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在蒸汽彈射器上的折騰!(完整篇)

2022-01-13 瀚海狼山

航母是1920年前後出現的海軍新技術,一開始艦載機都是汽油活塞發動機螺旋槳飛機,只有2到3噸重,因此當時航母上200米左右長度的木質甲板,基本就能滿足艦載機靠自身動力起飛和降落。但是二戰前航空技術的發展比較快,艦載機上陸續開始掛載大型炸彈和魚雷,這樣就有人認識到必須有艦載機械系統幫助艦載機加速起飛和協助在更短的甲板上降落。於是這些輔助起降的裝置,就是彈射器和攔阻機構。一開始攔阻機構比較簡單,只是在艦載機尾部加個鉤子,然後在甲板上橫向布置幾根繩子,繩子兩段綁上一圈的沙袋。而彈射器則要麻煩的多,各國海軍試驗過幾乎全部能想到的方案,什麼彈簧、橡皮條、壓縮空氣,火藥燃氣,還有液壓和滑輪組等等,幾乎當今軍事愛好者曾經開過的腦洞,其實各國海軍在二戰前都曾經嘗試過,最終還是發現蒸汽彈射器最可靠實用。

最早發明實用性蒸汽彈射器的是英國人,包括航母的斜角甲板也是他們的發明專利,但是現在的英國海軍反倒沒有蒸汽彈射的航母了。一開始的蒸汽彈射器和現在的蒸汽彈射器也不一樣。活塞前還有推桿,還需要牽引繩連接彈射梭和飛機機體。到後來才直接把彈射梭和飛機前起落架直接連接,不需要再消耗彈射鋼絲繩,因此現代的彈射航母也取消了航母前端兩個外伸的小平臺,實際上是鋼絲繩的回收機構。實用化蒸汽彈射器二戰以後才推廣開來。而蘇聯海軍在二戰以前和二戰中都基本是打醬油的角色,其航母技術也一直沒有怎麼發展。紅海軍曾經在二戰前,引進過德國的蒸汽彈射滑架系統,擁有過短暫的彈射技術應用的經驗,但是這些試驗因二戰的突然爆發而被全部中斷,所以在航母彈射器技術上的積累幾乎為零。

二戰後美英迅速進入更重的噴氣艦載機時代,因此彈射器成為航母上的必須品。而此時的蘇聯,仍然沒有太在意海軍的建設。航母研究和裝備也遲遲沒有展開。也許出於覺得本來就追不上西方航母技術的潛意識。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居然公開嘲笑美英龐大的航母艦隊,都是一群飄在水面上的鴨子,一開戰就能被紅海軍水面戰艦和潛艇發射的重型反艦飛彈通過飽和攻擊統統的幹掉!因此蘇聯海軍重點發展核潛艇和各種重型遠程反艦飛彈,仍然沒有開始發展正規航母。就更談不上研發什麼和西方同代的蒸汽彈射器。但是事實很快就對赫魯雪夫的這種海軍發展思路狠狠的打臉。1962年爆發的古巴危機,讓美國航母艦隊的單邊優勢顯露無遺,而蘇聯遠洋艦隊包括潛艇部隊都只能被動被壓制,好好的被羞辱了一番。缺乏航母導致沒有遠洋制空權,讓紅海軍也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但是整個1960年代甚至到1980年代初的這20多年,蘇聯人在航母的發展仍然在不斷的走彎路。在認識到紅海軍也確實需要航母的不久。喜歡不走尋常路的英國人,又開始大搞海鷂這種垂直起降的艦載機。

海鷂一度搞的非常成功,甚至後來還打贏了馬島海戰。海鷂的出現,讓大型蒸汽彈射航母變的突然有點所謂過大、過於笨重了。因為攜帶幾十架海鷂作戰,只需要3.5萬噸以下的輕型航母就足夠了。這種所謂的新思潮,甚至一度把全球航母實力第一的美國人也差點帶到溝裡去。好在美國海軍還是認真的論證了一番海鷂和輕型航母配合的優劣。而蘇聯人則直接被這種熱潮裹挾,在航母的發展上又走偏了。

 

蘇聯一開始造的航母都是所謂的載機巡洋艦,從基輔級這種不倫不類的船型開始,載的所謂雅克38的性能遠遠不如海鷂,基本就是擺設。而後來的1143.5型航母,也沒有擺脫龐大的艦島。更沒有彈射器的設計,直到最後一艘烏裡揚諾夫號,仍然是滑躍和彈射在一起的混亂布局。但是無論怎麼說,畢竟第一次要認真研發蒸汽彈射器了。

