饃都西安最正統的肉夾饃——臘汁肉夾饃

2020-12-18 騰訊網

說起西安的肉夾饃,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雖說西安人可以「饃夾一切」,但主要的夾饃市場依然還是以肉夾饃為主。

肉夾饃的種類中,包含著很多類別,比較常見的有臘汁肉夾饃、潼關肉夾饃、臘牛肉夾饃、臊子肉夾饃、籠籠肉夾饃、粉蒸肉夾饃、豬頭肉夾饃等等。

但究其正統,基本上是由臘汁肉夾饃與潼關肉夾饃分庭抗禮,兩者各有特色,硬要說誰好誰壞,反而壞了和諧。只能說,依照人們不同的口味,所以喜好也有所不同吧。

但如果從主觀上來說,個人認為臘汁肉夾饃才應該被認定為西安肉夾饃的正統。

由於臘汁肉夾饃早就聲名遠揚,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售賣臘汁肉夾饃的店鋪,甚至在國外也有標榜著「中國漢堡」的稱號來賣的。

但是,這些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陝西的臘汁肉夾饃,無論是用了原來的工藝,還是純粹的模仿跟風,都會根據當地市場的喜好,進行一些小小的改動。

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城市就有比較常見的一種——加了青椒的臘汁肉夾饃。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店家會在臘汁肉中混入青椒來進行售賣。當然,站在商家的角度,這是為了讓更多人喜歡肉夾饃,也是為了生意能做得更好,但是如果站在老西安人的角度來看,這純粹就是瞎搞了。

西安人對於傳統非常之敬畏,這並不是說我們頑固、不知變通,反而我們鼓勵變通,但至少不能夠顛覆傳統。就比方說在南方城市中售賣肉夾饃的商家,如果是為了迎合市場做了變動,那麼至少單獨立個牌子售賣,可以叫他青椒肉夾饃,但不能夠依然用著臘汁肉夾饃的名號去賣,這樣一來會讓很多外地朋友對於肉夾饃的認知出現偏差,是不好的。

臘汁肉夾饃歷史悠久,這種饃夾著肉得吃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而如果單論這臘汁肉的話,則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得韓國了。

臘汁肉,因其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後,經久耐藏,算是度過寒冬的極佳食物,所以最早叫做「寒肉」。戰國以後,製作工藝逐漸傳到了秦地長安(即現在的西安),於是被當地老百姓加以傳承和改進,發明出了許多吃法,這其中臘汁肉夾饃就是代表。

臘汁肉夾饃,分臘汁肉與饃。民間俗話說「三分肉,七分饃」,因此饃的重要性要遠勝於肉。

就比方說臘汁肉夾饃與潼關肉夾饃,兩者的肉其實並沒有分別,都是上好的臘汁肉,區別在饃。

臘汁肉夾饃,用的是白吉饃,講究「虎背鐵圈菊花心、焦黃酥脆兩張皮」;而潼關肉夾饃,用的則是潼關饃,說法是「皮薄鬆脆,像油酥餅。咬一口,掉渣燙嘴,口感極佳。」

正宗的臘汁肉夾饃,用的是豬腿肉,肉應是肥瘦相間,肥而不膩,咬一口滿嘴流油才對。沒有青椒,沒有香菜,就是純肉。

西安的肉夾饃鋪子,為了照顧不同人的口味,會分肥瘦肉夾饃、純瘦肉夾饃、優質肉夾饃來賣,如果是讓我建議的話,就得吃最普通的肥瘦肉夾饃。千萬別看著有肥肉,不敢下口,這肉真心一點兒都不膩,反而香氣十足。至於說純瘦肉夾饃,恕我直言,吃著不覺得柴麼。而優質的話,只是多加了些肉而易。

去吃臘汁肉夾饃,其實還有些小眾而獨特的吃法可供摸索。有些老店,可以直接跟師傅說,要「皮瘦」「肥皮」「掏芯」等要求,師傅一般都會照辦。「皮瘦」就是指夾肉皮和瘦肉,「肥皮」就是肉皮和少許肥肉,「掏芯」則是要求把白吉饃的芯掏去再夾肉,這些小眾的吃法,有機會也可以去嘗試一下,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相關焦點

