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啥道理?老祖宗經驗之談

2020-12-11 農夫也瘋狂

摘要:「上山兔子下山的雞,離水的甲魚不要追」,為啥不能追?古人經驗之談!

文/農夫也瘋狂

老話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農村裡確實是這樣的。農村的山上都是「寶藏」,在以前生活條件艱苦,山裡的一些野果、野菜就是「救命糧」。有些有經驗的農民,還會偶爾進山打獵,像野雞、野兔,蛇等動物就常被用來改善農民的夥食。不過在今天,這些野生動物都不多見了,好些也成為了保護動物,農民就算時間到了也不能去傷害或者是捕捉了。但是和老人們聊天,卻聽他們說起過一些過去的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何道理呢?為何不能追?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上山兔子」指的是在看到兔子是往山上跑的時候,就不要去追它了,原因是追也追不到,只是徒勞。在以前冬季的時候,很多的農民都會在下雪後去山裡打野兔子。當時的方法也簡單,有些人就是把兔子從山上往山下趕,很快就能追到兔子。但是從山下往山上追兔子,只會把自己累得夠嗆。這是因為兔子的前腳短,後腿長,這樣的優勢就在於能擅長爬坡。它們的後腿非常有利,一蹦一蹦幾下子就不見了,人去追往山上跑的兔子,那抓到可能性很小,就算是獵狗也未必追得到。

「下山的雞」,指的是往山下飛的野雞,這樣遇到了更不要想著去追到它。野雞雖然是雞,但是卻會飛,它們的警惕性很高,人還沒有靠近就提前發現並且飛走了,然後躲在草叢裡面就藏起來了。尤其是往山下飛的野雞,那更是會藉助地利的優勢,撲閃著翅膀就飛走了。人往山下跑著去追野雞,可能只看天上了,卻忽視了腳下,很容易摔倒而受傷,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也有人說是到山下來覓食的野雞不要去追。因為以前村莊都是在山腳下,而野雞一般不會靠近人群,除非是在沒有食物可吃的時候才會冒險。這樣的野雞本來就食物短缺了,是走投無路了才鋌而走險的,我們遇到了就不要趕盡殺絕了。

「離水甲魚不要追」,說的是離開水面往岸上爬的甲魚,看到了不要去抓回來。甲魚是水陸兩棲動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躲在水溝裡面,而如果甲魚離開水源地往岸上爬去,那只有一種可能,這隻甲魚要開始產卵繁殖後代了。甲魚在民間一直被認為是比較有靈性的動物,既然它們要繁殖後代,就更不要去抓來食用了。老話常說「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老祖宗的這話就是提醒我們要有好生之德,用今天的話來說就要要尊重生命,關愛動物。

