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子是越蓋越高了,走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三四十層的板樓。很多人都住在高層住宅裡,一方面是開發商要掙錢,因為花了錢買回來的土地,要儘可能地蓋得更高,才更划算賺的更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高層住宅本身的優勢,比如採光和通風好,所以也受到很多買房人的青睞,很有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已經有著23.5萬棟高層住宅,是全球最多的,現在3年過去,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不過近幾年,高層住宅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
高層的一大問題就是維修難,經過了多年的風吹雨打之後,高層住宅變得老舊,高層住宅為了能保障高層住戶日常的供水供電,通常會對水進行二次增壓,幾十年後,這些設備老化,供水效果大打折扣。還有樓道內的天然氣管道,暖氣的供給可能也會受阻。文叔認為這樣不僅會給住戶造成日常生活不便,更主要的是高層的維修成本也很高。
像這類房子它如果是發生火災,說實話逃生的機會也比底層住戶小很多,因為現在高層樓房基本上是三四十層樓,而大多數城市的消防雲梯最多能夠達到二十層,如果是住在二十層以上的居民,真的發生了意外,又應該怎麼辦呢?一旦發生這樣的突發狀況,高層住戶很難生還。
高層建築未來一定會發生貶值。現在的大趨勢讓更多的城市居民開始從城市向郊區遷移,並且在國家「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未來房價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瘋長,到時候舊的高層建築如果想轉手出去,肯定是難上加難了,更不要說賺錢了能不虧本就不錯了。
正因如此,北大教授朱國鍾直言:高層住宅未來將淪為「貧民窟」。
今年,國家出臺了新規,2021年起,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將消失?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新規,對於250米以上的新建建築要嚴格限制,100米以上的也要嚴格執行相應的審批制度,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看來2021年起,100米以上的高層住宅審批將受到限制,咱們就按3米左右的層高來算,33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恐怕不會再被批准了。
雖說高層住宅也有諸多優勢,例如採光好曬衣服曬被子很方便,樓層高,視野好遠處的風景盡收眼底。但是高層住宅的缺點明顯是要比優點多的,而且高層的缺點往往都是致命並且很難改進的。除了文叔上面說的幾點,還有一點高層住宅住戶多人員密集密集,住宅容積率很高,住著十分不舒服。
北京發布的新《住宅建築設計規範》規定,4層及以上的新建住宅,或者室外設計地面和住戶入口層的樓面之間的距離在9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必須安裝電梯。
不止北京,江蘇和浙江也都出臺了類似的新規,這一規定和「舊改」接棒「棚改」,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政策相配合,能夠有效地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
四層以上裝電梯便利了所有高層住戶,尤其是住在老舊社區4層以上的老年人和小孩。老人和小孩爬樓梯最吃力了,這樣的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提升了高層住戶的生活質量。但在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時,也一定要協調好一二樓住戶的意見,例如電梯使用維修費怎麼收取這樣的問題。
加裝電梯不僅僅是方便了居民上下樓,也方便了搬家或搬運大件物件。大型物件比較重,背著上6樓已經十分辛苦了更不要說更高的樓層,所以想要搬家或者購買家具等大型物件,上下樓十分不便。但是在加裝電梯後,搬東西都會便利很多,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文叔認為給老樓房加裝電梯,是對人口老齡化、基層民生問題根本上的解決,也是改造老舊住宅、節約社會資源的需要。出臺政策支持老樓房加裝電梯,解決居民群眾出行難題,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惠民工程,意義十分重大。
可以看出來,這些新政都是在解決我們的居住問題,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我們在買房的時候也可以對相關的政策多加了解,畢竟一套房子是要住上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