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2020-12-11 老林話農

在農村生活久了,常常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其中關於天氣和人生道理的俗語比較常見,筆者覺得這些俗話很多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它有時代表的是農民朋友對美好生活的一些憧憬,或者對一些事情的人生感悟,仔細聽來,意味深長。

在農村,農民閒來無事之時往往會喜歡上山打獵,比如野雞,野兔,野豬等等。偶爾吃上一兩頓野味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況且那種和朋友共同作戰的感覺,很是有趣。不過野雞和野兔捕捉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沒有點經驗的農民可能都捕獵不到。那麼,不知道農民朋友聽說過一則野雞和野兔的俗語沒有: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其實這兩句話也是農民對捕獵野雞和野兔的一些生活經驗。首先要知道的是野雞和家畜的雞不一樣,雖然同為一個種類,但是野雞和家雞有一個明顯不同的區別,就是野雞的翅膀不如家雞的靈活,或者說飛行能力沒有家雞的強。野雞由於長期生活在深山野雞,基本上很少用到翅膀,所以逐漸地其翅膀就退化了,飛行能力慢慢弱化了。

所以農民朋友如果要捕獵野雞,最好的目標是往山上走的,因為野雞翅膀不好,飛不遠,而且往山上跑會消耗其體力,跑了一定距離就容易被捕捉。相反地,農民捕獵的對象如果是往山下走的野雞,相對來說就困難很多了,因為雖然野雞的翅膀退化,但其往山下走的話,張開翅膀還是能滑行很大一段距離的,起碼難以被農民追的上。

