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關鍵技術得到突破,延遲時間減少1000倍,西方:藏得真深!

2021-02-23 全球博弈


全球博弈(quanqiuboyi)——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解讀,8000萬人訂閱的超級微信大號。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


相信大家都知道,時代在不斷進步,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也在跟隨世界的腳步,現如今世界各國都十分注重軍事武器的發展,比如美國隱形戰機,核航母等等,但凡有這麼多高科技武器的國家,作戰能力都非同小可,而我國在關鍵技術得到重大突破,延遲時間大大減少了1000倍,為此西方國家表示,中國藏得真深。

石墨烯材料突破

 

在隱形戰機問世的時候,幾乎是沒有戰機能打敗的,然而隨著我們國家的努力,終於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美國隱形戰機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將不存在優勢,這項技術的出現,讓西方國家都感到了震驚,而這條好消息就是我們國家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材料突破,這種技術的突破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這種材料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能讓電磁延遲降低1000倍,而且還能讓高科技元器件的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更是對科研實力的一個挑戰,如果太赫茲雷達問世的話,那麼美國隱形戰機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如果哪個國家擁有這項技術,就不用再怕隱形戰機了,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種材料的突破對於我國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

五代機遇到太赫茲雷達不值一提

 

五代機就是在這種材料的衝擊下,才會不隱身的狀態,眾所周知,五代機作為如今世界中最先進的戰機,如果遇到太赫茲雷達的話,它自身一種下場,那就是被擊落掉。更何況這種雷達再加上石墨烯材料,能讓世界縮短一千倍,這也提升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石墨烯材料應用面積廣

 

石墨烯作為一種特殊材料,在很多領域都可以用到,如果將這種材料運用到一些機器上,將會大大提升機器的工作效率,而這不僅能在軍事領域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們國家的一些戰機上就採用了這種材料,它可以保護戰機受到最小的傷害,也能為我國飛行員提供保障。

因此,這項技術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為我們國家未來空戰產生很大影響,即使使用最好的隱形戰機,在太赫茲雷達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而我國作為第一個研究此技術的國家,無疑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就連美國得知此事後都覺得眼紅。

思考者還在閱讀

敲山震虎!德國只是幌子,美國真正要對付的是歐盟!

美國正在走向崩潰?2020,最大的黑天鵝就這樣出現了!

熬夜寫文章,朋友們記得在右下角點下【在看】以示鼓勵!