  • 「饃夾肉」or「肉夾饃」?西安肉夾饃的前世今生
    若是身在「肉夾饃」的發源地西安,到處走兩步,你就會發現,大街小巷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個名叫「ⅩⅩ肉夾饃」的店鋪。可以說,肉夾饃與另一種陝西名吃「羊肉泡饃」是西安餐飲業中為數最多的兩種。西安小吃「肉夾饃」西安肉夾饃的全稱是「白吉饃夾臘汁肉」,合臘汁肉與白吉饃為一體,饃是源於鹹陽的白吉饃,肉是肥而不膩的臘汁肉,饃中夾肉,互為烘託。
  • 西安臘汁肉夾饃,最值得你收藏的正宗做法!
    23、等饃底部起皮後,變成焦黃色,準備放入電餅鐺。把饃翻過了壓平,放入電餅鐺中,烙到兩面金黃即可。24、在介紹一種卷法25、後面的都一樣26、把肉切碎了,正宗的極品的肉夾饃不需要給肉中加滷汁,因為肉煮的好自然多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現在好多肉夾饃店澆上好多滷汁貌似很好其實差遠了。
  • 肉夾饃為啥不叫饃夾肉
    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白吉饃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肉夾饃是陝西著名小吃。
  • 老照片:1983年的西安市井生活,正宗的臘汁肉夾饃和陝西涼皮
    西安,在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是一座有著獨特魅力的城市,古樸、大氣、典雅,又有著平易近人的煙火氣。本組老照片記錄的是1983年的西安。圖為1983年正在修葺中的西安鐘樓。
  • 第一次吃西安的肉夾饃,怎樣偽裝成為一個老陝?
    作為一名合格的遊客,在到了西安以後,除了品嘗一下酸辣爽口的涼皮和醇香厚重的羊肉泡饃,當然還得繼續嘗嘗西安小吃的另一張名片——肉夾饃。肉夾饃,人們基本都很熟悉,也許在西安以外的地方,也都嘗到過一些或是「正宗」或是「創新」的肉夾饃,但好不容易來一次西安,真正地道而又正宗的肉夾饃,肯定是要品味一番的。
  • 這是我見到的陝西臘汁肉夾饃最正宗詳細的做法,喜歡就趕緊收藏吧
    臘汁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
  • 陝西正宗臘汁肉夾饃(白吉饃)的詳細做法,臘汁肉鮮嫩多汁
    臘汁肉夾饃是西北地區陝西省的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傳統的陝西臘汁肉夾饃的製作方法包括滷汁臘肉的製作和白吉饃的製作。主要選用五花豬肉、麵粉、高湯等原料加入各種香料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和後續調味料加工而成,白吉饃和臘汁肉合二為一才能體會到肉夾饃的精髓和美味。
  • 最誘人的肉夾饃,你最愛哪一家?
    隨著時光流轉西安的冬已經彌散開來涼颼颼的寒風中何以解憂充飢臘汁肉夾饃必有一席之地它從炙熱爐膛剛剛離開轉身張開又包裹住盈盈臘汁肉這種美味光是想像就能讓人口水橫流淋上臘汁,一個下肚超級滿足臘汁肉夾饃作為西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相信一定是大家腦海中首先跳出來的西安小吃之一,很多人把會它稱作「中國的漢堡」。
  • 肉夾饃為什麼不叫饃夾肉?原因竟然是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
    哈哈有一個西安的朋友,叫哈哈一定要去西安旅遊,去了西安旅遊一定要吃肉夾饃,絕對能讓不喜歡吃麵食的哈哈也愛上,哈哈聽到這句話突然對肉夾饃有了些許期待。朋友還告訴哈哈,其實饃不僅僅可以夾肉,饃可以夾一切,只有想不到,沒有它夾不到。夾菜的叫菜夾饃,還有大油夾饃、辣子夾饃等。但是,肉夾饃的最受到當地人和遊客們的喜愛。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
  • 為什麼叫肉夾饃,而不叫饃夾肉?
    美食騫道之西安肉夾饃饃夾肉,饃夾肉,多念幾遍,會發現類似於「沒夾肉」,再加上一些地方方言的加料,後期就改成了肉夾饃,這個說法不知是否正確,但還有一定的邏輯。我拍攝過許多種肉夾饃,牛肉的、羊肉的、豬肉的,傳到網上去,大家還細細的區分著西安的肉夾饃還是潼關的肉夾饃,我問從視頻中哪裡可以看得出產地啊?留言中答道:從餅子就可以看出來,餅子是不一樣的嘛,潼關肉夾饃,餅子才帶著那種旋兒。看來這肉夾饃,門道不光在裡面,饃也是很講究的。
  • 肉夾饃為什麼不叫「饃夾肉」?得知原名,也太文縐縐了
