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集團為何不南下進軍呂宋?那個坑爹坑兒子的鄭經是禍首

2021-02-22 冷兵器研究所

按照《閩海紀要》等史書的記載,鄭成功集團多次有進軍呂宋的念頭(菲律賓),早在鄭成功剛收復臺灣時就有對呂宋動手的念頭。此後鄭經也試圖攻打呂宋,甚至在施琅兵臨城下時,「建威鎮黃良驥、水師鎮蕭武、中提督中鎮洪邦桂等」依舊要求攻打呂宋。鄭氏武裝如此厚愛呂宋,是因為臺灣並不是一個好的根據地,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裡兩萬多人馬要麼自己種田,要麼跑回大陸找糧食,實際包圍熱蘭遮的人馬並不多;施琅攻臺時大部分鄭氏武裝也要種地,嚴重影響了戰鬥力。

而呂宋「田禾四時皆可種,亦產木棉」,被鄭氏集團看作是風水寶地。而鄭氏集團沒有將計劃付諸實施關鍵人物就是鄭經。就在鄭成功「每欲徵之」呂宋時,寶貝兒子鄭經鬧出了大新聞。鄭經繼承了祖父鄭芝龍早熟、喜歡熟女的特點,在19歲以前就在鄭家武裝中成了實力派,也在19歲那年和四弟的奶媽鄭家乳母陳氏生下了長子鄭克臧(他爺爺鄭芝龍是17歲就勾搭上了庶母)。

鄭經以小妾有子的名義向鄭成功報喜,39歲的鄭成功一聽自己當了祖父興奮異常連忙送了禮物。但鄭經的老婆唐氏家人知道真相,唐氏祖父唐顯悅(福建進士出身,是南明唐王政權的重要文官)專門向鄭成功寫了「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齎(ji)賞。此治家不正,安治國乎?」的信件加以斥責。在親家的刺激下,鄭成功派堂兄鄭泰跨海「處理」掉敗壞門風的鄭經,鄭泰似乎認為這是他們家的傳統,沒有遵從鄭成功的命令。

鄭成功死後,鄭經還是因為作風問題被部下嫌棄,好在老師陳永華(也就是陳近南,他比鄭經大九歲)給力,他在拿下臺灣,還用鴻門宴幹掉了堂伯鄭泰。鄭泰的兒子弟弟鄭鳴駿、兒子鄭瓚緒因此降清,他們帶走了作戰兵力8000餘人,船200餘只,還不嫌麻煩地帶走了金、廈地區三百門大炮、四百零三門百子銅炮。這個舉動改變了清朝和鄭式集團的力量對比,後來施琅的攻臺主力就是以這些人為種子部隊。

在鄭家分裂的基礎下,清軍與荷蘭人聯手進攻金廈地區,雖然在海戰中失敗,施琅卻奪奪取了鄭氏在大陸上的據點。鄭經在退回臺灣後不得不實行了「分配諸鎮荒地,寓兵於農」的政策,鄭氏軍隊中只有「各鎮屯田者十之三」為常備兵力。因此鄭經在位期間急需穩定的糧食產地,他試圖三藩之亂中奪回福建老家的土地也就在情理之中,呂宋攻略也就暫停了。

1680年陳永華病死,1681年好色的鄭經(死因就是縱慾無度)也病死,他去世時並沒有扶持自己能幹的長子鄭克臧(就是和奶媽合作生產的那個)上位。十二歲的鄭克爽在馮錫範的支持下幹掉了哥哥鄭克臧(也就是陳永華的女婿)上位,鄭家在臺灣的統治進入了倒計時,就跟沒有餘力展開呂宋攻略。至於施琅兵臨城下時鄭氏部下的打算,也就是一種不服輸的念頭罷了。因為當時鄭家已經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軍隊和大半船隻(200多艘船隻剩下31艘),在清軍步步緊逼的前提下,這麼幹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鄭芝龍當年明明是閩盜、海賊?

