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0 彙編文史

「吃野味」這件事情在中國還是挺受歡迎的,很多有錢人或者是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想要換換口味,吃點鮮的東西,自然野味就成了這些人的首選。現在的人總感覺,不管是什麼東西,野生的總要比家養的吃起來要更加美味,因為在純天然的條件下,動植物的生長過程都是毫無人工幹預,就更加沒有那些飼料添加劑了,吃起來當然香。

但是我國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也是非常嚴格的,這些珍稀的動物,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想要生存繁衍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現在動物們的生存空間,被人類壓榨的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說再不加以保護,野生動物就會大量滅亡了。但就是禁不住,還是有那麼多的人狠心的要捕殺野生動物,就僅僅是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舌之快,這著實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種行為。

喜歡吃野味的往往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主要是沒有長時間的接觸過鄉村自然風光,缺少什麼就會對什麼充滿渴望,才會催生這樣的欲望。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往往還會非常注重野生動物的保護,從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大家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嗎?

甲魚和野雞這種野生動物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動物,一般下地去勞作或者是上山砍柴的時候,都會時不時的碰見。這要是擱在一般人身上,那肯定是要抓回去一飽口福的,但是在農村裡生活久了的人,大部分都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上山甲魚

甲魚是典型的水陸兩棲生物,並且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水中的,這樣子非常有利於掩藏自己的行蹤。甲魚的行動速度是比較慢的,外形長得也跟龜類差不多,一旦在路上被人們發現了,基本上就是在劫難逃。這時候人們可能就會納悶了,都說動物是往越來越高級的方向進化,既然甲魚在陸上的時候如此的劣勢,那麼為什麼不徹底的拋棄陸上的這種屬性呢?這樣子就能夠大大提高存活率。

凡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對於甲魚來說,在水中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完成繁殖工作的,甲魚排卵的時期就會冒著很大的風險,從水中跑到陸地上來,看到這樣的甲魚人們自然就不會去捕食它了。畢竟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對於大自然所饋贈的萬事萬物,還是抱著一種非常感恩的心態,能夠不趕盡殺絕的事情就沒必要做得那麼絕,畢竟人類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而且甲魚繁殖的時候,也會像人類的母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保護欲,搞不好還會在捕捉它的時候被它給反擊,危險係數還是挺大的。

下山野雞

道理跟上面所說的甲魚是差不多的,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雞,都不會選擇在低矮的平地做窩,因為這樣子非常容易引起人類的注意,對自身的威脅也比較大,所以它們一般都會選擇在小山上築巢做窩,雖然野雞不具備飛翔的特質,但是野雞的騰空能力還是要比家養的雞強很多。

