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3批次型F/A-18E/F戰鬥機具有5大變化

2021-02-19 裝備參考

作者:張斌 來源:空天防務觀察

2018年3月27日,美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宣布計劃再對45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實施「服役壽命改造」(SLM)項目,其中2019財年擬安排15架,2020財年擬安排30架。此前,波音公司已在2018年2月28日宣布獲得首份SLM項目合同,對4架該型機進行延壽改造,合同總金額7320萬美元,要求在2020年4月之前完成。

SLM項目的初期目標是將F/A-18E/F的服役壽命由設計的6000飛行小時延長到9000飛行小時以上,從而增加十年以上的服役期;之後將擴展到通過升級提升該機的能力。波音公司計劃在其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工廠每年延壽改造8~12架機,從2019年開始將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第二條改造線投入使用。預計剛開始每架機完成SLM需要18個月,但波音公司希望之後縮短為12個月。

目前,美海軍列裝有約540~570架現役F/A-18E/F,2018年3月23日川普籤署的《2018財年綜合撥款法》(公法115-141)又批准以18億美元再採購24架。按目前計劃,波音公司預計將從2022年開始,把現在的第2批次(Block Ⅱ)F/A-18E/F升級改造為第3批次(Block Ⅲ)。根據波音公司F/A-18和EA-18項目主管丹·吉利恩(Dan Gillian)的說法,第3批次飛機有以下5大關鍵變化:

——增強網絡能力。將採用「戰術瞄準網絡技術」(TTNT)。

——換裝任務計算系統。將換裝「分布式瞄準處理機網絡」。

——換裝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新系統的特徵是採用「大面積顯示器」和升級的用戶界面。

波音公司為F/A-18E/F升級改造發展的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該座艙採用了源自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大面積顯示器」,其顯示畫面能互相嵌入而不僅僅是分區域各自顯示(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進一步降低雷達信號特徵。將採用改進型隱身材料,使其隱身性能在第2批次已經「非常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波音公司將增加隱身材料的使用、對機體特定位置的雷達吸波材料進行改進等。

——加裝保形油箱。用於替代F/A-18E/F目前翼下常掛的副油箱,解放重掛點並減重減阻,相比之下可使飛機航程延長100~120海裡(185~220千米)。波音公司已在2018年2月獲得了一份總金額2.196億美元的訂單,用於設計、發展、測試和集成保形油箱。

2013年8月,波音公司對加裝保形油箱的F/A-18F進行了試飛。如圖所示,保形油箱安裝在邊條翼和機翼上表面內側(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此外,第3批次飛機還將採用外掛的遠程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使該機能遠程探測和跟蹤高級威脅。根據美海軍的計劃,這些飛機編隊預計能基於無源系統遂行超視距空戰等任務。

與波音公司策劃的F/A-18E/F重大改進方案(上圖為其想像圖)重點提高隱身性能不同,第3批次F/A-18E/F(下圖為其想像圖)更重視均衡升級。因此,第3批次F/A-18E/F放棄了之前方案中的一些特徵,比如內置式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機腹中線吊掛的封閉式武器艙(中圖)等,改為在機腹中線攜帶頭部裝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的副油箱,這是第2批次F/A-18E/F已經可以運用的能力(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波音公司指出,第3批次飛機將具有更好的低可探測性、感知能力和更遠的航程。該技術狀態的F/A-18E/F能夠在本世紀30年代初期及之後的作戰環境中有效作戰。該公司預期通過將美海軍未來新訂購的第3批次F/A-18E/F以及對現有的第2批次飛機進行升級改造,在2024年為每個航母艦載機聯隊交付1個第3批次F/A-18E/F中隊,到2027年為每個艦載機聯隊交付2個該技術狀態的F/A-18E/F中隊。按美海軍的計劃,將在2019財年採購首批24架第3批次F/A-18E/F,2019-2023年將共採購110架該批次飛機。美海軍還在加速傳統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退役,2018年所有現役F/A-18中隊都將換裝F/A-18E/F,全部F/A-18將不晚於2030財年被送入飛機墳場。

