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00多萬的房子,怎麼才過兩天就賣掉了,而且還只能還那麼一點價。」說起自己的買房遭遇,沈阿姨五味雜陳。
沈阿姨原本住在江城路一帶,因為年紀逐漸大了,孩子也已成家立業,就想著能和自己相識多年的小姐妹住得近一點,打麻將跳廣場舞什麼的都方便。
小姐妹住在朝暉。沈阿姨最初的算盤是,在邊上買一套房,然後賣掉現在住的房子,總價應該差不多。
趁著每周一例行的學舞時間(地點在朝暉某藝術館),她去了一趟邊上的中介。業務員推薦了一套70多㎡的房子,叫價350萬,折合單價差不多4萬8。
房子沈阿姨看了很喜歡。雖然建造年份較早,但正好位於一條小河邊,環境不錯,而且戶型方正,得房率很高,樓層採光什麼的也非常好。
儘管業務員一再強調,這套房子非常搶手。但已經多年沒有買房經歷的沈阿姨,認為這只不過是營銷手段,按慣例說要回家考慮考慮。
「朝暉的房子哪裡要4萬8,濱江的新房子也就這個價。」沈阿姨一臉自信。
當晚回到家,和家人商量後,沈阿姨做出決定,下周一去跳舞時和中介攤牌,能還到300萬就買。
結果,這個星期的舞服還沒有曬乾,小姐妹就打電話來,說房子賣掉了。據了解,買家只還了15萬元,最終折合成交單價46500。
「報紙上是看到過說現在杭州房子俏,沒想到俏到這個程度。」
02
沈阿姨或是因為久離樓市,對行情不夠了解。而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杭州不少老破小的成交都不錯。
以老破小比較集中的下城區為例,根據某媒體統計的數據,過去30天內,朝暉一區的成交均價為43610元/㎡,較去年10月上漲9.2%。
鏡瑞弄均價64090元/㎡,較去年10月上漲12.5%;最誇張的是直戒壇寺巷,上漲幅度高達31%。
同在下城區,房子相對較新的大家武林府和野風現代家園,近30日的成交均價和去年10月相比,卻分別下跌了18%和5%。
在另外一個老破小聚集地上城區,漲幅居前的同樣是鳳凰北苑、信餘裡等建造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區,力克錢江御府、金隅學府等次新房。
我愛我家的數據顯示,朝暉三區一帶的房子,雖然掛價從3萬多到5萬不等,但今年上半年成交均價基本集中在4萬左右,高的不過4萬4。
沈阿姨看中的這套,雖然條件比較好,這溢價也太厲害了。
雖然二手房的成交具有較大的偶然性,但多個老小區集中上揚,足以證明市場上追逐的資金不在少數。
03
不過,我更關心的,是所謂的「老破小魔咒」會否再次上演?