古人所總結的這句俗語,不僅是他們的經驗之談,也是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情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不量力,像上山的兔子,下山的野雞,明知抓不到還要勉強為之,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同時也是在告誡我們要懂得取捨,有舍才有得。比如離水的甲魚,是為了繁殖後代,這樣以後才能有甲魚可抓。但是現在把繁殖的甲魚抓走了,那後面就會導致大量甲魚的減少,背後道理是在告訴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老祖宗為什麼這麼說?
    在農村有一句關於生活的俗語,它就是「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想必在理解了它的意思後,你會發現農村生活,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有趣,而且還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古代人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種地,但是在交完當時嚴苛的稅務之後,剩下的糧食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想要開葷基本得等到過年。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古人的話有科學道理嗎?
    下河抓魚摸蝦、上山打鳥追兔等娛樂活動,不僅讓枯燥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樂趣,而且也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就是農民朋友們在與動物們和諧共處時,積累下來的重要生活經驗。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筆者認為作為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僅道出了生活的真諦,而且還充滿了人文關懷,古人的話有何科學道理呢?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到底啥意思?
    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糙,但是很多卻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在長期觀察社會現象中總結出來的,以物喻人。比如說這句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第一,上山的兔子兔子農村山裡面最常見的一種野生動物。
  • 俗話說:「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上山兔子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人主要的食物來源除了種地之外,大多都來源於大自然,靠近水邊的人們以捕魚為生,靠近大山的人們就以打獵為生。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可以說這個俗語,是一些人的經驗之談。他們是在告誡人們,若是打獵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即便你去做了,最終的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讓打獵了,也沒有地方去打了。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能追」,這是為啥呢
    也有因為這些俗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作為經驗傳承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在這些浩如煙海的俗語之中,有一句老話叫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為啥不能追呢?上山的兔子:這句老話也是通過多年的觀察,掌握的經驗,對於野兔的生長、生活習性了解之後,得出的結論。
  • 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
    摘要: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除了這種動物以外,在當時像青蛙、泥鰍、黃鱔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有時候還會看到甲魚。而老人們就常叮囑我們說:「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甲魚離開水面了,如果在旱地見到甲魚了,就儘量不要去抓它們。而在山上幹活,如果看到有往山上跑的野兔子了,也不要去追趕。
  • 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濃厚感情。特別是聽到那些俗語老話就會特別的感興趣。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農閒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父輩的身邊,聽他們談古論今,說一些老話俗語的故事,感覺那些老話都特別的有道理。而對於今天這句老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的生產、生活經驗和人生的閱歷為我們總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我們的古人們將動物融入俗語中,給我們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句俗語也又另一種說法,它就是:農村兩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單看字面意思的話,這句話十分的好理解,說的不就是:不能去捉上山的甲魚和下山的野雞。但要是這麼理解的話,這句俗語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啊,那麼我們的老祖宗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 「上山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為何這麼說?早知道早受益
    還有許多人從小生活在城市,到鄉下山區等地旅遊,都會聽到許多當地人給我們講一些俗語,有時候不知道什麼意思,比如「上山的甲魚,下山的野雞不能碰」,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會怎麼樣?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上山的魚,下山的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這是合理的嗎?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意思是,知道水會淹沒人,所以不下水;知道火會燒到人,所以不去觸碰,不是不敢,不以身犯險是一種智慧。這些俗語我們要去其糟粕,讓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更加的順暢,讓我們在遇事的時候,能夠多一個心眼,這樣就會少一份危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處事之道。
  • 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但就是禁不住,還是有那麼多的人狠心的要捕殺野生動物,就僅僅是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舌之快,這著實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種行為。喜歡吃野味的往往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主要是沒有長時間的接觸過鄉村自然風光,缺少什麼就會對什麼充滿渴望,才會催生這樣的欲望。
  • 農村老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到底什麼意思呢?
    俗話是大家老百姓長期性廣為流傳的文化藝術,在古人小結了工作經驗和經驗教訓以後,它是對子孫後代的警示。這種俗話不一定都對,可是能夠 提示大家,那樣在我們碰到不便時,我們可以多一個心眼,降低風險。古人曾警示過子孫後代:「成功甲魚莫伸出手,下山野雞不可以追」!究竟啥意思呢?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細細品讀蘊含人生智慧
    「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為什麼叫古人云,這就是古人說的,都會對後世有一定的忠告。我們把古人說的對我們有幫助,教導的話稱之為俗語、諺語,這是我們民族流傳已久的一種文化。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提到過這句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這不只是一種對狩獵者的規範,更是用來警示後人。
  •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甲魚和野雞對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但是最近幾年已經非常少在野外見到它們了。在以前的時候,家裡的老人每到甲魚和野雞頻繁活動的季節就會去山上抓野雞,去水裡抓甲魚,每次去都能夠有所收穫,家裡的孩子也能夠因此改善夥食。現在隨著人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再加上一些人的過度捕殺,野雞和甲魚已經很難抓到了,基本上市場上能夠買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其營養價值會稍微低於野生的甲魚和野雞。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老祖宗處世哲學
    文/素衣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老祖宗處世哲學雖然烏龜和王八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種動物,許多人依然不清楚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其實王八就是我們常說的甲魚,學名叫做鱉,一說甲魚可能有人就知道了,甲魚湯不是一道特別滋補的佳餚嘛,沒錯,大家鍋裡燉的啊,那就是王八。鱉和烏龜在我國的神話傳說裡,都是代表長壽的動物,它們的行走速度緩慢,而且具有非常有效的防守,傳說裡記載,烏龜甚至能有活到萬年的。
  •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上山下地是農民日常工作的正常狀態。他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種自然資源在農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過去,農村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在許多地方,沒有水和電,沒有天然氣,加熱和烹飪都是以木柴為基礎的。如果你想燒柴,就必須進入山區,因為在山區,不僅有農民燒柴煮的木柴,還有供人食用的野果,還有用於裝飾房屋的木材,以及治療和拯救動物所需的草藥和動物。
  • 農村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想要抓山雞和山兔也並不容易,這就需要經驗了,就有這麼一句老話叫做:「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有沒有道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野雞和家養的雞樣子不同,不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飛行能力都嚴重退化,雖然能飛,不過飛不高也飛不遠。
  • 「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三句經典道盡處世智慧!
    俗語:「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三句經典道盡處世智慧!俗語一:上山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 上山甲魚不能碰:甲魚雖然是兩棲動物,但一般長時間生活在水中,只有產卵時才會上岸。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種群繁衍,人們一般不會去傷害懷孕的動物,諺語「不釣三月魚,不打三春鳥」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 老祖宗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老祖宗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古代社會除了農耕外,為了有更多的經濟來源人們通常還會在家中飼養一些家畜,而雞因為生命力強,投入少、回報高等優點深受人們喜歡,尤其母雞除了會吃害蟲外,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會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