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二戰最後空戰: 一架美機受傷, 日本海軍一群老手竟打不掉

2021-03-01 博愛精英資訊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布投降宣言。但是,一些日軍航空部隊並沒有立即停戰,在隨後兩三天裡仍然與美機發生了幾場空中交戰。

美日最後一場空戰,發生於8月18日的日本關東地區上空。日本海軍一次出動了19架各式戰鬥機,圍攻2架美軍轟炸機。參戰日機多為空戰老手駕駛,但空戰結果之差卻難看至極。更詭異的是,很多參戰日軍飛行員卻像獲得了「祝福」,統統活到了90多歲。

少見的B-32轟炸機

從8月15日開始,美國陸海軍根據總統指令,已停止了對日本的主動攻擊。不過,少量的轟炸機仍然會前往日本本土,進行一定的偵察活動。由此,戰時也少見的B-32轟炸機登場了。

B-32轟炸機,是美國聯合公司開發的一款重型轟炸機,沿襲了B-24的不少技術。B-32轟炸機原本是B-29的競爭者,但是B-29更早完成了研發,進入了量產,所以B-32僅有少量生產了115架,其中15架隨第386轟炸機中隊部署在衝繩作戰。

雖然都是四發重型轟炸機,B-32的最大起飛重量幾乎是B-24的兩倍。作為B-29的競爭型號,B-32同樣加強了高空飛行能力,最大升限達到了10670米,高於B-29的10240米,更是遠遠高於B-24的8540米。B-32其他性能也和B-29比較接近,同樣配備四臺2200馬力的萊特R-3350-23型18缸風冷星形活塞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574公裡/小時,最大航程6115公裡,最大載彈量9噸,固定武器為機槍10挺,乘員為10人。

B-32轟炸機由於裝備數量少,所以主要被美國陸軍用於戰略偵察。8月17日,4架B-32轟炸機闖入日本關東地區,遭到了厚木基地的第三零二航空隊的「雷電」和零戰的攔截,但美機僅受輕傷後逃離,美機聲稱擊落日機一架,但實際上並沒有戰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厚木航空隊因拒絕接受投降命令,已經形同叛亂,攔截指令也是擅自發出的。

不過,日本和美國的最後一次空戰,則是由日本海軍的橫須賀航空隊打起來的。

日本海軍老手爭著去打「最後一戰」

「敵人大型飛機在館山上空北上!」8月18日,2架B-32轟炸機再次飛臨日本關東地區。

此時日本雖然宣告停戰,但是橫須賀航空隊的一大群戰鬥機仍然「備好彈藥」(但事實有折扣,直接影響了戰績),在機場上隨時準備出擊。橫須賀航空隊也是日本海軍第一流的空戰部隊,裝備新型的「紫電改」,以及零戰和「雷電」戰鬥機,而且也擁有不少有經驗的飛行員。

當接收到「發現敵機」的通報後,該航空隊飛行長指宿正信少佐按耐不住,大聲下令出擊。事實上,這個命令是擅自做出的,與厚木航空隊前一天的情況非常類似。這些日軍部隊的藉口是,雖然天皇發布了詔書,但是日本海軍的上級部門卻沒有向作戰部隊發出正式停戰命令。所以,無論是橫須賀航空隊還是厚木航空隊,都是靠自己的想法在蠻幹。

事實上,這些日本飛行員很明白,戰爭結束已經是必然的事情。所以,8月18日的出擊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後的戰鬥。出擊命令下達後,橫須賀基地的許多飛行員,都急不可耐駕機升空,試圖在最後一戰中撈到一點戰果。

面對僅僅兩架美軍轟炸機,橫須賀航空隊竟然出動了19架戰鬥機,而且多數都是飛行老手。搶先升空的是國分道明大尉等人,隨後是分隊長冢本佑造少佐、巖下邦雄大尉等人,再接著連日本海軍第四號大王牌坂井三郎也升空了。日軍參戰飛機型號也比較亂,除了零戰52和「紫電改」外,竟然還有較老的零戰32戰鬥機。

