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饒了?立陶宛反對派領袖:政府瘋了,中國不要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2022-01-06 新思想之窗

提醒:點擊上方藍字「新思想之窗」免費訂閱本刊。

據立陶宛媒體波羅的海通訊社報導,這個聖誕節國內很多民眾處於「嚴重焦慮」中:剛上臺執政不到一年的新政府屢次做出出格舉措,對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同時下手;現在不僅是很多企業已經受到了中國反制措施的影響,陷入貿易困境;國家的政治聲譽也因為白俄鉀肥事件毀於一旦,成為「歐盟內唯一一個違反自身制裁法案」的國家,交通部長和外交部長還上演了一出辭職戲碼。

立陶宛民調機構Vilmorus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本來以近半支持率上臺的現任政府在12月統計調查時候,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17.3%,僅剩不到兩成。很多民眾都想安心做一個貿易小國,無意摻和複雜的國際事務,但卻被一群政客們帶入了外交鬥爭的深淵。面對這種現狀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並未意識到有何不妥,接受採訪時候還放言「沒有人比我更能承擔得起當下的局勢,所以我不可能辭職」,這說明他們對中俄雙管齊下的措施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昨天下午,最大反對黨「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怒斥希莫尼特政府。他認為政府採取的對華政策雖然基於「複雜的政治考慮」,但是看結果已經成為阻礙立陶宛經濟發展的障礙。他們自己也承認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是前所未有的。這些損失都從哪裡彌補?當然是立陶宛民眾繳稅,往後越來越多的稅會成為他們政策的填補措施。

與此同時,現任政府仍在嘴硬表示:中方制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市場對立陶宛的重要性意義也不大。但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中國的反制滲透了日常生活,人們的情緒計劃、對企業的投資策略都發生了改變。總之市場經濟「不受中國制裁影響」絕對不可能,這是事實。

最後卡爾鮑斯基斯還抱怨美國的坐視不理:我們的外長在華盛頓被某些人接見,立陶宛在哪裡以及從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處?他直接告訴媒體:「我最近會和中國溝通,現政府已經瘋了,我不想中國因此懲罰所有立陶宛人!」立媒認為如果卡爾鮑斯基斯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和中國求和,這會成為他拉票的一個關鍵招牌。

值得一提的還有,卡爾鮑斯基斯所在的「立陶宛農民和綠黨聯盟」現為立陶宛第二大黨,目前立陶宛距離下次大選還遙遙無期,他只有等著三年後或者希莫尼特內閣辭職後才能參選總理。有人留言認為:「再給現政府三年時間,他們能把國家帶到地獄中去,這真的是太恐怖了!」

【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個讚贊

美國中情局?趙薇只是冰山一角,幕後的金主究竟是誰?大轉折,中美局勢出現新變化!看完明白了!敢動中國新疆?關鍵時刻,比利時和英國同時出手了!中方火速反擊!

拜登又下令轟炸!「一炸一路」的美國,用炸彈在世界鋪了一條鮮血之路!

這個恨國賊,終於被禁言!

多國艦艇闖入南海,關鍵時刻俄羅斯挺身而出,5艘軍軍艦南下

美國已發起40年來最大軍事威脅,也許已編好病毒溯源「入侵伊拉克」劇本!

馬芸湖畔大學「壽終」,當代「東林黨」徹底覆滅

臺灣人領到「身份證」高興壞了:光明正大做中國人,別人無法阻擋普京,新!

戰鬥在凌晨打響!以色列飛彈被全部擊落,俄羅斯痛擊美國盟友

拜登萬萬沒想到,逼中國攤牌後果嚴重,美媒:損失慘重。

350架F35也打不過中國空軍!美軍中將發聲:是一場災難

禁止中方出售!伊朗點名要買中方軍艦,80艘一次付清新疆棉花!外國品牌傻眼了故意碰瓷中國棉花後,美國從新疆進口激增

美官員:中國沒有興趣和美國開戰,但不允許中國贏?基

【陰謀】病毒來源詭異?幕後黑手

 最新,武漢疫情,美國準備發起對中國的

關注公眾號,天天觀看正能量文章!

商務合作、廣告和投稿請加微信:wang138980

希望廣大讀者給予支持轉發與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

專注是一種態度,謝謝!

