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丨日照歌手獻唱致敬抗戰老兵——老兵不死,也未凋零!

2021-02-28 日照焦點


老兵不死 永不凋零

  隨著日子的臨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9·3」大閱兵已經成為熱門話題。

  每個人關注的焦點也不盡相同。我惦記著看看今年有沒有劈槍,軍迷估計更關注有什麼新型武器裝備亮相。不過,所有人都會關注同一個焦點——抗戰老兵方隊。

  在21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揭開謎底:由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我黨我軍和國民黨抗日英烈後代,以及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的兩個方隊,將乘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全國人民對抗戰老兵的敬重、對抗日英烈的敬仰、對支前模範的敬意!

  同微博上的抗戰老兵不同,這些抗戰老兵都是貨真價實的。雖然現在他們平均九十高齡,然而七十多年前,他們不過才十幾歲,在民族危亡之時,用血肉之軀去抵擋侵略者的槍彈,以慷慨赴死之心守衛著血色國土。在付出了幾千萬人生命的代價後,中華民族將日寇趕出中國。

  他們是幸運的。他們沒有倒在最後一場戰鬥中敵人射來的一顆子彈之下。

  他們是痛苦的,因為他們曾經目睹身邊的戰友倒在血泊中、犧牲在自己的懷裡。

  然而,他們最終是自豪的。因為他們可以告訴侵略者: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中國軍人是不可戰勝的!

  七十年如白駒過隙。和平的日子總讓人忘記慘痛的過去。國家日益崛起,而老兵凋零逝去。

  我們不該將他們忘記,因為為了我們的今天,他們曾經把自己投身死地。

  我們更沒理由忘記他們,因為他們的背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印跡!

  沒有多少人,在七十年後仍能被十幾億人心懷感激!

  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英雄!時至今日,仍需被世人尊敬!

  在那一天,他們將重著戎裝,在胸前掛滿勳章,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我們的敬仰。雖然他們已沒有昔日的矯健,雖然他們看上去如同其他老人一樣慈祥,但在眉宇之間,仍綻放著戰神的榮光!我曾向浩瀚蒼穹發問:他們了國家民族甘願犧牲,又怎忍心離開這熱土這親人?

  一個聲音告訴我:他們從未離開,他們還在我們身邊,他們是陽光,是甘霖……

  於是,我不再悲傷。因為我知道他們不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們的生命和靈魂,始終與我們同在,始終與民族浮沉。

  到了那一天,雖遠隔千裡,我仍要向他們致敬。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

  我不需要知道他們是誰,因為中國魂是他們共同的名。

  我會告訴我的後代,曾經有一群人,他們叫抗戰老兵!

  我堅信:老兵不死!也未凋零!