相關焦點

  • 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我國真空蒸鍍機取得關鍵突破!
    我國目前已成為了OLED面板生產大國,佔據全球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我國在OLED生產設備真空蒸鍍機技術發展上一直較為落後,不得不受制於日韓。值得欣慰的是我國一直在關鍵裝備國產化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最近在真空蒸鍍機關鍵技術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擺脫國外技術依賴指日可待!
  • 【海•要聞】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實現波浪穩定發電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國寶級專家突破關鍵技術,中國一武器問鼎世界,速度是殲-20的4倍
    有媒體爆料稱,中國一款代號為「DF-ZF」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經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能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殺手鐧武器。當然我國能在這款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取得絕大成就,離不開我國廣大的優秀人才,比如說我國的國寶級專家俞鴻儒,在這款高超音速武器研製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 鑄造強國重器: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規律探索與體系構建
    本文將在分析識別關鍵核心技術特性的基礎上,系統反思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挑戰與瓶頸,並從支撐重大技術突破的組織模式、人才培養機制以及新評價激勵機制等維度設計等方面,思考如何構建充滿活力和效力的攻堅創新體系,真正鑄造強國重器。我國的科技事業和高技術產業近年來取得長足進步,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一些領域已在國際上處於並行或者領跑地位。
  • 展望中國核動力航母建造,將突破哪些關鍵技術
    但是新一代國產核動力航母,並不是像外媒風傳中那樣正在上海建造,而是正在攻關突破核動力航母的關鍵技術。那麼,這些關鍵技術都有哪些呢? 要提國產核動力航母要突破的關鍵技術,其中的「重頭戲」,肯定是大功率航母核反應堆技術,它也是超大型航空母艦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術。
  • 央視宣布新航發取得突破,關鍵材料超美國
    曾經有人統計:中國每出口8億件襯衫得到的利潤才能換回一架大飛機,可以看出我國在高端裝備發展上的窘迫。
  • 再次趕超西方, 關鍵技術已領先世界, 下一艘國產航母將完全不同!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中國航母技術趕超西方,電磁彈射及攔阻索技術已經領先世界。航母建造技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特種鋼問題。作為海上的浮動機場,航空母艦要經受大量的艦載機無數次的起降衝擊,並且具備高溫高抗氧化性。
  • 【致敬】他是地道的「國產專家」,卻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最偉大的突破,往往孕育在最平淡無奇的看似重複、枯燥的勞動之中。一天,于敏注意到了解決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問題,由此出發,他又設計出了精巧的結構,使熱核反應可以持續進行下去,氫彈原理的「牛鼻子」被牽住了!
  • 國信放出「超級大招」——全鏈路超低延遲交易解決方案
    作為低延遲交易賽道的領跑者,國信證券擁抱技術革命,鼎力打造集FPGA行情系統、新一代分布式櫃檯系統、極速網絡環境、兩地雙中心報盤等低延遲交易技術於一體的新一代低延遲交易解決方案。從交易所行情出發,經解碼轉發至用戶,用戶發出訂單至交易所整個鏈路實現超低延遲!
  • 我國在第四代核能系統革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6月18日,第四代核能系統鈉冷快堆關鍵技術研究中「鈉-超臨界二氧化碳換熱器研製和試驗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 深度 | 我國大噸位沉船打撈技術有了重大突破!
    「大噸位沉船打撈」項目包含4個子課題,解決了我國大噸位沉船整體打撈過程中面臨的沉船探測、起浮等核心問題,重點突破了大噸位沉船水底姿態探測、沉船船體損傷高清晰觀測、模擬沉船打撈的計算機處理、可視化監控與指揮、鏈式液壓同步提升技術、冷態磨料水射流開孔等重大關鍵技術。
  • 我國雷射陀螺儀持續突破:精度媲美國際水平
    此外雷射陀螺工作穩定,誤差小,體積小,便於使用,雖然現代兵器上一般會配有GPS設備進行誤差修正把誤差減少到一個範圍內,但GPS幹擾設備更加普及,而雷射陀螺是個封閉設備,外界完全無法幹擾。其精度也要高於傳統機械陀螺,可以達到0.0001°/h以下的漂移量,這種設備裝載洲際飛彈上之後,其精度將會大大提高,例如我國的東風-31A從點火起飛到打到美國目標上大概需要30分鐘時間,在用了雷射陀螺儀後
  • 「卡脖子」的35項關鍵技術
    短艙需要將發動機包覆,減少飛行阻力;其進氣道還要具有防、除冰的能力;飛行中,要保護髮動機不受幹擾正常工作;在地面,需要做到方便發動機的維護和維修,一旦短艙有損,飛行中可能會引起發動機嚴重事故。短艙越大技術難度越高。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尚屬空白。查閱所有公開資料,我國尚無自主研製短艙的專門機構,相關院校似乎也沒有設置相關的學科。
  • 遠端射頻模塊(RRU)關鍵技術創新及發展趨勢,包括濾波器關鍵技術創新
    圖4、5G高頻鏈路方案解調器2.2 功放關鍵技術創新功放位於發射通道的末級,通過將已調製的射頻信號進行功率放大,從而得到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例如:100W),然後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天線與電路集成,其優點在於可以簡化系統設計,有利於系統的小型化、低成本,是高頻毫米波天線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正有成為5G高頻天線的熱門技術之一。3、結束語關鍵技術進步直接作用於產品關鍵競爭力提升。以中興通訊RRU為例:• FDD兩發RRU,通過3代產品演進,體積減少61%,熱耗降低32%,成本降低27%。
  • 光電倍增管關鍵技術研究進展(上)
    當前,雷射雷達對於高探測效率、TOF-PET探測系統對於高時間解析度、超快時間響應、高空間解析度等特性的要求均對PMT關鍵技術研發提出了新的挑戰。3.1 打拿極PMT打拿極PMT發展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有近上百種管型,有效探測面可小至微米量級大至釐米量級,目前其管型基本構造已逐漸穩定下來。
  •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中國將邁向顯示強國
    《通知》指出,擬圍繞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第三代半導體及前沿電子材料與器件、大功率雷射材料與器件3個技術方向,啟動30個指南任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中涉及蒸鍍OLED、印刷OLED/QLED、Micro LED、LCoS、光場顯示、電致發光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
  • 突破封鎖反超美國!10倍音速,國產發動機彎道超車在此一舉!
    日前,根據國際著名軍事媒體《簡氏防務周刊》報導,中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關鍵部件:超燃衝壓發動機試驗機現在已經完成了時間長達600秒的地面持續運行試驗
  • 38所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近日,由38所最新自主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這標誌著我國在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航測必看】1∶500 無人機航測成圖誤差分析及高精度成圖關鍵技術
    [關鍵詞] 事後差分GPS;引閃器;構架航線;像點位移;曝光延遲1∶500 地形圖測繪全野外成圖工作量大,工期較長,成本較高。長期以來,為了減少工作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業內一直嘗試採用航測法成圖,並做了大量研究和嘗試,但精度一直不理想。
  • 中國航母彈射器現身 西方震驚新技術
    國產飛彈冷垂髮技術獲突破 可用於彈射艦載機  近日,一部國內軍工企業冷彈射技術的宣傳片在網絡上曝光。  據介紹,該企業研製的拖曳式雙向氣體彈射裝置,是一種具有開拓性的新型彈射裝置。該彈射器的強大推彈力,可從幾百公斤至幾百噸,是目前全球先進國家冷彈射裝置幾倍,並具有機構輕便、操作和維修簡化、彈射功率高、可控性可靠性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