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天津保稅區企業——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試飛團隊圓滿完成各項試飛任務並創下新紀錄。由該所研製的AR-500C無人直升機在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的全疆域飛行能力。
看點1:溫度10,海拔4411,
它創造國產無人直升機新紀錄!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稻城亞丁機場地處高原,海拔4411米,氣溫只有10℃。
「直升機狀態良好,是否可以起飛。」時間回到9月27日上午9時,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的高原科研試飛在稻城亞丁機場正式開始,AR-500C總設計師曾國貴下達起飛指令,只見無人直升機拔地而起,起飛離地至10米穩定懸停,先後完成懸停迴轉以及前後左右機動飛行。
直升機的飛行原理是依靠旋翼下壓空氣獲得反推力飛行,高原地區旋翼產生的升力也大大減小。海拔4000米地區,空氣密度約為海平面的60~70%,直升機功率下降40%左右。
同時,發動機燃燒同樣需要空氣,密度低,就要多吸入更多的空氣。所以直升機的進氣扇和旋翼速度都要提高,或安裝更多的葉片。
而無人直升機飛行15分鐘後,AR-500C平穩落地,數據顯示無人直升機狀態良好,這表明其具備良好的高原性能。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
稻城亞丁機場位於我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由於海拔高,空氣密度和大氣壓力小,對無人直升機的發動機動力影響極大。
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這對無人直升機的零配件有很高的要求。低溫使橡膠部件斷裂,漏油漏氣,滑油粘度增加,燃油難以汽化,還讓機翼結冰,增加飛行重量,機體劇烈抖動。
同時,高原地區地形複雜、天氣複雜多變,對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控制、飛行安全和飛行性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針對高原,這個特殊地域,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科研團隊對AR-500C開展了高原型發動機選型、高原型旋翼系統設計、全新氣動外形重構、複合材料機身結構設計等核心內容研製,使AR-500C直升機的性能在原型機的基礎上獲得了巨大提升。
看點3:載荷80公斤續航5小時,
高原無人直升機用途廣闊!
本次試飛的AR-500C無人直升機具備自動起降、自動懸停、超視距航線飛行等高級飛行功能,具有廣泛的應用拓展能力,加裝相應設備可應用於應急救援、物資投送、安保消防、森林防火、海事監管、核輻射和化學偵察等領域。
據AR-500C型號總設計師曾國貴介紹,AR-500C無人直升機是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研製的一款高原型無人直升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500千克,使用升限7000米,在起飛高度5000米,載荷80公斤的條件下續航時間約5小時,最大平飛速度170千米每小時,最大巡航速度165千米每小時。
「這是AR-500C首次開展的高原科研飛行,試飛結果驗證了它在4411海拔高度攜帶80公斤載荷具備飛行5小時以上的能力。這意味著,如果該型機應用到高原地區應急救援中,一次飛行至少解決30人/天的口糧。」曾國貴很是欣慰。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商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