相關焦點

  •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105歲老兵逝世,曾用拐杖演繹刺刀拼殺
    威武,馬定新老人拐杖演繹刺刀拼殺來自四川廣漢的馬定新老人就是一位抗日老兵,走上過抗日戰場,打了八年的抗戰老兵。2019年1月10日,老英雄用拐杖為我們演繹刺刀拼殺「鬼子」。老人大吼「殺」這是2020年老英雄在鏡頭面前的「表演」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馬定新老英雄曾經是國軍第85軍第91師第273團的重機槍手,參加過隨棗會戰,冬季攻勢作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
  • TFBOYS致敬榮光歲月 一起為「老兵頂好」
    78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是一場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戰爭。這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與日軍浴血奮戰的英雄們我們不該遺忘,正是有了他們的奉獻犧牲才使得我們擁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戰死沙場的士兵已與祖國山河融為一體,而倖存的戰士隱身於鄉野,漸次凋零。70多年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守護了整個中華民族;而如今,他們中的一大批人卻終日與孤獨和寒微做伴。
  • 老兵不死,也從不凋零
    這些老兵們服役時,是軍隊棟梁!退役後,是中國脊梁!抗戰那些年,他們也曾是熱血青年,奮力殺敵;如今,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戰爭、動亂、病痛、貧苦,年華已逝,這些耄耋老人已所餘不多。新中國成立後,不少人因為有文化、見過世面,在人民公社時期擔任隊幹部。在物質極端匱乏的歲月裡,脫下軍裝的老兵們用勤勞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上周在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組織的培訓班上,一談到老兵的話題,我就默默流下眼淚。宿遷記者顧園園同志運用腳力,為「老兵不死」作出的努力令我感動;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社長賈永同志善用眼力與腦力,寫下一篇篇關於長徵、關於抗戰、關於解放的好稿令我欽佩;央視著名編導呂大慶同志紮實的筆力記錄下老兵永恆的激情,給人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是為何?為何要讓我如此接近殘酷的現實?
  • 【致敬老兵】張玉華——百歲將軍的抗戰傳奇
    在9月3日的閱兵式上,由300多名抗戰老兵、英烈子女、抗戰支前模範組成的兩個乘車方隊,行進在受閱方隊最前面,接受祖國和人民的致敬。
  • 抗戰老兵:我不怕死,可我怕...
    據史料記載,抗戰期間,貴州先後有近80萬將士奔赴前線英勇抵寇,佔當時貴州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他們曾參加過淞滬、臺兒莊、平型關、中條山、南京、崑崙關、長沙、常德、衡陽、湘西、黔桂、滇西以及印緬等著名的戰役或戰鬥。  「近十年來,通過近百名志願者的努力,共發現黔籍抗戰老兵400餘人,其中最大的年紀107歲,最小的85歲。」
  • 老兵不死也未凋零!留不住青春,留得住記憶...
    美國足球是荒漠,儘管這些年引進了一批又一批的球星。但是美國大聯盟和十年前有什麼變化嗎?有什麼進步嗎?都沒有。真粗魯的話語,但話糙理不糙。因為,皮糙肉厚的德羅巴,根本沒走,他一直在進球。這個荷蘭的糙哥,沒有斯內德的華麗,範德法特的輕靈,羅本的閃電速度。這傢伙壓根就不像個荷蘭人。
  • 致敬!潮籍抗戰老兵
    張柚:95歲。籍貫:廣東潮州意溪。劉松得:94歲。籍貫:廣東潮州。身經戰事者,更百不存一。牆上列位老兵,當為潮人先賢前輩,覽者應肅然以敬,瞿然以勵。賴海:廉江人,攝影家,現居廣州。原機械設計工程師,近年涉足歷史文化。從二〇一三年始,陸續拍攝、採訪潮籍抗戰老兵。
  • 【海安微教育】今天,讓我們向這些海安的抗戰老兵致敬!
    在抗日的年代,多少抗日英雄們顧大家舍小家,拋頭顱灑熱血,「老兵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慰藉。當你向老兵伸出大拇指,對他說你是民族英雄時,他們能重拾屬於自己的驕傲和尊嚴。」71年前,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戰勝利;71年後,中華民族迎來了和平崛起。
  • 昆明航空助力 騰衝93歲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
