難預料,購買者寥寥,積貨如山,大筆投入全部虧了進去,連本錢也撈不回來。過高的期望帶來了更深的失望,甘寶公司很快對「新奇」失去了信心,不久,「新奇」就從貨架上消失了。

哈瑞爾公司的經營和決策者或許不懂孫子兵法,但其在這場競爭中之所以能戰勝強大對手,靠的無疑正是孫子的「示形之法」。一般來說,「示形之法」就是不採取硬碰硬的方法,而是用能而示之不能、硬而示之軟的方式,如上面案例中哈瑞爾公司,雖然整體實力可能不如對手,但在清潔劑市場,肯定有一戰之力,甚至是佔有一定優勢的,但他們卻沒有硬拼,主動退出丹佛市場,示之不能,示之以弱,然後在其進入全美市場時,再殺其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取得大勝。當然,在商戰中使用這種「示形之法」,難度是相當大的,生意人必須多下功夫多動腦筋,多多琢磨,才能逐漸掌握。(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中的商戰謀略:做生意,擁有一種競爭能力,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這一兵法謀略,擁有競爭制勝的「絕招」,或者說擁有一種競爭能力,賺錢不難。這種兵法謀略、絕招和能力,就是出奇制勝!《孫子兵法·勢篇》中說:「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孫子兵法》這段論出奇制勝的文字本身就是奇文、妙文,它形象地告訴人們:「應變出奇,無有窮竭。」而能出奇者,就在於他之所為比別人更絕、更妙、更好。
  • 孫子兵法:做生意,在殘酷的競爭中要想笑到最後,需掌握十條策略
    不管是創業,還是做生意,成功的一個關鍵都是能否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即所謂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在商業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市場競爭是日趨激烈,商場如戰場,絕非戲言。所以,行走商界,有必要研究兵法策略,而《孫子兵法》就是做好的研究對象。
  • 《孫子兵法》與商業競爭
    這似乎是個恰當的比喻:做生意很少是沒有競爭的,有競爭就有勝敗,勝者賺錢,敗者賠本,要勝出就要講究策略;此外,除非是小本家庭生意,否則必須考慮如何運用手下員工,才可以在競爭上勝出,那就應該和打仗時的調兵遣將差不多了。
  • 讀懂孫子兵法的人,更容易成功?關鍵在這四點
    讀懂孫子兵法的人,更容易成功,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古往今來有多少天才將領都是以《孫子兵法》為基的,就算現代的成功企業家們,就連日本企業家松下,也尊稱孫子兵法為第一神明。那麼,讀懂孫子兵法的人為何更容易成功呢?關鍵是他們能領悟到這四點。
  •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引客戶主動「上鉤」,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引客戶主動「上鉤」,賺錢不難!這一計非常之厲害,連千古智慧化身諸葛亮都曾中招,可能是諸葛亮一生唯一的一次上當,這一計便是「36計」中的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
  • 讀懂《孫子兵法》,讀懂古人最高謀略
    數千年來,《孫子兵法》一直被歷代兵家奉為百世談兵之祖,被譽為「兵學聖典」。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僅僅是一部兵書,但其實它的影響力絕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對於軍事愛好者而言,《孫子兵法》是兵學典範,不讀《孫子兵法》何以談軍事,何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
  • 《孫子兵法》這樣說……
    人們都說讀史明鑑,相信你對兵家思想經典之作《孫子兵法》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不知你是否真正讀懂了?上海華與華營銷諮詢公司董事長華衫在《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一書中,糾正了人們以往對《孫子兵法》的誤區:《孫子兵法》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不是戰勝之法,而是不敗之法;不是以少勝多之法,而是以多勝少之法。
  • 越想開店的人,越要讀透《孫子兵法》這2句話,生意越來越好
    但事實上,把店開起來不難,想要賺到錢可不容易。 常言道:商場如戰場。 既然是戰場,就不得不提兵家聖典《孫子兵法》——開店與打仗一樣,要講究策略、戰術、天時地利等等因素。 如果不把做生意看作一場戰鬥,結果只會以失敗告終。在說明《孫子兵法》的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 企業如何在競爭中取勝?不妨學學《孫子兵法》中的借「勢」思想
    《孫子兵法》中的借「勢」思想當用哲學的眼光去看《孫子兵法》的話,那麼我們的收穫會更多,我們你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和運用會更廣泛的當我們沒有什麼力量的時候,可以借用外部的力量為自己達到目的.而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經常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競爭,面對這麼多的困難和競爭,不是每一個競爭和困難都能應付的,對於一些大困難或者大的競爭者,企業是否想到孫子兵法當中所提到的勢呢?
