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據印度《防務世界》網站報導,印度航空專家、空軍參謀長巴達烏裡亞宣布:「印度空軍已經開始了蘇-30MKI戰鬥機的升級工作,一部分戰鬥機將在俄羅斯工廠接受升級,其餘的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進行升級,預計升級工作將在9個月之內完成。」目前印度空軍裝備了240多架蘇-30MKI重型戰鬥機,是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但是這些戰鬥機的航電系統都是10年之前的,性能已經逐漸落伍。
蘇-30MKI由蘇霍伊集團下屬的伊爾庫茨克廠研發,採用了三翼面氣動布局、AL-31FP矢量發動機、N001E無源相控陣雷達,俄羅斯人工智慧出口代表團團長謝爾蓋·科爾涅夫表示:「已經向印度提交了蘇-30KKI的現代化升級方案,航電系統是優先升級項目。」據悉俄羅斯給印度的升級方案是使用蘇-35戰鬥機的子部件,比如N035無源相控陣雷達、AL-41F-1S矢量發動機、新型光電傳感器,可以讓蘇-30MKI無限接近蘇-35的性能。
不過印度更傾向於斯坦航空公司提交的升級方案,因為印度的蘇-30MKI使用了大量的西方電子設備,並且印度已經為AL-31FP發動機建立了大型維修廠,印度軍工企業研發出了Uttam有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已經在光輝戰鬥機上進行了25小時的測試,擁有更快的掃描速度與電子對抗能力。蘇-30MKI還將整合多種印度國產武器,包括「布拉莫斯」巡航飛彈、「阿斯特拉」空對空飛彈。
巴達烏裡亞認為,完成升級後的蘇-30MKI,航電系統絲毫不會遜色於殲-16戰鬥機,這兩款戰鬥機雖然都是蘇-27的發展型號,但是殲-16的氣度布局源自1985年設計的蘇-27UB,蘇-27UB原本是蘇-27S的雙座教練型,機體結構沒有進行增強。而蘇-30MKI的氣動布局源自蘇-30MK,是1995年之後才研發出來的,蘇-30MKI的氣動設計領先殲16至少十年。巴達烏裡亞聲稱,240多架蘇-30MKI完成升級後,印度將重新獲得優勢。
此外印度空軍還在安巴拉基地部署了11架陣風戰鬥機,巴達烏裡亞認為部署陣風戰鬥機的計劃非常成功,殲-16根本不敢與陣風戰鬥機進行正面對抗,只能將殲-20部署在附近的機場。陣風戰鬥機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流星」遠程空對空飛彈,被印度認為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
無論升級後的蘇-30MKI,還是目前的陣風戰鬥機,都不具備雷達隱身能力,性能頂多達到了殲-16的標誌,與殲-20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並且殲-20擁有更先進的機載武器系統,蘇-30MKI和陣風戰鬥機依然在使用上一代空對空飛彈,空戰性能甚至不如殲-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