一直有人說前蘇聯搞蒸汽彈射器很晚,而熱衷於滑躍起飛是因為蘇聯航母大多數時間是部署在北方北極附近的冰海,低溫下蒸汽彈射器容易結冰所以不用、其實這完全是毫無道理的腦補。高溫蒸汽是熱量極大的做功物質,即使零下40度的低溫也不會凍住。使用環境並不是前蘇聯不發展蒸汽彈技術的合理理由。說到底,還是項目的推動很晚和本身的技術難度,都導致蘇聯發展蒸汽彈射很晚。大型蒸汽彈射器的最大技術難點在於開槽氣缸的精度和密封問題,很考驗一個國家的治金工業水平。美方的主力裝備的C13B蒸汽彈射器用柔性鋼帶作為密封材料。蘇聯在這方面也費了不少的折騰。

在7.9萬噸的彈射滑躍混合核動力航母計劃的推動下,蘇聯有關單位從1982年開始了航母彈射器的研製,當時其內部對彈射器的官方稱謂為「助推設備」,先製作了1:10的彈射器模型,1983年中期開始建造第一臺實物彈射器。經過幾年的努力,最終在1986年將這臺彈射器安裝到了位於黑海邊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尼特卡」航母陸上試驗系統。作為蘇聯第一部彈射器,它的彈射汽缸長度為90米。1986年8月7日彈射器首次進行了空載彈射,隨後試驗彈射了14到17噸的重物,最終重物獲得180到250千米/小時的實際速度。此後的試驗中發生了好幾起嚴重的彈射事故。

其中一次試驗,彈射器助推拖車上的重物脫落,隨後彈射器活塞空彈出去,末端速度達到了400千米/小時,猛烈撞擊造成彈射汽缸前部嚴重損毀。儘管問題重重,不過這套蒸汽彈射器最終於1988年通過了蘇聯跨部門的聯合驗收試驗。就在1143.7型航母決定裝備彈射器時,卻發生了蘇聯國內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爭執。為新航母提供艦載機的航空設計人員反對新航母加裝彈射器,因為他們認為飛機如果使用彈射器實施強制加速起飛,需要對飛機結構的穩定性能進行強化,否則將會使飛機的性能受到嚴重的損害,而且會大大增加飛機的故障率,而當時在「尼特卡」系統上進行的試驗表明蘇33艦載機已經無需助推即可起飛。甚至螺旋槳的預警機也可以不用彈射器起飛。

而涅瓦設計局的航母設計人員和蘇聯海軍對「彈射器無用論」嚴加駁斥。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彈射起飛後的艦載機將會擁有更大的武器掛載能力,能夠提高飛機的作戰半徑。彈射起飛也許會給航母帶來搖擺和振動,飛行員被彈射時也會比較難受,但是為了獲得更佳的作戰性能,所有這些不利都是必須要克服的。但是隨後在「尼特卡」系統進行的試驗中,試驗方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飛機滑躍起飛和著艦訓練上,竟沒有讓任何一架飛機對剛剛研製出的彈射器進行彈射起飛試驗!等於蘇聯時代的蒸汽彈射器實際研製出來了,卻一次飛機也沒彈射過。這點上已經被某方遠遠超過。

到1991年蘇聯轟然解體,配套彈射器的的烏裡揚諾夫號航母建設到40%的時候也被拆毀了,因此蘇聯時代研製的2臺蒸汽彈射器到底能不能彈射艦載機,性能到底如何,都成了永遠沒有答案的歷史謎團。

 

