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2020-12-10 思帆歷史趣聞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的生產、生活經驗和人生的閱歷為我們總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就像是我們身邊的老人們總告訴一些他們的經驗之談,讓後輩的我們少走彎路,俗語也是這樣的。我們的古人們總結出的俗語道理也是為了警醒後世的我們,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和錯路,展現了先人們無私的關懷。

俗語的涉及範圍也十分的廣泛,比如說有農業生產、家庭、婚姻、房屋、天氣、節氣、動物等等,貫穿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比如說,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俗語,就是跟動物有關的俗語,它就是「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我們的古人們將動物融入俗語中,給我們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句俗語也又另一種說法,它就是:農村兩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單看字面意思的話,這句話十分的好理解,說的不就是:不能去捉上山的甲魚和下山的野雞。但要是這麼理解的話,這句俗語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啊,那麼我們的老祖宗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事實上,我們的古人們是為了警醒我們不要去白費力氣,去做那些自己不可企及動的事情。不過 ,這中間有什麼原因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不捉上山鱉。鱉也就是通常說的甲魚,王八,是一種水陸兩棲的淡水動物。筆者在小的時候一直以為王八和烏龜是同類的,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它們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不說別的,你看著飯桌上一般上的都是鱉湯,還沒怎麼見過誰吃烏龜湯呢。雖然說甲魚和烏龜都屬於鱉類,外表看起來還有些相似(所以,筆者小時候認錯也是有原因的呀),但仔細看看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

甲魚的肉要比烏龜多,生長的也比烏龜快,雖然兩者都有龜殼,但是烏龜的殼要比甲魚硬上很多,這也是人們吃甲魚不吃烏龜的原因之一。再者,甲魚的頭是尖尖的,而烏龜的頭是圓圓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甲魚跑的要比烏龜快多了。在龜兔賽跑中,烏龜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和兔子的輕視取得了賽跑的勝利,但要放到甲魚身上的,甲魚能跑的比兔子還要快呢。

因為甲魚的膽子很小,再加上它反映很靈敏,所以你若是到河中抓魚,看到河岸上的甲魚,你去抓它是攆不上的。

我們再來看看下半句,不逮下山雞。野雞本身跑的就很快,筆者還記得小的時候看見鄰居家養的雞跑到自己的房子上了,父親去攆它,誰知它跑的賊快,而且跑到房子邊緣直接飛下去了。那是筆者第一次知道原因這雞身上的翅膀真的不是擺設,遇到緊急情況還能讓它飛飛。

而在下山的路程中,它的翅膀更是對它如虎添翼,它可以借著勢頭撲哧著翅膀,又跑又飛。

我們也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人在下山途中也是格外的謹慎,所以一般人還真的追不上下山的雞。而且若是非要爭強好勝去攆上雞的話,他很可能會因此受傷,反而得不償失了,這實在不是明智之選。

「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鱉我們追不上,雞我們即使追的上也不敢追。所以在做這樣的事在我們古人看來就是白費力氣去做一些自己不能企及的事情。說實話,人活在這世上,的確做了很多自不量力的事情,有些東西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啊。

