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立陶宛成功激怒中國後 美國很快就賞了塊「骨頭」

2022-02-04 真爺們會說話

點擊 上方藍字關注,全球最新軍事資訊等您閱讀!

11月16日,中美首腦舉行了首次視頻會晤,並就雙邊關係和國際熱點問題達成了一系列的共識。外界認為,這是兩個國家最坦誠的一次會談,為中美緊張關係降溫。就在第二天,澳大利亞官員喊話中國,稱他們也希望像中美會晤那樣,重新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韓國外交部也表示,他們尊重「一中原則」的立場;歐盟則悄悄擱置了升級與臺灣地區貿易關係的計劃。然而,立陶宛卻衝到反華第一線,竟然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

立陶宛在臺灣問題上的舉動無疑是向美國「表忠心」,也不無「爭寵」的心態。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美國進一步將臺灣納入「印太戰略」體系,並積極攛掇和拉攏盟友介入臺海事務,以期將臺灣問題國際化,從而減輕自身獨自行動的風險和代價。為此,歐盟,澳大利亞和日本開始試圖插手臺灣問題,而澳大利亞跟隨美國的步伐更是超過了日,韓、英等一眾小弟,甚至揚言會與美國一道「出兵保臺」。但是,他們夾在大國之間的日子並不好過,特別是澳洲已經為自己的反華行為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中美首腦會晤後,莫裡森政府第一時間喊話中國,請求中方能夠給他們對話的機會,而歐盟也悄悄擱置了升級與臺灣地區貿易關係的計劃。

但是,在美國,澳洲,甚至歐盟都尋求改善對華的背景下,立陶宛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此舉無疑是在挑戰中國大陸的「一中原則」底線。對於中美元首會晤,立陶宛可能真正把準了美國的脈搏,它非常了解美國言不由衷、出爾反爾的本性。因為拜登政府雖然宣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會停止操弄臺灣議題。說白了,拜登的表態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其「以臺制華」的圖謀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正是摸準了美國的脈搏,立陶宛才不顧一切衝到了反華的第一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警告稱,立陶宛必將為此付出代價。至於立陶宛會付出什麼代價,且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美國也曾一度放出風聲稱,要將臺北駐美機構更名,但由於擔心此舉引發新一輪臺海危機,很快又偃旗息鼓了。因此,立陶宛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不排除是在為美國探路試水,從而根據中國的反應,來確定他們下一步採取何種行動。果然不出所料,立陶宛成功激怒中國後,美國很快就賞了它一塊「骨頭」。就在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的第二天,中國的懲罰措施還未公布,美國就向立陶宛提供了貿易支持。立陶宛政府官員表示,下周,立陶宛將與美國籤署一項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以支持經濟發展。

在立陶宛看來,「臺灣牌」最好打,而且效果立竿見影。當然,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後的支持和慫恿,立陶宛是不敢開罪中國的。立陶宛甚至認為,即使遭到中國的懲罰,後者也是鞭長莫及,所以他們可以通過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討好美國,又不會招致滅頂之災。因此,這次中國必須打狗給狗主人看,懲罰和遏制他們的冒險性行為。不過,懲罰措施可能還需要拿捏好尺寸和力度。

今年8月份,針對立陶宛與臺灣當局的勾連挑釁,中國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華大使,並使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問題在於,這次如果與立陶宛徹底斷絕外交關係,反而成全了臺灣當局。從經濟角度來說,懲罰力度太小,未必會使他們在下一次搬石頭時產生更多的恐懼。從軍事層面來說,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動輒用軍事手段威脅中小國家,但如果換作是美國早就要集結重兵,興師問罪了。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辦法懲罰立陶宛。

