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軍艦島,我們不知道歷史, 身邊的抗戰老兵,我們要銘記.

2021-02-22 龍越慈善

距離日本長崎15公裡的海上

遠離塵囂,氣候爽朗,

因島形酷似軍艦,

所以被稱為軍艦島,

前去遊覽的遊客盛讚其為「天堂」

70多年,就有很多中國人去過這裡,

他們說

「 那裡的建築都是黑灰色的,

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

軍艦島被高聳的水泥牆包圍,

站在島上觸目所及全是汪洋大海,

整個島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大的監獄,

然而事實上它就是個巨大的監獄。」

在70多年前,

數千中國人被迫來到這裡,

能留下對軍艦島的描繪,

已經是幸運的倖存者,

許多中國人,冤魂留在這裡,久久不會散去……

他們被毆打凌虐,非法殘害,

虐打致死者與餓死者不計其數.

100多年前

日本人在軍艦島的海底,

發現了儲藏量巨大的煤礦,

於是日本三菱公司買下這座島,

來開發海底的煤炭資源。

成為日本犯下滔天罪惡的開端。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後,

日本強行把41000名中國人運到日本,

其中的3765人被分配給三菱公司,

趕到軍艦島上沒日沒夜地挖煤。

除此之外,

還有朝鮮勞工被源源不斷送到島上。

巔峰時期,島上有5300名居民,

是當時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超過東京9倍。

那裡的中國同胞,

受到了日本監工的殘忍對待——

一張床十多個人共用,

到處都是蝨子,蚊子嗡嗡作響,

食物「難以描述的令人作嘔!

極度飢餓的中國勞工們,

必須在完全黑暗的海底煤礦裡,

忍受45度的高溫,沒日沒夜的挖煤。

更殘酷的是,

日本人要求中國勞工只穿一條內褲,

勞工被染得只有眼球是白色。

不少人逃跑跳入海中,結果溺死,

或者不堪其辱,自殺身亡,

沒有人能活著逃出這座島.

截至二戰結束,

共有722名中國勞工(三菱公司稱),

以及1442名韓國勞工(韓國官方稱),

在軍艦島上被折磨致死。

然而就是這樣一段醜陋的歷史,

被日本政府在軍艦島的導遊詞裡全數刪除。

取之的是驕傲地講解:

「島上的這些房屋,

日本第一批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築。」

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受害者的韓國群情激奮。

韓國綜藝節目《無限挑戰》,

借綜藝之名登上軍艦島,

向韓國國民科普軍艦島的歷史。

另外,韓國導演柳承莞,

把軍艦島的歷史拍成了電影,

由仲基歐巴主演,計劃於今年7月上映。

電影團隊還聯合5500名韓國網民,

共同募資2億韓元,製作了廣告——

《軍艦島真正的名字是地獄島》,

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了整整7000遍。

反觀同樣作為受害者的中國,

由於缺乏相關的歷史知識,

中國民眾普遍沒有聽說過這段歷史。

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們都不知道,

因為,我們遺忘了從這段歷史裡走出來的人,

河南平頂山的李海水,他是抗戰軍人,機槍手

與七位戰友被俘虜至日本,

就在罪惡的九州煤礦挖煤,

被迫作為奴隸勞工。

他說,

1944年5月,洛陽保衛戰,

李海水從城外北邙山激戰後退至城廂。

城破,在洛河邊,

三人機槍小組掩護突圍,被日軍重重包圍,

子彈打光,摔壞機槍,

他們被俘虜到洛陽西工戰俘營。

在戰俘營,日軍不讓喝水。

故意在操場上放一個帆布桶,

很多人搶著喝,

日軍開槍打死倆人,剩下的俘虜繼續搶著喝,

被開槍是打死,不喝水是渴死。

因為沒水喝,每個人都過喝自己的尿。

也沒有吃的,七天吃了十八個玉米豆。

李海水從天津塘沽上船,

七天七夜後到達日本九州,

成為煤礦的奴隸工人。

一年多後,日本投降,抗戰勝利,

李海水活著回國。

我們去了八個人,

只回來我自己,

我把他們七個死的地方上下左右的土抓一些裝在盒子裡,

我抱著七個盒子上的船,

從塘沽下船回祖國,

全部都是餓死的……


李海水還有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

一位監工的日籍女子愛上了他,

愛上了他……愛上了他……愛上了他……

抗戰勝利後,李海水帶著她回國,

準備從此相敬如賓,廝守終身。

無奈下船時,愛人的日籍身份被查出,

最終被遣返回國,

這段跨越民族與國家的戀情,無疾而終

從此老人終身未娶,孤獨老去。

日本姑娘的身影,或許出現在無數個追憶往事的夢裡。

幸運的是,

老人在晚年時,被抗戰志願者發現,

在社會愛心人士的關照下

他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尊重,

還住進了平頂山夕陽紅養老院,

開心的度過最後的時光,

留下了他對歷史罪惡的見證,

以及自己傳奇的故事,

李海水老兵,在2016年12月份離開了我們,

他的故事,仍然流傳世間。

對於歷史,我們不能遺忘,這是犯罪,

對於抗戰老兵的付出,我們需要尊重。

老兵不怕死,就怕被遺忘。

軍艦島很遙遠,很美麗,很罪惡,

抗戰老兵,就在我們身邊,

截止2017年3月30日,健在老兵僅有8492名,

他們步入鮐背之年,生活孤苦,老無所依。

老兵凋零在風中,我們唯有加快在路上的步伐。

幫助有困難的老兵,讓老兵晚年生活有保障,

更有尊嚴。

遙遠的軍艦島,我們不知道歷史,

身邊的抗戰老兵,我們要銘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志願者供圖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士兵提供人性關懷,關懷服務抗戰老兵。