各位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濃厚感情。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到底啥意思?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一直有很多經典的民間俗語存在。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糙,但是很多卻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在長期觀察社會現象中總結出來的,以物喻人。比如說這句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能追」,這是為啥呢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老話俗語,很多老話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的方式進行闡述。寓意簡單明了,很容易被大家所熟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老話俗語,一直到今天還被大家廣為傳頌。也有因為這些俗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作為經驗傳承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
  •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甲魚和野雞對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但是最近幾年已經非常少在野外見到它們了。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就是與甲魚和野雞密切相關的,「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在山上見到甲魚的時候不要抓它們,野雞下山的時候也不能心存歹意。甲魚又被人們稱為「王八」、「鱉」,它們和烏龜是有區別的,不能混淆在一起講。甲魚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經常被人們用來補身體,市場上一隻甲魚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 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但就是禁不住,還是有那麼多的人狠心的要捕殺野生動物,就僅僅是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舌之快,這著實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種行為。喜歡吃野味的往往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主要是沒有長時間的接觸過鄉村自然風光,缺少什麼就會對什麼充滿渴望,才會催生這樣的欲望。
  • 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
    摘要: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這個季節在農村的水田附近,常常能見到一種像壁虎一樣的爬行動物,在我們當地叫它「狗婆蛇」。因為它無毒,並且還有點可愛的樣子,孩子們常去抓它來當「寵物」玩耍。除了這種動物以外,在當時像青蛙、泥鰍、黃鱔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有時候還會看到甲魚。而老人們就常叮囑我們說:「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老祖宗為什麼這麼說?
    用一句俗語來說,就是每個人往祖上數三代,他們的祖先都是農民。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的生活遠比我們想像之中要好得多,基礎的設施都已逐漸完善,還能吃上新鮮健康的蔬菜水果,再加上汙染少空氣新鮮,受夠了城市喧囂的人,便有了退休後回到農村生活的想法。為何人們會嚮往農村生活呢?一是因為農村的生活節奏慢,二是因為農村的生活相比較城市要更有趣。
  • 「上山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為何這麼說?早知道早受益
    還有許多人從小生活在城市,到鄉下山區等地旅遊,都會聽到許多當地人給我們講一些俗語,有時候不知道什麼意思,比如「上山的甲魚,下山的野雞不能碰」,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會怎麼樣?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上山的魚,下山的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這是合理的嗎?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古人的話有科學道理嗎?
    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小時候由於條件比較艱苦,所以為了能夠苦中作樂,都會就地取材創造童年樂趣。 下河抓魚摸蝦、上山打鳥追兔等娛樂活動,不僅讓枯燥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樂趣,而且也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 俗話說:「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上山兔子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人主要的食物來源除了種地之外,大多都來源於大自然,靠近水邊的人們以捕魚為生,靠近大山的人們就以打獵為生。
  •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啥道理?老祖宗經驗之談
    摘要:「上山兔子下山的雞,離水的甲魚不要追」,為啥不能追?古人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農村裡確實是這樣的。農村的山上都是「寶藏」,在以前生活條件艱苦,山裡的一些野果、野菜就是「救命糧」。有些有經驗的農民,還會偶爾進山打獵,像野雞、野兔,蛇等動物就常被用來改善農民的夥食。不過在今天,這些野生動物都不多見了,好些也成為了保護動物,農民就算時間到了也不能去傷害或者是捕捉了。但是和老人們聊天,卻聽他們說起過一些過去的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何道理呢?為何不能追?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 農村老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到底什麼意思呢?
    古人曾警示過子孫後代:「成功甲魚莫伸出手,下山野雞不可以追」!究竟啥意思呢?俗話「上山甲魚,下山野雞碰不可」的字面意思是說,假如在陸上上,例如是在去山頂幹活兒的情況下看到有甲魚,那麼就不必去捕獲他們。而在下山的情況下,見到有野雞了也不必去追逐。為什麼下山的野雞和上山的甲魚不可以碰呢?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上岸甲魚莫伸手甲魚在農村也叫團魚,老鱉,是個非常大補的東西,以前在農村的河裡或者池塘裡面都能見到,很多地方都有用它煲湯進補的說法。有些人覺得野生甲魚的營養和味道比養殖的要好的多,所以也經常會有人去水庫、河流、湖泊附近去進行捕捉。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可以說這個俗語,是一些人的經驗之談。他們是在告誡人們,若是打獵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即便你去做了,最終的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讓打獵了,也沒有地方去打了。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細細品讀蘊含人生智慧
    「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為什麼叫古人云,這就是古人說的,都會對後世有一定的忠告。我們把古人說的對我們有幫助,教導的話稱之為俗語、諺語,這是我們民族流傳已久的一種文化。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提到過這句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這不只是一種對狩獵者的規範,更是用來警示後人。
  • 農村俗語: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在農村生活久了,常常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其中關於天氣和人生道理的俗語比較常見,筆者覺得這些俗話很多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它有時代表的是農民朋友對美好生活的一些憧憬,或者對一些事情的人生感悟,仔細聽來,意味深長。
  • 農村俗語「家雞打得堂前轉,野雞不打自己飛」,有什麼內涵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家雞打得堂前轉,野雞不打自己飛」,在江西農村還有另一種俗語就是「家雞打不跑,野雞養不熟」。這兩種說法意思差不多,但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要知道以前的農村俗語能夠流傳至今,說明這些俗語都是蘊含深意的,都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聽到的每一句農村俗語,一般都不要簡單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要深刻體會其中包含的豐富內涵!
  •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上山下地是農民日常工作的正常狀態。他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種自然資源在農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過去,農村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在許多地方,沒有水和電,沒有天然氣,加熱和烹飪都是以木柴為基礎的。如果你想燒柴,就必須進入山區,因為在山區,不僅有農民燒柴煮的木柴,還有供人食用的野果,還有用於裝飾房屋的木材,以及治療和拯救動物所需的草藥和動物。
  • 農村老話「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蘊含兩個人生哲理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通俗易懂,含義豐富,是農民們世世代代經驗和智慧的總結,值得細細品味,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中蘊含的智慧。「上山不空手」意思是上山之前要做完全的準備,咱們現代人有很多比較先進的工具,很多山上也修起了路,除非必要,很少有人再上山了,可是當年的人卻不行。山區土壤貧瘠,糧食稀少,很多人都要靠上山找一些食物或者打獵來填飽肚子,山上的不比山下,路況和自然環境十分複雜,還有野獸出沒,有時候走得遠了,當天肯定是回不去的,所以上山之前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