相關焦點

  • 中國蒸汽彈射器已出局, 可賣給俄羅斯, 換取圖160戰略轟炸機技術!
    中國兩種航母彈射器 實際上,我國的蒸汽彈射器不但大大超過蘇聯計劃為「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安裝的「斯維特蘭娜-1」,其綜合性能甚至不亞於美國的C-13B。當今世界,能夠造核武器的國家不少、能夠造航母和核潛艇的國家也有很多,但是能夠造大型航母使用的彈射器,卻只有中美兩國。因此,蒸汽航母彈射器在國際上也是有市場的。 不過,能夠使用彈射器的航母,必然是大中型航母。而這個世界上裝備,或者計劃裝備大中型航母的國家不多,除了中美之外,只有英國、法國、俄羅斯和印度這幾個國家。
  • 前蘇聯造FD型蒸汽機車
    前蘇聯FD型蒸汽機車分別由伏羅希洛夫格勒工廠和捷爾仁斯基工廠製造
  • 川普想讓航母換回蒸汽彈射,忽悠誰呢!
    蒸汽彈射器系統,我們都知道這是英國發明的,後來被美國買了專利。 1950年英國海軍航空兵後備隊司令米切爾率先研製出動力衝程45.5米的BXS-1蒸汽彈射器,它用艦上主鍋爐的蒸汽作動力,彈射能量大,安全性和加速性能好,並裝備在英國海軍英仙座號航空母艦上。後來,美國海軍從英國購買了專利與5部蒸汽彈射器,定名為C11型彈射裝置。
  • 樂高版航母彈射器.
    重型飛機要想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必須有蒸汽彈射器。
  • 【專題】什麼是航母彈射器?
    彈射起飛時,駕駛員操縱飛機鬆開剎車,加大功率,並在彈射器動力系統的強力作用下,使往復車拉著掛在飛機上的拖索,沿導向滑軌做加速運動,經過一段距離的滑跑距離後,達到升空速度起飛。當飛機升離甲板時,拖索與往復車和飛機脫鉤,落在飛行甲板前端的回收角網兜內。然後由復位系統將往復車拖歸原位,準備再次彈射。現代彈射器中已經取消拖索,往復車通過牽引杆,與艦載機前起落架直接相連。
  • 終於能買美國電磁彈射器了,可印度上哪找核反應堆?自己造不出
    印度海軍使用航母的歷史很長,甚至在經驗上還要比蘇聯海軍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海軍更加豐富,儘管一直到今天,印度海軍都沒有能力將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湖,但航母的確幫助印度海軍獲得了印度洋上的制海權,當然,這種制海權是跟美國海軍分享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海軍也沒有跟美國海軍交手的可能性。
  • 航母彈射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其中彈射起飛方式主要依賴各種各樣的彈射器,目前主要有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航母彈射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壓縮空氣彈射器在航母剛誕生的時候,搭載的都是輕型的活塞螺旋槳戰鬥機,它們基本都是在飛行甲板上滑行起飛。這種方式雖然很原始,但是如果不考慮艦載機的降落的話,起飛效率還是很高的。
  • 揭秘航空母艦彈射器的種類和功能
    不過這種彈射器也可用在陸基上,大家認為陸基上用彈射器完全是浪費,但其實由於彈射器可以減少飛機油耗,縮短起飛時間,緊急情況下意義上非常大。而且可以實驗彈射器的性能。3、燃氣彈射器燃氣彈射器在結構上與蒸汽彈射器有些相似,只不過是蒸汽的兩端進氣口變成了燃燒室,其中還原劑及氧化劑是通過高壓注入的,不過是受控的,並且是持續注入的。當工作時,還原劑及氧化劑向燃燒室高壓注入,點火裝置使還原劑及氧化劑在燃燒室內反應並產生大量的熱,氣體推動活塞做功,由於還原劑及氧化劑持續注入,活塞將在氣體不斷推力下高速運行,從而使飛機起飛。
  • 中國航母彈射器現身 西方震驚新技術
    世界上具備研製和生產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極少,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實用化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實用電磁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法國航母上的彈射器也只能購買美國產品。  據悉,生產和研製蒸汽彈射器的難度在於密封結構和材料,而電磁彈射器的難點在於蓄能。
  • 從第一個到位機庫模塊,能否看出是3臺電磁彈射器?
    超級大國海軍在小鷹號以後建造的滿排超過7.5萬噸級的所有航母,都是無一例外的4臺蒸汽或電磁彈射器。在船頭起飛區2臺;然後在斜角甲板的前端是另外2臺。前甲板的2臺可以近乎同時起飛艦載機。當然實際操作上為了防止彈射以後的艦載機撞在一起,同時避免起飛亂流的相互幹擾,都是每隔幾十秒間隔起飛的。
  • 生不逢時的典範——淺談蘇聯「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二、研製背景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開始大力發展「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時候,蘇聯對航母的觀點也開始有所改變,這時候蘇聯海軍向設計部門提出了研製能與美國航母相抗衡的航母需求,需求指標中規定該航母排水量要在7.5萬噸-8萬噸,採用直通式甲板,並設有斜角甲板,可以搭載戰鬥機、攻擊機、直升機、固定翼預警機等艦載機70架;在動力方式上採用核動力,安裝4部蒸汽彈射器。
