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四等人」有多慘?裝備的步槍打不準

2021-02-07 天下軍武


【正在練習射擊的海軍陸戰隊士兵】

如果問海軍陸戰隊過得到底有多慘,網上有不少相關的段子。比如,每年各個軍種在國會爭軍費的時候,「馬潤」的領導只能看著海陸空大佬們爭得頭破血流,自己根本不敢說話。還有,在美國軍方提出要裝備專用CQBR的時候,特種作戰司令部弄了個蜜獾,陸軍、海軍用的是CQB版的M4,而海軍陸戰隊只能慘兮兮地把M16的槍管和槍託鋸掉一截。


【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海軍陸戰隊士兵】

上邊兩個都是開玩笑的段子,但事實上海軍陸戰隊的武器裝備確實也很慘。想當年,克萊斯勒公司在50年代中期搞出了M103重型坦克,美國陸軍有點看不上這東西,因此只裝備了80輛算是意思意思,而海軍陸戰隊卻裝備了220輛,從而將老舊的謝爾曼坦克徹底淘汰出了現役。然而,隨著戰後第一代中型坦克逐漸演化為主戰坦克,重型坦克徹底過時了,美國陸軍很快就將M103踢出了現役,而慘兮兮的海軍陸戰隊一直當寶似的用到了1974年,之後還改裝出了不少輔助車輛繼續使用。


【M103重型坦克】

除了M103以外,還有一款武器也很有名,就是M50安託斯(Ontos)自行無後坐力炮。在阿利斯?查爾莫斯(Allis-Chalmers)向美國軍方展示了這款頗為新穎但很難看的輕型戰鬥車輛之後,美國陸軍表現得毫無興趣,一輛都不想買。習慣了「撿剩兒」的海軍陸戰隊無奈之下決定接盤,裝備了一百多輛這款被陸軍無視的小戰車。


【M50安託斯戰車】

在二戰中,海軍陸戰隊也當過「接盤俠」。美國有一款被某些人稱為「二戰世界最佳步槍」的M1加蘭德,它精度高、火力強、可連射、可靠性好,確實是一款優秀的軍用步槍。然而,M1加蘭德依然有彈容量低、再裝填方式繁瑣、打空彈夾時會發生「叮」的一聲等缺點。因此,一位名叫梅爾文?詹森(Melvin Johnson,1919-1965)的槍械設計師設計了一款「針對M1加蘭德的弱點進行競爭」的新式半自動步槍。這款步槍的螺旋彈倉可以裝10發子彈,而且可以隨時補充不需要打空或者退彈。它後來被美國軍方命名為M1941詹森步槍。


【M1加蘭德步槍】

然而,針對M1加蘭德缺點設計的詹森步槍卻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它採用了「槍管短後坐」自動裝填原理,其主要特點是槍管與槍身不是固性連接的,在子彈擊發時會和槍機一起後坐,直到彈丸出膛後才分開從而進行自動裝填。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的火器,槍管在射擊時會引起比較明顯的震動,而這種震動非常影響精度。手槍和衝鋒鎗等不是特別需要精度的槍械還好說,但是步槍這種靠精度吃飯的槍使用「槍管短後坐」就比較無釐頭了。


【M1941詹森半自動步槍】

在二戰爆發之後,美國進行了大擴軍,生產各種制式武器的廠家都將產能發揮到了最大,然而依然是供不應求。M1加蘭德步槍雖然好,但數量一直不能滿足陸軍部隊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將M1加蘭德和老式的斯普林菲爾德栓動步槍混編使用。陸軍部隊好歹有的用,海軍陸戰隊手上真的是要啥沒啥,最早幾個批次的M1加蘭德根本輪不到他們用。海軍陸戰隊無奈選用了陸軍看不上眼的槍械,一共裝備了10500枝詹森步槍以及1500枝在其基礎上修改而來的詹森輕機槍。


【M1941詹森輕機槍】

詹森步槍和輕機槍在戰場上的表現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簡直成了「收破爛的」,別的軍種都看不上的東西才能輪到他們用。箇中滋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祝他們好運吧】

