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攻臺(1)儒生鄭成功

2021-02-13 自說自話的ZongCai

鄭成功攻臺(1)儒生鄭成功

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戰爭系列的第一篇章,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講鄭成功,講鄭成功與荷蘭人在臺灣的戰爭始末。

背景1:突然崩塌的大明

1644年,屹立276年的大明朝,轟然倒塌。而攻破北京的大順軍,卻沒有繼統江山。入主中原的是來自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清。換做200年前,誰都不會想到,甚至都不認識這群建州女真。換做20年前,在瀋陽稱帝的皇太極,想不到。更甚至,2年前,剃髮降清的洪承疇也想不到,一切既然來得這麼突然。

當然,即使是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的那一刻,遠在南方的鄭氏父子,仍然想不到這場劇變快得如此誇張。

此時的鄭成功還叫「鄭森」,未滿20歲,剛剛從福建鄉下來大城市南京不到1個月。

富二代、官二代、鄭氏私人武裝海運集團的繼承人,這都是鄭森此刻身上的標籤。換做今天的例子,我們不妨稱他為鄭氏海運集團的長公子,而鄭氏海運集團則是他父親鄭芝龍創辦,壟斷中日琉三國貿易,制衡西葡荷西方勢力,橫跨東亞、東南亞海域的龐大集團。

背景2:「戀母」的鄭成功

6歲前,父親鄭芝龍還在創業,鄭成功和母親「田川氏」住在日本平戶,理所當然,鄭成功的母語是日語。深受日本文化影響。

6歲時,父親鄭芝龍徹底洗白,這個發家於日本平戶的大海盜,終於完成了無數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殺人放火受招安」三部曲,成為了大明水師將軍。鄭成功也被名正言順的接回福建晉江讀書,接受大明儒學教育。

但是,根據當時的規定,日本國人是不得跟隨外國人出國的。所以,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留在了日本。

而鄭成功之後再未回過日本,一直在中國接受者正統的儒學教育,立志做一名經世濟國的儒生。

從後面的故事看,鄭成功對他母親的思念一刻都沒有停息過,這是左右鄭成功一生的「原始碼」。

到了鄭成功20歲,進入了南京國子監,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並按照儒生的風俗,由師長為他取字「大木」。

背景3:20歲前鄭成功的內心世界

好了,到這裡,想必聽總裁節目的觀眾們,大多也18、9歲考上大學,從故鄉獨自一人到大城市讀大學的經歷,那我們結合著自身經歷就可以輕鬆的推理出鄭成功頭20年的內心世界。

1,6歲前基本沒見過爸爸,只和媽媽相依為命,生活在日本平戶,並在這個逐步懂事兒的年紀,模模糊糊的懂得了「我爸爸是個海賊,是個壞蛋」,「我聽不懂、也不願聽爸爸和大人們咋咋呼呼的語言」,「我是個日本另類」,「我只想永遠和愛我的媽媽在一起」……

2,突然有一天,爸爸說要接我去中國,還是爸爸在中國做了大官。以後還要讓我去大城市南京讀書,這樣畢業後才能繼承爸爸的事業,繼續做大官。「我爸爸終於不是壞蛋了!我們要回中國了,我終於不是另類了!」小鄭成功高興的把這些消息告訴媽媽,而媽媽傷心的落淚,摸了摸他的頭,什麼也沒說。只到海船開出很遠很遠,小鄭成功才知道,媽媽並沒有上船。而爸爸告訴他,只要在中國好好讀書,將來做了大官,就能把媽媽從日本接過來。

3,於是小鄭成功瘋了一樣讀書,讀所謂的聖賢之書,立志過個儒生,考取功名,做大官,我不想再像爸爸一樣做壞蛋,不想再做鄭氏族人眼中的東洋另類。

4,但是,小鄭成功越來越發現,他的書雖然讀得好,但依舊是個另類,爸爸雖然做了大官,但所有人依舊覺得咱們就是海盜,就是壞蛋。

5,等到十來歲,完全董事的時候,小鄭成功才知道,爸爸原來是一個龐大的海盜集團頭子,最厲害的絕學就是搖擺在東洋(日本)西洋(西葡荷)和大明勢力之間,火中取慄。

6,小鄭成功總是一個人孤僻的讀書,暗暗地立志:「將來,我必然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我要向聖賢之書中說得那樣,當一個勇敢無畏的儒生,我要讓我的祖國大明稱霸海洋,我要證明,我不是另類,我不是壞蛋!」