相關焦點

  • 【裝備發展】美國第3批次型F/A-18E/F戰鬥機將具有更好的低可探測性
    按目前計劃,波音公司預計將從2022年開始,把現在的第2批次(Block Ⅱ)F/A-18E/F升級改造為第3批次(Block Ⅲ)。根據波音公司F/A-18和EA-18項目主管丹·吉利恩(Dan Gillian)的說法,第3批次飛機有以下5大關鍵變化:——增強網絡能力。將採用「戰術瞄準網絡技術」(TTNT)。
  • 【裝備發展】美國F/A-18E/F戰鬥機的傳感器融合能力得到驗證
    第3批次型F/A-18E/F想像圖(上圖)和波音公司為該批次發展的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下圖)。該座艙採用了源自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大面積顯示器」,其顯示畫面能互相嵌入而不僅僅是分區域各自顯示(美國波音公司圖片)第3批次型F/A-18E/F的改進主要是大規模的結構和傳感器升級,其關鍵是增加了與其它F/A-18E/F和E
  • 【裝備發展】美海軍披露F/A-18E/F戰鬥機測試項目進展
    2019年8月22日,美海軍第23試驗與鑑定中隊(VX-23)透露,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正開展多項重要升級項目:
  • 美國海軍超級猛禽F-18大黃蜂戰鬥機
    F/A-18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主要用於艦隊防空,也可用於對面攻擊。採用了雙發設計的諾斯羅普YF-17明顯比YF-16有利,因為海軍在做決定時,通常傾向於雙發戰鬥機。1975年2月,任決定把YF-17原型機發展為一線飛機後,諾斯羅普公司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得到指令,要求他們製造獨立的F-18戰鬥機和A-18噴氣式攻擊機。然而,為了節約經費,這兩種設計被合成了一種飛機,最終生產的是F/A-18A「大黃蜂」。
  • F15,F-16,F/A-18,F22,F35,都在這兒了!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4)
    但就著「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還是從它開扒吧: 諾思羅普公司研製,F-5戰鬥機分別有兩個外號,「虎」Ⅱ指的是F-5E和 F-5F,英文全稱Northrop F-5E and F-5F TigerⅡ。F-5E/F「虎」Ⅱ是在F5A/B「自由戰士」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旨在向美國盟國提供有效的低成本戰鬥機。
  • 統治航母甲板的蟲族,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近況
    截至目前,美國海軍已擁有30個「超級大黃蜂」一線艦載戰鬥機中隊,其中19個裝備單座F/A-18E,10個裝備雙座F/A-18F,還有一個中隊混合裝備這兩種戰鬥機。此外美國海軍還擁有4個裝備F/A-18C單座「老式」或「經典大黃蜂」的一線艦載中隊,美國海軍陸戰隊則擁有11個裝備各型「經典大黃蜂」的一線中隊。
  • 波音獲得美國國防部新合同,為F/A-18E/F戰鬥機「續命」
  • 異形老虎,F-5E「虎II」戰鬥機的奇怪表兄弟們
    為此,美國國防部要求諾斯羅普公司開始研究給F-5E升級超視距空戰能力的可行性,於是公司提交了F-5G方案。但美國政府在1977年突然收緊高技術武器出口政策,導致F-5G的研究未獲實質性進展。到70年代末,美國的這一政策導致許多盟友轉向購買英法先進戰鬥機。  1980年1月4日,為了重新奪回外銷戰鬥機市場並安撫盟友,美國國務院啟動了被稱為FX的出口型戰鬥機項目。
  • 洛克希德 F-104「星「戰鬥機(上)
    和 YF-104A 相比,F-104 的主要改進包括:機體結構加強,以使得飛機最大可用過載達到 7.33G; 原來在 YF-104A 上屬於試驗性質的單腹鰭成為標準設計,用於改善飛機高速航向穩定性;原來屬於過渡性質的 AN/ASG-14T-1 火控系統仍然保留(用於第 1 和第 5 批次), 但後來改進為 AN/ASG-14T-2 火控系統(第 10 批次以後採用),由於附面層控制系統效果顯著
  • F-104戰鬥機
    F-104戰鬥機的設計一反當時美國空軍大型化、重型化的趨勢,轉而強調輕巧與簡單。F-104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達到2倍音速的戰鬥機,最大可用過載達到7.33,並在20世紀60年代長期保持爬升率與最大升限的世界紀錄。該機被德、日、加、意、荷、丹麥等國採用(或在G型基礎上改型),進行大批量生產,F-104主要型別有A、C、G、J、S等。共生產2,578架。
  • 美國F系列戰鬥機發展史
    典型機型:F-15鷹 、F-16戰隼、F-14雄貓、F-18大黃蜂;第四代戰鬥機,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出現時間: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設計特點:因發動機的進步、可允許作較長時間的超音速巡航、強調飛機具備「高敏捷」機動飛行性能、並在不犧牲其他指標前提下具備一定程度的(電子)隱身性、在構造和設備方面具備高可靠性和易維護性。當然它也必須配備全智能化的先進武器。
