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臺海軍「潛艦公造」的一些破事兒

2022-01-26 華夏經緯網

早在1969年10月時蔣經國曾在美臺軍政會議中提到希望獲得10至12艘潛艦,然而美國以潛艦具攻擊性為由而加以拒絕;後來美國在1974年內移交兩艘茄比級(Guppy II)柴電潛艇給臺海軍作為反潛訓練用。

「潛艦公造」之始

1995年1月,李登輝指示臺海軍成立「潛艦發展辦公室」,項目名為「光華八號」,2006年在防衛部門戰略規劃司主導下成立潛艇專案的「海星編組」。

2001年初小布希上臺後,同意協助臺灣取得8艘柴電潛艇。當時美方希望採取「商售」模式,協助臺灣自行設計、在本土船廠建造8艘潛艇,艇殼設計可能與現有向荷蘭購買的劍龍級為基礎,美國則提供各種關鍵技術與組件。

商售模式表示臺海軍自行負責項目管理,美國只提供關鍵技術並協助臺海軍進行整合開發,就像臺當局以商售模式採購拉法葉艦一樣;當時臺海軍大量接觸廠商,貪汙舞弊由此而生。

理論上來講,商售模式比直接向美國採購(軍售模式)節省大約20%成本,但是美海軍無法、也不願意設計與建造柴電潛艇,同時臺海軍尚未走出拉法葉弊案的陰影,而堅持走政府對政府的軍售模式(整艇採購)。

想不到,美海軍報價每艘艇價格是臺海軍預期的兩倍,此事就黃了。相反的,原本預期較便宜的商售模式,後來變成新時代臺海軍腐敗的溫床。

最初美國政府較傾向透過商售管道,將潛艇關鍵技術逐一審查並核發許可,類似1980年代的IDF戰機、PFG-2巡防艦、天弓防空飛彈的輸出模式。為此,美國海軍在2001年成立臺灣潛艇項目辦公室,負責處理對應的事務,而這個辦公室所需的經費竟由臺海軍支付。

2001年4月展開招標,同年11月,諾格集團(Northrop Gruman)、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德國HDW、荷蘭RDM(即製造海龍級潛艇廠商)、法國DCN以及西班牙IZAR等6家廠商競標。

亂、亂、亂

2016年12月,臺船獲得潛艦公造委託規劃設計案後,開始出訪荷蘭、德國、英國、義大利、瑞典以及美國的國防工業公司或船廠,並發出招標徵詢書,但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拒絕。

到2017年6月底截止,只有一家美國生產航空組件的公司願意投標;但是美國政府並未批准潛艇輸出許可,等於沒有任何一家廠商團隊前來投標。

最後只有成立於2018年6月27日、設籍在直布羅陀的Gavron Limited(GL)公司願意合作,GL得標後隨即擔任臺船潛艇合約設計的技術顧問,並計劃在取得直布羅陀的技術輸出許可後,再招募歐洲退休的資深潛艇工程師來臺指導。

GL公司有6名員工,主營業務是為臺灣提供新型柴電潛艇設計,包括戰鬥系統整合、實體整合以及測試和評估。潛艇是個非常精密困難的高科技產品,其對於工業製造水平的要求極高。雖然臺船製造水面船隻的經驗豐富,居然也敢在GL的指導之下接下這個案子,膽子委實不小。

GL公司竟能擊敗其他6家國際軍工大廠,實在令人質疑。臺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李宗孝力挺GL並表示:「只有GL有輸出許可」。這產生了兩條發展路線:海軍與GL。海軍為什麼這麼力挺GL?GL是什麼公司?

