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大仙求道記

2021-03-02 mailycloud

鄭成功大仙求道記
開臺尊王、延平郡王、守護真君

一、鄭成功大仙求道過程

鄭成功大仙,因為擊退荷蘭人、收復臺灣、教化臺灣百姓有功,歸空之後,被中天玉皇大帝封為氣天神,號「開臺尊王」,民間亦有稱「延平郡王」。

氣天神的氣數是有限的,福報再大,總有一天也要輪迴投胎,所以氣天神都很積極尋找有緣人,希望得到明師一指點,超生了死。

剛好有一個特殊的緣份,於1970年左右,在臺灣彰化縣二水鄉贊修宮開法會。這一場法會是韓老前人(白水聖帝韓雨霖老前人)親自主班,剛好開臺尊王的亂身鄭武財也來開法會,開臺尊王就把握這個因緣,在法會中借竅。適逢當天是老前人的誕辰,開臺尊王就跟老前人祝壽,並叩求老前人慈悲,希望可以求道。

開臺尊王說:「不知小仙是否有這個因緣,可以求道?」

老前人不敢答應,因為氣天神求道,需請示南極老仙翁。

老前人就說:「氣天神求道,非同小可,尊王可先渡萬人,以示誠意。」

當時開臺尊王就發願說:「小仙願渡四萬人。」開臺尊王還特意要求,如果有幸求道,希望由陳大姑(陳鴻珍前人)點道。如果從民國59年到現在,開臺尊王透過其廟渡化求道之人數,已遠遠超過4萬人了。

老前人感受到開臺尊王的誠心,遂應其求道請求,由陳大姑點道。求道後有留下結緣訓,請參閱下文。

二、寶劍贈光慧,九二一大地震顯化

開臺尊王求道之後,更發願守護道場,捍衛道場及先天大廟的安全,不遺餘力。

尤其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前,開臺尊王指示將一把鎮山寶劍放到陳大姑前人所屬的草屯「光慧」發一崇德道務中心,並請前人在大廟門前為他蓋一座小廟,自願請命率領天兵大將守護光慧,讓該處躲過九二一大地震的災難。

由於光慧正位於地震帶上,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前庭被撕裂、隆起,但裂痕去到前庭後,呈30度轉向,令大樓主體的架構皆完整無捐,更令人驚訝的是,後來前庭填土修補落成時,地磚剛好一塊不剩,且因此又把前庭拓寬。此事令很多勘驗災情的專家都覺得神跡顯赫,太不可思議了!可見開臺尊王的守護實在是功不可沒。

從此以後,光慧夜裡有時候會聽到千軍萬馬的聲音,就是開臺尊王帶領天兵天將護衛光慧。由於開臺尊王的守護功德甚大,被無極老母封為「守護真君」。所以「守護真君」就是開臺尊王的先天果位。

三、曾壇主獻地建光慧

說起「光慧」發一崇德道務中心,不得不提「曾壇主獻地建光慧」的故事。話說曾壇主曾多次想賣此地,都賣不成功,原來是濟公老師派一位土地公守了那塊地三十年,待陳大姑來建道務中心,後來是仙佛慈悲顯化給曾壇主,最後曾壇主獻地給陳大姑。土地公守地的故事,是老師後來借竅時說出的。

當光慧建成後,在替開臺尊王安座時,有請示開臺尊王,神尊的排位該如何安排?開臺尊王很謙卑,說自己無功無德,應該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坐中位,開臺尊王跟福德正神(土地公),則坐兩旁。所以在光慧有供奉開臺尊王及福德正神,就是因為此因緣。

四、求道結緣訓

西元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廿五日歲次庚戍十一月廿八日 發一崇德雲林道場 二水贊修宮 社會界臺語三天率性進修班

開臺尊王慈悲借開元殿乩生竅訓(乩生為此班法會班員)

開通道路渡眾賢 民民劫劫永流連
臺灣世事千萬變 族親帝德開恩典
尊旨奉命來結緣 英靈諸善為根本
王法無邊地閻羅 雄心愈惡後世善
奉母初次來見面 鄭著秀劍自安然
玉皇天尊慈悲念 成仁凡塵何時間
旨點明路福無邊 功德道路可回天

吾乃

開臺尊王 民族英雄 鄭成功 奉 玉旨

吾就是開臺尊王,初次與諸位結緣,無話可談,只談歷史。

不過眾士今天能這樣快樂過日,你們知道初開的臺灣歷史嗎?你們只知為酒色財氣,其價值比禽獸不如。

上天降劫,啟醒迷昧,自己作孽而怨天,只看眼前,但吾在昨天有降寫幾字草字,證明神威 ,再準備一張紙寫幾句,證明仙佛是有否。

吾之經遇歷史,今天來訴出:

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南縣石井鄉。

父親:鄭芝龍(清朝人)(明朝末)。

母親:田川惠子(日本人)。

本名:鄭大木。

出生:永曆二年(公元一六六〇年)六月廿四日午時誕生。

第一世:出生之時在海灘邊石巖下,我即是鱷魚神,三百年吃草維生。轉世為開漳聖王,又名陳聖王(唐朝名將陳元光)。

第二世:為鄭成功,自十五歲進入大學,十八歲經明朝崇禎皇封為鄭成功,攻南京勝利,永曆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九六年),來開臺灣,四月初五日在安平登陸,由南部至北部,中開來到中部鐵砧山,永康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九九年),被蕃兵圍困後絕糧渴水,吾祈禱天地以後用寶劍插下地,其劍入土甚深,即出水、 浮米又產田螺,流出山外,一時感動當地蕃兵,蕃兵即退入山, 吾北上往新店三日後,返安平港逝世,(那時被蕃兵圍困,無力可行,用劍插入鐵砧山地穴為鱷魚的咽喉部位,軍師廖大清叫我在山下安營對你有利,若山上安營對你不利 ),到永康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九九年八月十五日,被送安平一命鳴呼,到今 年(公元一六六〇年至一九七〇年 )三百十年,此是開台歷史。

上天慈悲能超拔吾上理天,初次來結緣。現正值三期末劫,大開普渡,不認真修道,怎能做人呢?前世因果能在世做人,做人應有做人的價值,才不枉費。做人前賢們所講金石良言,好好醒悟,修道要有真誠之心,前人代表天命,救咱的靈性脫出苦海。如今三期末劫,大家必須自珍自重。

吾今日能顯化,即是奉命來提醒提醒,咱人生在世做人必須明白因果,逢著三期末劫,如不知生死大事,迷了路徑就永遠沉淪苦海。所以大家能得大道,好好修善,明知人倫道理,如今仙佛慈悲顯化,給大家啟化,請必須詳細參悟,俗事人事有上下之分,一般人所造罪孽,層層處處,浩劫連連降下,吾處處顯化保佑,又奉 老母慈旨,在各廟裡顯化,在嘉義溪口鄉,在那裡勸化眾生求道,同登覺路,吾在理天逍遙,為何又要臨凡,就是為了提醒大家,早日走正路。