相關焦點

  • 黃埔抗戰老兵銘記民族苦難史
    新中國成立後,尤廣才當上了英語教師,工作之餘將自己的抗戰經歷整理成書——《血鑑:一個遠徵軍抗戰老兵的回憶錄》。他希望人們能銘記這段民族的苦難歷史。 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尤廣才打算在參加紀念活動時寫下:八年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中國歷史上最光榮的篇章。
  • 致敬丨日照歌手獻唱致敬抗戰老兵——老兵不死,也未凋零!
    不過,所有人都會關注同一個焦點——抗戰老兵方隊。  在21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揭開謎底:由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我黨我軍和國民黨抗日英烈後代,以及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的兩個方隊,將乘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全國人民對抗戰老兵的敬重、對抗日英烈的敬仰、對支前模範的敬意!
  • 《軍艦島》又是一部看了壓抑不看後悔的電影
    而「軍艦島」中的壓迫和殘酷看得讓蜀黍心悸,還好最喜歡的黃正民時不時賦予角色那種痞子的小壞讓人有喘息和輕鬆的機會。 看完後被這段黑歷史深深的震撼,慶幸活在當下,中國!【不容忘記的歷史年代照片】它在距離日本長崎15公裡的海上,遠離塵囂,氣候爽朗,來往的遊客盛讚其為「天堂」,並且,在2015年成功申遺,就是所謂的「世界遺產」,對於我們顯然並不關心世態炎涼,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身邊朋友去軍艦島度假時
  • 抗戰老兵:我不怕死,可我怕...
    拿起我們的鐵錘刀槍,走出工廠田莊課堂,到前線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戰場……」在貴州省納雍縣樂治鎮,已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張奎見到記者時,唱起了這首歌。他告訴記者,這首歌叫《救亡進行曲》,他孫女很小的時候就教她唱,這也是他現在唯一還會唱的歌曲。  「我到的第一支部隊是駐在湖北宜昌的國軍第8軍103師308團3營7連,軍長鄭棟國,師長熊樹春,團長張敬軒,營長譚伯城,連長肖坤躍。
  • 共同的歷史 永遠的記憶——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英烈祭
    回望歷史,面對未來,一種激越而凝重的血液仍在我們心中流淌。2015年,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我們為先烈默哀,向歷史致敬!清明時節雨紛紛,灑落在曾經被抗戰英烈鮮血浸染的大地上。從1931年「九一八」開始,長達14年的抗戰中,中國軍民犧牲、死難者高達3500萬人。英勇的吶喊已經沉寂,壯烈的犧牲也已遠去。回望歷史,面對未來,一種激越而凝重的血液仍在我們心中流淌。 2015年,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我們為先烈默哀,向歷史致敬!
  • 中國遠徵軍的精神——一個抗戰老兵眼中的劉放吾將軍和仁安羌大捷
    然而時光倒回到七八十年前,抗戰中的四月硝煙瀰漫,壓在中國人心頭不是春天的美麗而是戰爭的陰霾。80年前,1938年4月22日臺兒莊戰役/禹王山保衛戰打響;76年前,1942年4月20日中國遠徵軍取得仁安羌大捷。戰爭的記憶從未走遠,近日建川博物館召開第三屆劉放吾將軍抗日事跡研討會,又一次讓人們走近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今天寧靜美好的春天凝聚著當年每一個抗戰志士的鮮血,我們必當銘記於心!
  • 《軍艦島》:活下去,就是勝利
    他帶著獨生女素姬四處演出維持生計,原計劃赴日發展,誰知被騙上了駛向軍艦島的勞工船。這位世故圓滑的父親,遊走在各大人物之間,只為保護女兒的身心不在亂世受到玷汙。樂觀、開朗的個性,也遺傳到了女兒身上。即使風雨交加、前途渺茫,身邊人也不能完全信任,兩人仍能在夾縫中找到一絲慰藉,偶爾開開玩笑,打打鬧鬧,放聲歌唱,像極了電影《美麗人生》的那對父子。
  • 今日電影 軍艦島
    當晚,勞工們的老大安排三個孩子逃離軍艦島,只要有一個人逃出去,就能搬來援兵拯救所有人。就著大雨的掩護,三個小傢伙帶著裝備,機靈的躲過探照燈,馬上要到出口時,一個男孩體力不支,被監工發現,當場擊斃,另外兩個孩子強忍悲痛繼續完成任務,本以為可以逃出生天,一艘巨輪突然出現,從他們頭頂
  • 老兵不死,只是歸隊!
    老兵不死,只是歸隊!回到那早已離去的340多萬他的戰友身邊。 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2萬8千931次小型戰鬥,陣亡將士340餘萬。這是7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國土上一場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 當年有上千萬,這個民族最優秀的年輕人走上了戰場,他們流過淚、他們受過傷,他們犧牲過,最後他們贏了。