俗話說,誅賊先誅心,中國可以考慮對白俄羅斯出售武器裝備,此舉既能使我們獲得經濟效益,又能增大立陶宛在本地區的安全壓力,讓他們晝夜不得安寧。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考慮雙管齊下,通過停止一切經貿往來和降低外交級別,進行堅決且有效地回擊與懲罰,使立陶宛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獲益,這才能他知道中國是不好惹的,也讓其他試圖對華採取冒險政策的國家明白,招惹中國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但是,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早日解決臺灣問題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立陶宛徹底激怒中國!美歐誤判形勢將引火燒身
    而在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之後,美國和歐盟紛紛給立陶宛送上了「自家的厚禮」,用作對立陶宛成功激怒中國的鼓勵。因此,立陶宛這回在臺灣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其實就是在美國和歐盟的挑唆下公然挑釁中國大陸。換言之,這次的博弈對象已經從立陶宛變為了歐盟和美國。在2021年,歐盟多國曾就以臺灣問題對中國內政大肆幹涉。不僅法國議員「訪臺」,並且歐盟也多次試圖提升與臺灣地區的「關係」,來對中國大陸施壓,迫使中國在與歐盟的經貿合作中作出一定的讓步和妥協。
  • 果然不出所料,中印邊境對峙問題上,美國罕見大方承認了一次
    中國是最大的贏家近期美國突然對中印對峙問題上轉變態度,罕見大方承認了一次中國是最大的贏家,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輕心,美國這麼說並非是出於友善的,果然不出所料,美國時另有目的。美國此舉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其中的信息量很大。在中印對峙發生以來,美國多次改變態度,他們一開始幫助印度「造勢」,蓬佩奧「污衊」中國,表示中國在展開「侵略行動」。
  • 10月13日,美國街頭爆發遊行,立陶宛公開表態想與「中國和好」
    一、立陶宛假惺惺表態,想與中國改善關係立陶宛作為著名的「反華」先鋒,在近幾個月頻頻做出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導致兩國外交關係迅速降溫。立陶宛總統顧問斯凱吉裡特據俄媒10月10日報導,立陶宛總統顧問斯凱吉裡特稱:「立陶宛當前想要改善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但中方尚未準備好討論恢復大使工作的事宜,對此表示遺憾」。
  • 「在這個領域,中國很快會領先美國」
    中情局局長伯恩斯10月宣布正在建立兩個新「任務中心」,一個側重於中國,另一個側重於前沿技術。此舉凸顯其論斷——中國是「我們在21世紀面臨的最重要地緣政治威脅」,中美競爭和對抗的主要舞臺將在先進科技領域。如今,美國人應該問:中國能否贏得這場科技競賽?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一份關於「科技大競爭」的新報告給出了答案:能。    該報告並非危言聳聽。
  • 立陶宛整個政府都要下臺了?/「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拜登採取了極為強硬的對華政策,其強硬程度超過了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所能接受的範疇,而立陶宛恰恰抓住了這個時機,它要向拜登證實,立陶宛是美國忠實的夥伴,在拜登的中國議題清單上,立陶宛會同華盛頓站在一起。文章認為,立陶宛的單方面行動,令歐盟陷入兩難境地。
  • 立陶宛反對派領袖:政府瘋了,中國不要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但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中國的反制滲透了日常生活,人們的情緒計劃、對企業的投資策略都發生了改變。總之市場經濟「不受中國制裁影響」絕對不可能,這是事實。最後卡爾鮑斯基斯還抱怨美國的坐視不理:我們的外長在華盛頓被某些人接見,立陶宛在哪裡以及從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處?他直接告訴媒體:「我最近會和中國溝通,現政府已經瘋了,我不想中國因此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 布林肯給立陶宛「撐腰」:美國和你們團結一致
    (原標題:布林肯給立陶宛「撐腰」:美國和你們團結一致)(觀察者網訊)在公然同臺灣當局搞實際上的官方往來後,一邊,立陶宛方面堅稱「自己沒做錯任何事
  • 雞蛋裡挑骨頭,美國要對華為下手?
    果然,美國真要對華為下黑手了!也是以伊朗為突破口,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進而調查華為與伊朗的關係。綜合媒體的報導:1、美國司法部已就華為公司是否違反了與伊朗相關的制裁令對其展開調查,但還不清楚相關調查推進到了何種程度,也不知道具體的指控。
  • 立陶宛吃不消!國內掀起對華談判呼聲:請中國不要懲罰整個立陶宛
