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以後jì都要讀qí?「文盲」這是想讓文化人低頭

2020-12-16 執筆讀春秋

最近兩年,網上頻繁傳出消息說字典中許多常見字的讀音被更改了。小時候被老師批評為錯誤的讀音,現在反倒成為正確的了。尤其是古詩詞中某些字的發音,簡直成了重災區。

比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騎字到底應該讀「jì」還是「qí」?七八零後小時候上學,老師教的全是「jì」。可是現在,有家長反映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因為這個讀音,被孩子嘲笑為「文盲」。

「騎」字原來在古韻書中就有兩種發音,有人提出這兩個「騎」的發音針對的是不同的詞性。那麼,現在有人建議把它的讀音一刀切,這是不是為了照顧「文盲」?又有沒有必要照顧這些「文盲」呢?

一、騎字的兩種發音

「騎」這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兩種不同的意思。當它被讀為「jì」的時候,它相當於是一個名詞;而讀成「qí」的時候,是一個動詞。

這個字最初的讀音是「qí」,代表騎馬、乘馬,後來引申出了新的意思,帶有名詞的意思,和「一匹、一隻、一條」類似,等於是把「一人一騎」組合成了一個數量名詞。

因為出現了新的用法,古人就給它添加了新的讀音,用來加以區別,於是就讀為「jì」。比如關公「千裡走單騎」的「騎」,也是用「jì」的發音。

「騎」字在杜牧的這首詩中,由于格律的限制,是不能隨便被改為「qí」的。因為根據格律的規則,這首詩的第三句第二個字應為「仄」聲字。

在沒有出現特殊格律規則(比如:孤平拗救)的情況下,這個字只能作名詞發「jì」了。如果強行修改發音,不但破壞了整首詩的音韻美,並且也違背了杜牧詩中的原意。

因為「一騎紅塵妃子笑」,並不是在寫送荔枝的人「一騎上了馬」,華清宮中的楊貴妃就笑了。而是在寫「一人一騎,載著荔枝而來」,楊貴妃看到就笑開了懷。所以,它必須是發「jì」音的名詞。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近代因為白話運動的興起,以及開放以後國家緊抓英語教育,中國的古典詩詞創作幾乎已經斷了根。

絕大部分的當代中國人,非但不能創作古典詩,甚至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讀古詩簡直如讀外文,完全不能領會到古典詩的音韻美。

假如為了照顧現代人的習慣簡化語音,強行把這些詩詞用字的正確發音改錯,那麼大家更加不能領會到古詩的聲韻特色。

中國的古詩存在格律和音韻,但是中國的現代詩就是沒有這種音韻美,所以現代詩始終得不到大眾的廣泛認可。因為中國的現代詩寫出來,是沒有這種音樂般的美感的。

平時的習慣用語發音,比如像「呆板」的「呆」字的發音,從容的「從」。假如沒有涉及古詩詞的時候,改了就算了。但是,強烈建議古詩詞的傳統發音還是不要修改,因為那是中國人的文學大寶藏。

二、有沒有必要遷就「文盲」

老外常說中文難說,是因為中國的漢字有四個聲調,還有很多多音字。可是真正中文好的老外,並不會覺得漢語有多難學。

學習語言最好是要有環境,中國人生活在自己的國度裡,學幾個多音字有這麼難嗎?所以我認為絕對不可以為了方便「文盲」,聽從這些「文盲」的建議,把一些字的讀音一改了之。

想辦法教會孩子們正確的讀音,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教授不好就直接讓大家用錯的讀音,這是懶惰,應該受到鄙視。

尤其是針對唐詩宋詞的修改,萬萬不可取。背誦詩歌,講究一個朗朗上口,發音變得不合格律,聽起來就不舒服。從記憶的角度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要想記住一段知識點和文章內容,本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們「編成順口溜」。古詩詞本來是順口的,結果被改成了「拗口」的,孩子們背記起來會更加麻煩。

漢語的常用字一共就七八千字,別的語種單詞則以幾十萬計。減少孩子學英語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花點時間在漢字的學習上不是很好嗎?