GL:小孩兒開大車

GL在臺代理是資本額250萬元的新華荷公司,新華荷的最大股東(佔94%股份)是林黎真,林黎真還出任達華、弘華、安卓雲、達宇公司董事,其中3家董事長是黃瓊慧,1家董事長是郭璽,兩人也分別為原景公司與達弘科技董事長。

郭璽的夫人是黃瓊慧,黃瓊慧的阿姨(母親的妹妹)是林黎真。這7家公司股東交叉持股複雜,其餘6家公司負責人不是黃瓊慧就是郭璽,而具體操作臺海軍「潛艦公造」的人就是郭璽,黃曙光在後面背書,臺海軍所有潛艦公造的事務都必須經過郭璽。

郭璽是前臺海軍軍官,曾任臺防務部門參謀,退伍後自創公司大搞軍工代理商,遊走兩岸從事消防、鎮暴、安檢、特戰裝備等業務,認識不少外國廠商和掮客,也擁有足夠資金,對潛艦公造的商機更充滿興趣。1993年尹清楓命案中郭璽曾是重要關係人,但因證據不足未被判刑而提前退伍。

GL成立不到50天便獲得臺船將近6億元合約,GL收到臺船的第一筆款項之後即付款給新華荷,新華荷開始招募員工。作為臺軍方採購造艦與軍工代理的新華荷模式,與獵雷艦弊案與鐽震案如出一轍。

郭璽(海官校69年班)是時任海軍司令黃曙光(海官校68年班)低一期的學弟,就這麼一家6人公司,在海軍司令的掩護之下,開起了潛艦公造的大車。

黃曙光其人其事

臺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李宗孝強調:「潛艦案非常機敏,近幾年來處處碰壁;這次起案海軍以絕對機密來執行,執行到現在殺出一條血路,好不容易略具雛形,絕對不能曝光,一旦曝光則案子就沒有了。」

參謀長這麼挺郭璽,因為時任司令黃曙光在背後。黃曙光是潛艇出身,2013年擔任臺防務部門後勤次長時得知,潛艦公造是未來既定政策,之後他開始思考未來。

過去臺海軍用了2、30年時間籌獲潛艇全是死路,他想到何不透過民間友人在灰色地帶殺出一條血路,郭璽就是黃曙光那時想到的「民間友人」。

黃曙光透過他哥哥黃晨光找到郭璽,請他在國際尋找潛艦公造商源,但一無所獲。後來蔡英文當選領導人,黃曙光奉命推動潛艦公造案,商機再現;於是郭璽找了黃徵輝、黃晨光以及蔡英文同父異母的手足陶謙光合作。

黃徵輝、陶謙光、郭璽同為海官校69年班同學,但真正的主角是郭璽,因為司令部聘任郭璽擔任司令顧問,不但可以參加海軍會議,更和承辦官員私下討論案情,更甚能指導承辦參謀的辦案方向。

黃曙光還指派陶謙光到臺船擔任潛發中心副執行長,支領臺船工資;雖然蔡英文被蒙在鼓裡,但臺船都了解他特殊的身分。黃徵輝後來和郭璽鬧翻,不再過問此事。

司令部有人私下規勸黃曙光約束郭璽,然而他一意孤行。黃曙光喜愛美食與麻將,而且偏執性格比較明顯,即使走錯了路也要走到底,這是他始終重用郭璽的人格因素。

」國安會「團夥

陶謙光曾遭受婚變大受打擊,頗受「母輩」們的憐愛。後來蔡英文知道陶謙光介入潛艦公造案,強迫他離開這個圈子。很難說是為了陶謙光好還是壞,斷了財路當然不好,若要陶某「淨身」則是好。似乎蔡英文打算把軍火販子們搞在一起集中處理,她的手足還是離他們遠一點較好。

蔡英文並不喜「國安會」搞軍火的團夥,講白了就是陳文政與陳俊麟,現在把黃曙光放到「國安會」的動機可疑。二陳背後有邱義仁和吳乃仁新潮流系的背景,而二陳又被外界認為是新系財源的白手套,黃曙光不過是潛艦公造的工具。

在黃曙光卸下參謀總長職務後,「國安會」團夥屬意他接任臺防務部門負責人,但是蔡英文則看中了前參謀總長李喜明。

在這種情形之下,蔡英文動不了陳文正與陳俊麟,陳俊麟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後任諮詢委員,陳文正則為現任副秘書長。最後是邱國正出線,不是沒有原因。