    立陶宛公眾對新政府的失策感到焦慮。政府盲目追隨美國和歐盟,犧牲了自己的人民和企業的利益,沒能把國家搞得一團糟。執政第一年,政府的支持率直線下降觀察人士說,立陶宛實際上是一個小國,所以立陶宛的普通人只想成為一個貿易國家,做好生意。但新政府聽從了美國和歐盟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非理性和欠考慮的舉動和行動。
  • 環時銳評:立陶宛迅速狡辯,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中國外交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該國召回其駐中國大使。原因是立陶宛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立陶宛外交部星期二下午迅速對中國外交部的決定表示「遺憾」,並狡辯說,立陶宛在尊重「一個中國」原則的同時,願像歐盟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謀求與臺灣發展互利關係。
  • 出乎全球意料,立陶宛突然有人請求中國一件事?一看原是報應來了
    報導稱,自立陶宛決意要挑釁中國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後,該國政府一直以兩國之間貿易額很少為由向國內聲稱:「中國市場對立陶宛不重要」。立陶宛總理希莫尼不僅沒有悔過之心,還在12月28日的記者採訪中倒打一耙稱,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後,中國向立陶宛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她還稱,此事「不值得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中國的反應更多應該是一種「公關手段」。
  • 金正恩政權又要搞核試,將徹底激怒中國,金正恩完了!
    果然,今天一早起來,看到朝鮮又要核試,並且,每周每月每年都進行飛彈試射,就是擁有核武器的發展中國家,一般也就進行四次核試驗,表明自己有核武器,沒有國家敢主動侵略,就會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上,為老百姓擁有更好生活打拼,把綜合國力搞上去,而且,朝鮮前五次核試都是在中國抵抗美國壓力和保護下進行的,像朝鮮已經進行五次核試,擁核目標已經達到,如果再核試就真是在挑事,對誰都不利。
  • 立陶宛總統知錯認慫?晚了!
    記得當時還有人說,立陶宛與中國貿易額不大,中國反制立陶宛會不痛不癢云云。結果現在呢?大家都看到了,立陶宛被啪啪打臉!現在大家明白了,中國稍微收緊了海關的國門和出口立陶宛商品的口子,接著來了一個在中國和立陶宛之間「二選一」,立陶宛立刻受不了。為什麼?這一反制措施如果執行,立陶宛每年損失三五十億歐元,這下真的是受不了了!為啥三十五億歐元立陶宛就受不了了?
  • 立陶宛「瑙塞達」政權的大力丸
    2021年12月 13日美國防長奧斯汀接待來訪的立陶宛防長阿努紹斯卡斯時,大讚立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賜封該國是「區域民主燈塔」,承諾不會獨自面對中俄挑戰
  • 立陶宛迅速做出狡辯,環時銳評: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中國外交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該國召回其駐中國大使。原
  • 美國「關係戶大使」激怒冰島人
    美聯社雷克雅未克8月4日報導稱,美國駐冰島大使的一些「不符合外交禮儀」的舉動激怒了冰島人。
  • 14個國家的軍隊口糧照片,英國、俄羅斯太會享受,中國的不出所料
    金槍魚、混合水果、牛肉和豌豆、即食蔬菜湯、肉醬美國榛子布丁、豌豆燉通心粉、米飯、牛奶什錦早餐、燕麥牛奶和水果、 蔓越莓穀物棒、黑巧克力餅乾立陶宛陶罐森林餅乾; 巧克力,牛軋糖和糖果;牛奶什錦早餐,燕麥和水果;速溶番茄湯;紅燒火腿;中國蛋糕、水果、炒飯、香腸、 辣醬,果然很中式,但有點過於簡單,這點東西能吃飽嗎
  • 得罪中國遭報應後,「立陶宛政府辭職」傳遍世界,民眾終於爆發了
    在這種背景下,立陶宛政府支持率持續下跌。綜合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等媒體12月28日報導,一份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受「白俄羅斯鉀肥」風波影響,12月立陶宛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信任政府。據報導,調查顯示,民眾對立陶宛政府的信任度從11月的21%下降到12月的17.3%,不信任度從39.6%升至47.8%。
  • 立陶宛:曾是歐洲最大的國家,怎麼就變成了彈丸小國?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14世紀時,立陶宛曾經是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歐洲最大的國家12世紀,立陶宛人迎來了崛起的契機,他們組建起穩定、強大的軍事力量,開始不斷侵略周圍的國家、部落,掠奪了大量的財寶和奴隸。財富不斷累積後,立陶宛社會迅速發展,建立起了立陶宛大公國,第一次形成了國家。
  • 2021.12.4 周六 農曆十一月初一 立陶宛媒體炒作:立陶宛疑被中國海關從系統中移除,貨物無法在華清關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等多家立媒和《波羅的海時報》日前消息稱,立陶宛出口商報告說,中國海關似乎已將立陶宛從其系統中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