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22篇原創文章,作者:群主飛龍。
全文共4160字,配圖17幅,閱讀需要15分鐘,本文曾於2019年12月18日首發,2021年12月11日重發時略有刪改。
本文收錄於專輯「細品珍珠港」,本系列其他文章連結如下,歡迎延伸閱讀:
時值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80周年之際,特重發本系列文章。
通過偷襲珍珠港一役,山本五十六獲得了巨大的個人聲望,仿佛他就成了海軍航空戰術的執牛耳者,實際上當我們深入分析,發現又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說,在港口內擊沉的美國重型戰艦,只有兩艘徹底報銷,另外六艘全都陸續修回來了,而且基本沒有耽擱1943年的大反攻。之所以貌似強大的戰果實則並沒有什麼軟用,皆因為被擊沉在港內的戰艦可以採用緊急注水坐沉海底的方式來保艦。比如「加利福尼亞」號——坐沉、「內華達」號——自行搶灘擱淺在醫院角、連被村田重治的九七艦攻命中7-8條威力巨大的九一式航空魚雷的「西維吉尼亞」號,也是坐沉海底後被搶修回來。
圖1. 山本五十六國葬典禮,偷襲珍珠港讓他獲得了極高的江湖地位
圖2. 本作反應淵田美津雄中佐的九七艦攻在珍珠港上空圖3. 本作反應村田重治少佐的九七艦攻正在向西維吉尼亞號投下珍珠港首雷真正報廢的「俄克拉荷馬」號和「猶他」號靶艦(戰列艦的底子)是單側快速進水導致的翻覆,傷亡巨大而且無法修理,「亞利桑那」號是彈藥庫誘爆導致的艦體斷裂,也就是說,在港內攻擊的戰列艦很難被徹底摧毀。「賓夕法尼亞」號、「馬裡蘭」號、「科羅拉多」號和「田納西」號的修復速度更快,順便還做了大保健升級,戰鬥力更上一層樓。圖4. 正在扶正作業中的「俄克拉荷馬」號,注意艦體上部建築已經被切除讓我們把視線再放開一點看,二戰中同樣在港內被攻擊的戰列艦還有一些,但只有斯卡帕灣的「皇家橡樹」號也是翻覆無法打撈而報廢,其他諸如亞歷山大港內被人操魚雷「豬」重創的「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非洲馬達加斯加港內被甲標的袖珍潛艇擊傷的「拉米雷斯」號,甚至卡薩布蘭卡港內挨了5發16英寸重炮的「讓·巴爾」號,都能夠修回來。圖5. 倒扣在斯卡帕灣的「皇家橡樹」號,現為戰爭公墓,這種狀態才能保證擊沉如果要給予對方最沉重的打擊,在深海擊沉是最佳的選擇。日本海軍自從在日本海大海戰中嘗到甜頭後,一直致力於研究「九段漸減邀擊作戰」,決戰地點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的世界最深海,這裡也遠離雙方的各大基地,在這裡受傷的船隻很難在陸基飛機和潛艇的圍獵下倖存。同時,日本人為所謂的「九段邀擊」作戰準備了一大堆的獨門兵器,除了多達6重2輕共八艘航母外(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的數字),還有數百架可以執行長距離魚雷攻艦任務的九六陸攻和一式陸攻,以及專用於近距離伏擊的「甲標的」袖珍潛艇(為此還專門準備了搭載至深海的「甲標的」母艦三艘,可攜帶多達36艘袖珍潛艇,這又是一場以小博大的賭博)。圖7. 「日進」號水上飛機/甲標的母艦模型作品,注意艦體中部的一排甲標的袖珍潛艇如果「九段擊」能夠進行,日方將會是8航母11戰艦18重巡,美方會是7航母16戰艦24重巡,這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無比慘烈的大海戰,處於防守位置的日軍可以得到陸基飛機的支援,海航和軍艦都能夠以最高的備戰水平迎戰,鹿死誰手真不好說!問題一:美國人為什麼一定會千裡迢迢去赴日本人的死亡之約?圖8. 在菲律賓被俘虜的上萬名美菲軍,其中的美軍都成了日本人的人質渡過戰爭期間自1898年美西戰爭後,美國人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菲律賓群島,菲律賓成為美國人在亞太最大和最重要的殖民地,麥克阿瑟將軍手下還有上萬人的美國人部隊在此協助防守(等於是上萬的人質)。為了奔赴萬裡之外增援菲律賓,美國海軍特意制定了「橙色計劃」,其重點就在於如何集結艦隊,以及與日本人「決戰」。
即使是歷史上在珍珠港報銷了大半支太平洋艦隊後,美國媒體和許多美國人還在不斷追問羅斯福總統為什麼不去救援菲律賓?如果美國艦隊是完整的,羅斯福不可能頂得住在優勢兵力下還不派兵救援菲律賓。由於1942年雙方基本上只有戰前建成的那支艦隊可用(第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緊趕慢趕才在1942年12月31日匆忙入役),那麼實力的對比相差真不大。
