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泰國菜的朋友都知道,泰國菜以酸辣為主,食材口味特別。泰國菜基本上由這些成分決定:著名的辣椒(辣),然後是青檸葉(苦,香),魚露(鹹),椰子糖(甜),最後是青檸汁(酸)。
其中,酸味可以說是泰國菜的一個突出特點,一般來說,泰國菜常用的酸味調料有以下幾種:萊姆或卡非爾萊姆、檸檬葉(Kaffir Lime Leaf)、萊姆皮(Lime Zest)、香茅(Lemongrass)、羅望子(Tamarind)、酸筍(Thai sour bamboo shoots)和泰國米醋(Thai rice vinegar)。
在沒有酸橙或酸橙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最常見的檸檬來代替,這也是很多泰國菜中最重要的調味料,可以給菜帶來濃鬱的果香。一般來說,在泰式沙拉和河粉中,酸橙幾乎總是被用作配菜。
除了可以食用,酸橙還是一種藥用水果。由於酸度很強,石灰被認為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對降低膽固醇、消除疲勞、增加免疫力等有明顯作用。在泰國,石灰是治療感冒的良藥,石灰水能緩解感冒症狀,甚至一些很輕微的感冒也能緩解治癒。
乍一看,青檸葉與檸檬葉有些相似,但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看出區別。青檸葉底部的"小葉子"呈墨綠色,摸起來很厚,有一種獨特的香味,而普通的檸檬葉不具備這些特點。
酸橙葉和咖喱葉、月桂葉一樣,不能單獨食用,但它們的獨特風味融入了湯、醬汁、沙拉和炒菜中。鑑別正宗冬陰功湯的指標之一是配料中是否有青檸葉,當青檸葉加入後,冬陰功湯獨特的味道才能體現出來。
這是酸橙或酸橙的果皮,其酸性不亞於果肉本身。當沒有酸橙時,酸橙皮的味道也可以代替酸橙本身,還有一種果皮的苦味。
香茅有檸檬和柑橘的香氣。使用前,剝去外層,如上圖所示進行切割。做菜的時候,選擇乾鮮的,當然新鮮的更好。當與其他食材一起烹飪時,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酸度,為菜餚增添不同的質感和風味。
羅望子從外觀上看,類似豌豆莢,味道酸中帶甜,成熟後的莢果是紅色的,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一般用粉壓而成的果肉。
吃的時候,不要整個擲界外球,需要用溫水浸泡一下,再用羅望子浸泡過的水。果肉通常用作果醬或與其他香料混合。如果覺得麻煩,買點羅望子果醬也可以,炒菜的時候直接放進菜裡就可以了,果醬直接吃起來味道比較濃。
竹筍是泰國常見的蔬菜。當地人比較喜歡吃醃筍,就是先把竹筍切下來,留下裡面嫩的部分切片,然後用調料醃製很長時間。醃製後的酸筍可以用來做沙拉、竹筍咖喱,也可以和新鮮的豬肉一起煮湯。在泰國菜中,鮮筍或醃筍是泰國菜的重要組成部分。
泰國米醋與中餐中使用的米醋很相似,但加入了當地的調味料,口感會比國內的米醋更柔和,更容易被當地人接受。當泰國人醃製食物,並將其作為菜餚的調料時,米醋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泰國菜的著名口味,酸味調料主要來自以上七種調料。如果你喜歡嘗試不同的菜系,那麼泰國菜絕對是一道不容錯過的異國菜,那種複合的酸辣、清新的口感,絕對會讓你覺得食慾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