小鄭成功就是在這樣一種強大的壓力之下,成長起來的一個勇敢的儒生,他嚮往母愛,嚮往被愛,由愛而生的強大的壓力卻讓他離「愛」越來越遠。這些經歷,導致他冷峻、偏執而瘋狂,這都將影響他以後的一舉一動。我們後面慢慢看。

背景4:目睹南明滅亡的儒生們

總裁相信,明朝的儒學基礎教育是足夠強大的,更何況一個一心想洗白,一心想讓自己孩子更有文化的「海盜頭子」鄭芝龍,一定會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儒學教育。所以,用14年的時間,足夠讓這個只會說日語的小鄭成功成為一個史可法那樣無畏的大明儒生。

鄭成功在福建老家完成了頂尖的儒學基礎教育,剛到南京國子監,可能入學儀式都沒有辦完,崇禎帝自縊,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的消息就傳到了南京。此時的鄭成功一定是怒髮衝冠,感覺上天如此突然,就把救國救民的大任留給了自己!自己大展身手的時候到了!

呵呵,年輕的小鄭成功啊,估計他雖然在父輩們腥風血雨的故事中長大,但也是第一次見到真正的戰爭。僅僅一年以後,多鐸的大軍輕而易舉的就殺入揚州、金陵,殺害南明弘光帝,誅殺史可法,殺盡閣部官員,揚州十日大屠殺,殺得所有南方人都傻眼了,南明的長江天塹在清軍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偏安是不可能了,這只能剃髮降清啊!

這一段南明的歷史,太沉重了,總裁不想講,本著輕鬆愉快的原則,我們就做如下簡單的總結吧,把故事聚焦到鄭成功與荷蘭人的戰鬥上,快放前進:

此時,目睹南明滅亡的儒生們大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投降派,就像北京的儒生們一樣,崇禎帝死時無一人在身邊,李自成上朝的第一天全齊刷刷的跪在了大順的朝廷下。

第二類,抵抗派,就像南明的史可法一樣,抱有幻想,感覺拼死抵抗至少可以偏安一隅。揚州十日之後,這類人基本都涼了。

第三類,嘴炮派,就像南明的內閣、六部一樣,滿紙的義憤填膺,滿心的黨同伐異;滿口的我反對,滿腦子的不知道!結果大家就在這種爭吵中眼看著第二類儒生毫無章法的亂作為。

好了,此時的鄭成功必定還是儒生,他也逃不出這三類,在這個生死抉擇的一瞬間,他究竟選擇了哪一類,走了一條什麼樣的道路?歡迎大家在彈幕裡用1,2,3投票。下期總裁為大家揭開一個你意想不到的答案,也是你從教科書上看不到的答案,並繼續與大家分享。

(待續)

