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 盲人走路是這樣的:手拿一根拐杖或導盲棍往前慢慢地伸出, 在地下左右試探著點來點去,確定前路沒有大小石塊或其他障礙物,才小步小步地往前挪一點。
但有位盲人,外出行走時不需試探著艱難地挪步,他要去哪兒,無論遠近,只需喊一聲他的妻子,友珍!「友珍便出現在丈夫的身旁。人們說,劉友珍常伴丈夫左右,是丈夫的"拐杖」!
劉友珍是誰呢?如今,她是黃豐橋鎮柏市小學退休教師。她身材中等,常留短髮,面容祥和。她外貌普通,但她有過許多很不普通的亮麗頭銜: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湖南省農村精神文明之星十佳明星、省優秀共產黨員、省文明公民,等等。
縣、市、省級有關報刊及電臺、電視臺記者曾經紛紛慕名而來,中央一臺也曾兩次報導過她的動人事跡。她的大名曾滿遍三湘,名動全國!
但是,也許人們以前只知道劉友珍老師是一個「咬定青 山不放鬆" (山,指坪峰山),愛生愛校 ,勝於愛自己,教學業績極其突出的鄉村優秀教師。卻不知道劉友珍老師為家庭、特別是為丈夫所付出的心血與淚水。
劉友珍老師幾十年來一直有著多重金色光環的籠罩,且是小學高級教師;品德不用說,才貌也不差;而丈夫呢?是一個普通農民、一個不僅毫無能力、還需讓人照顧的盲人!
夫妻倆如此懸殊的落差,友珍就從沒有過分離的雜念嗎?
有人曾偷偷地試探過她,認定她還真的絲毫也沒想到那裡去。請您別不相信!也許劉友珍是特殊材料構成的。
她不僅未曾提過離這個字眼,連吵架都極少。丈夫朝她生氣,她讓著;丈夫情緒不好時,她哄著。'殘疾人」 ,這個可怕而"下等"的符號,根本動憾不了劉友珍對丈夫磐石般的情感。丈夫失明至今33年。茫茫人生,又有多少個33年?在那麼漫長的年月裡,劉友珍不舍不棄,默默地服侍丈夫;盡己所能,做好盲人的妻子。人間的真情、 真愛與中國傳統道德及傳統的人情,在劉友珍的身上,已然融合為一體,凝結成美的精靈!
劉友珍的丈夫叫陳志雲。陳志雲在與劉友珍結婚五年後,即1987年,便在當時的鄉辦爆竹廠不慎炸壞雙眼,那時, 0.01的視力,便已幾近於盲人!
橫禍臨頭,家庭的重擔便完全落在劉友珍這樣一個年輕的弱女子一 人 身上。劉老師當時任教的學校是坪豐山,而她們的家在湖廠村。此後,她不僅竭盡本職帶好每一個學生,還心心念念著欲要治好丈夫的眼傷。
本縣及長沙的醫院已經表明,因為傷及眼部神經,此種眼傷治癒的概率極少。但友珍仍不放棄,聽說哪個地方的哪位醫生眼科厲害,便去打聽、 去了解,從繁忙中擠出時間為丈夫求醫問藥。欲從無望中尋求希望!
那時,從湖廠到坪峰有兩條路,一是公路。 當年的這條=十華裡的公路狹窄陡峭,沿山順勢螺旋狀盤曲而上坪豐山,懸崖絕壁 之間,汽車蹣跚地顛簸來去,頗是驚險,因而車行很少。
另一條是小路,小路十七華裡,亂石峻峋。呈30度陡峭的蛇形小道在兩山的夾縫之中、樹木雜草之間宛然伸_上坪峰。雖然小徑更難行走,但要抄近一些。 劉老師便總是奔波於那條小路、在湖廠的家與坪豐學校之間穿梭。
2001年9月4日,我陪同湖南省教育電視臺記者及錄像師一行五人不辭辛勞,專程爬 上坪峰山,擬拍一個以褒揚奉獻精神為主題的專題片。記者們說,單是 坪峰的險路便能說明坪峰學校的老師是如何敬業了! .
