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發展】美國第3批次型F/A-18E/F戰鬥機將具有更好的低可探測性

2021-03-02 空天防務觀察

2018年3月27日,美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宣布計劃再對45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實施「服役壽命改造」(SLM)項目,其中2019財年擬安排15架,2020財年擬安排30架。此前,波音公司已在2018年2月28日宣布獲得首份SLM項目合同,對4架該型機進行延壽改造,合同總金額7320萬美元,要求在2020年4月之前完成。

為了準備美海軍的「服役壽命改造」項目,波音公司在2017年對兩架已退役的、使用強度很大的F/A-18E/F飛機進行了結構檢查,確定其結構疲勞狀況,確認所需要的維護(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SLM項目的初期目標是將F/A-18E/F的服役壽命由設計的6000飛行小時延長到9000飛行小時以上,從而增加十年以上的服役期;之後將擴展到通過升級提升該機的能力。波音公司計劃在其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工廠每年延壽改造8~12架機,從2019年開始將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第二條改造線投入使用。預計剛開始每架機完成SLM需要18個月,但波音公司希望之後縮短為12個月。

目前,美海軍列裝有約540~570架現役F/A-18E/F,2018年3月23日川普籤署的《2018財年綜合撥款法》(公法115-141)又批准以18億美元再採購24架。按目前計劃,波音公司預計將從2022年開始,把現在的第2批次(Block Ⅱ)F/A-18E/F升級改造為第3批次(Block Ⅲ)。根據波音公司F/A-18和EA-18項目主管丹·吉利恩(Dan Gillian)的說法,第3批次飛機有以下5大關鍵變化:

——增強網絡能力。將採用「戰術瞄準網絡技術」(TTNT)。

——換裝任務計算系統。將換裝「分布式瞄準處理機網絡」。

——換裝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新系統的特徵是採用「大面積顯示器」和升級的用戶界面。

波音公司為F/A-18E/F升級改造發展的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該座艙採用了源自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大面積顯示器」,其顯示畫面能互相嵌入而不僅僅是分區域各自顯示(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進一步降低雷達信號特徵。將採用改進型隱身材料,使其隱身性能在第2批次已經「非常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波音公司將增加隱身材料的使用、對機體特定位置的雷達吸波材料進行改進等。

——加裝保形油箱。用於替代F/A-18E/F目前翼下常掛的副油箱,解放重掛點並減重減阻,相比之下可使飛機航程延長100~120海裡(185~220千米)。波音公司已在2018年2月獲得了一份總金額2.196億美元的訂單,用於設計、發展、測試和集成保形油箱。

2013年8月,波音公司對加裝保形油箱的F/A-18F進行了試飛。如圖所示,保形油箱安裝在邊條翼和機翼上表面內側(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此外,第3批次飛機還將採用外掛的遠程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使該機能遠程探測和跟蹤高級威脅。根據美海軍的計劃,這些飛機編隊預計能基於無源系統遂行超視距空戰等任務。

與波音公司策劃的F/A-18E/F重大改進方案(上圖為其想像圖)重點提高隱身性能不同,第3批次F/A-18E/F(下圖為其想像圖)更重視均衡升級。因此,第3批次F/A-18E/F放棄了之前方案中的一些特徵,比如內置式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機腹中線吊掛的封閉式武器艙(中圖)等,改為在機腹中線攜帶頭部裝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的副油箱,這是第2批次F/A-18E/F已經可以運用的能力(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波音公司指出,第3批次飛機將具有更好的低可探測性、感知能力和更遠的航程。該技術狀態的F/A-18E/F能夠在本世紀30年代初期及之後的作戰環境中有效作戰。該公司預期通過將美海軍未來新訂購的第3批次F/A-18E/F以及對現有的第2批次飛機進行升級改造,在2024年為每個航母艦載機聯隊交付1個第3批次F/A-18E/F中隊,到2027年為每個艦載機聯隊交付2個該技術狀態的F/A-18E/F中隊。按美海軍的計劃,將在2019財年採購首批24架第3批次F/A-18E/F,2019-2023年將共採購110架該批次飛機。美海軍還在加速傳統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退役,2018年所有現役F/A-18中隊都將換裝F/A-18E/F,全部F/A-18將不晚於2030財年被送入飛機墳場。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張斌)

關注本公眾號有以下三種方式:

1、點擊本文頂部藍色「空天防務觀察」字樣,點擊「關注」;

2、在微信的「通訊錄」-「公眾號」中,點擊右上角的「+」號,輸入「AerospaceWatch」查到到本公眾號之後點擊,再點擊「關注」;

