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時俊 上海報導
身為創意服務產業的一顆明珠,廣告巨頭們總是走在改變的尖端,將各行業客戶的最強亮點與傳播業態的最新趨勢進行融合變形。而當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到中國每一個角落之後,廣告公司自身新一輪變革又已悄然而至。
這其中,在亞洲市場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日本電通集團便將寶押在了數位化營銷這一業務上,大規模進行排兵布局。
對於數位化業務核心市場之一的中國戰略與未來發展的藍圖,電通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石井直近日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
《21世紀》:目前中國業務發展的狀況能否簡要介紹一下?作為公司下一步創新業務的數字營銷業務佔比幾何?
石井直:電通安吉斯集團的海外事業在2013年3月完成收購安吉斯以後,得到了飛躍性的成長。在收購安吉斯媒體之前,電通集團在日本以外開展事業的國家和地區不超過29個,現在已經擴展到124個。集團現已和世界上前100家的廣告主中的約70家有業務關係。
2014年上半年集團收穫的有機增長是9%,是同行其他公司的兩倍。2014年三季度的業績,則達到了12.3%的增速,是其他競爭對手的2.5倍。電通集團本身對數位化媒體非常重視,在數字營銷領域的營收已佔到了電通安吉斯整體的43%,未來也會持續提高這個比例,集團的目標是在2016年提升到50%。
中國電通安吉斯有著長久歷史和深遠關係的國家,對集團而言是相當重要並具戰略地位的市場。電通安吉斯目前在中國有16個品牌和有4000多位專業的人士。經過一年的準備時間後,集團將從2015年1月份開始在中國進行全面整合。
集團有著以下的目標:希望將電通安吉斯集團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位的集團,無論是在規模、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是如此。現階段在數字營銷方面集團已是在中國市場上的第一位了,希望在數字以外的其他領域也能夠成為第一。
《21世紀》:電通安吉斯所處的廣告行業動向變化劇烈,集團是如何看待創新的?能否舉一些代表性的示例?
石井直:電通安吉斯集團的願景,是創新品牌成功之道,我們隨時都在以這個願景為基礎,不斷發動創新。集團已在中國設立了娛樂與體育營銷業務,同時也擁有中國最大的獨創的消費者調查,以這樣大量的數據調查為基礎,已產出了最新的提案。此外,集團還開始計劃成立一個數位技術為中心的研究中心和專門成立了媽媽研究室,後者將聚焦中國的媽媽的消費者研究。
中國是一個變化很快的市場,今年政府也推出很多法規,這都是讓快速變化、快速發展的市場在未來可以更健康發展所應該做的事情。譬如網際網路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集團的簡稱)的快速整合,又比如從社區到電商、從手機到電商更活躍的發展,這讓我們覺得特別興奮。我們發現2014年以來客戶最新的需求就是更快速的整合,尤其在內容和數字的創新部分(尤其在視頻、社交媒體、大數據部分),所以電通安吉斯從2015年第三季開始有很大的協作,共同為不同的重要客戶跨界來提案。
電通安吉斯進行的內部研究表明:在中國90%的消費者都已經通過自己的移動端跟媒體進行互動,中國四分之一的網購是通過移動端來完成的;用戶平均每六分鐘要看一下自己的手機,平均每人每天花在社交媒體時間是45分鐘等等。這些數字都表明數字媒體已成為推動不同的媒體之間進行融合的一個催化劑,在這個新的業務模式之下,有四大領域對電通安吉斯這樣的廣告公司來說非常重要,那便是:移動、內容、電商和社交,而這其中移動無疑是最為重要的。
《21世紀》:如電通安吉斯集團這樣的大型廣告巨頭,在擁抱營銷傳播的新浪潮之下,遭遇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公司是如何消解這些困擾著同行的問題的?
石井直:據我們所知,公司的競爭對手也在關注這些領域,同時也想去解決這些領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但他們主要的操作方式都是向某個國家的本土市場子公司提出具體的建議,然後層層上報到位於巴黎或者紐約的總部,然後總部批准後再一步步傳到子公司管理團隊中,這樣的方式是非常低效的。這也正是為什麼電通安吉斯集團決定啟動中國區位於上海的大辦公室概念。
未來的廣告營銷行業是專攻和分工明確的市場,未來有很多分別在社交媒體、內容、搜索、移動端擁有專長的專業人士會加入電通安吉斯集團,但我們要清楚意識到每個專攻行業都具備高度的複雜性,我們的任務就是確保很好很合理的組織他們,把他們的資源能夠進行系統的整合,從而才能給客戶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解決方案。
電通安吉斯集團目前正在朝這個的目標努力,把旗下不同品牌和機構所有的專長進行統一的組織和管理,使得不同部門、品牌的員工實現無縫的對接和合作,這是在公司內部進行非常深入橫向的一種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