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認錯,中方: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

2022-01-06 柔漾新疆

立陶宛總統:我們犯了一個錯誤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1月4日報導,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當天接受當地電臺(Žinių Radijas)採訪時表示:「立陶宛犯了一個錯誤,允許臺當局以『臺灣』之名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從而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

「我認為,錯誤不在開設辦事處,而是它的名稱沒有同我協調。」瑙塞達補充稱,「辦事處的名稱已經成為一個關鍵因素,對我們與中方的關係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他說:「這個名字就是導火索,現在我們必須處理它造成的後果。」

不過,瑙塞達仍在期盼歐盟能幫忙「解圍」。他接著說道:「立陶宛已經開始採取非常規措施,我們必須非常積極地向歐盟發出非常明確的信號,這是一次攻擊,是對一個歐盟成員國的一次施壓。」

瑙塞達 圖片來源: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

瑙塞達為什麼突然就知錯了?

立陶宛沒想到:北京會以美國的方式懲罰自己!

其實立陶宛知錯,不是突然的事了······

波羅的海新聞網去年12月28日發文稱,立陶宛政府沒有計算與中國開展貿易戰而遭受的確切損失金額,僅稱對華出口只佔立陶宛商品出口額的1%,即約3 億歐元。

立陶宛認為,「通過尋找其他替代市場,立陶宛似乎可以繼續刺激中國龍的神經而不用擔心後果」。

但誰能想到,北京會以美國的方式懲罰立陶宛?」文章引述未經證實的報導稱,中國要求跨國公司不要使用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許多投資者可能結束在立陶宛的業務,「這甚至比失去中國市場還要糟糕」,「中國的經濟實力可以將一個東歐小國變成沒有工廠的國家」。

不僅這樣,還有更多理性的聲音,在立陶宛發出。

立陶宛「影子」總理、最大反對黨「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咆哮「現政府瘋了」,怒斥立陶宛當前的對華政策將成為阻礙自身經濟發展的障礙。

卡爾鮑斯基斯寫道,現任政府使得立陶宛的對華政策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他們自己也承認「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是前所未有的……立陶宛企業先遭受損失,隨後將不得不通過提高立陶宛人民的稅收來彌補這些損失」。

 

至於立陶宛執政聯盟宣稱中方制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以及「中國市場對立陶宛的重要性意義也不大」,卡爾鮑斯基斯表示不可理喻。他強調,任何市場經濟都不可能承受「中國的制裁」而不產生巨大的損失,更不用說需要外國投資和出口市場的立陶宛了,「負面影響事實上已經存在於從人們的情緒到企業投資的方方面面」。

 

卡爾鮑斯基斯反問:「我們將蒙受數十億的損失,而(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在華盛頓被某些人接見,立陶宛從中又得到了什麼好處?」

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

對此立陶宛總統的「認錯」,外交部發聲。

外交部回應: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但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

1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立陶宛總統認錯一事提問。汪文斌表示,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但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糾正製造「一中一臺」的錯誤行徑,回到一個中國原則上來。

汪文斌指出,中立關係受挫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開脫,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也無助於中立關係的改善。

汪文斌最後強調,我們也正告臺灣當局,謀求「臺獨」分裂行徑,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外交部教你「怎麼做人」!

外交部:立陶宛政府應當多傾聽國內理性聲音 不再充當馬前卒。

2021年12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立陶宛議會第二大黨「綠黨和農民聯盟」的主席卡爾保斯基斯28日發表文章說,投資者們都在問我們的政府是否頭腦正常,因為立陶宛現政府是瘋狂的,執政黨的一些人成功使立陶宛的對華政策變得非常的複雜。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說,我注意到了有關的報導。最近一個時期,立陶宛國內有識之士對立陶宛政府和有關政客在對華關係上的不理智言行不斷提出尖銳批評。

趙立堅指出,立陶宛政府對華政策原本可以簡單明了,那就是在堅持國際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中國發展各領域友好合作。遺憾的是,立方部分政客要麼沒有認清歷史大勢,要麼就是出於政治私利,盲目迎合背後勢力,使立陶宛的對華政策越來越偏離正確軌道,給兩國關係平添了許多複雜因素。

趙立堅表示,立陶宛前總理庫比柳斯最近發文表示,立陶宛對華關係的惡化獲得的好處在於立陶宛外長在華盛頓受到了兩次接見,這可謂是一語道破玄機。立陶宛政府和有關政客應當多傾聽國內理性聲音,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再充當馬前卒,為個別大國火中取慄。

外交部:立陶宛不應用人民的錢包為其政府的錯誤買單

2021年12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立陶宛財長考慮推出援助計劃,支持受中立外交影響的立陶宛企業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問。

趙立堅表示,立陶宛政府本來可以用這筆錢來改善民生、抗擊疫情、提升邊境難民生存狀況,但卻選擇用人民的錢包為政府的錯誤買單。如果立陶宛政府真的想對相關企業表示支持,就應該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回到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中國發展各領域友好合作的正道上來。

