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整個政府都要下臺了?/「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2022-01-19 蘇州引擎


蘇州引擎

蘇州定力  蘇州動力  蘇州張力  蘇州魅力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報導,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12月13日接受採訪時稱,不排除整個政府下臺的可能性。9日立外交部長、交通部長雙雙決定辭職,希莫尼特已確認收到辭職請求,將於當地時間14日作出決定。據悉,立外長和交通部長辭職的原因,與(受美國制裁的)白俄羅斯化肥通過立陶宛運輸一事有關。

立陶宛綁架歐盟 德媒怒批:「愚蠢而自私」

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不斷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挑釁中國,令同在歐盟的德國媒體看不下去了。

德國主流媒體《南德意志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立陶宛的行為,表面看來似乎很有「英雄氣概」。但細究之下卻不難發現,立陶宛政府這樣做,既不是出於原則,更不是為了博愛,而是無視盟友利益的政治考慮。其他歐盟國家必須向立陶宛表明這種行為是愚蠢和自私的。

這篇題為《愚蠢的立陶宛人》的文章寫道,在立陶宛採取單方面行動之前,西方一直對北京在臺灣問題上的敏感性表示尊重。但立陶宛政府卻在未和歐盟夥伴協商的情況下,打破了這一共識。

文章稱,立陶宛之所以要單挑北京,想必同美國總統拜登不無關係。拜登採取了極為強硬的對華政策,其強硬程度超過了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所能接受的範疇,而立陶宛恰恰抓住了這個時機,它要向拜登證實,立陶宛是美國忠實的夥伴,在拜登的中國議題清單上,立陶宛會同華盛頓站在一起。

文章認為,立陶宛的單方面行動,令歐盟陷入兩難境地。儘管歐盟對中國一些問題有抱怨,但無論採取怎樣的策略,都應當在歐盟層面上共同決定,而不應由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出於討好拜登的目的來做決策。

此外,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8日也發表文章稱,歐盟是否會介入立陶宛與中國的爭吵值得懷疑——尤其是許多歐盟國家的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增加。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時向中方所作政治承諾,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臺」,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國際上開創惡劣先例,性質極為惡劣。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維護自身核心利益。

(來源:參考消息)

「恭喜」聽話的立陶宛,被美國當面表揚了!

挑釁完中國,立陶宛得到美國表揚:你們是「民主燈塔」

立陶宛配合美國挑釁中國後,獲得表揚了,成了華盛頓嘴中的「民主燈塔」。

據美國國防部官網當地時間13日公布的實錄,美防長奧斯汀在歡迎立陶宛防長阿爾維達斯·阿努紹斯卡斯訪問五角大樓的講話中,「讚揚立陶宛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

立陶宛防長(圖片中間左邊人物)和美國防長會面(圖源:美國防部網站)

在講話中,奧斯汀拿出慣用的意識形態那一套,稱讚「立陶宛已成為地區民主的燈塔」,為其他國家樹立了重要榜樣

接著,奧斯汀扯上中國,聲稱「現在,中國正在加大對立陶宛的壓力。我讚揚你們的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我們知道你們因為有原則的決定遭到了『報復』」。

奧斯汀繼續給立陶宛打氣,宣稱「今天,美國再次與立陶宛站在一起,我們將繼續共同努力,加強立陶宛的武裝力量」。

得到華盛頓「褒獎」之前,立陶宛多次挑釁中國。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中國外交部隨後發布聲明稱,此舉公然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臺」,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在中方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回應立陶宛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後,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透露,立陶宛將同美國籤署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有媒體評論稱,立陶宛因涉臺問題惹怒中方,卻有望獲得美國的貿易支持。對此,趙立堅11月25日回應,這再次表明,立陶宛挑釁行徑的背後,有人在撐腰打氣,操盤指使,早有預謀。國際社會看得清清楚楚。立陶宛不惜以損害中國主權為「投名狀」換取貸款,這種交易不道德且危險。立陶宛背信棄義,不顧中方嚴正交涉,不顧國際公理和正義,為大國火中取慄,終將為此付出代價。美國為實現自身政治目的,不惜威逼利誘他國充當炮灰。這絕不是負責任國家所為,最終只會損人害己。

來源:環球網/江南老丁

閱讀後順便點亮【在看】,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傳播出去,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謝謝!   

