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有蠃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此乾坤之美類,禽獸萬物之數也。」
——《大戴禮記 · 易本命》
正如《大戴禮記·易本命》所說,古人將世間的所有動物劃分為「羽、毛、昆、鱗、蠃」五蟲,而「蟲」在古代就是動物的總稱,故五蟲基本涵蓋了玉雕中所有的動物題材,並對應著不同的象徵寓意。今天,小生就帶大家走進「五蟲」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羽蟲
身上有羽毛的動物也就是鳥類,被統稱為「羽蟲」,而寓意祥瑞的鳳凰則是羽蟲的代表。鳳凰是百鳥之首,是禽類美化的代表,有「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靈性,古人認為若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所以幾千年來,鳳凰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鳳凰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吉祥,自然也包含了愛情的幸福,故鳳凰有了象徵愛情的含義,常常與龍相結合,象徵龍鳳呈祥,婚姻美滿,夫妻和諧。
毛蟲
「毛蟲」是指走獸類動物,其中麒麟為主要代表。麒麟是中國傳統瑞獸之一,據說性情溫和,常伴聖賢誕生,因此古人認為,凡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之兆,人們希望麒麟能一直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闢除不祥。自古以來,「瑞獸」一直都是玉雕的重要題材,而現代玉雕中常見的瑞獸除麒麟外,還有龍之九子貔貅,與麒麟一同有著招財納福、趨吉避兇的美好象徵。
昆蟲
說到「昆蟲」大部分人應該很熟悉了,但五蟲裡的「昆蟲」與我們所熟知的不大一樣,它是指帶有甲殼的蟲類和水族等,其中以靈龜為首領。傳說龍生九子,其中第六子名霸下,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民間俗稱龍龜。而在傳統文化中,龜一直是靈物的象徵,古人認為藉由龜殼上的裂紋,可預測兇吉禍福,所以龜有著擋煞招財、延年益壽等美好寓意。如今,玉雕龜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象徵意義,因「龜」與「貴」諧音,象徵大富大貴,龜與鶴在一起,象徵「龜鶴齊齡」、「龜鶴延年」,反映了人們對長壽、財富的祈福期盼。
鱗蟲
魚類和蛇等有鱗的動物被古人統稱為鱗蟲,鱗蟲的種類同樣不少,蛟龍是其中的代表。龍是萬獸之首,亦是華夏民族的圖騰象徵,代表「天德」和「帝威」,傳說中,它善變化,能興雲雨,是中國人心中的祥瑞神獸。中華民族也被稱為龍的傳人,所以關於龍的玉雕題材也層出不窮,寓意神龍護佑,趨利闢邪,納福迎財,可見龍的身上寄託了人們所有美好的期望。
蠃蟲
人類、蚯蚓、青蛙等裸露無毛無鱗的生物被稱為「蠃蟲」或「倮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類,最常見的當屬觀音和彌勒佛。心性柔和的觀音是慈善與救贖的化身,因「觀音」諧音「官印」,象徵封侯掛印、升官發財;而笑口常開的彌勒佛的佛則是「福」的諧音,戴佛也就是「代福」,寓意和諧美滿,富貴相安。其實無論觀音還是佛,或是其他玉雕題材,都代表著人們心願的期盼,期盼未來的日子裡能夠驅邪避災,平安順利。
小生有話說:
古往今來玉雕題材數不勝數,人們喜愛這些題材正是因為其反映的不僅是我們的客觀世界,更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如果你也有自己喜歡的玉雕題材,不妨留言與小生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