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市接連加碼調控,調控新規下明年房價更利於剛需

2020-12-15 房產新談


在今年三四月份樓市最困難之際,全國多地都傳出呼籲國家放鬆調控、出臺政策拯救樓市的聲音,並且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有利於樓市的政策,甚至還有不少城市的政策觸碰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底線。當然,最終這些觸碰調控底線的政策都成了「一日遊政策」。通過這次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讓老百姓徹底看到了國家這次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決心,這對接下來2020年房價的走勢奠定了基礎。


在今年上半年,除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的城市和其他少數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有所下跌,特別是北方的城市,房價更是出現明顯的下跌。而對於深圳、東莞、杭州等城市,雖然上半年房價上漲勢頭明顯,但是最終迎來了調控政策的收緊。最後經過深圳市的相關單位的調查,最終證明深圳樓市的火爆是由於房企和房產中介的炒作所導致。隨著深圳、東莞、杭州、蘇州等城市的調控政策的收緊,也徹底確定了上半年樓市的走勢。結果大家也知道了,上半年房企銷售業績不佳,資金鍊緊張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面對銷售業績不佳這個問題,房企們都開始選擇降價促銷,其實從2019年底開始,這種現象就越來越多了只是沒有公開而已。在今年年初,由於停工在家的原因,以恆大為首的房企藉機推出了「線上打折賣房」的活動。並且在今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又出臺「三條紅線」政策後,高負債率的房企壓力更加大了,所以也就出現了「金九銀十」的降價促銷潮。借著降價促銷的活動,在9月和10月房企的銷售額實現了逆襲。也再次證明,市場中的剛需群體還很龐大,只是大家由於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子而已。只要房價下跌,每下跌一定幅度,就會增加不少有購買力的剛需購房者。


就比如鄭州市,鄭州就是在今年1到9月的新建商品房銷售業績又創新高,但是鄭州房價卻出現了明顯下跌。比如鄭州郊區樓盤,不少樓盤都推出了7000元/平方米的特價房,更是出現了6000元/平方米的特價房。有一些樓盤房價下跌幅度更是超過了40%,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現如今鄭州很多郊區樓盤的價格都不如很多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價。不僅鄭州,青島、天津、石家莊、武漢、瀋陽等城市的房價也都出現了明顯下跌,還有北京的環京樓盤,房價更是腰斬還不止。甚至以前房價死撐不降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今年以來都出現了明顯的鬆動和下跌現象。

在大家都覺得今年樓市已經定型的時候,8省市接連加碼調控無房者開心了。在11月份,海口、安徽、深圳、乳山、浙江、東莞、河北霸州和江蘇淮安這8省市都接連對樓市調控加碼。比如東莞在25號發文規定:房企不得在售價以外有任何加價行為,不得以「預售、預留房源」為藉口收取購房者的任何費用;比如江蘇淮安在11月30日發文規定:針對在售價的基礎上加價、捂盤惜售、捆綁銷售等問題制定了相關政策。同時提出了「6不準原則」;比如深圳開始規範樓市的秩序,購房者在購房時要進行誠意登記,一旦違反自己登記的誠意登記,記錄在「個人誠信報告」上;還比如安徽更是發文要求關注部分房企、中介和業主的炒房行為,並且下一步將採取一些針對性措施。此外,海口、乳山、河北霸州也都出臺了類似的調控政策。


為什麼這8個省市會再度在11月收緊調控政策呢?其實還是因為這些城市和省份11月的樓市出現了火熱的跡象,其中存在炒作的情況。而通過這8個省市做出的快速反應,可以看出這次對調控政策的決心和力度,不允許惡意炒作樓市行為。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又是一個旺季,特別是對於很多人要返鄉置業之際,各地政府更會加大調控力度和監察力度,防止房企、中介和炒房客的惡意炒作。對於購房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必要擔心房價會再度大漲,因為在現如今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來看,2021年的房價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就比如「三條紅線」的規定,對於目前絕大部分房企,特別是龍頭房企們的壓力會非常大。面對高負債的壓力,未來幾年房企們大概率會持續目前降價促銷的模式。同時銀監會也出臺相應規定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杜絕居民高槓桿購房,這樣也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購房的購買力。在這種雙重打擊下,就算目前市場中的剛需群體還很多,但是房企不降價大家也都買不起。並且隨著二手房房源的不斷增加,炒房客拋售房產的力度越來越大,也會導致二手房售價降低,這對新房市場也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不管房企願不願意,他們只能夠通過降價促銷才能吸引到剛需購房者,不然二手房市場會搶走他們的準客戶。相對於二手房,新房的優勢就是價格了,如果二手房降價,新房的售價就不得不降了。


因此,隨著8省市接連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碼,再次敲打了那些炒作樓市的人,對於沒有房子的人就開心了,不用擔心房價會被惡意炒作而大漲了。以後樓市過熱的地方都可能迎來調控政策的加碼,在這種樓市環境下,炒房客就會慢慢退出樓市,房價也會慢慢回歸合理水平。

