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許多人從小生活在城市,到鄉下山區等地旅遊,都會聽到許多當地人給我們講一些俗語,有時候不知道什麼意思,比如「上山的甲魚,下山的野雞不能碰」,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會怎麼樣?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上山的魚,下山的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這是合理的嗎?您可以了解一下。
為什麼山裡的甲魚不能抓,其實這跟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句老話:「千年之王八,萬年之龜」,能夠活到千年的王八已經比較有靈性了,在古代,烏龜被人們視為神獸,把甲魚和烏龜放在一起說,這足以說明,甲魚也是有靈性的。它屬於兩棲動物,但多數時候都是離水源較近,山上的水源也較少,所以人們認為上山的甲魚象徵著不吉利。
眾所周知,甲魚是水陸兩棲動物,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裡,很少上岸。那麼,如果它們上岸,一定是有最後的理由的,那就是產卵。此時的甲魚雖然抓得很好,但此時抓的甲魚卻是一窩,並非一窩。許多甲魚在媽媽的肚子裡還沒出生,就會被人吃掉,所以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會抓甲魚,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山下野雞摸不到,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眾所周知,野雞與家雞不同,雖然它們不能飛,但它們的翅膀能飛得很遠。而且下山的地形對於野雞更是如魚得水,不過對人來說卻是有一定難度的,所謂上山易下山難,看著雞也不要追它,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容易摔跤,別等到雞沒捉成,而是自己摔傷了,那可不划算。
"上岸魚莫伸手,下山雞莫追!他說:「這句話,雖是對人們行為的勸告,卻深深地隱藏著為人處世的智慧: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不要放棄長遠的利益;不要把利益看得太重,而忽視個人的安全。因此,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經驗之談,就是傳承千年的中華文明智慧的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