3、長按下面的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美國第3批次型F/A-18E/F戰鬥機具有5大變化
    按目前計劃,波音公司預計將從2022年開始,把現在的第2批次(Block Ⅱ)F/A-18E/F升級改造為第3批次(Block Ⅲ)。根據波音公司F/A-18和EA-18項目主管丹·吉利恩(Dan Gillian)的說法,第3批次飛機有以下5大關鍵變化:——增強網絡能力。將採用「戰術瞄準網絡技術」(TTNT)。
  • 【裝備發展】美國F/A-18E/F戰鬥機的傳感器融合能力得到驗證
    第3批次型F/A-18E/F想像圖(上圖)和波音公司為該批次發展的先進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下圖)。該座艙採用了源自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大面積顯示器」,其顯示畫面能互相嵌入而不僅僅是分區域各自顯示(美國波音公司圖片)第3批次型F/A-18E/F的改進主要是大規模的結構和傳感器升級,其關鍵是增加了與其它F/A-18E/F和E
  • 【裝備發展】美海軍披露F/A-18E/F戰鬥機測試項目進展
    2019年8月22日,美海軍第23試驗與鑑定中隊(VX-23)透露,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正開展多項重要升級項目:
  • F15,F-16,F/A-18,F22,F35,都在這兒了!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4)
    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地飛彈、反艦飛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相比以往的飛機,F-16最顯著的特點有:無框架的氣泡座艙蓋可為飛行員提供更大的視角;座椅傾斜30度,能減少重力對飛行員的影響;側裝的控制杆便於操縱;首次使用靜穩定/電傳飛控系統,使飛機更靈活機動。
  • 統治航母甲板的蟲族,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近況
    截至目前,美國海軍已擁有30個「超級大黃蜂」一線艦載戰鬥機中隊,其中19個裝備單座F/A-18E,10個裝備雙座F/A-18F,還有一個中隊混合裝備這兩種戰鬥機。此外美國海軍還擁有4個裝備F/A-18C單座「老式」或「經典大黃蜂」的一線艦載中隊,美國海軍陸戰隊則擁有11個裝備各型「經典大黃蜂」的一線中隊。
  • 美國F-22猛禽戰鬥機
    1983年9月,美國空軍與7家公司籤訂了概念研究合同,同時與普•惠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籤訂發動機的驗證和鑑定合同。1991年12月16日,空軍確定了F-22戰鬥機的外形,並製造了風洞試驗和測定雷達反射截面使用的模型;開始準備內部設計和飛機製造用的工具。1992年6月4日,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F-22的設計修改。同月,進行了F119型試驗型發動機部件的關鍵性設計評審,完成了發動機詳細設計階段的工作,決定進行F119發動機的生產和組裝。
  • 美國海軍超級猛禽F-18大黃蜂戰鬥機
    技術參數:名稱:F/A-18A-D「大黃蜂」首飛時間:1974年6月9日(YF-17)服役時間:1980年5月研發單位: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氣動布局:後掠翼發動機數量:雙發飛行速度:超音速F/A-18C武器裝備技術數據性能數據最大飛行速度:1,915千米每小時
  • 波音獲得美國國防部新合同,為F/A-18E/F戰鬥機「續命」
  • 美國F系列戰鬥機發展史
    典型機型:F-15鷹 、F-16戰隼、F-14雄貓、F-18大黃蜂;第四代戰鬥機,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出現時間: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設計特點:因發動機的進步、可允許作較長時間的超音速巡航、強調飛機具備「高敏捷」機動飛行性能、並在不犧牲其他指標前提下具備一定程度的(電子)隱身性、在構造和設備方面具備高可靠性和易維護性。當然它也必須配備全智能化的先進武器。
  • 世界戰鬥機代差劃分標準,美軍長期保持領先一代標準
    第1代戰鬥機的外形與使用渦輪螺旋槳驅動的戰鬥機有些相似之處,如採用直機翼,帶機炮,雷達還僅在特殊的夜間戰鬥機上裝備。雖然比起先前的飛機具有很多優勢,但第一代戰鬥機有著很大缺陷,如其使用壽命很短,發動機可靠性差、體積笨重,其功率也只能進行緩慢調節。
  • 從發展歷程看我國臺灣空軍F-16最新裝備的偵察吊艙有多強
    上世紀80年代,大量機載偵察吊艙被研製並裝備於各型多用途飛機,偵察吊艙能使現代作戰飛機實時向地面發送高清晰圖像。由於這些偵察吊艙的廣泛裝備,目前世界各國已經不發展專用的戰術偵察機。F-16「戰隼」(Fighting Falcon)多用途飛機是美國第三代或第三代半戰鬥機,服役於1978年,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研製。