對於2021年的房價,大家有什麼看法和見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樓市新規調控落地,8省市接連出臺
    文|校長年終將至,調控政策接連出臺,樓市風向再度收緊。據有關媒體報導,在11月短短的一個月內海口、合肥、深圳等五個城市紛紛出臺樓市調控新政。以安徽為例,安徽住建部表態要關注部分業主以及炒房客的炒房行為,下一步將會採取針對性措施。
  • 杭州真假樓市加碼調控下,剛需的春天在哪裡?
    杭州樓市加碼調控信號+1!更有相關的房地產企業稱,「接下來開盤價格漲幅整體不得超過3.8%」。,參考之前的2.8萬/㎡;同時戶型選擇較多,跨度在57-200㎡,如果可以搶到小戶型,真是美滋滋。比起更東面的丁橋版塊,多個樓盤新房價格已經超過3.3萬/㎡,二手房更是達到3.6萬/㎡。想一步到位的剛需,可以搖一搖。
  • 樓市「調控新規」發布,8省市輪番出手
    調控新政密集出臺,這3個省市也危險了?熟悉市場的人應該能看透,1個月時間不到,8個省市輪番出手對房地產進行調控,至少向市場透露了1個信號——國家準備對房地產全行業收緊。對於還沒買房人來說可以「偷著樂」,在穩房價、降房價下,明年或許能用更少錢來買到房。
  • 樓市調控新增兩城!過熱房價急剎車
    徐州市:商品住宅備案價格一年內不得調整紹興市:新建商品住房備案價格實行「雙備案」制度,加推盤項目價格備案不得高於首次備案的商品住房價格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徐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連續8個月出現11%以上的同比漲幅,房價上漲速度較快。
  • 樓市調控再加碼,「降價潮」會來西寧嗎?
    最近,樓市調控風聲又緊,不斷有城市被約談。央行制定房企融資「三條紅線」,無錫、東莞、杭州出臺新規調控加碼,金融機構被處罰 ……有人揣測,隨著市場形勢的艱難,房企有可能迫於資金壓力加快降價出貨的步伐。那麼,在調控不斷加劇的態勢下,開發企業會受到多大影響?樓市會否迎來降價潮?
  • 為什麼「調控」難?
    今年的嶗山區新盤層出不窮,對於改善購房者來說選擇的空間相對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有很多城市的房價都有所下降,成都的購房者在躍躍欲試,購房的好時機真的已經到來了,現在的樓市價格真是讓購房者心慌,尤其是對於很多的剛需族來說,伴隨著各地對樓市進行調控,雖然可能房價降價的不是很明顯,但是漲幅卻是明顯的跌落。
  • 炒房「終結者」:調控加碼升級至「法碼」?
    疫情期間國家為企業減費降稅減負,但深圳消費貸、房抵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買新房要交百萬元「茶水費」;炒房客與中介聯手坐地漲房價,有的紅盤小區二手房價,僅半年時間,套均上漲300萬元。深圳樓市的投機炒作行為,與房住不炒定位相悖,與穩樓市原則背道而馳,在全國樓市起到了 負面的風向標作用。調控加碼「打三假」,政策為剛需護航。
  • 調控再加碼!二手房價列入監管!抱團漲價嚴打
    8月31日掛牌,9月8日上漲至350萬元。 無獨有偶,近日新站區有個小區也開始組建「房價委員會」,期冀以此來抬高小區二手房房價。24城加碼樓市調控下半年合肥房價會降嗎?最近,樓市調控風聲又緊,央行制定房企融資「三條紅線」,無錫、東莞、杭州出臺新規調控加碼,金融機構被處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已經有24個城市「加碼升級」樓市調控政策
  • 明年起,地產商或迎來全面整頓!房價下跌成真?國家新規下重手
    比如,房企破產、爛尾頻發、居民槓桿率不斷提升,行業亂象的背後,是內需和消費增長乏力,在當前「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為輔的格局下,降低房地產行業的負債率,是調控的當務之急。最近,國家新規就對房企下了「重手」,明年起,地產商將迎來全面整頓。
  • 東莞調控加碼,要趕緊上車還是再等等?
    本輪加碼後,東莞限售從兩年延長至三年,此前不限購的二手房則正式納入限購範圍,規則和新房一致。調控為何重磅加碼新政的威力和月初被嘲「隔靴搔癢」的調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令東莞痛下決心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手房方面東莞萬江區、厚街鎮、東城區漲勢尤為兇猛,其中萬江同比漲了48.8%;二手房方面房價跳漲嚴重,大熱的松山湖、南城區等區域二手掛牌價普遍破4萬元/㎡。
  • 加碼調控!深圳,南京和東莞之後,誰是下一城?
    樓市躁動起來,重點城市房價熱起來了。甚至部分城市出現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現象。炒房之風在熱點城市捲土重來,例如深圳。根據房價過熱,就要調控的原則,7月以來共有杭州、寧波、深圳、南京、東莞五座城市發布樓市調控收緊政策。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消滅樓市炒作氛圍。
  • 四城樓市調控加碼,誰是下一個「中槍者」?
