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敵人來襲,我有「海空雄鷹團」這張王牌

2022-01-01 飛行總動員航空網

「太險了!」雄鷹團「藍軍」分隊的驚險動作,往往會把初次接觸者嚇得伸出舌頭,然後發出疑問:「還可以這樣飛嗎?」

在「藍軍」分隊的帶領下,許多人可以像他們一樣飛了。不過,「一次對抗開的加力比平時一年開的還多」。這就叫戰鬥飛行,飛機和人幾乎都到了極限,飛機不停地加力,而飛行員承受的壓力接近8個G(1個G相當於本人體重的1倍)。

不這樣行嗎?陳剛說:「在制定『藍軍』大綱時,我們吵了兩個月的架,最後的共識是:必須這樣,只能這樣。」

東航政委陸曉在總結該團經驗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強出苦中,勝出難中,做平時戰時都肯拼命的人,始終把敢走邊界極限作為有血性的常態化考驗。」

這話是否說大了?平時也要拼命嗎?走邊界極限就意味著冒險,你還要常態化,搞沒搞錯?沒錯!副團長陳小勇告訴我,這是我們從前輩的英雄事跡中悟出來的,也是從實踐中體會出來的。不肯拼命,何談血性?不走極限,哪來王牌?

老一代的雄鷹在空戰中有「八個首創」,每一個都是挑戰極限的結果。

殲6擊落美無人機,是雄鷹團的「八個首創」之一。上世紀60年代,美國AQM-34型「火蜂」式無人駕駛偵察機可飛到18000米以上。有段時間,美軍欺負我殲6飛機不敢飛到這一高度,犯我華南領空,如入無人之境。的確,殲6飛到15000米以上,特別是在這個高度再爬高是很危險的,可能因失速陷入螺旋,開炮的後坐力也可能使發動機熄火。因此,敢不敢挑戰殲6的極限,成為能否打下「火蜂」的關鍵。1965年,S團被毛主席點將調到海南後,大隊長張炳賢帶領小分隊冒險試驗,受汽車衝坡的啟發,終於摸索出利用動力升限,大速度衝向高空殲敵的辦法,最高躍升達18600米。3月24日,中隊長王相一用這一方法在16000米高空首開擊落「火蜂」的紀錄。接著,舒積成又先後擊落「火蜂」兩架。此戰績彪炳史冊,是創舉,也是冒險。「八個首創」就是八次冒險。因為敢冒險,高翔的戰友至今仍親切地喊他「高傻子」。而戰爭總是青睞這樣的「傻子」,讓他們成為英雄,因為他們的「傻」其實是一種科學冒險,是大聰明。

有一種說法:「年初出事故,一年白幹;年尾出事故,白幹一年。」政委耿德軍對我說:「出了一等事故,你才知道什麼叫妻離子散,什麼叫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事故最好能為零,但作為一支部隊,比出事故更可怕是丟掉了闖勁,喪失了戰鬥力。因此,必須在冒險與保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邊界極限。」

副團長陳小勇熱情似火而心細如髮,在飛行上屢屢做出讓人心跳的舉動。

「你們膽太大了!」海司一位首長來調查雄鷹團一次冒險起飛的情況後,半批評半表揚地說。

事情是這樣的:2013年1月21日早晨,某國兩架戰機飛向我某島海域,對我在該海域進行正常巡邏的艦船形成威脅,有必要派飛機前去掩護。可當天東南沿海氣象惡劣,6時,某機場的能見度只有0.8公裡左右。陳小勇、李超分別作為長、僚機,在值班室待命。這時,艦隊和東航首長打電話來,問機場能不能起飛,卻不問能不能降落。這說明此次起飛很重要。團值班指揮員問陳小勇和李超,有沒有起飛把握,得到肯定回答後,便向上報告說可以起飛。放飛後,飛機在跑道上轉瞬即逝,加力的尾焰也很快消失。兩架飛機飛向某海域,我水面艦艇給他們發來信息:「你們來了,我們就放心了。」可首長們卻為飛機降落髮開了愁。華東地區的所有機場均亮「紅燈」,只有浙東某海島民航機場說勉強可以降落。於是艦隊派直升機將原團長楊勇和一個引導小組送到了海島,落地後發現根本不具備起降條件,是機場報錯了數據,只好撤回本場再想辦法,但大霧越來越濃,飛走後再回來接他們的直升機已無法降落。這樣,執行完任務返航的陳小勇、李超只能冒險在本場降落。陳小勇後來說:「當時地標看不見,跑道看不見,在地面引導下,約2公裡時終於看到了機場,在高度70米,距離1公裡時見到跑道,成功降落。」他倆歸來後,雄鷹團又戰鬥起飛兩架次。海軍工作組的調查結論怎麼做呢?從防事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起嚴重的事故徵候;但從完成任務的角度上說,這是一個克服困難、積極完成任務的典型案例。

