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評測。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花7萬喜提斯柯達晶銳,駕駛4個月,車主說了六個字》。
晶銳備受斯柯達愛戴,強力締造並推向市場,仰賴自身犀利側漏的外觀設計,消費者把外觀當作了一種追求的需求得以滿足,因此獲得了購車者的一致肯定。隨著口袋閒錢愈來愈多,車友們對車的需求也是各式各樣,內飾質感、操控質感、設備流暢度等等,全方位發展才是汽車行業賴以生存的未來之道。實力卓絕的晶銳,拋開原有的外觀這項亮點不談,它是否還有吸引用戶的長處呢?其綜合性價比是否值得6.99萬元的起步價?
對於這些疑問,這期我們請來一位晶銳的車主,給大家分享他的用車感受,目前車主提車4個月,行駛了4000公裡,希望他的分享能給車友帶來幫助!
驚豔的外觀是晶銳最大的優勢,整體呈現出一種大氣而又時尚的視覺效果。大燈構型銳利,宛如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驚豔的尾部已詮釋了晶銳的活力氣息,幾處線條處理使得整車立體感十足。側面線條簡練利落,讓整個側面看上去更為和諧,不過相比之下輪轂的款式就顯得有些平淡無奇。晶銳在內飾方面並不擅長。中控屏下方的按鍵很容易誤觸,影響駕車安全,內飾軟質材料較少,大面積的硬塑料讓人感覺到很廉價,除此之外,晶銳車內還缺乏修飾性裝飾,整體讓人感覺很單調,晶銳的內飾已然成為其諸多指標中的明顯短板。
關於動力,晶銳裝配了1.4排量的直列4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才有90Ps的最大馬力,132牛米的最大扭矩。僅看數據,晶銳的帳面數據中規中矩,日常家用沒什麼問題,在加速超車或者上陡坡的時候都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變速箱使用了6擋自動變速箱,雖然沒有極大的缺陷,但檔位變換速度較慢,但是起步時提速太快容易有頓挫感。提速至百公裡的最短時間為13秒,時間與POLO對比各有千秋。綜上,晶銳的動力在同車型中並不太大優點。
從空間上看,晶銳的空間就不像外觀那樣充滿亮點了,車身數據僅為3993*1732*1487mm,軸距也只有2470mm,若與名爵3、高爾夫、YARiS L 致炫尺寸數據對照,晶銳在帳面數據上沒能呈現出優點。但從乘坐感受上來看,頭頂空間稍顯不足,尋常身材的成年人坐進去,有些侷促。後排隨便三個容納體格較小的人,但是不能同時容納三個體格龐大的人。好在縱向空間尚可,久坐也不會感覺腿部難受。總體而言,晶銳在內部空間上的確有點遺憾。
在乘坐舒適度方面,晶銳的乘坐舒適性沒有達到我的預期。底盤調校偏硬且紮實度稍微不足,座椅對身體的支撐性不足,車子通過坑窪道路會有比較強烈的震感傳進車中。空調風較為乾燥,長吹會有些不適,隔音表現中規中矩,胎噪和風噪在高速時比較明顯。同時,晶銳缺少一些實用的舒適性配置,除開車內空氣自動調節等配置,就沒有更多配置了,所以很難在舒適度的指標上獲取不錯名聲。
說句實話,操控是晶銳的弱項之一。方向盤輕便,但車子操縱起來不夠靈活。底盤調教偏舒適性,因此轉彎支持性不足。總的來說,晶銳的操控表現在同級之中只能屬於中等水平。
與同價位車型相比,油耗成為了晶銳在市場上的缺點之一。綜合油耗8.5L/百公裡,其中高速路的油耗為7.1L,街區道路的實際油耗是11.1L,但是對於整車質量為1092KG的小型車而言,晶銳油耗的經濟性還有待提升。目前開晶銳的大多數是普通人,開出去還是很有面子的,月薪3000以上就可以開得起。
通過車主分享可知,晶銳能得到今天這樣的成績,不僅外觀方面造就它具有強勁特色,方面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均能投合市場需求。得到購車群體熱捧的「晶銳 2017款 1.4L 自動車享版」,官方指導價僅為8.49萬,而且這款車在配置上下足了功夫,備有後視鏡加熱功能、胎壓監測、ABS防抱死體系等實用配置。和競品車型相較,晶銳的性價比遠勝其它。最後,晶銳車主用六個字概括:買它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