那麼野雞在什麼情況下會下山呢?那就只能是山上的食物,都已經吃完了的時候,為了能夠填飽自己的肚子,野雞就只能下山覓食了。人們一旦看見野雞從山上下來,基本上都視而不見,能夠放過它們就放過它們。而且在下山的地形中,你要抓住一隻野雞也是很難的事情,野雞可以藉助坡地的地形,迅速的騰空很長的距離,人類就不行了。而且在下坡的路奔跑的話,還非常的容易栽跟頭,這豈不是正兒八經的「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濃厚感情。特別是聽到那些俗語老話就會特別的感興趣。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農閒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父輩的身邊,聽他們談古論今,說一些老話俗語的故事,感覺那些老話都特別的有道理。而對於今天這句老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
    農村老人經常講:「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有什麼依據嗎?甲魚和野雞對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但是最近幾年已經非常少在野外見到它們了。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就是與甲魚和野雞密切相關的,「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在山上見到甲魚的時候不要抓它們,野雞下山的時候也不能心存歹意。甲魚又被人們稱為「王八」、「鱉」,它們和烏龜是有區別的,不能混淆在一起講。甲魚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經常被人們用來補身體,市場上一隻甲魚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 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
    摘要:俗語「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如何理解呢?除了這種動物以外,在當時像青蛙、泥鰍、黃鱔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有時候還會看到甲魚。而老人們就常叮囑我們說:「離水甲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碰不得」,老話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甲魚離開水面了,如果在旱地見到甲魚了,就儘量不要去抓它們。而在山上幹活,如果看到有往山上跑的野兔子了,也不要去追趕。
  • 「上山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為何這麼說?早知道早受益
    還有許多人從小生活在城市,到鄉下山區等地旅遊,都會聽到許多當地人給我們講一些俗語,有時候不知道什麼意思,比如「上山的甲魚,下山的野雞不能碰」,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會怎麼樣?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上山的魚,下山的雞不能碰」是什麼意思?這是合理的嗎?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到底啥意思?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一直有很多經典的民間俗語存在。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糙,但是很多卻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在長期觀察社會現象中總結出來的,以物喻人。比如說這句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到底什麼意思呢?
    古人曾警示過子孫後代:「成功甲魚莫伸出手,下山野雞不可以追」!究竟啥意思呢?俗話「上山甲魚,下山野雞碰不可」的字面意思是說,假如在陸上上,例如是在去山頂幹活兒的情況下看到有甲魚,那麼就不必去捕獲他們。而在下山的情況下,見到有野雞了也不必去追逐。為什麼下山的野雞和上山的甲魚不可以碰呢?
  •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的生產、生活經驗和人生的閱歷為我們總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比如說,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俗語,就是跟動物有關的俗語,它就是「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我們的古人們將動物融入俗語中,給我們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句俗語也又另一種說法,它就是:農村兩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單看字面意思的話,這句話十分的好理解,說的不就是:不能去捉上山的甲魚和下山的野雞。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能追」,這是為啥呢
    也有因為這些俗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作為經驗傳承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在這些浩如煙海的俗語之中,有一句老話叫做:「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要追」,為啥不能追呢?上山的兔子:這句老話也是通過多年的觀察,掌握的經驗,對於野兔的生長、生活習性了解之後,得出的結論。
  •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啥道理?老祖宗經驗之談
    摘要:「上山兔子下山的雞,離水的甲魚不要追」,為啥不能追?古人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農村裡確實是這樣的。有些有經驗的農民,還會偶爾進山打獵,像野雞、野兔,蛇等動物就常被用來改善農民的夥食。不過在今天,這些野生動物都不多見了,好些也成為了保護動物,農民就算時間到了也不能去傷害或者是捕捉了。但是和老人們聊天,卻聽他們說起過一些過去的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是何道理呢?為何不能追?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老祖宗為什麼這麼說?
    在農村有一句關於生活的俗語,它就是「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想必在理解了它的意思後,你會發現農村生活,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有趣,而且還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古代人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種地,但是在交完當時嚴苛的稅務之後,剩下的糧食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想要開葷基本得等到過年。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古人的話有科學道理嗎?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就是農民朋友們在與動物們和諧共處時,積累下來的重要生活經驗。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筆者認為作為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僅道出了生活的真諦,而且還充滿了人文關懷,古人的話有何科學道理呢?
  • 俗話說:「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上山兔子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人主要的食物來源除了種地之外,大多都來源於大自然,靠近水邊的人們以捕魚為生,靠近大山的人們就以打獵為生。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上岸甲魚莫伸手甲魚在農村也叫團魚,老鱉,是個非常大補的東西,以前在農村的河裡或者池塘裡面都能見到,很多地方都有用它煲湯進補的說法。有些人覺得野生甲魚的營養和味道比養殖的要好的多,所以也經常會有人去水庫、河流、湖泊附近去進行捕捉。
  • 「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三句經典道盡處世智慧!
    俗語:「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三句經典道盡處世智慧!俗語一:上山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碰 上山甲魚不能碰:甲魚雖然是兩棲動物,但一般長時間生活在水中,只有產卵時才會上岸。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種群繁衍,人們一般不會去傷害懷孕的動物,諺語「不釣三月魚,不打三春鳥」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是什麼意思?
    「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可以說這個俗語,是一些人的經驗之談。他們是在告誡人們,若是打獵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即便你去做了,最終的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讓打獵了,也沒有地方去打了。
  •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簍」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上山下地是農民日常工作的正常狀態。他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種自然資源在農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過去,農村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在許多地方,沒有水和電,沒有天然氣,加熱和烹飪都是以木柴為基礎的。如果你想燒柴,就必須進入山區,因為在山區,不僅有農民燒柴煮的木柴,還有供人食用的野果,還有用於裝飾房屋的木材,以及治療和拯救動物所需的草藥和動物。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細細品讀蘊含人生智慧
    「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為什麼叫古人云,這就是古人說的,都會對後世有一定的忠告。我們把古人說的對我們有幫助,教導的話稱之為俗語、諺語,這是我們民族流傳已久的一種文化。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提到過這句話:「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這不只是一種對狩獵者的規範,更是用來警示後人。
  • 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拾兔」是啥意思?這些忌諱有道理嗎?
    摘要:民間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拾兔」什麼意思?有啥科學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是有很多的忌諱的,雖然多數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卻依然還是會刻意注意這些。如果去買東西了,也是不能早上就去賒帳的。這樣人家會認為你把他一整天的好運氣都借走了。類似這樣的忌諱還有很多,像藥罐子、拐杖等這樣物件,在農村裡一旦借出去了,那如果主人不來要,說不能主動歸還的,這些雖然沒有道理,但是卻是約定成俗了的,在農村裡就算是自己不忌諱這些,但萬一別人忌諱呢?所以還是要入鄉隨俗,以免好心辦壞事。今天農夫和大家分享的俗語是「春不撿雞,冬不拾兔」,是什麼意思呢?有啥科學道理嗎?
  • 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什麼意思?這些忌諱有道理嗎?
    摘要:「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為何不能撿?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小雪節氣以後,氣溫更低,可以說筆者這裡是一秒入冬。在以前有些農民會趁著冬天沒啥農活可幹,去山裡面打野味,可是現在禁獵了,山裡好多野生動物都成為了保護動物,自然也就沒人敢去了。但是老人們聊天的時候,還是會說起以前的一些事情。其中就有一句老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大家聽說過嗎?為何不能撿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在農村生活久了,常常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其中關於天氣和人生道理的俗語比較常見,筆者覺得這些俗話很多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它有時代表的是農民朋友對美好生活的一些憧憬,或者對一些事情的人生感悟,仔細聽來,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