 蘇州引擎  ID:SZYQ999

                                               QQ:2199828266

相關焦點

  • 立陶宛「瑙塞達」政權的大力丸
    2021年12月 13日美國防長奧斯汀接待來訪的立陶宛防長阿努紹斯卡斯時,大讚立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賜封該國是「區域民主燈塔」,承諾不會獨自面對中俄挑戰
  • 立陶宛反對派領袖:政府瘋了,中國不要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立陶宛民調機構Vilmorus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本來以近半支持率上臺的現任政府在12月統計調查時候,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17.3%,僅剩不到兩成。很多民眾都想安心做一個貿易小國,無意摻和複雜的國際事務,但卻被一群政客們帶入了外交鬥爭的深淵。
  • 立陶宛吃不消!國內掀起對華談判呼聲:請中國不要懲罰整個立陶宛
    立陶宛公眾對新政府的失策感到焦慮。政府盲目追隨美國和歐盟,犧牲了自己的人民和企業的利益,沒能把國家搞得一團糟。執政第一年,政府的支持率直線下降觀察人士說,立陶宛實際上是一個小國,所以立陶宛的普通人只想成為一個貿易國家,做好生意。但新政府聽從了美國和歐盟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非理性和欠考慮的舉動和行動。
  • 「新華社:立陶宛必將付出代價!」那些歷史上惹怒中國的都有哪些下場?
    只有立陶宛堅持反華,歐盟和美國就會源源不斷的給他援助。事實上,18日當天,美國就決定與立陶宛籤訂價值6億美元的信貸協議。中國反對提案的原因非常簡單:瓜地馬拉是臺灣的所謂「邦交國」,已經連續4年向聯合國提出要求臺灣當局加入聯合國,就連國內籤訂和平條約時,都要邀請臺灣代表參加!
  • 區域認知 | 背信棄義的立陶宛,波羅的海玩家
    整個歐洲的地理中心就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北方約26公裡處。立陶宛出於對俄羅斯的天然不信賴,強烈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入駐,每年都抱著美國大腿在俄羅斯家門口搞軍演。雷射與生物科技是立陶宛的重點科技領域,來自立陶宛的雷射技術在世界市場佔有率80%以上。美國航天局、以色列核研究中心都在使用立陶宛製造的雷射設備。維爾紐斯大學發明的飛秒雷射系統也廣泛應用於眼科手術等醫學領域,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 布林肯給立陶宛「撐腰」:美國和你們團結一致
    」,另一邊,美國又反覆站出來為立陶宛「撐腰」。8月21日,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宣稱雙方同意採取「雙邊協調行動」,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的「脅迫行為」。美國務院網站發布新聞稿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8月21日新聞稿,當天,布林肯在與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通話時,重申了美國和立陶宛之間雙邊關係的重要性。兩人在通話中重點提及了中國。
  • 出頭鳥「立陶宛」
    立陶宛則表示,對中方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的決定表示「遺憾」。同時,立陶宛還狡辯,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也有權擴大與臺灣的合作,包括建立「非外交使團」。此時這個時候立陶宛站出來就顯得既合時宜,又不合時宜。合時宜的是他充當了美國的馬前卒,不合時宜的是他需要被充當出頭鳥。在敵我矛盾的鬥爭中,「槍打出頭鳥」、「擒賊先擒王」是一種手段;因為只有「打出頭鳥」、先擒王」,才能更有效地打擊敵方。這是一種策略,是一種戰略戰術的最佳選擇。
  • 一旦對俄開戰,立陶宛能撐多久?西方媒體把美國吹成了「救世主」
    對此,立陶宛共和國政府宣布建立有五種防禦策略,而不是單一地指望北約救援策略。在1月份存在的防禦草案基礎上,立陶宛國務院國防委員會增加了2028年的立陶宛武裝防禦概念草案。俄羅斯打北約仍就有優勢立陶宛方面報導說:「立陶宛武裝部隊發展的優先事項已經確定」:在國防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立陶宛國家元首吉塔納斯·瑙塞達在保護北約東部邊界的背景下制定了國家安全目標。
  • 立陶宛成功激怒中國後 美國很快就賞了塊「骨頭」
    但是,在美國,澳洲,甚至歐盟都尋求改善對華的背景下,立陶宛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此舉無疑是在挑戰中國大陸的「一中原則」底線。對於中美元首會晤,立陶宛可能真正把準了美國的脈搏,它非常了解美國言不由衷、出爾反爾的本性。因為拜登政府雖然宣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會停止操弄臺灣議題。說白了,拜登的表態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其「以臺制華」的圖謀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正是摸準了美國的脈搏,立陶宛才不顧一切衝到了反華的第一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警告稱,立陶宛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 立陶宛空軍概況
