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新聞頻道、福建省檔案館、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分公司,聯合推出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導《尋訪八閩抗戰老兵》9月3日全部播出完畢。
18位抗戰老兵,18個抗戰故事,這些故事其實就是70年前全民抗戰的一個縮影,譜寫了中國人民反抗敵人侵略捍衛國家尊嚴的壯麗篇章,如今70年過去了,這些抗戰親歷者都已經接近百歲高齡,他們不屈不饒的壯舉是我們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讓我們再次向老兵們致敬,再次向抗日戰爭中長眠地下的先烈們致敬。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投入到為抗戰老兵服務的行列,希望讓老兵們得到全社會更多的關注,既是為了銘記那段無法忘卻的歷史,也為了更好地傳承老兵的抗戰精神。
每天兩次,溫金林都會陪老伴一起散步,偶爾會一起唱起新四軍軍歌,伴隨著熟悉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艱苦的抗戰歲月
9月3日《新聞2100》節目資料
溫老和老伴唱著新四軍軍歌
1938年底,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踏上了溫金林的家鄉江蘇常熟,那一年他才14歲,日軍在家鄉犯下的暴行,他至今難忘。溫老:「我那條街上,有一戶比較好的人家。日軍把他們家門打開以後,把裡面的東西搶去了,最後放火,把它燒掉了。」
1939年8月,新四軍將領葉飛帶著隊伍北上抗日,來到了常熟。溫金林和當地不少青年學生,聆聽了葉飛的抗日演講,熱血沸騰。溫老:「葉飛說日本鬼子姦淫燒殺,那些我們也看到了!我們老百姓,我們人民,像我們青年學生,應該來參加隊伍,來打倒日本鬼子!」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葉飛
聽完演講的第二天,溫金林就報名參加了新四軍,隨後就開始了兩年敵後遊擊生涯。1941年6月,日偽軍進行殘酷的清鄉掃蕩,部隊被迫化整為零,溫金林躲回了老家,不幸的是這時一名通訊員叛變了。
溫老:「他公開帶著日本人,到我們那個地方去,走來走去、走來走去,看到我,通訊員知道我是新四軍,就被他抓起來了。」不少戰友也都被捕入獄,在獄中,大夥受到了日軍的嚴刑拷打。
「打得好厲害!他就是摔跤,日本人都是這樣子。一個人抓你頭,另外一個就是把你摔下去,爬起來,再摔下去....這樣子弄的。有些人被打得很厲害,鬼子看差不多了,就裝在麻袋中扔到江裡頭去了....」
敵人的各種酷刑,並沒有撬開溫金林的嘴巴,此後溫金林陸續被關在蘇州和南京監獄,大家在獄中仍堅持鬥爭,1942年3月,溫金林等人被押運到蕪湖集中營,在日軍的刺刀和機槍下,被迫當勞工,一年之後,機會來了,溫金林和十幾位戰友,成功越獄。
溫老:「當時有的人就跑散了,當時天上下雨,出去以後江邊都是草,走過去了就有腳印的痕跡。敵人就發現了,發現了就跟蹤,一位腳印上有泥巴之類的,被抓了之後就被槍斃了....」
成功脫險後,溫金林找到部隊,加入新四軍18旅48團,溫金林如同老虎出籠,英勇殺敵,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溫金林說,48團參加了所有的硬戰,大大小小打了三十多場大仗,保持不敗,因此48團成為葉飛麾下赫赫有名的老虎團。
1944年3月,在安徽和浙江交界的杭村,日軍南浦師團一個中隊100餘人,在300多名偽軍配合下,攜帶一門嶄新的92步兵炮,清鄉掃蕩。溫老:「日本人弄了這個小鋼炮,走來走去,給自己裝威風,嚇唬老百姓的!那我們掌握這個情況後,我們打埋伏,把他打下來了。」
那一仗,幾乎全殲日偽軍500人,繳獲了日軍一門92式山炮,部隊凱旋而歸,大家都很高興,這張珍貴的老照片,就是大家在和繳獲的小鋼炮一起留影,過了幾天,部隊收到日軍南浦師團長的一封信。「他們還寫信給我們團長。信中說什麼呢?要我們能不能把這個炮還給他們,我們領導也寫信給他們,要的話你們來拿吧,有本事你來拿!對!」
48團在抗日戰爭期間是威震大江南北的老虎團,團長王必成,人稱王老虎。「老虎團」當時是新四軍的主力部隊之一,這是一支在戰鬥中打出軍威、讓敵人聞之喪膽的英雄團隊。
原來,這門炮是日本天皇御賜給南浦師團的禮物,岡村寧次因此而大發雷霆,日軍求情不成,乾脆派重兵來圍剿,幾次進攻都被新四軍打退,這門小鋼炮就一直留在新四軍的部隊之中。溫老:「後來日軍把負責這門炮的中隊長拉去槍斃了!」
如今,溫金林部隊繳獲的這門小鋼炮,一直保存在中國軍事博物館,供世人參觀,這是新四軍英勇抗日的一個輝煌戰果,也是溫金林的一個驕傲。
不僅僅是中國需要和平,全世界都需要和平!如果遇到侵略者,我們還是要毫不留情地把他打出去!
70多年過去了,那場戰役留在溫金林額頭上的疤痕至今還在,儘管往日的硝煙已經散去,但近年來日本右翼團體的一系列囂張舉措仍讓東亞局勢充滿變數,提起捍衛和平,老人家依然壯心不已。
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將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這是一次歷史銘記,提醒我們不忘歷史的痛,時刻敲響警示的鐘;這將是一次國家緬懷,強化我們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這也是一次莊嚴宣誓,彰顯我們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強決心。
提供新聞線索,請撥打0591-83331234,或者編輯線索梗概、留下聯繫方式,發送至「福建新聞頻道」官方微信。
長按下方二維碼圖片→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