對此,陳小勇顯得若無其事,說:「不就是盲降嘛,那年去某地給部隊做示範,我/李喆、劉寶/羅長明兩個機組,能見度不足2公裡,陌生機場第一次著陸,機場又沒有『塔康』(空中導航系統)和本場導航系統,靠原始領航也盲降成功了。」這不是冒險嗎?陳小勇說:「當然是。但極限內的風險是必須冒的,極限外的風險是不能冒的。」極限怎麼定?「飛機和武器的性能極限是有科學界定的,而人的身體極限、技能極限是因人而異的。要把飛機和武器的極限發揮出來,人的身體和技能就必須與之相匹配。所謂敢走邊界極限,其實就是追求最佳、最高配置的過程。」

說到這裡,我想起飛行員王雄。S團飛行員到空軍去參加抗載荷測試,9個G,必須堅持10秒,他沒過,經不住他死磨硬纏,再次測試,終於過了。為什麼硬要過呢?陳小勇告訴我:「如果9個G達不到10秒,空中許多特技動作就不能做,就可能完不成戰鬥任務。」在這次測試後,王雄加強了體能和意志訓練,在一次與異型機的自由空戰中,他先後8次成功規避飛彈打擊。內行都明白,規避飛彈飛特技必須一桿到位,身體是要承受5至8個G的壓力的。

陳小勇為有王雄這樣的戰友感到自豪,以哲學家的口吻說:「極限是對常規而言,冒險是對保險而言,都是相對的。同一個動作,對常規而言是冒險,對極限而言並非冒險。就看你是誰了。」

我是誰?我是海空雄鷹團的傳人,「忠誠善戰,氣霸海空」,誰也不是孬種。除了新來的,差不多每個人都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在空勤宿舍,飛行員的床頭有一塊標牌,上面有本人的照片,寫著本人的格言和家屬寄語,記著個人的功績。如:「柴曉明:亮劍海空,有我無敵。家屬寄語:伴你飛翔。」

政治處主任範林坤告訴我:「床頭掛家屬寄語,是夫妻攜手傳承雄鷹精神的體現。我們團的團徽和臂章的底稿就是兩位飛行員的家屬設計的。一位是李喆的妻子李晶晶,一位是周春榮的妻子邵華。」

海空雄鷹團的團徽簡潔美觀,寓意深刻,尤其是鷹頭上的那隻鷹眼,生動得足可以讓你寫出一篇文章。如此傑作卻出自家屬之手,這多少讓我感到意外。「感到意外,是不是瞧不起我們?」見到李晶晶時,這位湖北籍軍嫂對我毫不客氣。問起她的簡歷,方知她是武漢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本在一家大出版社工作,為了支持丈夫,辭職隨軍了。「聽說團裡要製作團徽和臂章,我當然不能置身度外。有一首描寫飛行員的詩說:『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他們卻有比鷹還優秀的飛行技能。』我們又是海空雄鷹團,我就圍繞鷹的形象來構思,像毛主席三次點將、擊落擊傷31架敵機、團隊的榮譽稱號、所擔負的五大使命,等等元素是不可遺漏的。數易其稿,交上去後,居然被選中了。但我只提供了初稿,最後定稿是集體完成的。」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在它40歲時必須作出最重要的決定:要麼等死,要麼浴火重生。這時,它的爪子已經老化,喙已又長又彎,翅膀十分沉重,失去了昔日的矯健和兇猛,無法捕獲獵物了。生死關頭,鷹頑強地用喙擊打巖石,直至老喙完全脫落,靜靜地等著新喙長出來,再用新喙拔掉老化的爪子和陳舊的羽毛,給自己配上新的「武裝」。經歷五個月磨難,撐不住的死了,而熬過來已如鳳凰涅槃,一隻新的雄鷹出現了……」

這是東航司令員孫來沈在作弘揚海空雄鷹精神的專題輔導報告,會場靜悄悄,人們在思考:海空雄鷹團命名50年了,是否也要像鷹一樣長出新喙、新爪……

在團部辦公樓下,有兩個櫥窗,一個叫《論劍臺》,摘登本團軍官的軍事論文;一個叫《他山石》,摘登外軍的相關論文。12月18日,我在《論劍臺》上見到的是團長陳剛寫的《參加海空軍航空兵對抗空戰聯合訓練總結》。這次是異型機對抗,單機、雙機對抗共8架次,他們敗給了空軍某團,這篇文章就是總結失敗教訓的。