至於黃曙光,他的前途幾乎取決於他的妹妹黃珊珊,如果她在明年地方選舉中「表現良好」,她的哥哥可能還可以苟活。

否則,據聞臺軍方一直和法國軍方聯繫,希望能接手販賣給澳大利亞的潛艇。若此案真的成了,則可以擺平潛艦公造的爛攤子,一切推說大陸打壓,已經花掉的400億元臺幣就算打了水漂;而黃曙光很可能被推出來,一次性解決臺海軍自拉法葉、獵雷艦和潛艦公造案以來的弊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 譚傳毅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執意「潛艦臺造」被指「詐術+笑話」
    今天上午,蔡英文前往高雄市海軍左營基地水星碼頭,出席臺海軍2017年「敦睦啟航」及「潛艦臺造」計劃啟動時表示,「潛艦臺造」是臺防務自主政策中最具挑戰性的一環,也是她本人對臺灣的責任;目標不僅是打造出魚雷潛艦,而是要完成代表臺灣防務安全
  • 首次展示潛艦外型設計 臺「潛艦國造」廠房動土
    ,更首次對外展示潛艦外型設計,歷經波折的「潛艦國造」計劃正式跨過重要的裡程碑。蔡英文說:「其中,潛艦不僅能大幅提升海軍的不對稱戰力,部署在本島西南和東北水域的潛艦,更能有效嚇阻敵艦圍繞、包圍臺灣。」兩岸關係因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急凍。北京為向民進黨當局施壓,過去三年多次派遣軍機和軍艦繞臺,更在臺灣本島周邊舉行軍演,其戰機3月底更一度打破兩岸多年默契跨過臺海中線,被民進黨政府狠批為破壞臺海現狀。
  • 「臺造潛艦」宣布開工第二天,臺船氣爆1死1重傷
    據臺灣中時報導,臺船公司11月24日甫宣布「臺造潛艦」開工,未料11月25日下午4時25分許,高雄廠區竟然爆發重大工安意外。
  • 臺軍「最好的選擇」是拍電視劇還是造潛艦?
    當天上午,蔡英文先抵達左營水星碼頭,登上「敦睦支隊」旗艦「盤石」號,慰勉臺軍官兵。隨後蔡英文出席潛艦自造設計啟動儀式。其實,除了臺當局對「潛艦自造」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外,外界早就噓聲一片。事實上,臺灣民間造船廠過去多是建造遠洋漁船和高檔遊艇,還在世界上闖出名號。
  • 「潛艦自造」,蔡英文續寫臺灣經典笑話
    蔡英文上臺後,在「國防自主」口號下,推出臺灣「潛艦自造」計劃。去年3月,蔡英文親自到高雄左營海軍基地,主持「潛艦自造」籤約儀式。
  • 臺灣海軍專題(七)——保養最好的二戰老古董美國爛貨海獅級潛艦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這款保養最好的二戰老古董美國爛貨「海獅」級潛艦。為尊重對岸海軍的命名規則,小編按照對岸的習慣,將潛艇稱之為潛艦,請各位網友注意。一、「海獅」級潛艦的前世今生對岸海軍一共擁有2艘「海獅」級潛艦,分別命名為「海獅」軍艦、「海豹」軍艦。
  • 兩岸視點 | 從「臺艦臺造」看臺灣不可小覷的造船能力
    8月6日蔡英文主持了「新海軍啟航」揭牌儀式。在儀式上蔡英文宣布,海軍進入新時代,由「潛艦臺造」來領航。牌子上刻有「臺艦臺造」的8艘艦艇圖案。最上排由左至右是新一代主戰艦、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中排由左至右是新一代飛彈護衛艦、新型救難艦、潛艦;最下排由左至右是新型海洋測量艦、沱江艦後續量產、新型快速布雷艇。
  • 「潛艦自造」是假議題?韓國瑜籲「量力而為」被諷「大外行」
    對此,韓國瑜表示,他個人持懷疑態度,「今天『政府』宣布要造潛艦,如果『政府』說要造航空母艦呢?如果『政府』說要登月呢?這是不可能的」。韓國瑜質疑,蔡當局說要「潛艦自造」,但引擎造得出來嗎?裡面電子系統那麼複雜,都要百分之百自己造嗎?他認為,臺灣的防務可以變得小巧,像「毒蝦」一樣,呼籲臺當局量力而為。
  • 自造的臺艦還沒看到,造艦的船廠就要破產?
    承造臺海軍獵雷艦的臺灣慶富造船廠,是「臺艦臺造」的指標之一。
  • 臺灣自製潛艦,當以澳洲經歷為鑑
    以蔡英文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水星碼頭,親眼見證臺灣海軍、中科院與臺船三方,籤署潛艦自製備忘錄為標誌,相隔16年,臺灣的自製潛艦計劃
  • 臺船想10年造潛艇?老天都不支持啊
    ► 觀察者網 王宇波 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3月22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21日前往左營,主持「國造潛艦」
  • 臺獵雷艦案現巨額詐貸 民進黨「臺艦臺造」玩火自焚
