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2021.3.18 F4戰鬥機和中國

2022-01-07 大水來

最近,軍用航空界一大新聞是日本F4戰鬥機退役,在隱身時代,這是落後2代的老舊飛機,技術上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但是還是非常值得一說,畢竟,這是給中國留下了太多回憶的機型。

F4戰鬥機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神器,飛機綜合作戰能力很強,迄今為止中國二代飛機中,沒有一款能全面趕超的。

首先說,這一款飛機,也曾經攻擊過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艦載F4戰鬥機發射AIM7麻雀飛彈攻擊我方殲5,無意中被甩掉了,飛彈誤擊了另一架F4,將其擊落。

這款飛機也被我國殲6戰鬥機擊落過,當時的氛圍下,確實非常鼓舞人心,但是平心而論,這並非是F4戰鬥機一無是處,中國空軍也在努力追求F4的超級能力:依靠大型雷達發現目標,遠程發射飛彈攻擊!類似的能力,我國在40年後的2004年,才在殲8F戰鬥機上實現。

多年前,看慣了航空雜誌,也去了航空企業,誰能想到,某年在資料室看到的老舊報告卻是,70年代,美國海軍航母24架F4戰鬥機同時進攻上海,當時的海空軍,完全擋不住,看完結論就懵了,當然,後來也能明白了,F4戰鬥機可以夜間遠程作戰,載彈量很多,設備先進,那時候防空就是高炮和紅旗2飛彈,空軍的殲5和殲6,也沒有靠譜的雷達,確實很難攔得住,而殲7戰鬥機,在70年代非常難用,毛病百出,到了80年代才比較穩定。

等了40年,殲8F終於趕上了F4的空戰能力,當然,這個時候F4戰鬥機也退的差不多了,裝備AIM120飛彈的改型只有德國人的型號,大家都玩三代機快20年,誰還關心這種老舊的過時型號?除了德國這種慘劇國家,長期依靠F4和狂風戰鬥機,先進的高機動颱風戰鬥機服役特別晚,不得不讓F4升級航電和飛彈,繼續發光發熱,這就是AN/APG65雷達+AIM120飛彈的組合。

那時候研發殲8戰鬥機的目的,主要是高空高速攔截敵機,包括B52轟炸機,圖22轟炸機,以及米格23,和F4戰鬥機,事實上,忙了40年,基本沒有啥用,從殲8I到殲8II,殲8III,一直沒有在最需要的時候頂上來,真正頂用的,還是2000年後的殲10和殲11戰鬥機,之前的殲8戰鬥機非常尷尬,僅僅是比殲7飛機推重比更強,加速更快點。

殲8F戰鬥機第一次具備了超視距攻擊能力,也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當然,空海軍都沒有要求沈飛增加精確對地攻擊能力,雖然沈飛也展示了掛載KH31和別的武器的機型,在對地攻擊方面,和飛豹相比,幾乎一無是處。

飛豹戰鬥機,完成了空海軍給的使命,當然,和F4還是不能完全相比,主要執行遠程對地對海攻擊任務,對空任務取消,得益於巨大的機頭尺寸,可以安裝800mm口徑的大型雷達,可以發現100公裡之外的敵機,即使設計單位開始想給飛機安裝超視距攻擊空空飛彈,最終還是給取消了,畢竟速度太慢,機動性也不太行,雖然中低空格鬥中,經常把殲8打得滿頭是包。

中國空海軍在上世紀60年代制定的計劃中,先進的對地攻擊超音速遠程飛機,是剛需,最終多次上下馬,變成了海軍的盤中餐,空軍退出,飛機很多性能指標,就是看著F4來指定的,當然,到了後期,特意增加了機動性指標,提高飛機的存活能力。

從飛豹戰鬥機的設計來看,飛機完全犧牲了高速性能,就這個角度而言,一架F4登得上中國殲8+飛豹,這是時代的印跡,我們中國航空工業水平很差,設計師確實不太行。

飛豹戰鬥機算是中國設計師第一次設計大型超音速攻擊機,比較遺憾的是,對於機身掛點設計太差,在西方飛機中,比如F4,F15E,幻影戰鬥機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飛機機身下安排了大量的掛點,還有超長重型掛點,就飛豹一個接近20米長的大飛機,機腹就一個大型油箱掛點,實在太浪費,這也是水瓶和經驗不足的體現。

也是命運的作弄,假如當年飛豹總師是強5的總師陸孝彭,飛豹機身下,最少會有估計會有3到5個掛點,就搶5這種小不點,設計師都塞了10個掛點,機身下一共4個!