一天, 教學之隙,劉友珍聽坪峰的老人說,漕泊有一位草藥郎中擅長治療眼疾。 那時通訊不便,放學之後,安排好家庭作業,她便拔腿前去漕泊找到這位郎中。從漕泊到坪豐有三十多華裡的山路,回程坪豐的山腳之下時,夜幕已經降臨。
天,黑沉沉!那小徑由於長年缺乏日照,路面爬滿了厚厚的蘚苔地錦,加上腐爛的落葉,極為溼滑;更因為小徑陡峭,劉友珍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有兩次摔得滾下山路丈餘遠,摔得一身禁不住的酸痛。 休息片刻,驚駭之餘,又咬著牙根,在黑暗中上路爬山。到達學校,稍稍休息,她又完好地準備第二天的課程。
丈夫是盲人,不僅不能關照家裡,而且需要劉友珍關照。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劉友珍都要打著手電筒穿過那條陰森駭人的林間小道下山關照丈夫。
丈夫受傷的雙眼,常常突發併發症,如牽引頭痛、耳痛等等,劉友珍不能不心念丈夫。就這樣,劉老師一面在坪豐努力教學, 一面下山為丈夫求醫問藥,關照丈夫。
從1977年起,劉老師一直守護在白雲生處的坪豐山,直至2002年才下山,來到離家附近的學校、湖廠小學上課(後來調到柏市小學)。整整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坪豐山上的這面教育界的旗幟、這位譽滿全國的優秀教師,含辛茹苦, 教學之餘獨自承擔著家庭的重任,卻從無表露怨言,從沒在人們面前顯露出一一點困色 ,從沒有過嫌棄丈夫給予她的累贅!
但我們可以想像,埋藏在她的內心深處,會是怎樣的痛苦!
人們不禁會問,劉友珍的家境既然如此困難,她為什麼不要求調下山呢?這答案竟然非常簡單:因為坪豐的孩子硬是離不開她,家長強留她!
而她也離不開那些親如兒女的學生。那麼,她們師生之間為什麼會產生那麼深厚的感情?許多描寫劉友珍事跡的公開發表的文章早就說出了答案。
丈夫眼傷的前幾年,劉友珍一心念想治好丈夫的眼睛,她後來對我說的,」那時,為了治好他的眼傷,你知道我走過多少夜路!「但她丈夫的眼傷不僅終於沒能治好,而且越來越差,以致近於失明。不過誰都清楚,這絕非劉友珍的努力能做到的,她已經盡力。人生艱難,她要抗拒這人生的艱難,幾乎做到了極限!
人們常說:好人有好報。劉友珍是好人,但她的家庭,卻曾經禍事接踵而來。肯定是好報還在後頭吧!
她的家庭曾經失去兩個女兒。83年, 大女兒出世僅僅七個月便去了另一個世界; 87年,三女兒兩歲多也因病離世。
也就是那87年,丈夫心系愛女之死,本已心靈受創,自己又炸傷雙眼,一時痛不欲生。劉友珍一有時間 ,便陪伴在丈夫的身邊,陪他唱歌、講故事。她終於用一個妻子的溫情融化了丈夫心中痛苦的冰柱!要知道,此時的她,心中經受著的慘烈疼痛,不比丈夫輕呀!
她許多次躲開旁人偷偷地痛哭落淚,一旦有人發現, 便馬上抹去眼淚,佯裝沒事一般。但從丈夫眼傷起,她便是丈夫的「精神拐杖」。她的丈夫要是沒有她這拐杖",也許早已失去倚仗,轟然倒地。
劉友珍退休後,有人曾邀請過這位大名鼎鼎的優秀教師任教。但她說,「對不起!我得在家照顧丈夫! "她要做盲人丈夫的全職"拐杖」。
至今,劉友珍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邊,仍然常常陪他唱歌,扶他走路,替他買這買那。幾十年來,那位盲人丈夫一直享受看這位優秀教師妻子愛的沐浴。
【來源:攸縣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