另外,個人感覺最近幾年字典對常用字詞的發音改動得太頻繁,所以才會導致更多不合理的建議出現。現在是網絡時代,不比從前。只要有一臺電腦或者是手機,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在網上發言。

年輕人頭腦靈活,好奇心重,他們有時候故意給一個漢字添加新的意義,或者修改它們的讀音。我們不可能每一次在他們掀起一個潮流後,就隨意地修改這個字或者詞的發音和含義

表面上看,我們只是修改了幾十個字的發音,但是從長遠來看,因為發音被修改了,造詞的方式也會被更改。

「文盲」們很可能為了他們習慣的那些發音,去生造更多奇怪的用詞。再則,喜歡口語創作的人,如果把它們用到正式出版的書籍當中。試想一下,那樣會對我們的文化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呢?

所以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隨意修改或者是減少漢字的發音,是對中文的一種「汙染」與褻瀆。不過,最近又有人站出來說,國家似乎只是準備修改,有一部分的漢字發音還沒有改。

現在就怕負責拼音的部門已經受到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的影響,或者是他們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改,只是現在還沒來得及改罷了。

結語

離開學校幾十年了,現在還清清楚楚地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讀「呆板」的「呆」發「ái」音。後來長大工作了,有同事錯讀成「dāi」,還是會被人嘲笑。

因為從前的「呆板」,其實是批評一個人處事不夠靈活,有些死板。但是「呆」發「dāi」音的時候,是帶有貶意,指一個人很蠢。為了照顧那些比較「呆」的「呆瓜」,我們已經把它統一讀成了「dāi」。

這讓我感覺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因為假如我在寫文章時用「呆板」這個詞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在罵人。雖然我平時也很喜歡寫文章罵人,但是從前我不想罵人的時候,還可以用「呆板」的,現在就不行了。