在臺灣逝世後再轉為明治天皇,是吾三次轉世。

道不是現在才有,自古就有,如今三期普渡,前人奉命來臺,諸天仙佛皆要打幫助道,他老人家不是為了錢,故如有怠慢趕快改過。

我另再提筆寫幾字,今天有耽誤時間,請大家詳細聽,才不辜負仙佛、前人等的慈悲。

相關焦點

  • 鄭成功攻臺(1)儒生鄭成功
    鄭成功攻臺(1)儒生鄭成功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戰爭系列的第一篇章,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講鄭成功,講鄭成功與荷蘭人在臺灣的戰爭始末
  • 鄭成功的故事
    為擺脫荷蘭的殖民統治,臺灣和福建沿海人民奮勇反抗,最終在鄭成功的領導下,收復臺灣。鄭成功,福建南安人,出生於明末清初的戰亂時代。1646年,鄭成功起兵抗清,成為當時最主要的抗清力量。眼看大清統一大陸已成定局,鄭成功從全局考慮,打算收復臺灣,作為抗清根據地,並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熱的荷蘭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各族人民。
  • 民族英雄鄭成功
    因為皇帝所賜的姓不能隨便用,所以以後鄭森就用「鄭成功」這個名字了。當日隆武帝還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得到了這樣的殊榮,鄭成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忠貞不貳,為光復國土戰鬥至死!幸得皇帝改名後的鄭成功意氣風發,加緊練武, 同時在福建各地招兵和籌糧,以實際行動來實現他對隆武帝的承諾。
  • 鄭成功收復臺灣
    這位將領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他出兵的目的是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佔據了幾十年的寶島臺灣。鄭成功原名鄭森,號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朝滅亡後,唐王朱隸鍵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權,鄭成功跟隨父親鄭芝龍入仕為官,頗受唐王賞識,賜姓朱,改名成功,當時人敬稱他為「國姓爺」。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苦苦勸阻,投降了清朝。
  • 鄭成功的真正死因
    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的不朽功績,被人們長期稱頌的並非那矢志不移的抗清功業,而是收復臺灣、統一祖國、開闢荊榛的偉大壯舉。為了達到恢復大明天下的目的,鄭成功殫精竭慮,將個體生命的能量幾乎發揮到了少有的極致狀態。據一則史料記載,鄭成功曾一再遣使日本,意欲借兵抗擊清廷。
  • 【鄭成功的故事】海上起義
    誰料到清朝軍隊打到安平時,不分青黃皂白,到處姦淫燒殺,鄭成功的母親翁氏也憤然自盡。鄭成功得到母親慘死的消息以後,不顧危險,帶領部下,殺回安平。看到家鄉遭到破壞,母親又死於非命,隆武帝也已殉難,國恨家仇,集於一身,不禁悲憤滿腔,便跑到南安孔廟,將儒服燒掉。他對著孔子的牌位沉痛地說:「我過去是個儒生,今天變成了孤臣。國難當頭,人各有志。我也要走自己的道路。現在把儒服還給先師,請先師理解我的心情。」
  • 【精彩文章】鄭成功抗清的原因
    簡言之,即認為鄭成功之所以抗清,主要的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思想,而是由於本集團或一己的利益受到清軍的損害。對於這個論點,我們未能同意。        首先,我們知道,鄭成功雖是在唐王政權覆滅之後才起義抗清的,但在此之前,早已參加過抗清活動。
  • 鄭成功的神秘身世
    鄭成功他爸鄭芝龍在福建是閩海王,其實就是半個海盜(主要業務是走私)。在南明也算是資深搞國際貿易的。從事國際交流總有不少出差的機會,那時候常去日本。於是娶了一位日本女人也就是鄭成功他媽。他媽媽田川氏生了兩個男孩,他的胞弟叫田川七左衛門,他出生在日本長崎,他挫敗了正在崛起的海上馬車夫—荷蘭,粉碎了荷蘭人的亞洲佔領計劃,解放了寶島臺灣,他就是Koxinga,中文名叫鄭成功……今天的盤面弱勢反彈的原因並不是機構昨天拋售雄安概念,而是銀行委外資金收縮。So銀行委外資金收縮到底是神馬鬼?委外業務就是銀行通過賣給老百姓理財產品或者是自營資金委託給別的機構打理。
  • 歷史上的今天|鄭成功收復臺灣
    在352年前的今天,1662年2月1日 (農曆臘月十三),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1662年2月1日,我國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軍隊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了臺灣。鄭成功是福建南安縣人,他自幼善於思考,英勇有為。父親鄭芝龍是明末福建總兵官。他的少年時代正處於中國的大動亂時期,所以,救國救民的思想在心底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鄭成功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
    是的,鄭成功被認為是一位具「日本人魂」的英雄,一位大東亞共榮圏思想與行動的先行者。對於這樣的鄭成功形象,或許有人感到困惑。鄭成功是中國人啊。重要的是,不同於降清的鄭芝龍,與日本有所淵源的鄭成功選擇與清朝政權繼續對抗,且成功取得臺灣的控制權。正是這一歷史事實與其政治決斷使江戶時期的劇作家、小說家便得以在混血兒鄭成功的故事中,加入許多日本的歷史記憶、歷史想像與認同要素。然後,在甲午戰後,在日本佔據臺灣之後,源於江戶時代的鄭成功形象又可用來強調日本與臺灣乃至南方的關聯,致使鄭成功終成為日本帝國向南發展的英雄先驅者。