相關焦點

  • 為何反坦克飛彈離得越近反而打得越打不準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曾大量使用陶-2和陶2A型反坦克飛彈,一共發射了1800多枚,實戰命中率高於70%。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分隊曾在作戰中用車載陶式飛彈取得了發射120枚命中93枚的出色戰績。 接觸過步槍和火炮的網友都知道,槍炮射擊的命中率,隨著距離的增加而下降。
  • 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人過得有「多慘」
    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人過得有「多慘」 薩達姆·海珊,是伊拉克前總統、毒裁者。
  • 妹子射擊不規範下場悽慘!打槍的後坐力到底有多恐怖?
    ,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託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早期槍託往往安裝在槍管軸線的下方,這樣的設計在抵肩射擊時更加舒適。▲跪姿射擊除了臥姿、跪姿以及從火繩槍時代就延續下來的站姿,這些年隨著與外軍的交流,一些部隊也根據戰術需要,練習了以往訓練大綱上沒有的射擊動作
  • 清軍庫存武器世界領先,為何還被八國聯軍打這麼慘?
    ,真有「庫存先進武器」?以英國人蘭德爾的《中國與聯軍》一書裡記載,僅是在天津周邊的戰鬥裡,俄軍就繳獲了清軍三百多門火炮,美軍繳獲了四十門「克虜伯」火炮,外加大量完好彈藥。日軍撈到了八百多條槍和八門火炮。
  • 假如明天有夜戰,美軍會怎麼打?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裡,老蔣看到了當時最先進的第五代全彩夜視儀,效果好到多恐怖呢?2013年11月18日,一支聯合部隊和阿富汗軍隊在阿富汗赫拉曼德省展開行動,逮捕了一名塔利班支持者和四名極端分子。得益於美國70年代在高性能光電陰極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第三代夜視儀應運而生,在成像上更強,體積也趨向小型化,雖然價格沒打成白菜價,但在美軍一線作戰連隊裡,夜視器材數量已經達到了約人手1.4部(美軍的一些重型火器和車輛自帶夜視器材,也就使得夜視儀總數多於士兵人數)。
  • 下雨天美國武器就打不準?「風暴破壞者」試射成功,一舉打破謠言
    近日,據美國媒體《國家利益》網站報導, 美國海軍在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上發射了一型新式制導炸彈,該飛彈被稱為「風暴破壞者」,是美國新一代高科技全天候遠程制導炸彈,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全天候打擊能力,可以讓戰機在惡劣天氣或者地面環境惡劣時仍可以精準命中移動目標,這意味著該型飛彈成功的打破了美國精確制導飛彈在「下雨天」打不準的謠言。
  • 抗美援朝志願軍裝備的11款步槍
    M1924式步槍,構造簡單、性能優良。1935年,國民黨兵工署第十一廠(鞏縣兵工廠)從德國購買到 M1924式毛瑟步槍的圖紙和樣板,就開始製造此槍,同年10月正式出品,並定為國民黨軍隊的制式武器,當時定為「中正式」, 因是民國24年製造,亦為「二四式」。由於子彈不能與日式和美式槍枝通用,志願軍裝備不算太多,原國軍起義部隊志願軍50軍有6000多支。
  • 敘利亞戰爭打到現在,國家到底有多慘?這些數字足以震撼人心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破壞力最大的,中國古代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說法,因此,才要避免戰爭。
  • 03式步槍實際使用中有什麼優缺點?
    最近看到有人說03式步槍相對95改進不大,實際使用中感覺並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看到的是,03式步槍無論是設計還是準備情況,已經說明國家把03式步槍作為中國主力步槍裝備
  • 直擊淪陷後的瀋陽城:士兵被命令不準抵抗,日軍進城大肆燒殺擄掠
    當得知日軍進攻北大營消息後,張學良致電參謀長榮臻:「對日本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須萬分容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照片中就是正在燃燒的北大營。有的士兵衣服還沒穿好就被日軍殺死在軍營裡,有的人從槍庫取槍衝出營房,但仍不敢擅自還擊,最終他們都被日本兵追著開槍打死。當時的東北軍北大營近8000名官兵,竟然在武器裝備完善的情況下,不敵約600日軍。
