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情報收集(三):珍珠港的碧舟居士

2021-02-07 蔣校長

老祖宗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現在一說就是「小日本」,未免有些託大,日本人的國土面積嘛,是比較小,但是日本人,從來都是膽大包天的。


大家都知道情報戰最活躍的時期,是冷戰時期,那時美蘇兩大陣營你來我往端的是非常熱鬧,但是人家是冷戰,就是情報機構的人忙,到了,號稱戰鬥民族的蘇聯在聯合國拿鞋敲桌子也沒把美國怎麼樣,自己反而是一夜崩塌,被算計了。

但是日本人可不是這樣,二戰打著打著覺得美國礙事了,立馬就幹了珍珠港,自從地球上有美利堅合眾國以來,誰敢這樣拿刀剁過美國人?所以你儘管可以在戰略上藐視任何你認為的對手,叫聲小日本沒什麼,但是在戰術上,你可就要小心了,像美國人一樣在沉到水裡的亞利桑那號上面建個紀念館並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說句題外話,珍珠港挨轟時,當地日本僑民幹了啥?看看珍珠港的電影唄,以至於打起來以後美國人把夏威夷境370個日本僑民都關了起來,那時顯然根本沒「人權」這事呢。

但是美國人沒有料到,他們親手放走了珍珠港事件裡的情報罪魁禍首,就是照片上這個傢伙,當時這貨多大?28歲。這傢伙叫吉川猛夫,真實身份是當時日本海軍軍令部第三部(即情報部)八課一個跑腿的少尉,接受任務後,這貨成為檀香山日本總領館的外務省外派人員叫「森村正」。

 

吉川猛夫到了檀香山幹了什麼呢?他數垃圾桶,根據垃圾桶數量增減來判斷軍艦進出港情況;看報紙上軍艦軍官的結婚啟示判斷軍艦名稱;夜間露宿在海濱或者庭院,觀察飛機巡邏……

 

當然,還有「觀光」:吉川猛夫證實了島上一位老天文學家所作的結論,瓦胡島上東西走向山脈的北面,總是陰雲延綿,時有驟雨,而南面卻總是晴空萬裡。他還體驗到了努阿努帕利、卡胡庫角上空的「氣袋」現象,由此,他可以判定一旦發動進攻,從哪個方向進入珍珠港最為上策。

 

就這樣,吉川猛夫在其報告中,竟準確預估了美國珍珠港艦隊的演習區域、活動天數、準確的出港時間和停泊時間,這種艦隊行動情報在當時美國海軍都是最高機密,除了國防部長海軍司令,沒幾個人知道。

這是電影劇照,看起來是不是更震撼?反正當時根據自己的情報而整出的這場煙花盛宴,讓在領事館目睹襲擊實況的吉川猛夫竟然不敢相信,說出了:「這不會是演習吧?」這樣的話。

 

美國人也懵了,被打懵了,珍珠港事件後,吉川猛夫作為領館人員,被美軍轉運、扣押在亞利桑那州塔爾松市附近一個牧場裡,穿著粗斜紋布的工作服,一邊鋸木頭、磨石塊勞動改造,一邊接受審查。

 

儘管美方已掌握「森村正」就是經常到珍珠港轉悠的那個傢伙,卻又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和事實證明「森村正」就是向東京提供珍珠港情報的間諜,因為在總領事館裡,知道他真實身份的只有總領事,審來審去,他們竟然把吉川猛夫放回了日本。

搞這麼大一烏龍,讓我們腦補《珍珠港》電影裡正在挨轟的美軍弟兄的對話吧:「聽說後來那幫軍情局的把抓到的珍那個炸沉我們軍艦的日本間諜給放回去了?還打個屁啊!」

 

你還真別笑,日本戰敗後,海軍軍令部第三部五課全體成員因為珍珠港事件,均作為戰犯遭到拘捕。首席課員被判20年徒刑,但是,課長竹內馨少將和吉川猛夫,在要拘捕他們的前一天逃掉啦。