  • 戰場|國姓爺的海軍:鄭成功與清朝的海戰
    清軍統帥濟度在勸降鄭成功失敗後,在各地徵調船隻,準備兵分兩路,進攻鄭成功。一路以泉州守將韓尚亮率拼湊起來的水師船隻,進犯廈門思明州;另一路則由大將章佳·達素統領陸軍,進屯鄭氏老家石井,準備進攻白沙城。 為了抗擊清軍的入侵,鄭成功再次下令將思明與白沙的平民以及將士的家眷轉移到海上諸島,然後調遣水陸官兵,布陣以待。
  • 大明最後的重步兵:鄭成功鐵人軍
    鄭成功是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抗擊荷蘭人收復臺灣的功績,但是鄭成功麾下的部隊,了解的人可能並不多。今天介紹一下鄭成功的王牌部隊:鐵人軍。1658年,鄭成功組建了一支特殊的軍隊—鐵人軍。▲現代畫家所畫鄭成功鐵人軍士兵  次年,1659年的鎮江大捷中,鄭成功的鐵人部隊首次登場。根據記載,六月二十日,在鄭軍剛剛登陸立足未穩之際,鎮江清軍提督管效忠打算趁此先下手為強。
  • 從鄭成功家族的興衰看臺灣的出路!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以前是活躍在東海一帶的走私集團的黑社會老大,說得更直白點就是海盜。日本是島國資源奇缺,明朝實施海禁把日本搞得很被動,所以非常依賴鄭芝龍。鄭芝龍於是在日本有了根據地,1624年與日本女子田川氏結婚生下了鄭成功。
  • 鄭成功為何能打敗侵臺荷軍
    然歷史上真正的鄭成功,在軍事技戰術方面從未顯露過任何過人之處,他勝在謀略——包括戰爭決策,也包括迷惑、恐嚇敵人來達到目的的技巧。實事求是地說,鄭成功在把握攻臺時機上佔有絕對主動權,因為荷方兵力極為有限,不能防禦全島,為備戰只得採取極端措施,而鄭的等待無論為任何原因,更加疲憊一方必是荷蘭。  等到真正出徵前夕,鄭成功的首要對手並不是荷蘭人,而是他那些不情不願的部下。1661年農曆正月,部將聽了徵臺密議「俱不敢違,然頗有難色」。
  • 【6月23日】鄭成功:不同的歷史定位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鄭成功,只有朱成功的,滿清為了維護它的正統,忌諱「明朱」二字,在公文等行書上稱他為「鄭成功」,這樣鄭成功的叫法開始慢慢深入人心,就流傳了下來。到了1721年,康熙去世前1年,臺灣朱一貴借鄭成功起事,於是大清官方廢除「開山王廟」重新把鄭成功定義為「海賊」,乾隆稱鄭成功的後代為「餘孽」,到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這是日本政府自從明治維新以來第一次向國外發動的戰爭,也是清朝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日本入侵乃至吞併臺灣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當時負責處理臺灣事務的沈葆楨上書朝廷,要求為鄭成功追諡建祠,於是1875年朝廷追諡鄭成功
  • 順治並未出家,而是被鄭成功轟死於廈門
    文中所說藩主就是鄭成功。這段話翻譯成為現代漢語,它的意思就是:有人密報鄭成功,說順治是在廈門的思明港被鄭成功屬下的大炮炮擊而死。清朝的大將軍達素不敢公開這一消息,但是驚動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這皇上哪兒去了?沒了,然後就召達素回京。當時達素不敢回京,畏罪自殺。後來滿清太子即位,就是康熙。康熙即位以後宣布順治駕崩就是這麼一個消息。
  • 鄭成功收復臺灣,給荷蘭的招降書有句話很霸氣
    公元1661年,鄭成功突襲侵佔臺灣的荷蘭侵略者,收復寶島臺灣,對後世的意義非常重大。臺灣島在遠古時和亞洲陸地是相連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造成部分陸地下沉而形成臺灣海峽。鄭成功年少時隨其父親去過臺灣島,目睹過臺灣島民的苦難,對其日後決心收復臺灣有一定的影響。1659年,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退回思明(廈門)。鄭成功認為清朝統治漸穩,堅守小小的思明不是長久之計,準備另謀根據地。瞌睡遇到枕頭,剛好何斌(前荷蘭通事)因和荷蘭人發生糾紛逃回廈門,給鄭成功帶來了臺灣島的地圖和重要情報。鄭成功就開始著手準備收復臺灣。
  • 鄭成功臨終前為何下令殺死妻子、長子和孫子
    鄭成功跟隨父親走南闖北見識多廣,自然比同齡人要聰明的多。初出社會的鄭成功通過考試成功考中了秀才,然後人生就如同開了掛一般一路高升,就連禮部侍郎也十分的看重他,要把自己的親侄女送給鄭成功做妻子。明朝對鄭成功父子也是有知遇之恩的,鄭芝龍一直在海上遊蕩,一直想要一個安安穩穩的生活,再加上鄭成功也需要讀書,所以鄭芝龍才對明朝如此感恩涕零。
  • 【空中研學課堂29】廈門(3)鄭成功收復臺灣
    空中研學課堂29:鄭成功收復臺灣(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B站觀看)課後問題:-關於鄭成功-鄭成功為何被稱為「國姓爺」?鄭成功的演武場在現在廈門什麼地方?有多少軍馬?鄭成功的軍隊在臺灣哪裡登陸?荷蘭軍艦的強大之處在於哪裡?海戰時鄭成功採用什麼戰術來應對?
  • 話劇《鄭成功》,又名《臺灣歸來》連載之二
    (鄭成功在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鄭成功:敵人的城牆確實堅固,看來,我們的炮火不能把它摧毀。這樣吧,讓我們試著抵近射擊,將炮彈打進城中,以消失敵人,消耗他們的兵力,他們的兵力是不多的。周全斌:可是,那樣做危險就更增大了。士兵的傷亡會成倍增加。鄭成功:為了消滅敵人,攻佔城堡,我們必須這麼做。周全斌:是,堅決執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