  • 自動步槍的開山鼻祖M1式加蘭德步槍究竟有多厲害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步槍都為單發栓動步槍,打一槍上一次膛,這就導致步槍的火力密度不足,而M1
  • 二戰美軍M1步槍子彈打完一聲脆響
    ▲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和M1樣槍  M1因為其堅固耐用的品質作為中堅力量參與了幾乎所有與美軍相關的戰役,與湯普森衝鋒鎗、M4謝爾曼坦克、MB威利斯吉普以及SPAM午餐肉罐頭一起成為了二戰時美軍的經典標識,以及租借法案中被各同盟國歡迎的美制裝備
  • 從吃雞到現實,給你們講講新更的SLR步槍和它背後的故事
    遊戲裡的表現估計一堆遊戲作者會告訴你們很多,我這種夕陽紅槍法很有羞恥心的,不談這個了。而是說一下SLR這把槍在現實中是啥,他的心路歷程又是啥。嗯, 應該軍迷都知道SLR(Self-Loading Rifle-自動裝填步槍)是腐國版的FN-Fal步槍,是的沒錯。但是為什麼腐國要用比利時的FN-Fal,怎麼就用上了7.62x51NATO彈的故事簡直是腐國的血淚史,容我慢慢道來。
  • PUBG強悍的全自動狙:MK14增強型戰鬥步槍的故事
    1945年,戰後的美國尋找下一代制式步槍,加上美國人對於全威力彈的信仰加成,發射7.62x51大威力子彈的M14自動步槍順利成為美軍制式步槍,全面取代參加過二戰的老槍。M14其實可以調成全自動模式,但依舊難擋AK47的火力M14的精度固然不錯,但是半自動射擊著實讓美國大兵非常頭疼,火力吃虧;即便是打開快慢機鎖,發射的全威力彈讓美國大兵更為惱火,打不準,後坐力大!!
  • 近距離15米無法擊中敵人,當年的M16步槍到底有多爛
    M16步槍是一款經典的世界名槍,但是這款槍在剛出來的時候名聲可沒那麼好,曾有戰地記者親眼目睹,一名美軍士兵朝前方15米處的一名越軍士兵開槍,卻一發都沒打中
  • 美國新小口徑步槍:威力超過95步槍四倍,僅有M4一半尺寸重量
    目前美軍披露,這種新武器並沒有採用美國陸軍下一代武器的6.8毫米口徑,是下下代裝備的技術。口徑的選擇上,除了技術成熟程度帶來的研發進度和生產成本問題之外,這很大程度上,也源於它強調要同時滿足室內近戰的需求。
  •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比如沒有合理的行動授權流程,沒有合適的的裝備,沒有支援組織架構和充足的專項資金,自身定位也比較模糊。印軍高級軍官承認,一些印度特種部隊裝備不足,而且部署方案比較捉急,經常呆在上峰劃定的圈子裡轉悠,而不是根據自身的特種作戰能力,在動蕩的地區執行範圍更廣泛、更符合戰略需求的非常規任務。
  • 解放軍單兵裝備有多貴?一身行頭值兩部iPhone6
    當王富健不再年輕的頸椎享受起這價值1580元的體貼時,他也即將告別軍營,退伍返鄉。當兵16年,解放軍某部四級軍士長王富健鍾愛的還是那頂仍在服役的GK80鋼盔。而對那些參加過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來說,GK80則是他們很多人遲來的「救命恩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軍方重視人員的「政治正確」,而頭盔被認為是「弱者裝備」,沒有出現在中國戰士的軍備清單之中。
  • 《軍人志》朝鮮戰場上「鋼多氣少」的美軍到底有多剛?火力支援配置到排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美兩軍的特點,最為精闢的概括就是美軍「鋼多氣少」,志願軍「鋼少氣多」。這裡的「鋼」是指武器裝備,「氣」是指士氣意志。毋庸置疑,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美軍武器先進,裝備精良,握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美軍一個師配備的火炮數量要超過志願軍的一個軍,更不用說鋪天蓋地的空中支援。
  • 薩達姆被美軍俘獲後,3年監獄生活有多慘?連睡覺都成了奢侈
    其實,美國一直都有進攻伊拉克的想法,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藉口,恰好當伊拉克攻佔科威特的時候美國找到了這個藉口,於是發動了海灣戰爭。而這場戰爭還是美國繞過聯合國流程進行的。當時,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軍事策略上,美國的軍事實力都比伊拉克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