吉川猛夫跑到深山老林,自稱碧舟居士,歷訪各地禪寺,或沿門託缽,或寄居古剎,打掃山門,坐禪採薪,過了五六年,顯然不像圖片裡插花的居士自在。

 

直到1951年9月,同盟國在舊金山籤訂了《對日和平條約》和《日美安全條約》,宣布不再追究一切逃匿戰犯,已經結婚的吉川才從流亡的國東半島回到松山市,從此經銷汽油為生。

 

當然安生賣自己汽油的吉川猛夫最後還是被抓到了,不然我估計現在的日本官房長官也敢說他們沒派間諜去珍珠港呢。就在吉川猛夫自己準備餘生賣汽油的時候,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部的歷史研究室主任普蘭戈博士輾轉找到了他,看樣子抓間諜,還是要靠教授啊。

普蘭戈是位海洋戰史學家,原在大學裡做教授,為了研究太平洋戰史來到日本,他有兩個疑問:日本為什麼把開戰日期定在了12月7日?美軍艦艇停泊在珍珠港最多的日子,日軍是怎麼預先知道的?

 

普蘭戈發現從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發給外務省的電報來看,其中大量軍事情報多抓住了美軍的要害,這可不是如外界所想——由一般日裔居民充當間諜就能解決的。例如,關於戰列艦的排列、當地氣象、防潛網的位置、艦隊的行動、停泊地點,以及「對這些地點進行奇襲,成功是十拿九穩的」這樣的建議。

 

是個人都該怕博士們那一根筋的勁頭,普蘭戈最後通過一位前日本海軍軍官,了解到當時吉川猛夫曾在夏威夷呆了9個月,並查明了他的住址,這才讓吉川猛夫露出了真面目。

 

也不知道吉川猛夫自稱居士逃亡乞討的那幾年想了些什麼,但是日本的情報人員就是這樣,他們從不相信007這樣的貨能搞到正經情報,而007在吉川猛夫這樣的人面前,是且只能是一個臆造的英雄。

很多時候,他們的價值在於你不知道他們,更多時候,他們的成功在於你莫名其妙地瞧不起他們。

作者:木頭

    篇幅有限,可以看看老蔣推薦的更多好文:

    ·請渣滓閉嘴!如此評價英雄,你們晚上睡得著嗎?

    ·中華脊梁!這四個中國人讓西方坐立不安


掃一掃,關注蔣校長微信公眾號

老蔣隆重向各位老鐵推出《蔣校長精選》APP,在這個APP裡,老蔣每天都會精選一些相當優秀、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軍迷作者們的原創內容分享給各位老鐵。每日限量供應,老蔣出品,必是精品。猛戳閱讀原文,下載《蔣校長精選》

