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的樓房,真可謂「一樓更比一樓高」。到處可見的都是高樓大廈,幾乎覆蓋了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心。但是下面這條消息的頒布可能要給這些「高樓大廈」降溫了——
就在前段時間,住建兩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限高令」,在這份通知中明確規定: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築,如果的確需建設的,必須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築方案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對於各地新建的100米以上建築應經過相關部門和專家的充分論證,進行集中布局,並且必須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跟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同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對於那些中小城市來說,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的建築,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進行建造。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假使以後要想再重新建設250米的超高層基本上就很難了,就連新建100米以上的高層住宅都會變得相對艱難。這時候有人就會說,是不是以後的33層住宅就不能建設了?其實並不是,因為現在的33層住宅的高度也就99米,相對限制高度來講幾乎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以後在中小型城市中,更多地將會是多層住宅為主,對於那些33層的高層住宅來講會很難被允許新建。
其實不允許新建高層小區,也沒有什麼不好。高層小區往往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高層住宅的電梯問題
對於高層住宅來講,電梯就是它們的靈魂。如果住戶比較高的話,爬樓梯是多麼絕望的事。雖然高層的住宅都會配有電梯,但是電梯卻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使用的。尤其是對於房齡大一點的高層住宅來講,電梯出現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電梯就會自然老化,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無論是平時的電梯維修保養還是後面更換電梯,費用相對來講都比較高。
加上有些物業公司的服務出現瑕疵的話,平時對電梯的維修保養不到位,使得有電梯的小區跟無電梯一樣,電梯毛病頻發。
第二、房屋維修很難
我們都知道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慢慢變老舊。經歷時間的洗禮之後,房子的外牆瓷磚水泥就會出現脫落、線路、管道、消防設施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主體結構也會出現質量問題等。這個時候如果想要維修的話,困難和耗資可想而知。
第三、存在更多的安全隱患
自打高層住宅開始面世到現在,安全隱患就一直成為人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拿火災來講,當前我們國家最高的消防雲梯也僅僅只有101米,最高可以到達35層左右,但是這樣的雲梯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因此,高層住戶一旦發生火災或者地震的話,危險可想而知。
當然除了限高之外,在此次的新規中還規定:4層以上的多層住宅要加裝電梯
根據《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提到的關於現在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電梯問題: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應安裝電梯,並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一層都設置電梯出口。
上述提到的政策和現在老舊小區改造進程中提到的加裝電梯政策相吻合。在很多老舊小區中,高度一般都在7層及以內,但這樣的小區居住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人。由於老人腿腳不是很利索,上下樓更加不方便,因此加裝電梯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老舊小區加裝了電梯不僅方便了老人,也方便了大家,以後搬重物會更加方便。
現在國家所頒布的政策,其實都是在改善民生問題。只有人們生活的好了,國家和民族才能興旺。對於多層加裝電梯的政策和「限高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積極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