鄭成功如何狠打殖民者的臉?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鄭成功因兒子鄭經婚外情:讓中國丟了一個將菲律賓納入版圖的機會
    今日我們就來聊聊鄭成功與他兒子鄭經的故事。收復臺灣,意氣風發明朝時期,臺灣被荷蘭殖民者掠奪掌控,就已經脫離了中國大陸的管轄。於是鄭成功作為愛國將領就被皇上賦予了收復臺灣失地的任務。鄭成功擁有著卓越的戰鬥指揮能力與作戰的經驗,一路上鄭成功帶領著士兵橫渡海峽、巧渡鹿耳門,追著窮寇到了赤嵌城。
  • 鄭成功壯年暴亡之謎!長子鄭經的汙行坑爹,造成政權內部分裂!
    公元1661年,鄭成功命令世子鄭經鎮守廈門,自率領兩萬五千人的軍隊向臺灣進發,後來就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鄭成功收復臺灣」故事,將臺灣從荷蘭人手中收回。鄭經的母親——也就是鄭成功的正室妻子董王妃,出身書香門第,有賢內助之稱,為鄭成功生下至少五個兒子,不過除了鄭經勉強成年以外,其他幾個兒子年紀都不大,其中最小的五子(大名叫鄭智)因為年幼,還聘有乳母陳昭娘(也有說法認為陳昭娘是鄭成功的小妾,但煮茶認為該說缺乏證據)。正是這個陳昭娘,在此期間與鄭經有了不可描述的關係。
  • 鄭成功臨終前為何下令殺死妻子、長子和孫子
    本就經歷太多事情和曲折的鄭成功,身體就已經很脆弱了。但是鄭成功的兒子做了一件事讓鄭成功直接氣到猝死。鄭成功臨死前還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內容是處死鄭經、鄭克臧、陳昭娘和自己妻子董氏。究竟鄭經做了何種事惹得鄭成功如此憤怒?且往下看。其子叛逆與乳娘亂倫,管教無方下令處死鄭經是鄭成功的長子,生母是董氏。
  • 從鄭成功家族的興衰看臺灣的出路!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以前是活躍在東海一帶的走私集團的黑社會老大,說得更直白點就是海盜。日本是島國資源奇缺,明朝實施海禁把日本搞得很被動,所以非常依賴鄭芝龍。鄭芝龍於是在日本有了根據地,1624年與日本女子田川氏結婚生下了鄭成功。
  • 鄭成功的真正死因
    鄭成功出師前對戰爭的酷烈早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將自己所有能打硬仗的將領幾乎全部帶走,只留少數部隊駐守金廈,大有破釜沉舟、「不破樓蘭誓不還」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導致鄭成功流星隕落、英年早逝的原因錯綜複雜,稍加分析梳理,可用悲憤、羞愧、痛心、憂愁四詞予以概括。正當鄭成功歡慶光復臺灣之時,突然傳來南明永曆皇帝父子被吳三桂絞殺的消息。自隆武帝死後,鄭成功一直以桂王永曆帝為正朔,遵永曆年號,並不時遣使朝拜。永曆帝父子敗亡,意味著南明朱姓王朝的徹底覆滅,鄭成功的反清復明也就失卻了最後的依託與支撐。
  • 【6月23日】鄭成功:不同的歷史定位
    鄭成功的父親就是我們10月22日史鑑講料羅灣海戰的鄭芝龍,鄭芝龍的海商軍事集團在17世紀控制了馬尼拉,廈門,日本各港口的整個遠東海域,期間經過遠東海域的所有商船都需要懸掛鄭氏令旗,每條船每年交給鄭氏軍事集團三千兩白銀,曾經有一年他們的收入,超過了大明朝的財稅收入。
  • 鄭氏家族堅守臺灣多年,為何在鄭克塽時期被康熙收復?鄭克塽結局
    鄭芝龍降清之後,兒子鄭成功率領鄭芝龍的舊部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因此南明朝廷還專門賜鄭成功姓「朱」,於是有了「國姓爺」的叫法。清廷力量強盛,南明節節敗退,鄭成功後來也只能退居廈門和金門。後來他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駐軍,鄭氏家族入主臺灣。鄭成功去世之後,兒子鄭經繼續抗清。
  • 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何英年早逝?說出原因令人震驚!
    當然,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疾病,早在1652年,鄭成功的荷蘭醫生就曾經發現他的異樣,只不過當時鄭成功並未在意。除此之外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其子鄭經做出了令其蒙羞之事,他和弟弟鄭睿的乳母陳氏通姦,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日後的鄭克臧。當時在臺灣的鄭成功開始還為添孫而感到高興,但是當他明白這個孩子的來歷之後,立刻大發雷霆,要求廈門守將將鄭經、自己的妻子董氏、乳母陳氏以及所生的嬰兒全部斬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此時的鄭成功的情緒可能已經受到疾病的影響,變得狂暴而不理智。