相關焦點

  • 民族英雄鄭成功
    因為皇帝所賜的姓不能隨便用,所以以後鄭森就用「鄭成功」這個名字了。當日隆武帝還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得到了這樣的殊榮,鄭成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忠貞不貳,為光復國土戰鬥至死!幸得皇帝改名後的鄭成功意氣風發,加緊練武, 同時在福建各地招兵和籌糧,以實際行動來實現他對隆武帝的承諾。
  • 【鄭成功的故事】海上起義
    誰料到清朝軍隊打到安平時,不分青黃皂白,到處姦淫燒殺,鄭成功的母親翁氏也憤然自盡。鄭成功得到母親慘死的消息以後,不顧危險,帶領部下,殺回安平。看到家鄉遭到破壞,母親又死於非命,隆武帝也已殉難,國恨家仇,集於一身,不禁悲憤滿腔,便跑到南安孔廟,將儒服燒掉。他對著孔子的牌位沉痛地說:「我過去是個儒生,今天變成了孤臣。國難當頭,人各有志。我也要走自己的道路。現在把儒服還給先師,請先師理解我的心情。」
  • 鄭成功的收臺之戰,到底與荷蘭人發生了什麼呢?
    二月一日,鄭成功率領文武眾官員祭江,這之後,便率領著戰船向臺灣出發。那麼,鄭成功的收臺之戰,到底與荷蘭人發生了什麼呢?一、第一次進攻——大獲全勝1.兵力充足卻不敢懈怠鄭成功在南京之戰慘敗,十萬大軍剩餘不足一二,再加上還需要布在邊境上,用來抵禦清兵的兵力,鄭成功所能帶去收復臺灣的,只有一萬人。
  • 鄭成功收復臺灣
    這位將領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他出兵的目的是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佔據了幾十年的寶島臺灣。鄭成功原名鄭森,號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朝滅亡後,唐王朱隸鍵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權,鄭成功跟隨父親鄭芝龍入仕為官,頗受唐王賞識,賜姓朱,改名成功,當時人敬稱他為「國姓爺」。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苦苦勸阻,投降了清朝。
  • 鄭成功為何能打敗侵臺荷軍
    1660年初,鄭成功兵敗南京的消息傳至臺灣,島上一片風聲鶴唳。漢人士紳開始各自選邊站,有向荷蘭人通風報信的,也有聯絡鄉民準備配合國姓爺的。其中一位稱為「三哥」的,更是先主動請荷蘭人加強防禦,後來又矢口否認,拒絕合作,被荷蘭人抓起來拷問。所有情報都聲稱:三月月圓,荷蘭人召開地方會議(殖民者召集各地原住民長老參加的集會)時,鄭成功就要攻臺。
  • 從鄭成功家族的興衰看臺灣的出路!
    鄭芝龍的投降遭到兒子鄭成功的堅決反對,於是鄭成功率部出海繼續反清。鄭芝龍投降清朝後,卻遭到滿清南徵主帥的欺騙,被移送京城編入漢軍正紅旗。鄭芝龍多次被清政府任命為招撫大使,希望能夠勸鄭成功歸降,都被鄭成功嚴厲拒絕。
  • 鄭成功的故事
    為擺脫荷蘭的殖民統治,臺灣和福建沿海人民奮勇反抗,最終在鄭成功的領導下,收復臺灣。鄭成功,福建南安人,出生於明末清初的戰亂時代。1646年,鄭成功起兵抗清,成為當時最主要的抗清力量。眼看大清統一大陸已成定局,鄭成功從全局考慮,打算收復臺灣,作為抗清根據地,並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熱的荷蘭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各族人民。
  • 鄭成功大仙求道記
    鄭成功大仙求道記開臺尊王、延平郡王、守護真君一、鄭成功大仙求道過程
  • 臺北市長柯文哲說鄭成功「精神錯亂」,有沒有道理? 短史記
    圖註:鄭成功勢力範圍圖鄭成功死後,因為中國現實政治的需要,其歷史面目極其多變,時而叛逆時而英雄1、在明遺民眼裡,鄭成功乃是「存故國之衣冠於海島」的諸葛亮光復臺灣前,中國國內即有關於重塑鄭成功在臺影響的討論。至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即將鄭成功的「民族英雄」和「開臺聖王」的形象合二為一,肯定他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及發展臺灣的功績。為表尊崇,臺籍將領李友邦率「臺灣義勇隊」赴鄭家故裡致祭;國民政府在赤嵌樓舉辦「鄭成功史料展覽」;「228事件」後,白崇禧赴臺宣慰,也去拜祭了延平郡王祠,以上舉動都意在借鄭成功,重申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
  • 鄭成功的真正死因
    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的不朽功績,被人們長期稱頌的並非那矢志不移的抗清功業,而是收復臺灣、統一祖國、開闢荊榛的偉大壯舉。為了達到恢復大明天下的目的,鄭成功殫精竭慮,將個體生命的能量幾乎發揮到了少有的極致狀態。據一則史料記載,鄭成功曾一再遣使日本,意欲借兵抗擊清廷。
  • 鄭成功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
    最後,鄭成功的軍隊於1661年攻臺灣,擊退荷蘭勢力而於1662年正式佔領臺灣臺南一帶,然同年不久後,鄭成功或因心勞成疾,病死於臺灣(參閱奈良修一,《鄭成功:南海を支配した一族》山川出版社,2016)。上述鄭成功的歷史,許多人耳熟能詳,但若論及細節,則就有理解深淺之差。