圖9. 已經被要塞化的特魯克環礁,這裡可以容下整個聯合艦隊參考答案:由於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的限制,日美雙方在一戰後都不能在太平洋島嶼上提前設防,但是不守規矩的日本人偷偷地把吉爾伯特群島、特魯克環礁和塞班島等地進行了要塞化,美國人控制的威克島和關島就基本等於不設防(參見歷史上這兩地的真實部署情況),戰爭一旦爆發,美國人將不得不在缺乏陸基支援的情況下,單獨以艦隊出擊。圖10. 戰爭初期的英國艦載戰鬥機「海上角鬥士」雙翼機,其下方似乎是直布羅陀參考答案:這是有可能的,但是英國艦隊已經嚴重落伍了。英國的航空母艦注重防護而輕視艦載機建設,還在裝備雙翼的「海鬥士」戰鬥機和「劍魚」式魚雷機,數量也很少,即使全部派來也只能增加8艘航母和300架過時的艦載機,另外英國艦載機航程短,航空作戰的主力只能靠美國人。另外就是英國艦隊的增援方向也有問題,遠東艦隊已有「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本土艦隊還得留著提防德國人入侵不列顛島,真要是把本土艦隊抽空了來協助美國人,邱吉爾也得下臺(抿煮國家的大弊端,什麼意見都得聽取),邱吉爾最有可能抽出來的估計還就是歷史上的那第二支遠東艦隊,包括五艘一戰時的老式戰列艦和2-3艘航空母艦。這些力量能體現的精神支持大於實際作用。圖11. 「水牛」爭議最大的一戰,中途島上空的「水牛」參考答案:在航空母艦戰術應用上,日本人有一定優勢。二來零戰的高機動力和迴旋性能正好是「野貓」、「水牛」和「海鬥士」的剋星(開戰時連「列剋星敦」號上裝備的都還是不合時宜的「水牛」);三來數百架具備雷擊能力的陸攻可以起到肉盾的作用,日本飛機就是為了這種一錐子買賣設計的,航程遠威力大防護差,飛行員訓練較好,有利於決戰,不利於長期消耗戰。陸攻在戰場的生存性很差,擊落一架就死六七個需要長時間培養的空勤人員,對日本人來說,最不利的就是消耗戰。圖12. 馬來亞海戰中的一式陸攻和九六陸攻,此戰證明了這種兵器的價值不可否認,山本是日本海軍少有的說得上話的老資格的航空派,在他的主持下開發了反艦的獨門兵器——陸上攻擊機,也大力推動了日軍航空母艦的建設和訓練,但在真正要開戰前,山本突發奇想推翻了已經被日本海軍研究了30年的「九段擊」預案,改為拿出一個石破天驚的「偷襲珍珠港」計劃。圖13. 1942年瓜島戰役中,一式陸攻機群貼近海平面正向盟軍船隊突擊,使用這麼大型的飛機來實施魚雷攻擊,也只有日本人才玩得出來偷襲珍珠港的好處是能夠攻敵不備,在對手沒有集中兵力並且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取得勝利,自身的損失也可能不大。事實上日軍對這個計劃的執行以及當天的運氣都算不錯了,試想一下如果雷達站發出的警報得到重視,那麼迎接第一攻擊波的將是100架美國戰鬥機,山本就可以馬上安排切腹了。圖14. 日俄海戰的勝利讓日本人飄了30年,直到在中途島被打回原形偷襲珍珠港最大的缺點就是減弱了「九段擊」的決戰特性,即一舉擊垮對手繼續進行戰爭的決心。日本的國情軍情都不能支持長期作戰,類似日本海大海戰這樣的一錘子買賣是最有利於鬼子的(當然日本海大海戰東鄉平八郎的完勝也是出乎意料,本來預計至少日本軍艦也得沉一半),「九段擊」也可能是一場「自損八百殺敵一千」的國運大賭博,雙方都將損失慘重並且傷艦很難生壞,但坦率的說日本人的確有點勝算。如果丟了艦隊,羅斯福總統地位不保,誰能領導美國人民繼續抗戰下去?也許會有新的強人出現(類似邱吉爾取代張伯倫),但是直到1943年中,美軍將沒有足夠的航空母艦支援對日本的反攻,歷史上美國工廠無論怎麼加班加點,都要到1943年中才能陸續交付6-10艘新的艦隊航空母艦,應急生產的輕航母和護航航母也是1943年後才爆發式服役,那麼整個1942年將是盟軍最灰暗的時刻。再做個發散性思維,假如日本人真能全滅美艦隊完全控制了制海權,那麼將師團級的部隊送上印度或者澳洲都不再是天方夜譚,甚至日德在中東的會師也不再變得毫無道理。但登陸美國本土之類的還是省省了,海權只能保證戰略主動權但不可能扭轉在美國本土的力量對比。原子彈的因素也值得考慮進去,有這個大殺器以及在美洲大陸上的絕對力量,美國人至少處於不敗之地,差別只是勝利何時到來而已。曼哈頓計劃的實施周期要到1945年才能出成果,同時必須保證德國人的研發進度被拖住!圖17. 肆虐中的九九艦爆,日本人的野心終究吞滅了自己在大殺器問世前,盟軍將經歷遠比歷史上更加艱難的戰爭時間,犧牲將更大,但是倭國日本,可能會被大殺器直接炸回到石器時代!-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 給本站投稿,只需輸入關鍵詞「投稿」 -
- 加入本站粉絲群,只需輸入關鍵詞「加群」 -
如果您覺得本站還不錯,請掃這裡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
讚賞是一種極少人才具備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