    7月15日,深圳市住房建設局等八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不僅重磅加碼調控熱門城市接連被「打壓」進入7月,樓市收緊調控的風聲樓市調控按下轉向鍵為什麼四城會突然調控收緊?原因並不複雜。據機構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發布穩定樓市政策304次,同比上漲21%,刷新了半年調控次數的歷史紀錄。但對比過往,更多的是鬆綁、鼓勵入市。
  • 年末樓市調控,西安二套房首付更多,拒絕炒房穩房價
    你以為只有南方城市樓市調控才嚴?那就誤會了,北方城市如果房地產過熱,房價上漲過快,樓市調控一樣蓄勢待發,高漲的樓市行情遲早會被盯上的。房住不炒定位下,調控更加夯實精準,不斷堵住炒房投機需求漏洞。今年下半年,已經有超過30個城市升級加碼樓市政策,買房注意了!這次輪到西安了,就在2020年末尾,西安房地產調控升級,買二套房的你要知道,樓市新政迎來。
  • 調控政策發生變化,深圳房價降了?
    8月房價上漲,調控政策發生變化?源於中原薈 深圳房客會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稿近期,樓市新聞不斷,如長租公寓爆雷、租賃新規、熱點城市調控升級、樓市房價上漲等在市場盛行。8月70城房價仍處高位從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70城房價數據來看,8月新建住宅有59個城市房價上漲,與2019年三季度最高點持平;二手住宅有47個城市房價上漲,與2019年7月持平。
  • 2021年買房,房價慢漲樓市調控,靜下心慢慢選
    過去有一句俗話是:年底不買房,一年又白忙,這個是在整個房地產上漲周期下的結論,意思是年底是買房的好機會,如果今年不買房,明年房價可能就會上漲了。但是,如今樓市調控邏輯變了,房地產調控不斷收緊,多城房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樓市調整期,今年不買房,可能明年更便宜,購房者別太擔心,房價未來5年內暴漲可能性不大,因此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客,如果你首付款沒問題,時間充裕,真正的想買一套優質房子,可以靜下心來慢慢選,記住一點:房子在精不在多。在房價穩定大周期,不用擔心買早了,房價下降,或者是買晚了,房價後續大漲。
  • 11個省市樓市調控收緊,最近頻繁的樓市政策調控明確指向三點
    有報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包括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深圳、南京、無錫、瀋陽、常州、成都等11個省市先後出臺樓市調控收緊政策,兩個月內16城接受了中央的「窗口指導」。第一點,樓市價格的大幅度和過快的增長是不被允許的,價格的穩定才是政策調控的目標如果我們對去年以來的各種地方調控政策的出臺做一分析,就不難發現,只要哪個城市房價數據上漲過快,哪個城市就可能出臺更嚴格的住房調控政策措施,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從政策上房價的過快增長是不被允許的。
  • 張娜:調控加碼下的瀋陽樓市 投資型購房者受抑制
    編者按:疫情漸行漸遠,樓市有序復甦,房住不炒與需求滿足間的「平衡木」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新政接連出臺,多地風向趨嚴,發展市場與打擊炒房的「放與收」依然存在博弈;房企業績承壓,摩拳擦掌劍指回款,恆大七折大促吹響優惠「集結號」;民眾渴望好房,但一樁樁因擇房不慎引發的投訴維權又令他們難以抉擇,躊躇不前……2020年,樓市的金九銀十註定很不尋常,樂居買房將全程追蹤報導,
  • 8月各地房價數據出爐:房價調控已經增強,後續房價將會繼續維穩
    9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根據數據(其中一部分數據),我們可以看出:018月各地的房價漲幅小,均在1%及以內小編表示,8月全國的重點城市的成交率下降了將近10%,買房需求主要集中在今年疫情剛恢復的3-5月,在6月往後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平臺期,所以房價已經不具備再往上漲的能力,8月的售房率更為平穩,沒有太大波動了。
  • 別懷疑,房地產調控更嚴了,買第3套房請全款
    今年前8個月,全國房地產調控368次,樓市行情前松後緊,1-6月份調控明顯鬆動,購房需求大漲,但是到了七八月份,風向轉變為收緊了,再次強調房住不炒,針對房價大漲的城市,調控之拳毫不客氣地揮下,滅掉炒房的囂張之焰。很多人還搞不明白房地產調控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說調控那麼多年,房價並沒有真正的下降,很多城市房價還是上漲的。
  • 樓市調控收緊,開發商「節衣縮食」,專家:房價明年「出人意料」
    但今年不同,在臨近9月份的7月份,八月份,上半年樓市火熱的城市紛紛加碼樓市調控,出臺收緊政策。如深圳,寧波,南京,杭州。2 金融收緊。過去房地產開發企業大多都是"高負債""高周轉",當然,這也和房地產行業的"高槓桿"的"特殊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