不知為什麼,我覺得這篇文章比多少講成績的匯報更讓人相信,「三次點將」後面那塊空白著的圖板,他們一定能漂漂亮亮地填補上。

相關焦點

  • 鷹擊長空:我擊落了蔣臺空飄氣球
    這是一支被中央軍委命名為《海空雄鷹團》的英雄部隊,作風頑強,技術精湛,善打硬仗。在抗美援朝和國土防空作戰中屢立戰功,擊落擊傷敵機三十餘架,是一支長空利劍。     那時,敗退臺灣的蔣介石集團妄圖反攻大陸,他們利用空軍的優勢,經常在福建和浙東沿海地區進行偵察、轟炸和掃射。
  • 中國這張「王牌」一旦打出,美將有切膚之痛,俄媒:這是一記警告
    有俄媒指出:這是一記警告。中國這張「王牌」一旦打出,美將有切膚之痛。 乍一看,這些制裁似乎只是象徵性的,美國這類軍工企業並不直接在華開展業務,但這並不表示制裁不會產生戰略影響。
  • 安徽籍蔣道平,如何從擊落敵人王牌飛行員的英雄,到大學掃地僧
    在美國早期的眾多飛行員中,最出名的非約瑟夫·C·麥克康奈爾莫屬,因為他是美國航空部隊的「三料首席王牌飛行員」。(擊落5架及以上飛機可以稱為王牌,擊落10架及以上為雙料,擊落15架及以上為三料,第一個達成的稱為首席)。而且美國還在當時為他做了很多的宣傳,好萊塢當時也以他的傳奇經歷為背景拍過一部電影。
  • 關注|速看,第三屆「新時代海空雄鷹」亮相!
    這一屆頒獎晚會,以新時代海軍精神為主題,以「新時代海空雄鷹」年度人物先進事跡為主線,分為3個篇章,通過人物短片、現場採訪等形式,多維展現他們愛軍精武、無私奉獻、奮勇拼搏的先進事跡。同時邀請年度人物親屬、身邊戰友、單位主官頒獎。
  • 「假想敵」,要和真正的敵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呢~
    (這段文字讀起來真是細思恐極~)這支部隊曾是前蘇聯紅軍的王牌,蘇聯解體後,該團的地位並沒有下降,俄陸軍每年都要由它出面組織數次師、旅團規模的演習。由於針對車臣分裂勢力和境內外恐怖勢力作戰任務的增多,俄國防部還有擴編該部隊的設想,打算讓它扮演「恐怖組織」的角色。日本的假想敵部隊又稱「離島特戰部隊」,成立於2002年3月,主要負責島嶼特種作戰,駐地為佐世保。
  • 軍事專家透露東海艦隊防區含兩個要地,有十多艘驅逐艦
    這是中國首次動用軍事力量撤僑。此外,首航南太平洋,首航西太平洋等,都由東海艦隊完成。曹衛東表示,東海艦隊的防區主要在東海方向,包括臺灣海峽、釣魚島方向等。據悉,東海艦隊在海軍三大艦隊中,艦艇數量最多。以綜合作戰性能最先進的「中華神盾艦」為例,東海艦隊現役共有4艘052C級驅逐艦,裝備大型相控陣雷達和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包括052C在內,東海艦隊的驅逐艦總數大約有10艘左右。此外,東海艦隊還擁有大約數十艘各種型號的兩棲艦和多艘常規動力潛艇。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零九期】敵人永遠沒有擊中他:抗戰空軍英烈「最後的紅武士」劉粹剛(歷史系列第430講)
    由於日96艦戰的性能太過強悍,航委會規定:儘量避免與日軍護航戰鬥機接觸,除非敵機分散,有隙可乘,否則不得主動攻擊,因此,我機只好避開96艦戰,任由敵轟炸機投彈。日機投彈後並未離開,而是在南京上空不斷盤旋。此後又有3架日驅逐機和6架96陸攻來襲。劉粹剛判斷這股日機並不難對付,於是當即率領袁葆康、信壽巽兩架僚機發動了攻擊。
  • 【深度】未來海空分布式協同構想
    關鍵詞: 分布式作戰;發展構想;力量運用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更多精彩文章請移步中國知網下載閱讀,或持續關注本號更新未來海空分布式作戰總體上將不再由艦載預警、戰鬥機等高價值多功能空中平臺獨立完成,而是通過開放式系統架構和網絡化信息傳輸體系,將當前海空關鍵節點部分傳感器、武器、電子戰功能分解到具備某一或某些功能的中低價值、小型有無人空中平臺上。
  • 未來海空分布式協同構想
    未來海空分布式作戰總體上將不再由艦載預警、戰鬥機等高價值多功能空中平臺獨立完成,而是通過開放式系統架構和網絡化信息傳輸體系,將當前海空關鍵節點部分傳感器、武器、電子戰功能分解到具備某一或某些功能的中低價值、小型有無人空中平臺上。
  • 「王牌?老子打的就是王牌!」