  • 臺灣F-16戰鬥機失事情況
    解放軍海空軍力量在臺海地區持續展開大規模演練演習和戰備巡航,不斷跨過所謂「臺海中線」,多批次多編組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堅決遏制「臺獨」,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F-16戰鬥機是臺空軍主力戰機,是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購買的第三代先進空優戰鬥機,臺空軍憑藉數量多質量強的三代機群曾經很長段時間佔據臺海上空的制空優勢,如今在面對大陸不斷上升的海空軍力量時,F-16頗顯垂垂老矣、力不從心。
  • 軍事雜談|美國對臺出售武器,F16V戰鬥機到底行不行?
    近日,大洋彼岸的那個瘋狂金毛又幹了一件「瘋事」——決定對臺出售66架新型F16V型戰鬥機。川普那如其頭髮一樣飄逸的籤字完成後,小島上的政客們一下子就高潮了,仿佛一夜之間兩岸的軍事天平就奇蹟般地傾向到了海峽東南邊。那麼,這次售予臺灣的F16到底實力幾何?這型V款能不能V587的起來呢?▲  臺灣空軍三劍客:F16,經國號、幻影2000。
  • 【英翻】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22、SU-57、J-20的對比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將向您呈現比較美國最好的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中國最好的成都J-20戰鬥機和俄羅斯最好的戰鬥機蘇霍伊Su-57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蘇霍伊Su-57是俄羅斯正在為俄羅斯空軍開發的第五代噴氣式戰鬥機,成都J-20是一種為空軍研發的第五代單座、隱形噴氣式戰鬥機。
  • FC-16「虎頭海雕」原型F-5戰鬥機
    1962 年 4 月 25 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它已選中 N-156F 作為軍援計劃(MAP)的戰鬥機。美國的北約和東南亞條約盟國現在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採購一種具有世界水平的超音速戰機。軍援戰鬥機將採用美國空軍的序列號,以方便記錄。1962 年 8 月 19 日,N-156F 被正式賦予官方設計代號 F-5A,並賦予官方綽號「自由戰士」。
  • 飛行員報告:F-16 VS F-18
    我有著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曾經飛過F-16「蝰蛇」和F/A-18「大黃蜂」。去年夏天,我在盧克空軍基地的第310戰鬥機中隊完成了「蝰蛇」轉換訓練,他們教我的第一件事是建立單發單座心態,這對於雙發機飛行員來說是新概念。「蝰蛇」只有一臺發動機,飛行員需要很快學會「變色龍的眼神,」就是用一隻眼睛不斷監視發動機儀表,而用另一隻眼睛負責掃描其他一切。
  • F-16戰鬥機
    在設計上F-16針對越南戰爭空戰經驗大幅度優化視距內格鬥性能,是美國第一種能夠進行9G(88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也是美國首先採用線傳飛控、人體工程學座艙的戰鬥機之一。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地飛彈、反艦飛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
  • 飛行員報告:在F/A-18「大黃蜂」戰鬥機上飛行和戰鬥(上)
    在本文中,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路易斯·岡德拉赫談及自己在F/A-18「大黃蜂」上飛行和戰鬥的經歷。
  • 美國F-22猛禽戰鬥機
    F-22於2000年開始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機種F-15鷹式戰鬥機。中文名:美國F-22猛禽戰鬥機英文名:F-22Raptor國家:1985年9月,空軍公布了正式的先進戰術飛機的戰、技術要求:首次要求將以下五個特點集在一架飛機上,即低可探測性(隱身性)、高度機動性和敏捷性、使用軍用推力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滿足於以往老型號的短時間超音速衝刺)、有效載重不低於F—15和具有飛越包括第三世界戰區在內的所有戰區的足夠遠的航程。
  • 美海軍F/A-18E/F戰鬥機完成首次「小直徑炸彈」Ⅱ制導投放試驗
    「小直徑炸彈」Ⅱ(GBU-53或SDBⅡ)首次由美海軍的一架F/A-18E/F戰鬥機完成制導投放試驗。「小直徑炸彈」Ⅱ計劃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而F/A-18E/F將繼美空軍F-15E戰鬥機之後,成為第二型裝備這種炸彈的飛機。 「小直徑炸彈」Ⅱ是美軍研製並投入使用的第二代小直徑炸彈,由美空軍和美海軍聯合投資發展,雷神公司(今雷神技術公司)為主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