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因立陶宛做出了涉臺錯誤決定,中方於2021年11月21日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級,而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部分立企的對華貿易損失超過了50萬歐元。在這種背景下,立陶宛政府支持率持續下跌。
綜合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等媒體12月28日報導,一份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受「白俄羅斯鉀肥」風波影響,12月立陶宛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信任政府。據報導,調查顯示,民眾對立陶宛政府的信任度從11月的21%下降到12月的17.3%,不信任度從39.6%升至47.8%。其中,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的支持率從11月的33%降至12月的30.5%,不支持率從49.6%升至52%。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白俄羅斯鉀肥」風波、操弄反華議題反致經濟受困等一系列問題堆積,希莫尼特曾於12月13日晚表示,對於她領導的政府來說,現在有太多問題積壓在一起,而「在受到更多批評的情況下,政府很難承擔政治責任」。希莫尼特直言,她不排除政府全部辭職的可能性。
支持率猛跌至歷史最低水平,代表著立陶宛民眾對立陶宛政府的不滿終於爆發了,而與此同時,立陶宛國內政客也開始猛烈抨擊立陶宛政府了。
據國內媒體報導,12月28日,立陶宛「影子」總理、最大反對黨「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文怒斥現政府,稱現政府的對華政策將成為阻礙立陶宛經濟發展的障礙。卡爾鮑斯基斯表示,現任政府使得立陶宛的對華政策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他們自己也承認「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是前所未有的」。他認為,立陶宛企業先遭受損失,隨後將不得不通過提高立陶宛人民的稅收來彌補這些損失。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阻礙立陶宛經濟發展的障礙。卡爾鮑斯基斯還直言:「現政府瘋了!」
針對立陶宛現政府支持率猛跌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12月30日回應表示,立陶宛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是立陶宛內政,我無意評論,但顯而易見的一個道理是,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