相關焦點

  • 立陶宛吃不消!國內掀起對華談判呼聲:請中國不要懲罰整個立陶宛
    立陶宛公眾對新政府的失策感到焦慮。政府盲目追隨美國和歐盟,犧牲了自己的人民和企業的利益,沒能把國家搞得一團糟。執政第一年,政府的支持率直線下降觀察人士說,立陶宛實際上是一個小國,所以立陶宛的普通人只想成為一個貿易國家,做好生意。但新政府聽從了美國和歐盟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非理性和欠考慮的舉動和行動。
  • 與中國衝突損失巨大,立陶宛前總統狠批涉臺政策:輪不到小國出頭
    據立陶宛媒體報導,2022年1月3日,立陶宛前總統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公開批評立陶宛政府,稱與中國的衝突導致立陶宛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同意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的決定,讓立陶宛經濟大受打擊。阿達姆庫斯表示,這種損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立陶宛政府、總統和議會應該就臺灣問題進行充分的協調和討論,「承認」臺當局應該由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國家來決定,而不是一個小小的立陶宛能左右的。
  • 出乎全球意料,立陶宛突然有人請求中國一件事?一看原是報應來了
    據國內媒體12月30日報導,近期因設立「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及操弄反華議題的立陶宛政府引起了該國反對派的強烈不滿。立陶宛議會第二大黨「綠黨和農民聯盟」主席發文痛斥稱,想請求中國能夠了解,現在的立陶宛政府是瘋狂的。
  • 立陶宛總統認錯,中方: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
    「但誰能想到,北京會以美國的方式懲罰立陶宛?」文章引述未經證實的報導稱,中國要求跨國公司不要使用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許多投資者可能結束在立陶宛的業務,「這甚至比失去中國市場還要糟糕」,「中國的經濟實力可以將一個東歐小國變成沒有工廠的國家」。不僅這樣,還有更多理性的聲音,在立陶宛發出。
  • 得罪中國遭報應後,「立陶宛政府辭職」傳遍世界,民眾終於爆發了
    在這種背景下,立陶宛政府支持率持續下跌。綜合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等媒體12月28日報導,一份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受「白俄羅斯鉀肥」風波影響,12月立陶宛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信任政府。據報導,調查顯示,民眾對立陶宛政府的信任度從11月的21%下降到12月的17.3%,不信任度從39.6%升至47.8%。
  • 立陶宛整個政府都要下臺了?/「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月13日接受採訪時稱,不排除整個政府下臺的可能性。但細究之下卻不難發現,立陶宛政府這樣做,既不是出於原則,更不是為了博愛,而是無視盟友利益的政治考慮。其他歐盟國家必須向立陶宛表明這種行為是愚蠢和自私的。這篇題為《愚蠢的立陶宛人》的文章寫道,在立陶宛採取單方面行動之前,西方一直對北京在臺灣問題上的敏感性表示尊重。但立陶宛政府卻在未和歐盟夥伴協商的情況下,打破了這一共識。
  • 立陶宛「瑙塞達」政權的大力丸
    2021年12月 13日美國防長奧斯汀接待來訪的立陶宛防長阿努紹斯卡斯時,大讚立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賜封該國是「區域民主燈塔」,承諾不會獨自面對中俄挑戰
  • 立陶宛成功激怒中國後 美國很快就賞了塊「骨頭」
    中美首腦會晤後,莫裡森政府第一時間喊話中國,請求中方能夠給他們對話的機會,而歐盟也悄悄擱置了升級與臺灣地區貿易關係的計劃。對於中美元首會晤,立陶宛可能真正把準了美國的脈搏,它非常了解美國言不由衷、出爾反爾的本性。因為拜登政府雖然宣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會停止操弄臺灣議題。說白了,拜登的表態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其「以臺制華」的圖謀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正是摸準了美國的脈搏,立陶宛才不顧一切衝到了反華的第一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警告稱,立陶宛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 這國跟立陶宛一樣「作」,後來......
    據俄羅斯《獨立報》11月22日報導,立陶宛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允許臺當局在維爾紐斯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北京已宣布將與立陶宛的關係降至代辦級,這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的對抗。美國頻頻向臺當局提供所謂「軍事援助」。
  • 出頭鳥「立陶宛」
    最近,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 立陶宛空軍概況
    立陶宛地圖為什麼要寫空軍?立陶宛雖然沿海,但是海軍著實沒什麼好寫的,實力總體上接近去年我們發表過的玻利維亞海軍(湖軍)和蒙古國海軍。     玻利維亞海軍概況 - 南美洲 NO.1立陶宛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首都與最大城市是維爾紐斯,另外還有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
