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三四月份樓市最困難之際,全國多地都傳出呼籲國家放鬆調控、出臺政策拯救樓市的聲音,並且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有利於樓市的政策,甚至還有不少城市的政策觸碰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底線。當然,最終這些觸碰調控底線的政策都成了「一日遊政策」。通過這次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讓老百姓徹底看到了國家這次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決心,這對接下來2020年房價的走勢奠定了基礎。
在今年上半年,除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的城市和其他少數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有所下跌,特別是北方的城市,房價更是出現明顯的下跌。而對於深圳、東莞、杭州等城市,雖然上半年房價上漲勢頭明顯,但是最終迎來了調控政策的收緊。最後經過深圳市的相關單位的調查,最終證明深圳樓市的火爆是由於房企和房產中介的炒作所導致。隨著深圳、東莞、杭州、蘇州等城市的調控政策的收緊,也徹底確定了上半年樓市的走勢。結果大家也知道了,上半年房企銷售業績不佳,資金鍊緊張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面對銷售業績不佳這個問題,房企們都開始選擇降價促銷,其實從2019年底開始,這種現象就越來越多了只是沒有公開而已。在今年年初,由於停工在家的原因,以恆大為首的房企藉機推出了「線上打折賣房」的活動。並且在今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又出臺「三條紅線」政策後,高負債率的房企壓力更加大了,所以也就出現了「金九銀十」的降價促銷潮。借著降價促銷的活動,在9月和10月房企的銷售額實現了逆襲。也再次證明,市場中的剛需群體還很龐大,只是大家由於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子而已。只要房價下跌,每下跌一定幅度,就會增加不少有購買力的剛需購房者。
就比如鄭州市,鄭州就是在今年1到9月的新建商品房銷售業績又創新高,但是鄭州房價卻出現了明顯下跌。比如鄭州郊區樓盤,不少樓盤都推出了7000元/平方米的特價房,更是出現了6000元/平方米的特價房。有一些樓盤房價下跌幅度更是超過了40%,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現如今鄭州很多郊區樓盤的價格都不如很多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價。不僅鄭州,青島、天津、石家莊、武漢、瀋陽等城市的房價也都出現了明顯下跌,還有北京的環京樓盤,房價更是腰斬還不止。甚至以前房價死撐不降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今年以來都出現了明顯的鬆動和下跌現象。
在大家都覺得今年樓市已經定型的時候,8省市接連加碼調控,無房者開心了。在11月份,海口、安徽、深圳、乳山、浙江、東莞、河北霸州和江蘇淮安這8省市都接連對樓市調控加碼。比如東莞在25號發文規定:房企不得在售價以外有任何加價行為,不得以「預售、預留房源」為藉口收取購房者的任何費用;比如江蘇淮安在11月30日發文規定:針對在售價的基礎上加價、捂盤惜售、捆綁銷售等問題制定了相關政策。同時提出了「6不準原則」;比如深圳開始規範樓市的秩序,購房者在購房時要進行誠意登記,一旦違反自己登記的誠意登記,記錄在「個人誠信報告」上;還比如安徽更是發文要求關注部分房企、中介和業主的炒房行為,並且下一步將採取一些針對性措施。此外,海口、乳山、河北霸州也都出臺了類似的調控政策。
為什麼這8個省市會再度在11月收緊調控政策呢?其實還是因為這些城市和省份11月的樓市出現了火熱的跡象,其中存在炒作的情況。而通過這8個省市做出的快速反應,可以看出這次對調控政策的決心和力度,不允許惡意炒作樓市行為。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又是一個旺季,特別是對於很多人要返鄉置業之際,各地政府更會加大調控力度和監察力度,防止房企、中介和炒房客的惡意炒作。對於購房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必要擔心房價會再度大漲,因為在現如今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來看,2021年的房價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就比如「三條紅線」的規定,對於目前絕大部分房企,特別是龍頭房企們的壓力會非常大。面對高負債的壓力,未來幾年房企們大概率會持續目前降價促銷的模式。同時銀監會也出臺相應規定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杜絕居民高槓桿購房,這樣也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購房的購買力。在這種雙重打擊下,就算目前市場中的剛需群體還很多,但是房企不降價大家也都買不起。並且隨著二手房房源的不斷增加,炒房客拋售房產的力度越來越大,也會導致二手房售價降低,這對新房市場也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不管房企願不願意,他們只能夠通過降價促銷才能吸引到剛需購房者,不然二手房市場會搶走他們的準客戶。相對於二手房,新房的優勢就是價格了,如果二手房降價,新房的售價就不得不降了。
因此,隨著8省市接連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碼,再次敲打了那些炒作樓市的人,對於沒有房子的人就開心了,不用擔心房價會被惡意炒作而大漲了。以後樓市過熱的地方都可能迎來調控政策的加碼,在這種樓市環境下,炒房客就會慢慢退出樓市,房價也會慢慢回歸合理水平。
對於2021年的房價,大家有什麼看法和見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