在杭州樓市,一輪行情的尾聲,有兩種典型的標誌:老破小開漲,或環杭開漲。
以2010年後為例,杭州樓市有兩輪比較明顯的上漲。
第一輪出現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第三季度,持續時間大約是30個月左右。
這30個月,是杭州樓市歷史上的巔峰時期,幾乎大多數月份的同比漲幅,都在兩位數。根據統計,2010年杭州房價達到25840元/㎡,超越北京,上海。
排名全國第一。
在這輪上漲的尾聲,環杭出現瘋狂補漲。那時候的環杭,地域概念還不像現在那麼廣,主要集中在靠近海鹽的下沙,和靠近臨安的老餘杭一帶。
2011年9月,下沙某樓盤開盤。582套房源,1000多個客戶,當天預定率就達到了95%。
寬敞的大馬路,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車子一直綿延到了沿江大道;售樓處前,搭起了100多米長的帳篷,裡面人聲鼎沸,人滿為患……
在老餘杭鎮上,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某樓盤同樣遭遇瘋搶,80多套房源瞬間銷售一空。售樓人員直言「沒見過」。
但這些,卻成了杭州樓市那個時期最後的高光時刻。隨後,杭州樓市進入了著名的「陰跌5年」。
04
第二輪上漲,始於2014年9月,從大周期看,一直持續到現在。
雖然整體而言,這是一個上漲的大波段,但這其中,仍有起伏。即便未見深度回調,但橫盤的時間加起來仍然高達30個月以上。
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調整期,就是2018年7月,以綠城拿下西興地塊(即目前的曉風印月)價格未封頂為起點,前後持續不到一年。
而就在此前兩個月,我的朋友飛哥,成功高位套現了一套老破小。
飛哥的房子在市中心某老小區,40多㎡,正是在2016年高點時入的手,當時價格差不多3萬9。
買入即巔峰,隨後這套房子基本上處於「套牢」狀態。好在飛哥自住為主,影響不大。
後來添了孩子,飛哥一直想換套大的。2018年3月他去掛了牌,價格和買入時基本一致。但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
5月的某一天,飛哥正在吃飯,電話響了。中介說有人看房,飛哥想著人在外面,又預估賣掉希望不大,就推掉了。
沒想到過了幾天,中介說有3波人要看房,後來增加到10波。在深深的懷疑與不解中,飛哥加價12萬後順利出手。
前段時間,飛哥經過中介門店時,順便看了一下行情,發現他這個小區的很多房子,掛牌價比他那套賣掉時,都還要略低或僅持平。
數據顯示,2018年3-6月,也就是階段性調整的前期,杭州二手房成交月均高達近萬套。但從7月開始,跟隨整體行情開始量價齊跌,至年底基本回落到3000套/月的水平。
也就是在這幾個月,包括翠苑四區、景芳五區、古蕩新村、濮家新村在內的一片老破小集體開漲,基本達到此後近一年的價格高點。
像翠苑四區,2018年3月的成交均價在42500左右,到了下半年,回落到不足4萬1;景芳五區2018年上半年的成交均價接近4萬,下半年不到3萬9。
不僅如此,好找房數據顯示,目前這兩個小區的成交均價也分別只有4萬1和3萬9,未回到2018年上半年的巔峰。
05
類似規律,在股市中也能找到,最著名的就是「兩桶油」現象。
2015年6月,滬市到達5178點的階段高點,隨後出現了著名的股災,大盤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裡,跌掉了2000多點,幾乎被腰斬。
兩個月前,也就是2015年3月,中國石油從不到11塊開漲,短短36個交易日內,漲到了最高近16元,階段上漲高達近50%。
要知道,中國石油是最著名的「熊股」,自上市之日創出48元的高點後,10多年間一直處於下跌狀態。
能在不到2個多月裡階段性上漲四成多,簡直是神跡。
難怪很多老股民,後來一見到兩桶油上漲,就趕緊賣出手中股票,以免吃誤傷。
究其原因,無論是老破小還是遠郊房產,更像是樓市裡的「兩桶油」:不僅幾乎沒有任何炒作的題材(除了部分學區和拆遷概念外),而且放眼望去,命運一眼看得到頭。
當這樣的房子開始上漲,意味著階段性整個大盤的輪動已經衰竭,或者說,市場上能炒作的題材不多了。
當然,一定會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當下的杭州樓市仍然火爆,很多板塊的未來,一定支持更高的房價。
我不會否認整個城市的基本面,也從來沒有說過一輪行情的結束,一定會以全盤暴跌的方式。事實上,它很可能以橫盤、震蕩甚至局部板塊仍舊上漲的形式存在。
但這個時候,因為選籌建倉的時機和眼光不同,會帶來截然相反的下場。
畢竟,如果你在2015年6月買了貴州茅臺,雖然中間曾經被套20%,你能咬牙扛過去(很多人是扛不過去的),拿到現在,翻了8倍多。
但如果你是在那個時候,花15元買了中國石油,那麼很不幸,昨天它的收盤價剛剛4塊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