    眾所周知,陝西的麵食特別出名,各種炒麵,燴麵,拉麵等等,而今天小尋要說的確是來自陝西的肉夾饃。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肉」,為什麼偏偏叫肉夾饃呢?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就像坐電梯,明明是站電梯一樣。肉夾饃,作為陝西的一道特色名小吃,這種叫法其實是古代漢語的省略方式,其意為肉夾於饃中,這樣是不是就能解釋通了。在以前那個年代,很多人都以為肉夾饃是病句,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叫。其實這與陝西人的性格有關,他們性格豪爽,很多老百姓也不喜歡講究文縐縐,就直接把「肉夾於饃」稱之為肉夾饃。
  • 明明是饃夾肉,為何偏偏要叫肉夾饃?竟然是因為……
    說到陝西的肉夾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的吧?肉夾饃,一道擁有著很長歷史的一道陝西傳統特色食物,它還有一個非常霸道的名字——中國漢堡。每次路過小吃街的肉夾饃攤位,總會停下腳步去買上一個,那稍硬的「饃」加上那滿口的臘汁肉,吃起來真的是不要太安逸。
  • 饃脆肉酥、油而不膩,味道讓人流連忘返的王魁肉夾饃
    今天去長樂坊的王魁肉夾饃店買了幾個臘汁肉夾饃。 雖然普通肉夾饃有肥有瘦才好吃,但是家裡有人說不吃肥肉,所以專門買的純瘦的,一個肉夾饃要十二塊錢,也真夠意思,誰讓人家是網紅店呢。
  • 舌尖上的西安-帶你尋找西安最好吃的6家肉夾饃,不吃你就虧大了
    在陝西,有種風靡全國的小吃叫肉夾饃,肉夾饃是陝西美食的靈魂符號,肉夾饃以軟爛醇香、肥肉不膩、瘦肉不柴的特點深受廣大吃貨的青睞。作為陝西的省會城市,西安的肉夾饃絕對是肉夾饃中的精品。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到西安的大街小巷去尋找那些最正宗、最好吃的肉夾饃,絕對讓你吃過以後就再也不想去吃其他地方的肉夾饃了。
  • 18年西安肉夾饃 坊間排行手冊(僅供吃貨)
    西安肉夾饃分肥瘦和純瘦兩種。建議來西安的友人先品嘗肥瘦,肥而不膩,加上臘汁,才能體會到肉夾饃真正的味道。雖然物價在上漲,不過人均仍在8元,真的是物美價廉。以下排出西安有名且本地人常吃的店。地址:小寨3李老四臘牛肉夾饃地址
  • 陝西肉夾饃,回民街肉夾饃和豬肉夾饃哪個更正宗,誰知道?
    前幾天有個外地的網友過來到西安來玩出差,聯繫我說想吃西安的正宗肉夾饃,讓我帶她過去。我們約好在鐘樓飯店門口見面,他說沒來過西安,一定要是最正宗最西安的肉夾饃。我一聽這話,我就不敢怠慢,就領著她順西大街竹笆市的樊記肉夾饃走。
  • 陝西西安的肉夾饃:鮮肉飄香的肉夾饃,據說可以夾天地萬物
    陝西西安的肉夾饃:鮮肉飄香的肉夾饃,據說可以夾天地萬物,想要了解陝西,了解西安,最最最常規的操作就是吃一口地道的肉夾饃了,之前在網上有人調侃陝西西安的肉夾饃可夾天地萬物,等你真的來到了陝西,就會發現,這絕對不是無稽之談。
  • 為什麼肉夾饃不叫「饃夾肉」?到底誰夾誰,答案如此簡單
    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肉」,為什麼偏偏叫肉夾饃呢?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就像坐電梯,明明是站電梯一樣。 如果要想了解一下陝西肉夾饃的歷史,就必須從戰國時期說起了。那時候的肉夾饃一般是臘汁肉夾饃,戰國時期的人們又把臘汁肉稱為「寒肉」。
  • 抖音帶紅了古城西安,也帶紅了西安的肉夾饃,網友:吃不起了!
    抖音火了古城西安,更是火了西安的肉夾饃,就像網友說的:自從抖音火了西安之後,西安的肉夾饃就開始漲價了,不少網友表示已經吃不起了。。。西安的肉夾饃可是非常好吃的,烤的香噴噴的饃裡面,夾上燉的鬆軟的滷肉末,一口咬下去,肉裡面的湯汁散發在舌尖,肉和面混合的香味瞬間散發嘴裡,軟硬結合,又好吃又有嚼頭,吃肉夾饃的美妙滋味,簡直賽過活神仙。
  • 好吃的肉夾饃,竟然還有這麼多品種!到底哪種最正宗?
    肉夾饃就是陝西西安的特色美食之一,2016年1月8日,肉夾饃入選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強調的作用,引人垂涎。加上陝西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喊起來便當些。另外一種說法是,"肉夾饃"正確的叫法應為饃夾肉,但是"肉夾饃"這一錯誤的叫法為何流傳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