外交部:立陶宛做了錯事從未反思悔改反而四處造謠生事

2021年12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近日表示,中國對立陶宛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設立「駐立陶宛臺代表處」不值得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立陶宛政府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在中國建交國中首個允許臺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臺」。這一錯誤行徑嚴重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中方有權做出正當合理反應。

趙立堅強調,世界上其他任何主權獨立國家遇到這樣的事,也必然會採取堅決果斷措施。立方做了錯事,不僅從未反思悔改,反而四處造謠生事,這種避重就輕、轉移矛盾的「公關手段」是可悲的。

外媒評論

英國政治分析人士湯姆福迪評論稱,立陶宛總統站出來公開表示他們在臺灣問題上犯了錯誤,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儘管有「經濟脅迫」和「與立陶宛站在一起」的呼聲,但中國壓倒性的報復奏效了,無需承擔後果。


中國並不反對臺灣島設立所謂的「代表處」,因為大多數國家都設有這樣的代表處。這確實是一個名字的問題。在所有其他國家,這個名字是「臺北」,但是突然之間,它在立陶宛變成了「臺灣」。

臺灣是中國人民心中的痛點。西方國家在操縱臺灣問題。毫無疑問,這是在傷口上撒鹽。中國痛苦了,會讓作惡者和中國一起痛苦。

為什麼歐盟會在意立陶宛大膽地成為美國的寵物狗?它在冒犯中國之前沒有徵求歐盟的意見。沒有人願意像立陶宛那樣,在對抗中國的戰爭中充當美國的傀儡。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隨著美國經濟像80年代的蘇聯一樣衰退,情況正在緩慢改變。

立陶宛天真地認為,美國將在外交和經濟上「支持」他們。美國現在甚至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後院,他們有什麼能力來支持立陶宛?

國際美體內衣品牌柔漾ReYoung品牌,自品牌創立之初就一直秉承著打造自信、優質、愛自己的優秀女性的理念,為全球優秀女性提供身材管理方案的同時,也為細心呵護著廣大愛美女性免受乳腺疾病的侵襲。

無鋼圈︳無海綿︳無束縛

柔漾美體內衣,關愛乳腺,更關愛你

感覺好!

就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幫助更多愛美的女人一起成長改變!如何內外兼修!遇見最美的自己!(溫馨提示:點擊右上角,分享的朋友圈即可)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柔漾新疆或Reyoungxj