    2019年4月16日,由雲南省僑聯青委會、騰衝機場、昆明航空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圓抗戰老兵藍天夢」公益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實現了騰衝滇西抗戰老兵車懷春老人搭乘飛機的願望,表達了對抗戰老兵的關懷和敬意。
  • 致敬 騰衝1944
    ——題記「1944年9月2日,那一天的月亮格外的明亮,硝煙混合著濃重的血腥味,在已經化為廢墟的騰衝城悄悄瀰漫,為了這座已經被鮮血浸透的城市,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價,我擦拭著戰友留下的槍,準備迎接這場血戰的最後時刻.」這是一位當年參加騰衝之戰的中國遠徵軍預備二師的抗戰老兵關於騰衝
  • 遙遠的軍艦島,我們不知道歷史, 身邊的抗戰老兵,我們要銘記.
    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我們遺忘了從這段歷史裡走出來的人,河南平頂山的李海水,他是抗戰軍人,機槍手與七位戰友被俘虜至日本,就在罪惡的九州煤礦挖煤,被迫作為奴隸勞工。一年多後,日本投降,抗戰勝利,李海水活著回國。我們去了八個人,只回來我自己,我把他們七個死的地方上下左右的土抓一些裝在盒子裡,我抱著七個盒子上的船,從塘沽下船回祖國,全部都是餓死的……
  • 老兵不死,只是歸隊!
    老兵不死,只是歸隊!回到那早已離去的340多萬他的戰友身邊。 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2萬8千931次小型戰鬥,陣亡將士340餘萬。這是7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國土上一場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 當年有上千萬,這個民族最優秀的年輕人走上了戰場,他們流過淚、他們受過傷,他們犧牲過,最後他們贏了。
  • 優撫抗戰老兵刻不容緩 紀念抗戰
    抗戰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犧牲,軍民共傷亡3500萬以上。據軍事科學院最新研究,十四年抗戰致使中國軍隊共計傷亡不少於4046044人,包括病亡者將不少於4468523人,如統計當年中國抗戰武裝人員,總數將更大。近年來,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生存境況引起了政府的初步關注,以及民間組織的持續關注。
  • 老兵不死,只是隨著夕陽遠去
    在這之前我本是剛參加完中國國家地理舉辦的校園行知客挑戰賽,拿著前十強的旅行基金,訂下8月5號從綏德到昆明47個小時的硬座,去完成滇西看望抗戰老兵的夢想旅行計劃。未料雲南發生地震,看著朋友圈,微博的各種消息之後,那顆不安分的心早已飛到了雲南。
  • 【餘杭紅色記憶】「做通訊兵就是要跑得快,不怕死」—— 抗戰老兵吳滿堂
    ——抗戰老兵吳滿堂吳滿堂出身貧苦,8歲時母親去世,家中孩子多,父親把他放在鄉下的姑媽家長大, 1945年那年吳滿堂才16歲,1月份,當地人武部徵兵,他是作為地方武裝力量徵兵入伍的,那時抗戰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日軍勢力逐漸萎縮,然而地方頑固分子以及日偽分子還在周邊活動。剛剛當兵,他被分配在江蘇省濱海縣政府做警衛連戰士。
  • 新北社區致敬八一,致敬最可愛的人
    在2020年建軍節即將來之際,新北社區聯合德頤善社工舉辦了紅色信仰之致敬八一,致敬最可愛的人的活動。
  • 致敬老兵 叩問初心
    老英雄為官兵上黨課講歷史 「朝鮮戰場上,我旁邊的戰友手臂被敵機高速機槍打斷了,斷臂飛了出去就砸在我腳邊,他顧不上給自己包紮,還在用另一隻手遞著高射炮彈,因為他知道遲疑1秒可能這門機槍就沒了……」在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執勤十五中隊的學習室,抗美援朝老兵張卓哽咽著對官兵說道
  • 七月七日,致敬那些在抗戰中犧牲的英雄
    您讀到的不只是故事,是鄉情。敬請關注。       這是一段無法忘卻的歷史,八年的抗戰裡,有多少中國軍民因抗戰而流血犧牲。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往事歷歷,不堪回首。       那些為抗戰而犧牲人們當值得我們深切緬懷和永遠懷念。       小編整理了一些在湖南境內的抗日英雄紀念碑,藉以緬懷先烈,不忘國恥:
  • 抗美援朝老兵補貼那些事
    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民間志願者們,一直在關注著日益縮小的抗戰老兵群體。為了能夠幫助到老兵們,一些幫助抗戰老兵的公益組織正在運行著。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和大連莊河市清水慈善中心都有專門設立抗美援朝老兵的專項基金,「為了給志願者老戰士一些陪伴,在他們生日節日表示慰問,送一些溫暖關懷。」清水慈善基金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