  • 【兵法精讀】《孫子兵法》中的「計」到底是什麼?
    戰爭世人常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為一談,認為《孫子兵法》是講計謀的,是講如何險中取勝,如何以弱勝強,這是以《孫子兵法》所講的是一整套系統的勝兵思維。它講究的是勝而後求戰、以多勝少,絕對優勢。三十六計則相反,它講究的是以巧取勝,以弱勝強,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通過計謀的加成,以實現反轉。所以萬不可用三十六計的思維來解讀《孫子兵法》,這樣就走偏了。
  • 試論孫子兵法與企業競爭
    《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力求以智謀取勝,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戰爭規律、謀略、政策、經濟、外交、天文、地理以及氣象等多方面內容,它所包含的思想廣博精深、觀點嚴謹,可供企業管理借鑑的管理原則和管理思想十分豐富的。企業在競爭中應該運用兵法闡釋的各條戰略戰術,脫離惡性競爭,發揮本企業優勢,贏得全面勝利。
  • 讀懂《孫子兵法》裡的三大智慧你就能改變命運的破局
    這需要對敵我雙方的情況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敗一勝;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怠。」在商場和職場中,自己要免除被競爭對手擊敗的危險,就必須隨時提高警惕,並清楚掌握自己和對手的情況,以靜制動,掌控全局;或者必要時先發制人,殺敵以措手不及。
  • 一句「兵者,詭道也」,讓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第一個系統性地給它做注釋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後來又被很多名家做注釋、解讀,流傳到現在。一說到兵法,我們大多數第一反應都是用「計」,想辦法用最少的代價擊敗敵人。比如,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周瑜5萬人殲滅敵軍20萬餘人,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 傳統文化走出去 美國人讀懂<孫子兵法>了嗎
    我不是研究軍事的,也不是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但是對中華文化的經典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長時間的學習,也略略有些心得和體會。因為現在研究孫子兵法非常熱門,國內熱,國外也熱,美國更熱,所以就以《孫子兵法》為例來談談對於經典的解讀方法和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書?是一部兵書。有什麼作用?指導戰爭。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
  • 這些年,被我們讀錯了的《孫子兵法》,孫子其實很保守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很正常嗎?不教我們成功,難道教我們失敗嗎?其實《孫子兵法》的出發點是以失敗作為前提的。孫子的意思是,如果要開始做一件事兒,要先考慮好失敗了會怎麼樣,然後所有的思考和決定都圍繞怎麼避免失敗、減少損失而展開,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想辦法取得成功。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是人類競爭發展智慧學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是人類競爭發展智慧學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澳門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楊義。 龍土有 攝   中新網蘇州1月31日電 題:《孫子》是人類競爭發展智慧學——訪澳門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楊義  記者 韓勝寶 龍土有  「《孫子兵法》首先是兵學聖典,但不僅僅屬於兵學,而以其精闢的思想成為人類競爭發展各個領域都可受啟迪的智慧學」。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
    非常精彩的一本書,從古至今有不少人對孫子兵法做了註解,華杉選取了曹操、杜牧等有實戰有理論基礎的大家,結合各種戰役,對孫子兵法做了逐字逐句解讀
  • 讀透《孫子兵法》:高明的一把手,從不在這事上犯糊塗
    我對這本書的定位,是「一字一句講透兵法原意」,讓讀者「這回徹底讀懂孫子兵法」,所以,我以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為藍本,就《孫子兵法》原文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將從漢朝到宋朝,曹操、梁孟氏、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皞、梅堯臣、王皙、何氏與張預等十一個注家的不同解讀,進行羅列比對,再結合現代郭化若將軍的《孫子兵法譯註》,對每一句話,每一字的解讀
  • 《孫子兵法》:職場就是「戰場」,讀懂這8句話,讓下屬心服口服
    《孫子兵法》是西點軍校的必讀書目,每個美軍指揮官都必須人手一本的軍事聖經。《孫子兵法》是對春秋時期蜂擁而起的諸侯戰爭的總結之大成者。在記錄春秋的部分裡,短短242年的歷史中就發生了483次戰役,更不用說整個春秋時期了。
  • 《孫子兵法》中的這句話,悟透了,做任何事都事半功倍
    國外權威機構對世界經典暢銷書籍的銷量統計,在關於「人生智慧」分類的書籍中,中國的《孫子兵法》常年都位居北美以及歐洲市場的第一位,甚至就連《聖經》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作為一本中國古代的兵法書,《孫子兵法》被翻譯成了幾十個國家的文字,然後在世界上確立了一種新的定位,來自中國的古老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