從飛機掛載來說,強5設計非常合理,遠遠超過飛豹,這也是歷史的遺憾,在後續的飛機設計中,設計師就非常注意這一點,比如殲10戰鬥機的機腹5個掛點。

中國在80年代蜜月期,還向美國提出F4機頭圖紙資料的要求,但是遭到拒絕,最終西飛還是依靠自己得到的一些殘骸以及各種外出考察得到的資料,完成了座艙的設計。

雖然不夠完全,也勉強達標,畢竟是第一次,飛機設計顯得粗笨,阻力大維修性差等等,但是保證了掛點多,航程遠,具備比過去任何一款飛機更強的攻擊能力。

強5的成功,主要歸功於設計師善於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這種學習能力,最終被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很好繼承下來,最近些年還大幅度增加了自主創新能力,真是一代強過一代。

PS:沒有F4戰鬥機的刺激,中國航空工業也很難發展到這個地步,到了2000年後,換代時期,中國開發了殲10和殲11應對美國的F16和F15,沒有完全佔優勢,到了2020年前後,中國殲-20應對美國F22和F35,基本成功,更換渦扇15後,基本沒有啥短板。

有個強悍的敵人,某些時候並不是壞事,可以促使你更加努力更加認真,更快進步,這或許就是F4戰鬥機對我們的啟示!