相關焦點

  • 促成「珍珠港事件」的日本間諜吉川猛夫
    他詳細地報告了希卡姆空軍基地各種型號飛機和緊挨著空軍基地的珍珠港海軍基地艦艇的數量。為了掌握美軍艦隊出入情況,他有時隱藏在甘蔗園裡,有時露宿山崗上,有時乾脆搬進春潮樓。 12月5日晚,吉川猛夫發出美軍三艘戰列艦已返港的電報,並附上停泊在珍珠港內的艦艇數量。6日上午他又驅車經過希卡姆機場,發現珍珠港簡直是軍艦大集合,兩艘航空母艦也在。他喜出望外,立刻給東京發電。
  • 博人傳29話情報圖:又一證據指向自來也,果心居士曝仙人模式
    目前博人傳第29話漢化版雖然還沒有更新,但文字情報和情報圖已經流出來了,下面一塊來看一下。博人傳29話的文字情報小編前幾天已經發布了,為了方便還沒看最新話文字情報的漫迷,我們先放上文字情報截圖,沒有看的小夥伴抓緊了。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6.日本對自己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很有信心。事實證明確實很成功「諸位對於這次作戰的意見,我都了解了。」山本五十六慢條斯理地說,頓了一頓,他突然提高聲調,目露精光,大聲說:「但我的意見是,珍珠港這一仗必須打!」「魔術情報」在珍珠港事件前的美日交往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由於當時國際風雲變幻,美國政府對日本發動戰爭的野心和危險性估計不足,所以儘管「魔術情報」異常高明。也終究無補於大局。
  • 日本官方欲打造「軍情六處」 官民合作收集情報
    作為一個群體,日本人似乎有一種「情報」情結,從日本人在各種場合習慣性地拿著小本子記錄可見一斑。這是日本特色,也是日本傳統,戰後日本經濟的崛起,就與商業情報收集有莫大關係。另一方面,就傳統情報概念活動而言,近些年日本也在加快走向「情報大國」步伐,今年4月更是提出要打造日本的「軍情六處」,力圖在情報領域擺脫「戰後體制」的限制。
  • 當年「珍珠港事件」中的傳奇間諜
    這一如此龐大而且近乎於瘋狂的軍事行動,日本人給它取的行動代號只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三個字:「虎、虎、虎」。如果單從戰術角度來說,「虎、虎、虎」行動的成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能有人會問,這麼大的行動,事先美國人就毫不察覺?當時號稱全世界最一流的諜報機關「美國戰略情報局」幹什麼去了?其它各同盟國的諜報機關和間諜也都是吃素的嗎?虎!虎!虎!
  • 原創: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四)
    日本彈丸小國,是什麼導致他冒險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美國以原子彈還擊,日本軍國為何如此狂妄,我們今天接著聊
  • 日本距珍珠港3500海裡,它是如何瞞天過海,千裡偷襲珍珠港?
    實際上,山本五十六從1924年任日本海軍霞浦航空隊教練起,他就預判航空兵將是未來海軍作戰的一種利器。在任期間,他不僅嚴格訓練士兵的作戰水平,自己也親身一同參加飛行演練。40歲那年,他的飛行技術超過了不少青年學員,甚至達到了單飛教練機的水平。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來源:麥田讀史我相信我們把一個熟睡的巨人吵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是戰爭電影《虎!虎!虎!》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
  • 日本偷襲珍珠港絕不是一個愚蠢的行為
    日本為什麼能把侵華戰爭,維持到偷襲珍珠港之時呢?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英美等國家,其實一直都在背後支持日本。最簡單而言,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如果英美掐斷了日本的能源供給,日本的戰爭機器早就無法運轉了。日本後來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英美開始對日本實行禁運了!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只有兩個選擇。
  • 日本情報工作淺析
    要制定對華政策就需要有關情報,而當時的日本對中國實際狀況知之甚少,連西鄉隆盛都不知道煙臺究竟在中國何地。鳥尾決定開展大規模對華情報搜集活動。計劃自1873年起,連續三年派遣諜報人員秘密來華,潛入指定地區收集情報。收集的內容則分為甲、乙、丙三種。甲種收集的是:(1)政體、法令、民心是否服從。(2)全權大臣的方針及其品行。(3)官員職責範圍及其人數。(4)語言風俗人情。
  • 博人傳136情報:穿越篇完結,佐助走前囑咐自來也,果心居士上線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官方給出的圖文情報,分析一下裡面的內容吧。136集的標題為《超越時間》,根據火影中一貫主張的羈絆之情,這裡講的肯定是博人與鳴人在這一段時間的感情成為了超越時間的存在。相信目睹了自己老爸小時候的悽慘生活,博人回去之後也會更加尊敬老爸吧,畢竟鳴人當初可是從一窮二白做到了現在的地位。
  • 姜毅英or池步洲 誰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情報?