  • 【精彩文章】鄭成功抗清的原因
    簡言之,即認為鄭成功之所以抗清,主要的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思想,而是由於本集團或一己的利益受到清軍的損害。對於這個論點,我們未能同意。        首先,我們知道,鄭成功雖是在唐王政權覆滅之後才起義抗清的,但在此之前,早已參加過抗清活動。
  • 南明朝廷「乞師日本」:日本為何不願反清復明?
    時過境遷讓明日之間無須糾結過去的恩怨,但南明向日本借兵並不是因為對昔日日本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麼難忘的印象,或者認為日本會不計前嫌來幫助自己光復中原。南明之所以會多次向日本求援,主要是因為與日本有著緊密聯繫的鄭氏集團接受招安,加入了南明陣營,南明和後來的臺灣明鄭政權向日本借兵,大部分是經由鄭芝龍、鄭成功、鄭經或他們的部將鄭彩等人之手完成的。
  • 臺北市長柯文哲說鄭成功「精神錯亂」,有沒有道理? 短史記
    鄭成功生前的自我身份認同是「隆武忠臣」;當然,作為海商集團領袖,其舉措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私心鄭成功原名鄭森,生於1624年,其父鄭芝龍出身海盜,後來成為雄霸東南沿海的海商集團領袖;其母田川氏是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長崎縣平戶市)人。鄭成功7歲時,才被鄭芝龍從日本接回福建。鄭成功曾考中秀才,並拜於名士錢謙益門下。
  • 母親已受辱自盡了,鄭成功為何還要把母親開膛破肚?真相令人動容
    有人或許要問,鄭成功為何要這麼做?此時說來話長,不是國姓爺心狠手辣,而是以此明志。鄭成功的母親叫田川松,出生於日本平戶,其養父是福建海商,和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關係不錯。鄭成功的爹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後來出海販賣麝香,到了日本,然後再日本安家落戶,娶了日本女人田川松,也就是鄭成功的媽媽。
  • 鄭成功軍攻荷蘭在臺灣的熱蘭遮城(1月25日)
    在353年前的今天,1662年1月25日(農曆臘月初六),鄭成功軍攻荷蘭在臺灣的熱蘭遮城。
  • 民族英雄鄭成功
    一天,鄭芝龍帶兒子去拜見皇帝。隆武帝見鄭森一表人才,十分喜歡,拉著他暢談形勢,問道:「你覺得明朝還有復興的可能嗎?」鄭森在皇帝面前一點兒也不拘束,侃侃而談:「我看還是有可能的,陛下還有民心支持,只要聯合各地的抗清力量,把大家組織起來,還要籌足糧草,力量強大了就可以北上收復南京。
  • 決戰呂宋(二十二)
    武藤指出,鑑於存在以下突出難題,東京大本營原本倡導的「呂宋決戰」已不可能。
  • 鄭成功收復臺灣
    這位將領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他出兵的目的是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佔據了幾十年的寶島臺灣。鄭成功原名鄭森,號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朝滅亡後,唐王朱隸鍵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權,鄭成功跟隨父親鄭芝龍入仕為官,頗受唐王賞識,賜姓朱,改名成功,當時人敬稱他為「國姓爺」。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苦苦勸阻,投降了清朝。
  • 臨高為何會成為穿越小說的熱點?
    眾多「穿越者」和「穿越集團」,陸續「登陸」臨高,在那裡發展工業、建設軍隊。但看過《鴉片戰爭之前,香港和上海都不是小漁村》一文的讀者會發現,現實生活中臨高縣的工業發展得不太好。那為何《臨高啟明》中的穿越集團會以臨高為基地建設工業?為何臨高會成為穿越小說的熱點?
  • 鄭成功攻臺(1)儒生鄭成功
    換做200年前,誰都不會想到,甚至都不認識這群建州女真。換做20年前,在瀋陽稱帝的皇太極,想不到。更甚至,2年前,剃髮降清的洪承疇也想不到,一切既然來得這麼突然。富二代、官二代、鄭氏私人武裝海運集團的繼承人,這都是鄭森此刻身上的標籤。
  • 鄭成功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
    生意做得很大的鄭芝龍在日本期間與日本女性發生關係,乃至迎娶日本女性與之生子都不奇怪。只是這位被稱為田川氏的鄭成功生母是否真的是個血統純正的日本人?還是個華僑?鄭成功的母語是日語?還是泉州話?還是他與鄭芝龍一樣懂得多國語言?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