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閩海紀要》等史書的記載,鄭成功集團多次有進軍呂宋的念頭(菲律賓),早在鄭成功剛收復臺灣時就有對呂宋動手的念頭。此後鄭經也試圖攻打呂宋,甚至在施琅兵臨城下時,「建威鎮黃良驥、水師鎮蕭武、中提督中鎮洪邦桂等」依舊要求攻打呂宋。鄭氏武裝如此厚愛呂宋,是因為臺灣並不是一個好的根據地,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裡兩萬多人馬要麼自己種田,要麼跑回大陸找糧食,實際包圍熱蘭遮的人馬並不多;施琅攻臺時大部分鄭氏武裝也要種地,嚴重影響了戰鬥力。
而呂宋「田禾四時皆可種,亦產木棉」,被鄭氏集團看作是風水寶地。而鄭氏集團沒有將計劃付諸實施關鍵人物就是鄭經。就在鄭成功「每欲徵之」呂宋時,寶貝兒子鄭經鬧出了大新聞。鄭經繼承了祖父鄭芝龍早熟、喜歡熟女的特點,在19歲以前就在鄭家武裝中成了實力派,也在19歲那年和四弟的奶媽鄭家乳母陳氏生下了長子鄭克臧(他爺爺鄭芝龍是17歲就勾搭上了庶母)。
鄭經以小妾有子的名義向鄭成功報喜,39歲的鄭成功一聽自己當了祖父興奮異常連忙送了禮物。但鄭經的老婆唐氏家人知道真相,唐氏祖父唐顯悅(福建進士出身,是南明唐王政權的重要文官)專門向鄭成功寫了「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齎(ji)賞。此治家不正,安治國乎?」的信件加以斥責。在親家的刺激下,鄭成功派堂兄鄭泰跨海「處理」掉敗壞門風的鄭經,鄭泰似乎認為這是他們家的傳統,沒有遵從鄭成功的命令。
鄭成功死後,鄭經還是因為作風問題被部下嫌棄,好在老師陳永華(也就是陳近南,他比鄭經大九歲)給力,他在拿下臺灣,還用鴻門宴幹掉了堂伯鄭泰。鄭泰的兒子弟弟鄭鳴駿、兒子鄭瓚緒因此降清,他們帶走了作戰兵力8000餘人,船200餘只,還不嫌麻煩地帶走了金、廈地區三百門大炮、四百零三門百子銅炮。這個舉動改變了清朝和鄭式集團的力量對比,後來施琅的攻臺主力就是以這些人為種子部隊。
在鄭家分裂的基礎下,清軍與荷蘭人聯手進攻金廈地區,雖然在海戰中失敗,施琅卻奪奪取了鄭氏在大陸上的據點。鄭經在退回臺灣後不得不實行了「分配諸鎮荒地,寓兵於農」的政策,鄭氏軍隊中只有「各鎮屯田者十之三」為常備兵力。因此鄭經在位期間急需穩定的糧食產地,他試圖三藩之亂中奪回福建老家的土地也就在情理之中,呂宋攻略也就暫停了。
1680年陳永華病死,1681年好色的鄭經(死因就是縱慾無度)也病死,他去世時並沒有扶持自己能幹的長子鄭克臧(就是和奶媽合作生產的那個)上位。十二歲的鄭克爽在馮錫範的支持下幹掉了哥哥鄭克臧(也就是陳永華的女婿)上位,鄭家在臺灣的統治進入了倒計時,就跟沒有餘力展開呂宋攻略。至於施琅兵臨城下時鄭氏部下的打算,也就是一種不服輸的念頭罷了。因為當時鄭家已經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軍隊和大半船隻(200多艘船隻剩下31艘),在清軍步步緊逼的前提下,這麼幹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鄭芝龍當年明明是閩盜、海賊?
鄭成功如何狠打殖民者的臉?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