    近日爆發的「獵雷艦案」,讓臺當局的「臺艦臺造」計劃成了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獵雷艦承造商慶富集團被曝涉嫌詐貸、超貸數百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立法機構:「 國艦國造」步子太大,島內造船能力跟不上
    長安二維碼關注軍事老班長【文/觀察者網於寶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13日報導稱,臺軍2019年度軍費預算正在臺立法機構接受審議,其中造船計劃引發嚴重質疑,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指出,目前臺海軍與海巡部門近年要密集開工200多艘大小艦艇,超出島內造船的工程和技術能力,一些進行中的項目已經拖延超支,「國艦國造」步子太大,恐怕要扯到蛋。
  • 我國部署重型魚雷要對抗美日臺潛艦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前段時間,美國國務院亦正式宣布批准對臺軍事銷售18枚的MK-48 AT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強化臺灣的制海與以潛制潛戰力,第一批重型魚雷將會在今年年底交運臺灣。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灣時間5月20日,美國確定對臺灣軍售項目為
  • 美潛艦碰撞謠言滿天 凸顯美中角力激烈
    它搭載多任務平臺,具備間諜活動與特戰能力,航行靜音公認比中國軍潛艦低數十倍。海狼是冷戰產物,美軍原希望建造能獵殺蘇聯最頂級潛艦的水下戰力。但冷戰結束,美軍叫停30艘的龐大造艦計畫,最後海狼只建三艘,分別是海狼號、康乃狄克號、卡特號,最後完工下水的卡特號造價達35億,較當年尼米茲級核動力航艦「裡根號」45億元只少10億而已。
  • 臺海:臺軍推出4700億瘋狂造艦計劃 臺版神盾艦首亮相
    這12項規劃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艇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護衛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如果整個計劃能夠得以落實,意味著臺灣海軍將實現徹底更新,其規模令人咋舌。
  • 美國拉臺圍堵大陸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日前表示,臺灣與中國大陸的疏離過大,不可能看到兩岸和平統一,北京已開始思考做長期性準備,他呼籲美國必須做出相對的準備,應對可能的情況。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砸下220億美元建造9艘最先進的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劍指軍力日增的大陸海軍不言可喻。
  • 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
    關於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補充當時IJN(日本帝國海軍)的實力。海軍艦艇的服役時間十分有限,至大和級正式立案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除長門級之外,金剛級已經處於超期服役的狀態,扶桑級和伊勢級也已經服役了近20年,整體的技術也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時代,且改造的空間也已經不大,急需新的主力艦進行補充。
  • 臺灣海軍出息了!三十年後重做「二級艦」夢
    剩下的無論是小神盾、兩棲攻擊艦還是國造潛艦,要麼是剛剛完成招標,要麼是還處在掛圖展板模型秀的階段。▲ 雖說是鬧出弊案,但是好歹義大利那邊獵雷艦的殼子已經下水了當然這並不能削弱臺灣在PPT造艦的陸上越遠的步伐,臺灣媒體今天就曝光了所謂「輕型巡防艦」的新型艦艇概念圖。
  • 臺專家:造好已統一,直接上繳解放軍
    ▲圖源:鳳凰網蔡省長又膨脹了……16號當天下午,「蔡英文執政成果說明會」現場,蔡省長表示:臺灣現場四艘潛艦,都是從國外買入,分別使用30多年與70多年,所以臺灣「國防」最重要就是自製潛艦。隨即,她自豪的宣布——經過三年設計,再過幾年臺灣就有完全自製的潛艦了,這是連蔣介石都做不到的事,是由「沒當過兵」的蔡英文做到了!據臺《聯合報》報導,臺軍9日公布了其自造潛艇模型並給出了規格和下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