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相視察自衛隊宇宙作戰隊 欲與美國太空軍合作
2021年03月01日10:02 | 來源:環球網小字號
據共同社2月27日報導,日本防衛相岸信夫當天訪問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東京都府中市),視察了負責監視對人造衛星構成威脅的太空垃圾和隕石的空自「宇宙作戰隊」訓練情況。岸信夫向隊員們訓示稱:「期待與美國太空軍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緊密合作,為建立實時監控體系而更加努力。」
岸信夫觀看了隊員們使用模擬設備分析畫面中映出的地球周圍人造衛星及太空垃圾的情況,聽取了自衛隊幹部對部隊狀況的介紹。
日本宇宙作戰隊於去年5月成立, 在山口縣山陽小野田市正在建設用於太空監視的雷達,目前為在2023年度開始運用而致力於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和人才培養,還希望將來能對日本人造衛星避免發生碰撞發揮作用。
據媒體報導,日本內閣近日通過《宇宙基本計劃》修訂案,標誌日本未來10年太空開發利用戰略正式形成。新版計劃更為強調宇宙空間的軍事利用,增加與美聯合研發低軌小衛星等內容,意圖組建完善的太空探測體系,密切監視鄰國動向。
瞄準「自立航天大國」
《宇宙基本計劃》是日本政府依據「宇宙基本法」制定的日本航天領域長期戰略計劃,自2009年制定以來,歷經多次修訂。今年6月,日本「宇宙開發戰略本部」再次推出修訂案,提交內閣審議。6月30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修訂案。
新版《宇宙基本計劃》強調,日本所處周邊戰略安全環境發生顯著變化,航天領域成為安保防衛的重要領域,陸海空等軍種作戰訓練對航天系統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光通信、量子通信等航天領域技術飛速進步,環境的巨大變化使日本必須重新審視其發展戰略,作出相應調整。
按照計劃,日本未來10年的航天領域發展目標是「建設自立的航天大國」。為實現這一目標,文件要求日本未來緊跟世界趨勢,深研航天技術,推動技術及相關驗證成果出口,充分發揮政策和引導作用,最大限度激發民營資本和技術力量,同時強化與同盟、友好國家在航天開發上的合作,進一步提升「自立」能力。
軍事利用意圖明顯
與以往版本相比,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有4個較為明顯的特點。
一是更強調軍事利用。新版《宇宙基本計劃》全文40多次提及「安全保障」,強調日本進行航天軍事利用是時代潮流,明確提出未來將強力推進「準天頂」衛星系統、X頻段軍事衛星通信網等項目建設,同時打造綜合性系統性衛星網絡,進一步提升定位、通信和情報搜集能力。
二是注重研發小衛星增強空間偵察。未來日本將在與美合作基礎上,研發能快速響應的小衛星進行組網,搭載複合傳感器執行空間偵察任務,針對朝鮮飛彈形成可靠的早期預警能力。根據研發要求,這種小衛星質量約100千克,在軌高度約200千米,解析度高於0.4米,無需執行長期任務,需要時可迅速發射升空,在較低軌道監視目標。報導稱,「使用多顆衛星追蹤飛彈動向,可提高監視精度,即使某顆衛星發生故障,也可用其他衛星彌補」。不難看出,這種尚在項目之中的小衛星未來將成為日本構建空間偵察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三是深度參與美國登月計劃。新版《宇宙基本計劃》特別強調日本將繼續深度參加美 「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重點發揮日本在航空器載人及空間站補給領域領先技術。
四是盤活航天產業促進航天工業發展。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明確未來將採取建立出口主導市場機制、扶持民營航天研發等各種舉措,進一步擴大日本航天產業規模,在目前1.2兆日元(約786億元人民幣)規模基礎上實現翻番,藉以推動日本航天工業發展。
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涵蓋安全保障、情報收集、飛彈監視、太空人登月等諸多項目,充分展現日本在太空探索及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戰略和野心,值得周邊國家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