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美海軍艦載無人機項目在伊利諾斯州馬斯庫塔的中美機場對E-2D「先進鷹眼」預警機成功實施了首次空中加油飛行。此次空中加油使用波音公司研製的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原型機T-1,受油機為E-2預警機的最新型E-2D,該型機於2019年升級,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美海軍艦載無人機項目(PMA-268)經理察·裡德上校表示,「一旦投入使用,MQ-25將為包括E-2在內的每個具備受油能力的平臺加油。這次飛行使我們能夠快速將MQ-25裝備艦隊,其加油能力將大大增強航母航空聯隊和打擊群的航程與作戰靈活性。」
此次測試是MQ-25項目的第二次加油飛行。今年6月,政府與工業部門團隊用F/A-18「超級大黃蜂」完成了歷史性的首次無人加油飛行。
此次飛行歷時6小時,美海軍第20空中測試評估中隊的E-2D飛行員接近T1,以220節校準空速(KCAS)(約407公裡/小時)、在10000英尺(3048米)的高度使用MQ-25進行編隊評估、尾流測量、錐管跟蹤和對接加油。此次測試分析了兩架機的空氣動力相互作用。隨後,研發團隊能夠確定是否需要對指導控制功能進行調整,並在不影響開發測試進度的情況下儘快進行軟體升級。
在明年交付MQ-25前,T1原型機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進行飛行測試,包括飛行包線擴展、發動機測試和航母甲板操作演示。
美海軍機載指揮控制與後勤聯隊(ACCLW)指揮官麥可·弗朗斯上校表示,「MQ-25引領著美海軍航空兵的轉型,包括尖端無人飛行平臺方面。我們的艦隊整合團隊(FIT)正在積極為MQ-25的到來做準備,我們對MQ-25的創新能力倍感興奮,這將改變我們的機動性和力量投送能力。艦隊的眼睛和耳朵將第一次能夠從戰區深處提供最新信息,促進航母打擊群領導層的快速決策。」
美海軍機載指揮控制與後勤聯隊將把MQ-25A「黃貂魚」與E-2和C-2中隊一起編入航母航空聯隊。「黃貂魚」的持續加油能力與E-2D空中受油能力,將把「鷹眼」從受限於航母環境、只能執行短時任務的超視距空中預警平臺,轉變為能夠在戰場空間任何地方提供長時綜合作戰管理的平臺。
MQ-25A團隊正在與PMA-268和波音公司開展合作,確保最終用戶(MQ-25操控人員)在無人機從開發到測試的快速發展中提前掌握情況。美海軍將在今年底組建艦隊替換中隊——第10艦載無人機多任務中隊(VUQ-10),然後組建兩個MQ-25A中隊(VUQ-11、VUQ-12)。這些中隊將部署於美海軍航母。
MQ-25將是世界上第一型可用於作戰的艦載無人機,能夠提供重要的空中加油、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將極大擴展航母航空聯隊和航母打擊群的全球覆蓋範圍、作戰靈活性和殺傷力。「黃貂魚」是美海軍向戰略願景邁出的基礎性一步,該願景通過無人系統加強未來艦隊的作戰能力,以應對21世紀不斷變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