加盟諮詢電話13199839217,13201290073

個人微信帳號:cxfyymm

加盟諮詢QQ:491690329

相關焦點

  • 立陶宛總統知錯認慫?晚了!
    記得當時還有人說,立陶宛與中國貿易額不大,中國反制立陶宛會不痛不癢云云。結果現在呢?大家都看到了,立陶宛被啪啪打臉!現在大家明白了,中國稍微收緊了海關的國門和出口立陶宛商品的口子,接著來了一個在中國和立陶宛之間「二選一」,立陶宛立刻受不了。為什麼?這一反制措施如果執行,立陶宛每年損失三五十億歐元,這下真的是受不了了!為啥三十五億歐元立陶宛就受不了了?
  • 與中國衝突損失巨大,立陶宛前總統狠批涉臺政策:輪不到小國出頭
    據立陶宛媒體報導,2022年1月3日,立陶宛前總統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公開批評立陶宛政府,稱與中國的衝突導致立陶宛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同意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的決定,讓立陶宛經濟大受打擊。阿達姆庫斯表示,這種損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立陶宛政府、總統和議會應該就臺灣問題進行充分的協調和討論,「承認」臺當局應該由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國家來決定,而不是一個小小的立陶宛能左右的。
  • 10月13日,美國街頭爆發遊行,立陶宛公開表態想與「中國和好」
    一、立陶宛假惺惺表態,想與中國改善關係立陶宛作為著名的「反華」先鋒,在近幾個月頻頻做出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導致兩國外交關係迅速降溫。立陶宛總統顧問斯凱吉裡特據俄媒10月10日報導,立陶宛總統顧問斯凱吉裡特稱:「立陶宛當前想要改善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但中方尚未準備好討論恢復大使工作的事宜,對此表示遺憾」。
  • 立陶宛整個政府都要下臺了?/「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文章稱,立陶宛之所以要單挑北京,想必同美國總統拜登不無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時向中方所作政治承諾,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臺」,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國際上開創惡劣先例,性質極為惡劣。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維護自身核心利益。(來源:參考消息)「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 中方宣布和立陶宛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槍枝意外走火,美國亞特蘭大機場一度陷入混亂;外媒:川普卸任後首度出書 | 每日大新聞
    烏鴉校尉作品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微信ID:CaptainWuya 1 中方宣布和立陶宛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
  • 立陶宛反對派領袖:政府瘋了,中國不要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面對這種現狀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並未意識到有何不妥,接受採訪時候還放言「沒有人比我更能承擔得起當下的局勢,所以我不可能辭職」,這說明他們對中俄雙管齊下的措施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昨天下午,最大反對黨「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怒斥希莫尼特政府。
  • 「新華社:立陶宛必將付出代價!」那些歷史上惹怒中國的都有哪些下場?
    當地時間11月18日,立陶宛當局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和多次勸阻,堅持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
  • 降級之後,立陶宛方面還在狡辯,民進黨當局更囂張了!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公然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臺」,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
  • 立陶宛揚言要提供「致命武器」給烏克蘭,白俄發出嚴正警告
    立陶宛因為做出涉及臺海問題的挑釁行為,中方直接將中立外交關係降級,並對中立貿易進行限制。
  • 得罪中國遭報應後,「立陶宛政府辭職」傳遍世界,民眾終於爆發了
    眾所周知,因立陶宛做出了涉臺錯誤決定,中方於2021年11月21日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級,而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部分立企的對華貿易損失超過了
  • 這國跟立陶宛一樣「作」,後來......
    據俄羅斯《獨立報》11月22日報導,立陶宛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允許臺當局在維爾紐斯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北京已宣布將與立陶宛的關係降至代辦級,這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的對抗。美國頻頻向臺當局提供所謂「軍事援助」。
  • 出頭鳥「立陶宛」
    立陶宛則表示,對中方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的決定表示「遺憾」。同時,立陶宛還狡辯,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也有權擴大與臺灣的合作,包括建立「非外交使團」。此時這個時候立陶宛站出來就顯得既合時宜,又不合時宜。合時宜的是他充當了美國的馬前卒,不合時宜的是他需要被充當出頭鳥。在敵我矛盾的鬥爭中,「槍打出頭鳥」、「擒賊先擒王」是一種手段;因為只有「打出頭鳥」、先擒王」,才能更有效地打擊敵方。這是一種策略,是一種戰略戰術的最佳選擇。
  • 布林肯給立陶宛「撐腰」:美國和你們團結一致
    立陶宛指責白俄羅斯「將移民政治化」、「幫助非法移民越境」,導致該國非法移民激增;歐盟方面也稱歐洲國家此次非法移民潮背後「有政治原因」。見美國為自己「打氣」,立陶宛方面又開始倒打一耙。據路透社報導,立陶宛外交部22日發布聲明稱,在交談後,布林肯和蘭茨貝爾吉斯同意,「中國對立陶宛的單邊侵犯行為和政治壓力」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 新聞多一點|立陶宛在哪裡?外交等級分那些?
    外交部11月21日發表聲明,針對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一事,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
  • 出乎全球意料,立陶宛突然有人請求中國一件事?一看原是報應來了
    立陶宛議會第二大黨「綠黨和農民聯盟」主席發文痛斥稱,想請求中國能夠了解,現在的立陶宛政府是瘋狂的。立陶宛總理希莫尼不僅沒有悔過之心,還在12月28日的記者採訪中倒打一耙稱,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後,中國向立陶宛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她還稱,此事「不值得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中國的反應更多應該是一種「公關手段」。
  • 美主動認錯撤銷限制,第一家中企被「放行」
    該行為體現了美國對中方的極力打壓,在中美競爭中,美國採取多種手段對中國的發展進行限制,尤其對中國企業壓制到極點,以此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小米集團與美國國防部成功達成和解協議,美主動認錯撤銷限制,是中國科技企業與在美國政府的交鋒博弈中的重大勝利。畢竟中美兩國一直存在著競爭關係,兩國之間關係較為緊張,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中方企業,在貿易、人權等問題存在著不少的分歧。由於疫情影響,美國金融市場發展受到了影響,實際上並不樂觀。
  • 正確認識我國發展環境的「變」與「不變」
    二、從國內環境看「變」與「不變」,正確認識新特徵新要求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局起步的第一個五年,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正確認識和深刻把握國內環境中的「變」與「不變」,以更高要求解決發展中的主要矛盾,更好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既要看到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要看到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
  • 僅200萬人的立陶宛,如何脫離了蘇聯50年的統治
    在1991年9月6日,新上任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正式同意了多個加盟國脫離前蘇聯獨立,其中就包括立陶宛。  此時的立陶宛,在蘇聯的統治下已經超過了五十年。在這次正式獨立之前,立陶宛便已經實現了實際上的獨立。俄羅斯的同意只不過是走個過場。  說起立陶宛和蘇聯的恩怨糾葛,還都得從十九世紀說起。沙皇俄國時代,蘇聯領土急劇擴張,立陶宛在此時被沙皇俄國侵佔。
  • 立陶宛吃不消!國內掀起對華談判呼聲:請中國不要懲罰整個立陶宛
    立陶宛公眾對新政府的失策感到焦慮。政府盲目追隨美國和歐盟,犧牲了自己的人民和企業的利益,沒能把國家搞得一團糟。執政第一年,政府的支持率直線下降觀察人士說,立陶宛實際上是一個小國,所以立陶宛的普通人只想成為一個貿易國家,做好生意。但新政府聽從了美國和歐盟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非理性和欠考慮的舉動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