  • 美新航母要退回蒸汽彈射時代?
    艦載機彈射器是航空母艦上的關鍵起降設備,是一個由諸多子系統構成的龐大而複雜的裝置,能夠幫助多種型號的艦載戰鬥機、預警機等,從長度有限的飛行甲板上,安全快速起飛。航空母艦的核心戰鬥力是艦載機,在作戰中,艦載機負責對空中、地面、以及海上目標進行打擊。因此,艦載機的起降能力是一個航母戰鬥群戰鬥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 川普為了省錢,要求航母彈射退回蒸汽時代?
    川普稱:「我們將大量資金投在電磁彈射系統上,卻不知道在惡劣條件下其性能如何。所以我要下達命令,下一艘新航母要換用蒸汽彈射系統。」一時引起各國媒體和軍方關注。 艦載機彈射系統只不過是航空母艦龐大系統中的一部分,為何能引起川普的關注?蒸汽彈射與電磁彈射有何區別?川普為何要改換蒸汽彈射器?難道美新航母要退回蒸汽時代?
  • 電磁炮和電磁彈射器原理
  • 頭條:中國第3艘航母彈射器曝光 正建新跑道測試
    隨著中國建造國產航母消息的公布,有關國產航母的性能引發各種猜測。近日中國網絡流傳的一組號稱是「中國第三個航母蒸汽彈射器」的衛星照片,更引起外界對中國未來航母到底什麼樣的新一輪猜測。  中國網絡上曝光的多張衛星照片顯示,在疑似中國某艦載機訓練中心的起飛跑道上,出現兩條延伸的白色線條,長度約為240米和200米。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月刊發布文章稱,「很多情報顯示,未來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國產航母將採用艦載機彈射技術,目前正在加速準備中」。
  • 一細節透露第2艘國產航母將上電磁彈射
    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殲-15艦載機前起落架已經伸入彈射器滑塊之中,滑塊是利用彈射器力量牽引飛機快速滑跑加速,可以肯定殲-15正在進行彈射起飛試驗,最令人振奮的是在彈射試驗之中沒有看到蒸汽,可以推測殲-15正在使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如果是蒸汽彈射器,我們就會在甲板上看到洩露的蒸汽,蒸汽彈射器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會導致少量蒸汽洩露,所以它工作的時候,甲板上會有洩露的蒸汽,當年蘇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使用蒸汽彈射器
  • 「蒸汽彈射」把尼米茲級航母「拖死」,艦載機出勤率不如遼寧艦
    一般情況下,一架殲-15戰鬥機加油掛彈大約需要1個小時,但是起飛前各項檢測大約要3個小時,然後飛機起飛執行飛行任務大約2小時,返航後排隊降落再進行下一輪加油、掛彈、檢測合計又需要約4小時,所以,一個飛行周期大約需要6個小時。這樣每架殲-15戰鬥機每日可以正常出動3個飛行架次。
  • CICC科普欄目:蒸汽彈射與電磁彈射
    電磁彈射器部分展示電磁彈射器:航空母艦上的一種艦載機起飛裝置,是未來航空母艦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世界上僅有中美兩個國家在進行這類技術的研究。繼美國最新下水的「福特」號航母首先裝備電磁彈射器後,中國緊跟其後,研製出的電磁彈射器也將提前上艦,一旦成功裝備使用,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滑躍起飛、蒸汽彈射起飛和電磁彈射起飛三種起飛方式航母的國家。而中國電磁彈射器的發明人是揚中人馬偉明,中國電磁彈射器的發明人揚中人馬偉明,中國電磁彈射器的發明人揚中人馬偉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彈射真流行,巴西竟然也有蒸汽彈射航母!
    現在世界上有9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實際上採用蒸汽彈射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法國、巴西。
  • 解放軍少將:中國或跳過蒸汽彈射,直接發展電磁彈射航母
    未來中國可能會越過蒸汽彈射航母階段,直接發展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遼寧艦形成作戰能力需足夠的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員在航母編隊中,航母有著眾多「帶刀護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直升機等,這些裝備均具有較強的防衛能力,為何航母自身還需要加裝近防系統呢?尹卓表示,反艦飛彈,尤其是超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威脅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