  • 【6月23日】鄭成功:不同的歷史定位
    這一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然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滿清入主中原,南方的明朝遺臣擁立福王朱由菘登基,南明弘光政權建立,第2年1645年,多鐸率軍南下,破揚州佔南京,弘光帝被俘而死,一直教導鄭成功要忠君愛國的老師錢謙益降清。
  • 順治並未出家,而是被鄭成功轟死於廈門
    這段話翻譯成為現代漢語,它的意思就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投降清朝以後,幾次寫信給鄭成功,勸鄭成功投降,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順治皇帝不死心,所以每次都指示把鄭芝龍軟禁,企圖通過鄭芝龍招降鄭成功。」張宗洽先生認為,這段文字解釋了鄭成功對攻臺時機的選擇,具有相當高的史學價值。二、順治之死的幾種舊說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蠻清第一位侵略中國後的首領福臨告病身亡。其子玄燁即位,就是康熙。
  • 大明最後的重步兵:鄭成功鐵人軍
    鄭成功是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抗擊荷蘭人收復臺灣的功績,但是鄭成功麾下的部隊,了解的人可能並不多。今天介紹一下鄭成功的王牌部隊:鐵人軍。1658年,鄭成功組建了一支特殊的軍隊—鐵人軍。雙方參戰艦達到1200多艘,鄭成功派遣「鐵人軍」右虎衛鎮駐守高崎寨。廈門之戰一共打了兩場,滿清兩度發起聲勢浩大的搶灘登陸都被鄭成功擊敗。鐵人軍配合鄭成功水師,大敗滿清大軍。根據《清耆類選編》、《皇朝通志》、《康熙實錄》中記載,可考的廈門之戰滿洲籍將官陣亡的有八十人,其中從三品以上陣亡者達28人,參戰的一萬數千名滿洲籍官兵大半被殲,對當時男丁總數只剩四萬九千餘丁的滿洲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 戰場|國姓爺的海軍:鄭成功與清朝的海戰
    清軍統帥濟度在勸降鄭成功失敗後,在各地徵調船隻,準備兵分兩路,進攻鄭成功。一路以泉州守將韓尚亮率拼湊起來的水師船隻,進犯廈門思明州;另一路則由大將章佳·達素統領陸軍,進屯鄭氏老家石井,準備進攻白沙城。 為了抗擊清軍的入侵,鄭成功再次下令將思明與白沙的平民以及將士的家眷轉移到海上諸島,然後調遣水陸官兵,布陣以待。
  • 話劇《鄭成功》,又名《臺灣歸來》連載之二
    鄭成功:黃安將軍,你的任務仍然是掌管好我們的艦隊,隨時準備攻擊殲滅敵人可能出現的海上援軍,我估計荷蘭人的援軍在二三個月之後就會到來。你們還要儘量駛近海岸,用船上的火炮支援攻城之戰,同時,要注意躲開城堡炮火的攻擊。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黃安:遵命。鄭成功:各位,我們必須儘快地攻克赤嵌城,這樣,我們才能繼續攻往另一座城堡—臺灣城,荷蘭人稱它為熱蘭遮城。
  • 【空中研學課堂29】廈門(3)鄭成功收復臺灣
    鄭成功為何被稱為「國姓爺」?鄭成功的演武場在現在廈門什麼地方?有多少軍馬?鄭成功的軍隊在臺灣哪裡登陸?荷蘭軍艦的強大之處在於哪裡?海戰時鄭成功採用什麼戰術來應對?鄭成功分別採用何種戰術攻下了堡壘赤坎樓和熱蘭遮城?在圍困荷蘭殖民者的同時,鄭成功如何解決軍隊糧食問題?對臺灣後來發展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說鄭成功是民族英雄?
  • 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中荷軍隊單兵實戰能力評測
    鄭氏未能與李定國呼應,以及北伐南京的失敗,確實也有實力不足,戰兵缺乏的緣故(在南京之役時鄭成功的戰兵可能也只有2萬多人),不宜過於苛責,能夠與清軍纏鬥十餘年,越打越強,鄭成功已經足以稱為英雄人物了。鄭成功攻臺時雖有兵力2.5萬,但經過南京之役的損耗,其以鐵人軍為首的陸軍戰兵損失慘重,陸戰力量此時已經非常虛弱。
  • 【精彩文章】鄭成功抗清的原因
    簡言之,即認為鄭成功之所以抗清,主要的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思想,而是由於本集團或一己的利益受到清軍的損害。對於這個論點,我們未能同意。        首先,我們知道,鄭成功雖是在唐王政權覆滅之後才起義抗清的,但在此之前,早已參加過抗清活動。
  • 鄭成功的神秘身世
    鄭成功他爸鄭芝龍在福建是閩海王,其實就是半個海盜(主要業務是走私)。在南明也算是資深搞國際貿易的。從事國際交流總有不少出差的機會,那時候常去日本。於是娶了一位日本女人也就是鄭成功他媽。他媽媽田川氏生了兩個男孩,他的胞弟叫田川七左衛門,他出生在日本長崎,他挫敗了正在崛起的海上馬車夫—荷蘭,粉碎了荷蘭人的亞洲佔領計劃,解放了寶島臺灣,他就是Koxinga,中文名叫鄭成功……今天的盤面弱勢反彈的原因並不是機構昨天拋售雄安概念,而是銀行委外資金收縮。So銀行委外資金收縮到底是神馬鬼?委外業務就是銀行通過賣給老百姓理財產品或者是自營資金委託給別的機構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