相關焦點

  • 一騎紅塵妃子笑,以後jì都要讀qí?文化人何必要去向「文盲」低頭
    比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騎字到底應該讀「jì」還是「qí」?七八零後小時候上學,老師教的全是「jì」。可是現在,有家長反映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因為這個讀音,被孩子嘲笑為「文盲」。「騎」字原來在古韻書中就有兩種發音,有人提出這兩個「騎」的發音針對的是不同的詞性。
  •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
    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1/古詩裡的聲音要變調?漢語言是種活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字詞的含義、甚至讀音都在改變,這是規律。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新版教材中的古詩的原有讀音也被改動了。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你讀對了嗎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昨天回復北京青年報記者,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  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  18日,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中提到,「由於讀錯的人較多,『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等古詩文中的讀音已經更改」。有網友表示,古詩文讀音都是押韻的,如此更改之後,古詩文失去了原先的韻腳。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你讀對了嗎?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昨天回復北京青年報記者,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昨天下午,《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編纂和修訂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回復北青報記者稱,該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其中「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中的「騎(qí)」在舊版和新版《審音表》中都讀作qí,而不是jì」,而關於「鬢毛衰」,「衰」一直有(cuī)的讀音,是古代的兩個專門意思
  • 一騎紅塵妃子笑 你讀對了嗎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昨天回復北京青年報記者,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   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   18日,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中提到,「由於讀錯的人較多,『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等古詩文中的讀音已經更改」。有網友表示,古詩文讀音都是押韻的,如此更改之後,古詩文失去了原先的韻腳。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的「騎」指的還是「騎馬的人」嗎?
    在第11版的新華字典裡,還有註明:騎,騎馬的人讀(jì)。如果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那麼「騎」的意思是什麼啊?想起韓國人取消了漢字,現在放在他們博物館的那些純漢字古書籍,那些文化瑰寶,他們還讀得懂嗎?他們還欣賞得了書法的美嗎?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真相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是真的嗎?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這是真的嗎?原本的錯誤讀音轉正了?據界面報導,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近日,網上熱傳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為什麼讀「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千騎qí卷平岡」,語文教材回應
    杜牧的《過華清宮》中的一句「一騎(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畫面感很強,一人一馬,在飛揚的塵土中,載荔枝而來。「騎」是名詞,指「騎馬的人」,一直以來都讀「jì」,現在課本上改讀為「qí」。當然,新華字典也只有一個讀音「qí」。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讀音改了?不一定
    (註:生處一作深處,為統一,全文使用前者)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對於上面這些詩句,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麼讀「衰cuī」「斜xiá」「騎jì」這三個字。不過,現在你要是再這麼去讀這三個字,那就有可能變成錯誤讀音,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都被《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字詞拼音被改: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謠言」來
    幼女上了幼兒園後,每天晚上我都會給她講一講唐詩宋詞。前天晚上,我和她念起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段唐詩名句。突然,邊上的拙荊大吼一聲,說我讀錯了,一騎(jì)應該讀 「一(qí)」。我一下愣住了,然後說她沒文化。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網傳一些字的讀音改了 專家:這可不一定
    (註:生處一作深處,為統一,全文使用前者)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對於上面這些詩句,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麼讀「衰cuī」「斜xiá」「騎jì」這三個字。不過,現在你要是再這麼去讀這三個字,那就有可能變成錯誤讀音,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都被《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一騎紅塵妃子笑,你讀對了嗎?丨日籤
    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要讀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jì)紅塵妃子笑」要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
  • 兒子讀「一騎紅塵妃子笑」,被老師批評,寶媽:我的書白念了?
    兒子讀「一騎紅塵妃子笑」時,被語文老師批評 小娜對於孩子睿睿的教育十分重視,基本上每天都會陪著孩子學習,她自己也頗為此事感到自豪,正好兒子的學校下發了一個親子學習任務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專家:(讀音)沒有太大必要儘量不修改
    新京報製圖 高俊夫「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在詩中本讀cuī,教科書上的注音是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在詩中本讀xiá,教科書上的注音是斜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騎』在詩中本讀jì,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騎qí……」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教育部:古漢語生僻音確有調整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中的「斜」原本讀音為「xiá」,與「家」押韻,改為「xié」後就不押韻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音由「jì」改為「qí」,涉及到「坐騎」、「鐵騎」等常用詞……這些在最新教材和出版物中發生的漢字讀音變化,讓很多網友大呼意外和反對。
  •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千萬不能這麼改
    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要讀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jì)紅塵妃子笑」要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
  • 「一騎紅塵妃子笑」,「騎」究竟怎麼念?兒子念完後反被老師批評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不僅要操心孩子的溫飽問題,還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可以說做父母是最難的了。即便如此,但一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心裡還是比較安慰的。 為了讓兒子的學習成績更為的穩定,悅悅每天下班回家都會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
  • 「一騎紅塵妃子笑」你會怎麼讀
    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蕁(qián)麻疹變成了蕁(xún)麻疹……2月19日,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這事還有少數服從多數的?」
  • 一騎紅塵妃子笑,讀音不會改
    通常我們學習近體詩詞的時候有很多老師都喜歡從對聯教起,這不但是因為對聯的篇幅大多都是短小的相對容易入門,更大的原因是對聯要嚴格的遵守平仄格式,而平仄又是創作近體詩詞的基本要求。可以說一副對聯,最起碼要做到至少第二第四第六這種節奏點的平仄相對。近體詩不管是絕句和律詩乃至是排律的格律也包括平仄,講究平仄的對粘替,簡單的說就是上句和下句的二四六節奏點平仄要相對。宋詞也一樣,每一首宋詞都有其固定的格式「詞牌銘」,詞牌銘中宋詞的句子也絕大多數是格律句。
  • 「遠上寒山石徑斜」以後讀xié不讀 xiá,憑什麼要遷就「文盲」?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書法了賀知章長時間留在他鄉的傷感之情,同時也寫出來終於回到家鄉的親切感。通過對比家鄉前後的變化,流露出對生活變遷、歲月流逝的感嘆與無奈之情。整首詩樸實無華卻又充滿了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