  • F-16戰鬥機
    ,與F-15戰鬥機一道是美國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1993年通用動力將航空業務出售給洛克希德,在此之後的F-16戰鬥機稱為洛克希德F-16。       在設計上F-16針對越南戰爭空戰經驗大幅度優化視距內格鬥性能,是美國第一種能夠進行9G(88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也是美國首先採用線傳飛控、人體工程學座艙的戰鬥機之一。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地飛彈、反艦飛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
  • 你知道美軍的F-16、F-18戰鬥機都有了,那F-17去哪兒了?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是美國海軍所發展一種專門針對航空母艦起降而開發的對空/對地全天候多功能艦載機,它同時也是美國軍方第一架同時擁有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機種,對於空間有限、承載機隊數量不多的航空母艦而言,像F/A-18這種角色多變的泛用機種,是非常優秀的配屬選擇,也是目前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種。
  • 洛克希德 F-104「星「戰鬥機(上)
    而空空飛彈的發展則使得樂觀派相信,未來空戰將向遠距發展(確實沒錯,但直到數十年後的今天,這個趨勢才逐漸明顯),戰鬥機應該攜帶更多的飛彈和更大的雷達,以便在遠距殲敵;同時需要更多的油量以便獲得足夠的留空時間;當然,這樣一來戰鬥機的重量就大多了,只用於空戰未免浪費,所以不妨再增加對地攻擊能力……  然而,經歷了朝鮮空戰的飛行員卻並不這麼認為。
  • 第四代戰機F-35C何以被稱為經典?
    >從F-35C看四代戰鬥機航空電子信息系統主要能力及發展趨勢作者:plus評論員  高書亮美國海軍28日宣布,六架F-35C艦載機已開始在美國海軍「林肯號」航空母艦上進行新一輪驗證,這是F-35C首次與一艘航空母艦艦載機聯隊相結合,與其他海軍現役戰機共同執行任務,作為其首階段運作測試的一部分,以爭取在2019年2月達初始作戰能力(IOC)
  • F-22「猛禽」戰鬥機戰鬥機載彈模式
    ·格魯門公司的F-23戰鬥機,後來F-22戰鬥機成功勝出,成為美國空軍新世紀裝備的空優戰鬥機。F-22戰鬥機的研究進度之所以會一拖再拖,除軍方功能需求方面的不斷變化外,期間為將多種新技術融合進戰機設計之中也是重要的原因,這些新技術為戰機帶來了遠超同時代其他戰機的技術優勢,使其在空中的靈敏性、速度和低可探測性能達到戰鬥機開發的新高度。雖然不是一款純粹追求最大限度低可探測性能的先進戰鬥機,但「猛禽」亦在其進攻和防禦作戰方面,充分利用了低可探測性技術賦予的優勢。
  • 【英翻】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22、SU-57、J-20的對比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將向您呈現比較美國最好的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中國最好的成都J-20戰鬥機和俄羅斯最好的戰鬥機蘇霍伊Su-57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蘇霍伊Su-57是俄羅斯正在為俄羅斯空軍開發的第五代噴氣式戰鬥機,成都J-20是一種為空軍研發的第五代單座、隱形噴氣式戰鬥機。
  • 美海軍F/A-18E/F戰鬥機完成首次「小直徑炸彈」Ⅱ制導投放試驗
    「小直徑炸彈」Ⅱ(GBU-53或SDBⅡ)首次由美海軍的一架F/A-18E/F戰鬥機完成制導投放試驗。「小直徑炸彈」Ⅱ計劃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而F/A-18E/F將繼美空軍F-15E戰鬥機之後,成為第二型裝備這種炸彈的飛機。 「小直徑炸彈」Ⅱ是美軍研製並投入使用的第二代小直徑炸彈,由美空軍和美海軍聯合投資發展,雷神公司(今雷神技術公司)為主承包商。
  • F-104戰鬥機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空軍此時仍未就這個項目表態。這個項目事實上是洛克希德公司自行投資發展的。到了 1953 年 1 月,美國空軍「武器系統 303A 」項目招標揭曉,洛克希德的輕型戰鬥機原型中標。當年 3 月 12 日,美國空軍和洛克希德籤訂合同,要求其生產兩架原型機供驗證評估,並賦予空軍飛機編號 XF-104 ,洛克希德內部的設計代號則是 083-92-01。
  • 國產教練機發展簡介
    __biz=Mzg2MzAxNDMxMg==&mid=2247483968&idx=1&sn=b835ff4f0c5f6d5006cf25ec7cf7ea6f&chksm=ce7e5e87f909d791baa2c604fd78baa13c43bad3b6990bc5be837095405becf0ef4b0aaa03ca&mpshare=1&s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