前幾天看到俄羅斯風洞測試929,就想寫C929機翼的事情,後來發現,難度太大,機翼氣動太複雜,基本看不懂不得不放棄,等啥時候有機會,有能力,再說。

相關焦點

  • 雜談2021.3.2 韓國KFX戰鬥機進展神速
    最近看到了韓國人大肆宣傳的KFX戰鬥機圖片和視頻,從公開的角度來說,韓國人遠遠走在我們前頭,我們國家從來沒有在任何一款新型戰鬥機研製時期就公開如此詳細的資料
  • 雜談2021.3.31 F5戰鬥機的前前後後
    對於這一款飛機的評價,和中國的殲7/俄羅斯的米格-21相比,有一個斷言:空戰一無是處,但是對地攻擊卻輕鬆碾壓,這一款飛機最大的特色是,採用了美國當時最低端的技術,發動機和設備,堆出來一款湊合用的長壽命戰鬥機,雖然空戰性能不咋地,對地攻擊也不如F4,在那個時候,還是很多國家能負擔的得起的戰鬥機!
  • 格魯曼的小老虎們——F4F「野貓」艦載戰鬥機簡史(3)
    隨後隨著F4F-4生產線的擴大,在這之後的護航航母也和一線航母一樣開始使用具有摺疊翼設計的F4F-4作為艦載戰鬥機。  1944年10月,十八艘搭載著FM-2「野貓」與少量F6F「地獄貓」的護航航母被編入了金凱德指揮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旗下第77特混艦隊第四戰鬥群內,並和若干艘驅逐艦及護航驅逐艦編組為三個作戰單位以執行運輸船隊護航以及登陸支援的任務,三個作戰單位分別順次命名為Taffy 1、Taffy 2和Taffy 3,每艘護航航母攜帶12-18架「野貓」艦載戰鬥機和11-12架復仇者艦載轟炸機。
  • 日本F4戰鬥機徹底退役,飛行整整50年,美制精品捨不得放手.
    ,這三架飛機編號為17-8301/301、47-8336/336和07-8431/431,從此,所有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4戰鬥機徹底退役,從這一天起,日本徹底淘汰二代戰鬥機,在亞洲各國中排名第一,中國和韓國都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徹底淘汰二代機,可以看出日本財力明顯強盛。
  • 雜談殲-20戰鬥機座艙
    現在大體說一下,我們國家第一個側杆駕駛,就是殲-20戰鬥機,過去飛機都採用了傳統的中杆操縱,殲10戰鬥機在航電設計上,大幅度借鑑了以色列的的LAVI戰鬥機,座艙傾斜角度,不像F-16那麼極端的20度,而是中庸的22度,這種設計可以儘量提高飛行員的抗負荷能力,同時也儘量降低飛行員後靠帶來的座艙儀錶板面積大幅度縮水的麻煩。
  • 洞見簡報【2021/11/18】
    2021-11-18 微信公眾號精選安全技術文章總覽洞見網安 2021-11-18黑白天實驗室 2021-11-18 23:16:11這篇文章將分析最經典的注入方法:VirtualAllocExWriteProcessMemoryCreate蛇矛實驗室 2021-11-18 18:41:49通過火天網演中的環境構建模塊,可以靈活的對目標網絡進行設計和配置
  • F4F野貓艦載戰鬥機
    >
  • 2021.10.18 周一 農曆九月十三 俄羅斯戰機緊急攔截美軍轟炸機
    克裡斯蒂安·戴文波特就職於美國《華盛頓郵報》,是一名航天新聞報導領域的專業記者,他第一時間在推特發布了神舟十三號伴月的照片,並稱讚道,「搭載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三號完成了漂亮的發射,奔赴中國空間站。」④強冷空氣繼續影響中東部地區,魯豫蘇皖浙等地氣溫驟降,未來氣溫持續偏低。
  • 留給F4戰鬥機的時間,不多了----今日軍機20190402
    但是在2006年F-14正式自美國海軍退役,而海軍的先進戰術攻擊機(Advanced Tactical Aircraft,ATA),也就是A-12計劃又告夭折,造成原本的對地攻擊主力A-6停役後無以為繼的困境,F/A-18遂同時肩負起這兩款戰機留下的任務真空帶。
  • F/A-18A「大黃蜂」超音速戰鬥機
    F/A-18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主要用於艦隊防空,也可用於對面攻擊。1974年美國海軍提出研製低成本的輕型多任務戰鬥機的VFAX計劃,1975年5月在YF-16和YF-17兩個假選方案中,美國海軍選中YF-17飛機,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由於要求該機既可用於空戰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此編號為F/A-18。
  • 【紅外搜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海軍F / A-18E / F戰鬥機提供紅外搜索和跟蹤航空電子部件
    IRST Block II為F / A-18提供了改進的光學和處理能力,以提高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它將在2021年交付給海軍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武器系統保障部門的官員於周五宣布向洛克希德·馬丁飛彈和火控部門提供價值2000萬美元的獨家訂單,以提供這些IRST組件。IRST使F/ A-18E / F能夠以隱身方式探測、跟蹤和攻擊敵機,而無需告知其存在。
  • 中國戰鬥機家族為什麼沒有出現殲17,殲18,殲19,而是直接到殲20?
    此後的幾十年裡,中國空軍相繼研製出殲-6、殲-7和殲-8系列戰鬥機,其中殲-6戰鬥機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擊落敵機最多的戰鬥機,在長達數十年的服役生涯中,為保衛祖國領空立下汗馬功勞,2010年殲-6全部退役,標誌這款中國名機正式完成了它漫長而又輝煌的歷史任務。
  • 雜談2021.1.7 美國海軍顏值戰機A-5
    作為一款和米格-21戰鬥機同時代研發的飛機,A-5不僅是顏值,更在技術上徹底拉了幾十條街!某些朋友對老飛機不太熟悉的,很有可能看成F-15吧!隨便提一下,該機機頭採用了整體式風擋,我們第一款整體風擋,那是90年代的殲-7E和殲-10戰鬥機,要早一點的話,那是80年代末期的K-8教練機,級別差了一大截。
  • 飛行員報告:在F/A-18「大黃蜂」戰鬥機上飛行和戰鬥(上)
    我還在第11海軍陸戰隊航空大隊(MAG-11)擔任了7個月的武器和戰術教官,駕駛了F/A-18C和F/A-18D。2001年到2003年,我轉到VMFA-323中隊飛F/A-18C(Lot-15批次)。我在VMFAT-101中隊(F/A-18訓練中隊)結束了我的職業生涯,在這裡飛了F/A-18A/B/C/D。
  • 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的新照片讓我們得以一瞥飛機的傳感系統
    8月1日,中國慶祝人民解放軍建軍,公開了下一代殲-20隱形戰鬥機的一些高解析度照片。這是有原因的:2007年,中國黑客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竊取了與F-35發展相關的技術文件。愛德華•斯諾登洩露的文件最終披露了此次黑客攻擊的細節,這只是中國試圖竊取外國航空技術的一個例子;就在2017年,中國黑客還跟蹤了澳大利亞的F-35國防承包商,獲取了這款前沿戰鬥機的更多資料。
  • 零戰21型和野貓F4-F4模型製作手記
    零式戰鬥機21型模型的製作:我在幾年前買過一本楓書坊的書,《零式戰鬥機模型製作入門》。這本書裡有對長谷川1:48比例零式戰鬥機模型的處理意見,考慮到工期的問題,就沒有在這架零式戰鬥機上實施太多改動,但是「如果可以的話,試著把鉚釘重打一遍吧」,表示鉚釘效果非常影響最後的觀感,我就真的一個個鉚釘認真打了一遍——長谷川的許多飛機模型都是這個毛病,沒鉚釘。
  • 統治航母甲板的蟲族,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近況
    波音F/A-18戰鬥機通常被戲稱「蟲子」和「超級蟲」,目前這兩種戰鬥機已經統治了美國海軍航母的甲板,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術打擊主力。
  • 美國製造F-35戰鬥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的公司,被中國制裁
    1976年,因為賄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採購P-3反潛機引發政治醜聞。1986年,收購桑得斯聯盟的電子部門。1991年,與通用動力和波音合作設計YF-22,參與先進戰術戰鬥機(ATF)的競標計劃。1993年,收購通用動力的F-16生產部門。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 零式艦上戰鬥機雜談
    摘錄一些日文雜誌上零式艦上戰鬥機的設計點滴。
  • 18英尺佔美搖臂與CF-18大黃蜂戰鬥機
    點擊上方藍色連結關注 ↑↑↑每日獲取專業人士定製資訊EXL Films的拍攝團隊將一臺18英尺的佔美三角搖臂架設在一臺全尺寸皮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