    立陶宛地圖為什麼要寫空軍?立陶宛雖然沿海,但是海軍著實沒什麼好寫的,實力總體上接近去年我們發表過的玻利維亞海軍(湖軍)和蒙古國海軍。     玻利維亞海軍概況 - 南美洲 NO.1立陶宛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首都與最大城市是維爾紐斯,另外還有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
  • 立陶宛總統認錯,中方: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
    至於立陶宛執政聯盟宣稱中方制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以及「中國市場對立陶宛的重要性意義也不大」,卡爾鮑斯基斯表示不可理喻。他強調,任何市場經濟都不可能承受「中國的制裁」而不產生巨大的損失,更不用說需要外國投資和出口市場的立陶宛了,「負面影響事實上已經存在於從人們的情緒到企業投資的方方面面」。
  • 得罪中國遭報應後,「立陶宛政府辭職」傳遍世界,民眾終於爆發了
    在這種背景下,立陶宛政府支持率持續下跌。綜合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等媒體12月28日報導,一份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受「白俄羅斯鉀肥」風波影響,12月立陶宛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信任政府。據報導,調查顯示,民眾對立陶宛政府的信任度從11月的21%下降到12月的17.3%,不信任度從39.6%升至47.8%。
  • 立陶宛揚言要提供「致命武器」給烏克蘭,白俄發出嚴正警告
    可沒想到,立陶宛並未消停,又開始挑釁白俄羅斯,聲稱要為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對此,白俄羅斯霸氣回擊稱,若是開戰,立陶宛必將會被「抹去」。立陶宛稱要給烏克蘭提供武器,白俄發出嚴正警告立陶宛又一次在國際社會上大秀存在感。立陶宛防長阿努紹斯卡斯指出,俄羅斯將數萬名士兵部署在俄烏邊境,立陶宛將會給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
  • 立陶宛總統知錯認慫?晚了!
    微信推送排列規則改變,第一時間看佔豪文章需右下點讚和在看建立深度閱讀關係立陶宛,從開始得罪中國那天起就已經意味著要被中國摁在地上摩擦
  • 立陶宛的底氣源於哪裡?我們可以採取哪些必要措施?
    本次立陶宛政府此舉是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臺」,「損害我們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應當以「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10月13日,美國街頭爆發遊行,立陶宛公開表態想與「中國和好」
    雖然表面上立陶宛總統一直對外宣稱,無意把與中國的關係變得複雜化,並強調,願意在相互忠誠和互利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關係。立陶宛的背後站著美國默默支持,但也只限定在政治立場,說白了,美國只是想讓這些「小弟」來激怒和擾亂中國的視線,給中國不斷找麻煩。但落到實處談經濟的時候,美國可早就跑得遠遠的,不管不顧。
  • 立陶宛首都亂了!民眾包圍議會大廈豎起絞刑架:把議員統統處決!
    此次抗議活動,不僅僅是規模大,花樣也很多,並且持續的時間很長,從白天到黑夜,不僅震驚了立陶宛政府,還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立陶宛人抗議的方式與眾不同。 此次抗議活動,非常有針對性,大量立陶宛人直接包圍了議會大廈,每一個出口都派人守著。然後,抗議者在現場直接豎起了一個絞刑架,上面寫著「獻給立陶宛的叛徒」。
  • 立陶宛被歐、美接連放棄,走投無路下,決定硬著頭皮孤身制裁大陸
    最近,立陶宛從美國那得到了「反華」的好處,自以為掙得了個大臉面,從此可以在歐盟站穩腳跟,平步青雲,沒想到轉眼就被美國拋之腦後,還被美國來了個「背刺」。歐盟倒是替立陶宛強出頭了一回,威脅要制裁中國大陸,沒成想被大陸來了個反制裁,歐盟的經濟被大陸一個拿捏,就如同蛇被打了七寸。歐盟也蔫了,眼見美國和歐盟指望不上,立陶宛只能硬著頭皮上。日前,立陶宛被曝出準備制裁中國大陸。
  • 這國跟立陶宛一樣「作」,後來......
    據俄羅斯《獨立報》11月22日報導,立陶宛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允許臺當局在維爾紐斯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北京已宣布將與立陶宛的關係降至代辦級,這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的對抗。美國頻頻向臺當局提供所謂「軍事援助」。
  • 出乎全球意料,立陶宛突然有人請求中國一件事?一看原是報應來了
    報導稱,自立陶宛決意要挑釁中國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後,該國政府一直以兩國之間貿易額很少為由向國內聲稱:「中國市場對立陶宛不重要」。卡爾保斯基斯稱,立陶宛現任政府一些人「成功地」將該國的對華政策變得如此複雜,而他們也自己知道,中方的制裁前所未有。大家都看得出來,首先是立陶宛的企業損失慘重,隨後政府不得不通過提高人民的稅收來彌補這些損失。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阻礙立陶宛經濟發展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