    組建於1941年的美陸戰第1師,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過煉獄般的奪島血戰,齊裝滿員2.5萬人,堪稱王牌中的王牌。面對這支王牌部隊,志願軍第9兵團毫無懼色。11月24日,美陸戰第1師全部進入長津湖地區。
  • 001:牛人奧黑,太平洋戰爭中的第一位美國王牌飛行員
    在持續寫作珍珠港專欄的同時,延伸介紹幾位牛人,對高品質軍事歷史軟文有興趣的同學請果斷按下關注-收藏-加入書架,本篇全文共4018字,配圖22幅,閱讀需要10分鐘。圖1.圖8. 1941年12月8日被一式陸攻補槍擊沉的威爾斯親王號日本人起飛時有一架陸攻發生機械故障(類似的機械故障導致無法出擊在珍珠港、中途島和後來的多次大戰中經常發生,說明了當時日本技術能力的不穩定性),真正來襲的只有
  • 日本海軍頭號夜戰王牌,不靠雷達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然而,意外降臨了,飛機突然抖動起來,"我聽到一聲沉悶的爆炸,接著是一連串小爆炸,飛機劇烈地顫抖著,猛地向左傾斜……"後來機上唯一的倖存者戈登·曼紐爾中士回憶道。這架B-17像一顆墜落的隕石掠過星光璀璨的夜幕,日本海軍夜間戰鬥機的第一號戰果就此誕生,取得這個戰績的人是工藤重敏上等飛行兵曹。
  • 解讀丨我航母編隊首次真槍實彈演習!戰鬥力有多強?
    多架殲—15戰機掛載新型空對空飛彈,從遼寧艦滑躍升空,對來襲敵機進行攔截。這是遼寧艦在入列4年之後,官方首次對外披露遼寧艦實際使用武器的具體細節,也是首次公開航母編隊的合成訓練情況。(詳情:首次!中國航母編隊實兵實彈演習 場面震撼!)。參演兵力主要來自航母編隊和北海艦隊,演習在渤海某海域展開。
  • 盟軍改變太平洋戰爭走向的三張王牌——船舶、石油、大米
    據史料記載:「開戰時在極限線上所計劃的船舶估計,只要有一個因素出了問題,就會從根本上被打亂。況且在那些因素中,佔壓倒比重的特別是戰傷損耗和陸海軍的徵用。這兩個因素在我方掌握戰局主動權的初期作戰階段,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我方的意志來加以控制,但敵人的反攻一激化起來,就唯有看戰局的發展趨勢如何了。」而盟軍逆轉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王牌武器也就是這三樣物資——船舶、石油、大米。
  • 如何擊落美軍王牌?
    降落後才發現,飛機機翼上有3個窟窿。第一批入朝參戰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只有20小時左右,與大量參加過二戰、飛行時間普遍在幾百小時以上的美軍飛行員相比,既談不上飛行技術,更談不上空戰經驗。但不依章法,敢於「拼刺刀」,又善於學習,以戰代練的志願軍空軍,作戰的能力大大出乎美軍的意料。張、單兩人充分利用米格-15的爬升性能,以快速爬上高空。
  • 未來海空分布式作戰構想與力量運用初探
    未來海空分布式作戰總體上將不再由艦載預警、戰鬥機等高價值多功能空中平臺獨立完成,而是通過開放式系統架構和網絡化信息傳輸體系,將當前海空關鍵節點部分傳感器、武器、電子戰功能分解到具備某一或某些功能的中低價值、小型有無人空中平臺上。
  • 美國王牌擊墜40就畫滿飛機,德國王牌默默的寫了一個100+|老照片
    所以他的飛機上不僅有飛機的擊墜標誌,還畫滿了輪船標誌,最後他獲得了騎士橡葉鐵十字。這張著名照片攝於1942年9月上旬,JG-52第9中隊中隊長格拉夫與幾位戰友在史達林格勒地區的作戰間歇。於是他們就開著這5輛坦克一同找到美軍投降了。
  • 關注 | 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飛雷炮」
    小小連長搞研發,低調出世「飛雷炮」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胡宗南部於1947年侵入我晉南地區,四處修建碉堡、暗堡等工事實施「蠶食」作戰。那時我軍的裝備比較落後,尤其缺少重型武器裝備,這對當時在晉魯地區作戰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影響頗大。同年,第4縱隊組織工兵連集訓,著力解決工兵在作戰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