  • 抗戰老兵很心痛:抗戰歷史正被臺灣社會遺忘!
    先是「國防部」發言人用很情緒化的語言指責大陸「歪曲」國共兩軍的抗戰表現,之後又有「立委」建議搞閱兵...然而,在臺灣,真實的情況確是,學校組織觀看抗戰歷史片,提著燈籠參加抗戰紀念遊行,已逐漸成為「上一代人」的記憶。不少親歷了抗戰的國軍老兵,對臺灣社會對抗戰歷史的冷漠感到痛心和無奈...
  • 【海安微教育】今天,讓我們向這些海安的抗戰老兵致敬!
    在抗日的年代,多少抗日英雄們顧大家舍小家,拋頭顱灑熱血,「老兵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慰藉。當你向老兵伸出大拇指,對他說你是民族英雄時,他們能重拾屬於自己的驕傲和尊嚴。」71年前,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戰勝利;71年後,中華民族迎來了和平崛起。
  • 「益起來「系列之《尋訪八閩抗戰老兵》∣ 溫金林:繳獲天皇御賜"小鋼炮" 岡村寧次抓了狂!
    由福建新聞頻道、福建省檔案館、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分公司,聯合推出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導《尋訪八閩抗戰老兵
  •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有這樣一段歷史一定要知道有這樣一群英雄一定要認識有這樣一串數字一定要銘記你知道為什麼是9月3日嗎?倖存者葛振林的兒子葛長生說過的一段話讓所有人震驚了:我打小就在父親身邊,當年看《狼牙山五壯士》電影時,我都不知道父親是其中原型,他在家裡沒有跟我們談過一次這件事。
  • 優撫抗戰老兵刻不容緩 紀念抗戰
    抗戰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犧牲,軍民共傷亡3500萬以上。據軍事科學院最新研究,十四年抗戰致使中國軍隊共計傷亡不少於4046044人,包括病亡者將不少於4468523人,如統計當年中國抗戰武裝人員,總數將更大。近年來,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生存境況引起了政府的初步關注,以及民間組織的持續關注。
  • 日本軍艦島」是旅遊景點還是勞工地獄?歷史會告訴你!【在日烏託邦】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現在日本政府的立場是,儘量不讓大家知道歷史陰暗的一面,只公開日本榮耀的歷史,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新海智廣先生不是軍艦島歷史的親歷者,卻是一位記錄者。他在20多年前偷偷登上了一次軍艦島,發現了三菱留下的勞工名冊,顯示在二戰前和二戰期間,島上有200多名中國勞工和500多名來自朝鮮半島的勞工。
  • 親臨軍艦島:現實這一面觸目驚心,歷史那一面整體缺席
    從1891年開鑿到1974年關閉,近百年的開採,軍艦島一共挖掘出1570萬噸煤。歷經百年的開採建設,原本草木不生的淺灘,漸漸發展成四周石牆圍繞、內部高層建築林立的鋼筋混凝土集合體。經過六次填海造陸擴充後,小島形成南北長480米、東西約160米,周長1200米、總共63000平米規模的土地,其外形酷似日海軍「土佐」號軍艦,因此也被稱為「軍艦島」。
  • 【餘杭紅色記憶】「做通訊兵就是要跑得快,不怕死」—— 抗戰老兵吳滿堂
    ——抗戰老兵吳滿堂戰場硝煙瀰漫,炸彈時不時在身邊爆炸,戰役打得非常慘烈,吳滿堂是第三輪進攻,看到沿途犧牲的戰友,吳滿堂和戰友顧不上悲痛,更加堅定了要拿下對面據點的信心。吳滿堂年輕力壯,腳步飛快,「在戰場上,你要不停的移動,停下來就成了靶子」,隨著吳滿堂和戰友們的奮力拼殺,戰鬥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7點鐘,戰鬥勝利了!日偽軍舉手投降,殲滅敵人50多人,繳獲槍枝彈藥無數。
  • 昆明航空助力 騰衝93歲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
    2019年4月16日,由雲南省僑聯青委會、騰衝機場、昆明航空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圓抗戰老兵藍天夢」公益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實現了騰衝滇西抗戰老兵車懷春老人搭乘飛機的願望,表達了對抗戰老兵的關懷和敬意。
  • 抗戰時,中國大砍刀一刀砍斷日軍刺刀?看這個老兵怎麼說
    這也直接導致了抗戰時,我軍使用的武器裝備不僅作戰性能不突出,而且數量上更是無法滿足我軍的需求,而且日本還在國際上施壓,許多槍械彈藥無法向我國出口。為此,不得已大砍刀就成了抗戰時期我軍大量使用的一款冷兵器。不可否認,大砍刀確實為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說它是抗戰功臣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