  • 區域認知 | 背信棄義的立陶宛,波羅的海玩家
    30年前建交時和中國籤訂的政治承諾,批准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立陶宛面積只有6萬多平方公裡,差不多兩個中國海南島那麼大,但人家依舊是波羅的海三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仔。納粹佔領期間,立陶宛95%的猶太人被屠殺,其中近10萬人死于波納裡鎮大屠殺。很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險保護猶太人,以色列政府曾經向800多名立陶宛人頒授國際義人勳章。
  • 立陶宛總統知錯認慫?晚了!
    記得當時還有人說,立陶宛與中國貿易額不大,中國反制立陶宛會不痛不癢云云。結果現在呢?大家都看到了,立陶宛被啪啪打臉!現在大家明白了,中國稍微收緊了海關的國門和出口立陶宛商品的口子,接著來了一個在中國和立陶宛之間「二選一」,立陶宛立刻受不了。為什麼?這一反制措施如果執行,立陶宛每年損失三五十億歐元,這下真的是受不了了!為啥三十五億歐元立陶宛就受不了了?
  • 降級之後,立陶宛方面還在狡辯,民進黨當局更囂張了!
    圖為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 據了解,本次降級,使得立陶宛成為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唯一一個外交關係為代辦級的國家,也是自1981年中國和荷蘭關係降級以來,40年來第一個和中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的國家。 來源:外交部網站消息傳出後,立陶宛方面對於中國的決定表示「遺憾」,但同時還狡辯稱,立陶宛方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也有權擴大與臺灣的合作,包括通過建立非外交使團」。
  • 一旦對俄開戰,立陶宛能撐多久?西方媒體把美國吹成了「救世主」
    對此,立陶宛共和國政府宣布建立有五種防禦策略,而不是單一地指望北約救援策略。在1月份存在的防禦草案基礎上,立陶宛國務院國防委員會增加了2028年的立陶宛武裝防禦概念草案。俄羅斯打北約仍就有優勢立陶宛方面報導說:「立陶宛武裝部隊發展的優先事項已經確定」:在國防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立陶宛國家元首吉塔納斯·瑙塞達在保護北約東部邊界的背景下制定了國家安全目標。
  • 布林肯給立陶宛「撐腰」:美國和你們團結一致
    8月21日,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宣稱雙方同意採取「雙邊協調行動」,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的「脅迫行為」。美國務院網站發布新聞稿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8月21日新聞稿,當天,布林肯在與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通話時,重申了美國和立陶宛之間雙邊關係的重要性。兩人在通話中重點提及了中國。
  • 「新華社:立陶宛必將付出代價!」那些歷史上惹怒中國的都有哪些下場?
    今年7月20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將會與臺灣相互設立「辦事處」,公然違背了1991年中國與立陶宛建交時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宣言。立陶宛的人口實在太少,就算中國完全斷絕和立陶宛的貿易往來,西方國家只要給立陶宛提供一點點援助也足夠了,成本實在是極為低廉。如果一味地擴大制裁範圍,制裁所有和立陶宛合作的國家,反而會對自身造成更大的影響。
  • 僅200萬人的立陶宛,如何脫離了蘇聯50年的統治
    三國的人均GDP達到了七千美元,這個水平遠遠超過了蘇聯國內所有加盟國,比之英法也不逞多讓。200多萬人手拉手,從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組成一條650公裡長的人鏈,並高呼「自由」、「脫離蘇聯」、「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等口號,從而拉開了三國獨立的序幕。  在1990年初,立陶宛正式向蘇聯政府要求獨立。3月14日,立陶宛政府要求蘇軍立即「體面」的撤離,否則雙方將成為「敵對」的國家。蘇聯眼看富裕的立陶宛要獨立,當然是不同意。
  • 【維•視界】中國叫停開往立陶宛貨運列車,不再授予立陶宛食品進口許可證
    【歐洲時報中東歐版李梓編譯】奧地利《標準報》報導,中國政府因臺灣問題爭端降低同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中國外交部上周日在北京表示:「為維護中國的主權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將停止與立陶宛的大使級外交關係。日前,臺灣以自己的名義在維爾紐斯開設了代表處,中方對此予以譴責,因為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它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要求立陶宛方立即糾正「這個錯誤決定」。
  • 後悔晚了,立重量級人物將訪華,並求中國能夠放立陶宛一馬,我國外交部對美攤牌了...
    立陶宛企業現已遭受巨大的損失,而這些損失,立陶宛現政府很可能會以增加稅收的方式從民眾處得到補償。據了解,在中方的正當反制下,立陶宛國內工業正處於關鍵設備、原料、技術中斷的尷尬之中。這使得國際企業對立陶宛市場「望而生畏」,紛紛同立陶宛終止合作,國際貨運也不願在立陶宛港口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