    究竟是誰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情報,臺灣方面稱是國軍第一位女將軍姜毅英(左),大陸根據密電破譯專家池步洲(右)自傳,認定是池所為。
  • 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密報的中國天才,一心抗日卻被冤入獄12年
    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他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武官署擔任翻譯,還娶了一位叫做白濱英子的日本姑娘為妻。嬌妻在旁,事業穩定,還有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池步洲對當時的生活感到十分滿意。類似這樣的電報有六七十份之多,日本外務省還多次發文詢問,美軍軍艦哪一天停在港內的數量最多,得到的答案是,星期天。根據這些情報,池步洲認為,日軍將珍珠港作為發動對美戰爭的首要目標了,而那一天,應該是一個星期天。
  • 日本怎樣收集李自成的情報?
    異國情報是國家處理對外事務的知識基礎,也是構成不同國家國民之間相互認知及彼此影響的情感的因素。在傳統的東亞諸國之間,每逢國際格局急劇變動的特殊時期,就會上演縱橫捭闔的情報戰,其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當下的世界。與朝鮮不同,江戶時代的日本與清朝之間並沒有建立外交關係。
  • (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由於美國石油產量是日本的500倍,鋼鐵產量是日本的20倍,工業產量是日本的74倍,所以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內都認識到只有速戰速決才能亂中取勝,如果打成消耗戰持久戰日本必敗無疑。為此,決定進攻東南亞,快速搶佔香港、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東印度,以解決戰略物資奇缺的問題。考慮到作戰過程中美國會馳援,因此必須採用偷襲的方式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以消除後患。這就是偷襲珍珠港的緣由。
  • 珍珠港事件︱如果沒有日本當年的偷襲,世界又會怎樣?
    美國認為雖然日本囂張跋扈,不可一世,但絕不敢對美國動武,所以疏於防範,結果在珍珠港吃了大虧。而日本雖然知道自身實力不敵美國,但自認情報準確、計劃周密、集中優勢兵力(航母6:3),突襲強攻,可以一舉成功。但因過於自信導致引火燒身,最終滿盤皆輸。此次戰役存在兩種說法:一是偷襲;二是美國人的陰謀。第一種說法當然是公認的歷史。第二種說法我認為是日本人的狡辯。
  • 【鉤沉】珍珠港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示
    1941年1月27日,在山本提出偷襲珍珠港計劃20天後,美駐日大使格魯就報告說東京有對珍珠港發動奇襲的議論,但美軍對此沒有相信。此外,美國還多次截獲日本收集珍珠港情報的電文,多次發現在珍珠港活動的日本間諜,但都被當作一般的情報活動而未加重視。在偷襲的前夕,美軍情報部門截獲並破譯了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用密碼報告的有關珍珠港美軍軍艦動向的情報,同時發現日本領事館正在大量焚燒文件。
  • 日本偷襲珍珠港,南雲忠一為什麼取消第三次空襲?
    當時南雲忠一得到夏威夷的潛伏人員發來的情報,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空母不知去向,珍珠港裡只有8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20艘驅逐艦(實際數字上要更多一些,日本人的情報還有偏差)。這一情報如同晴天霹靂,畢竟如果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不在的話,整個行動的風險係數就會大大增加,甚至於可能落入一個圈套之中。
  • 珍珠港事件再回首
    「加利福尼亞」號屬於「田納西」級,在日軍的空襲中被擊沉,但後來被打撈和修復1940年,美國人已經破譯了日本人的外交密碼,美國人將其稱為「紫色密碼」。被截獲並破譯的「紫色密碼」情報被稱為「魔術」。外交信息透露了很多關於日本戰略意圖的情報,但它們並未包含太多真正的軍事情報。然而,位於華盛頓的陸軍和海軍情報部門正滿懷嫉妒地守衛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小秘密。
  • 日本海軍策劃的隱秘棋局,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日美諜報大戰
    為了擺脫這種控制,日本軍方一直以來就準備了一套與美國的作戰計劃。這份作戰計劃由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親自起草,他在詳細研究了美國海軍的實力後,提出進攻美軍珍珠港海軍基地的方案。但進攻珍珠港的計劃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在日本發動進攻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必須停泊在港內。而要想證明這一點,日本就必須在夏威夷當地建立一個有效的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