而對於不追上山兔,農民的解釋是這樣的:相信農民朋友都知道,兔子是蹭得很快的,尤其是當其受到驚嚇或者遇到危險時,它會竭盡所能奮力逃跑。而且這裡還有一個狡兔三窟的說法,意思是兔子如果往山上跑,很容易會躲進附近的山洞裡,這時候農民很難摸得清道路,就容易被兔子逃跑。相反的,農民如果捕獵往山下跑的兔子,相對來說就容易很多了,因為兔子的後腳是比前腳長的,如果它往山下跑,很難保持身體的平衡性。這時候它就很容易摔倒或者打滾,如果其遇上了障礙物,農民朋友捕捉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其實這兩句傳授的是對一些捕獵的經驗,農民朋友也可以試著運用一下,說不定有奇效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是,我們應該學會順勢而行,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說是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過去,環境沒有遭到破壞,比現在好很多,所以那時候農村經常能見到許多野生小動物,人們時不時還能吃上一些野味,而其中山兔和山雞是比較常見的。不過想要抓山雞和山兔也並不容易,這就需要經驗了,就有這麼一句老話叫做:「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有沒有道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野雞和家養的雞樣子不同,不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飛行能力都嚴重退化,雖然能飛,不過飛不高也飛不遠。
  • 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濃厚感情。
  •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的生產、生活經驗和人生的閱歷為我們總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比如說,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俗語,就是跟動物有關的俗語,它就是「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我們的古人們將動物融入俗語中,給我們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句俗語也又另一種說法,它就是:農村兩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單看字面意思的話,這句話十分的好理解,說的不就是:不能去捉上山的甲魚和下山的野雞。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能追」,這是為啥呢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老話俗語,很多老話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的方式進行闡述。寓意簡單明了,很容易被大家所熟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老話俗語,一直到今天還被大家廣為傳頌。也有因為這些俗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作為經驗傳承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
  • 俗話說:「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呢?
    記得小時候的山村,冬季的時候人們總是很清閒,於是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就會去跑山,若遇見奇怪的土洞,人們就會往裡燻煙,運氣好的話還能燻出來幾隻獾,那時候也經常有人能套下野豬、兔子之類的,當然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兔子在什麼情況下是抓不住的。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到底啥意思?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一直有很多經典的民間俗語存在。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糙,但是很多卻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在長期觀察社會現象中總結出來的,以物喻人。比如說這句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拾兔」是啥意思?這些忌諱有道理嗎?
    摘要:民間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拾兔」什麼意思?有啥科學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是有很多的忌諱的,雖然多數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卻依然還是會刻意注意這些。這樣人家會認為你把他一整天的好運氣都借走了。類似這樣的忌諱還有很多,像藥罐子、拐杖等這樣物件,在農村裡一旦借出去了,那如果主人不來要,說不能主動歸還的,這些雖然沒有道理,但是卻是約定成俗了的,在農村裡就算是自己不忌諱這些,但萬一別人忌諱呢?所以還是要入鄉隨俗,以免好心辦壞事。今天農夫和大家分享的俗語是「春不撿雞,冬不拾兔」,是什麼意思呢?有啥科學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一直都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話糙理不糙,還是挺有道理的,那麼「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如此嗎。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1、人敬有錢的人敬有錢的其實在現在還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農村,更加看重有沒有錢。如果你在農村掙到錢了,那整村人都看得起你,而且威望也是慢慢提高的,很多人以前在村裡一點話語權都沒有的,但是在有錢後說話都有人說了。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可以說這個俗語,是一些人的經驗之談。他們是在告誡人們,若是打獵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即便你去做了,最終的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讓打獵了,也沒有地方去打了。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尤其是在農村,很多老人把一些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語言,總結成為簡單易懂的俗語,在農村很多人通過這些俗語來教育指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條農村的俗語,看看這其中的道理是否正確。
  •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皮」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農村當中有很多俗語都值得人們細細回味,俗語中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它是農民生活的展示,是一種更加貼切的表達。我們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那麼上面這句俗語很值得思考。
  • 農村的14個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你都知道嗎
    在農村,忙碌了一天以後,在晚上,人們喜歡聚在門前嘮一嘮,聽著大家講的一些俗語,那一天疲憊的身軀也瞬間解乏很多。那時候,孩子們最喜歡聽的也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諺語了,農村的14個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你都知道嗎?一起看一看吧。1.農村俗語:「寸的麥子不害怕水,尺的麥子害怕水」,這句俗語說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每一句俗語,都有各自的含義,那麼,「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前面說到農村像是一個小型「社會」,正確來說,農村更像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就比如,今天隔壁王大嬸的女兒要出嫁,前段時間張大爺過70歲大壽,上個月陳婆婆去世了等等......鄰裡之間都知根知底,來往甚密,自然就少不了送禮。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上山下地是農民日常工作的正常狀態。他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種自然資源在農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過去,農村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在許多地方,沒有水和電,沒有天然氣,加熱和烹飪都是以木柴為基礎的。如果你想燒柴,就必須進入山區,因為在山區,不僅有農民燒柴煮的木柴,還有供人食用的野果,還有用於裝飾房屋的木材,以及治療和拯救動物所需的草藥和動物。
  • 老俗話中「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
    老俗話中「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其實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而這些俗語其實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比如今天要說的老俗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句話我們只從字面意思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它其中的寓意是什麼,又有什麼樣的由來下面就來說一說。
  • 農村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是什麼意思?神奇的農村,有著一些神奇的老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不像李白的唐詩一樣膾炙人口,也不像辛棄疾的宋詞一樣憂國憂民。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樸實無華的,讓人們通俗易懂。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老祖宗為什麼這麼說?
    自然是一本你永遠都讀不完的書,親近自然會讓你每天都擁有不同的獲得感。在農村有一句關於生活的俗語,它就是「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想必在理解了它的意思後,你會發現農村生活,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有趣,而且還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琢磨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路邊兔所謂的「路邊兔」是指死在路邊的野兔,活著的野兔人們是撿不到的。那麼,在大清早時,為什麼不能夠撿拾路邊上的死野兔呢?野兔是指兔子屬下的動物以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的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的腿和耳朵比家兔要長一些,奔跑速度非常快,身材十分靈活。
  • 古代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啥意思?雞和兔為啥不能撿?
    文/一縷秋天的風古代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啥意思?雞和兔為啥不能撿?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農村一般都會流傳著許多有意思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由我們的祖先們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一直到了今天,這些俗語一般都是我們的祖先們從他們的生活中所汲取到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