最先對美機發起攻擊的,是戰鬥經驗不多的多胡光雄大尉(1924-2010年),駕駛的正是已經很稀罕的零戰32,因為好飛機都被老手搶走了。

零戰52搶佔絕佳射擊位置,卻發現沒彈藥

「『鴨子』(美機代號)2架,館山上空北上中。」聽到地面指揮所的無線電通報後,多胡光雄大尉在東京灣南方發現了編為縱隊向北飛行的美軍轟炸機兩架。

此時,多胡光雄大尉的零戰32飛行高度是6000米,B-32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只有3000米。多胡光雄大尉轉到美機正前方,從上空近乎垂直地俯衝下來,對著一架B-32轟炸機發起了迎頭攻擊。零戰32的7.7毫米機槍在500米距離上猛烈掃射,成功將B-32轟炸機右內側的發動機打傷,使其冒出了黑煙。

但是,這時候多胡光雄的戰機武器卻突然啞了。多胡光雄以為是機槍發生故障,事後才知道是打光了彈藥。多胡光雄的實戰經驗不多(二戰期間基本待在後方當教官),稀裡糊塗就打光了機槍彈藥。而且從記載來看,這架訓練用的零戰32似乎沒有攜帶20毫米機炮炮彈,僅靠7.7毫米機槍明顯威力不足。

多胡光雄的零戰32退出後,分隊長巖下邦雄大尉(1921年-2013年)也投入了攻擊。巖下邦雄是一名飛行老手,駕駛的是零戰52戰鬥機,作為零戰後期型,這款戰鬥機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巖下邦雄駕駛著零戰52,技巧熟練地從美軍轟炸機後上方接近,在很近距離時按下了機炮按鈕,然而……沒有動靜。原來巖下邦雄的這架零戰,在地面維護時根本沒有裝彈藥!停戰詔書發布後,日本地勤人員早就開始「打醬油」了,所謂的戰備都形容虛設。

這時,日美交戰飛機已經飛臨橫須賀機場附近,在地面觀戰的飛行長指宿正信少佐將這一幕全看在眼裡,此情此景只能以尷尬來形容。

至於巖下邦雄大尉,好不容易搶到絕佳戰位,卻因為沒有彈藥讓「美軍新式大型機」跑了,心裡全是後悔和惱怒,直到幾十年後都耿耿於懷。

大王牌坂井三郎,留下了最後的遺憾

這時,其他日機也先後趕了過來,輪流對美軍B-32轟炸機發動攻擊。但是,日本戰鬥機數量太多,也導致現場陷入混亂,一些戰鬥機只好等待別人攻擊完畢,才能擠過去開上兩炮。

由此就出現了一個更尷尬情況,B-32遭到攻擊後,開始俯衝加速。這時,只有幾架「紫電改」的速度能趕上B-32,數量居多的零式戰鬥機竟然追不上!

B-32轟炸機最高速度可達574公裡/小時,1500米低空也能達到452公裡/小時的速度。「紫電改」最大速度是594公裡/小時,零戰52則只有565公裡/小時,零戰32更是只有544公裡/小時!也就是說,零式戰鬥機速度還不如作為轟炸機的B-32。

在這種情況下中,除了多胡光雄外,只有小町定曹長(1920年-2012年)駕駛的「紫電改」,以及坂井三郎少尉(1916年-2000年)、大原亮治上飛曹(1921年-2018年)駕駛的零戰52再次擊中了美機,其他日機都是空手而回。

小町定是比較幸運的,搶先佔據了攻擊位置,並且憑藉「紫電改」的四門20毫米炮的強大火力,給予美機左翼以重傷。但是,在B-32全力加速後,小町定的「紫電改」也感覺追上去有些吃力。連續三次發動攻擊後,小町定有些灰心喪氣,放棄了攻擊。

最後發起攻擊的,是日本海軍大名鼎鼎的頂尖王牌坂井三郎少尉。坂井三郎,戰時曾擊落約60架戰機(一說30多架),在日本海軍內排名第四。戰後,坂井三郎曾寫了自傳《空中的武士》,在世界空戰史上都享有較大名氣。

但是在這一戰中,坂井三郎過於託大,沒有選擇自己的座機「紫電改」,而是選擇了「富有個人感情」的零式戰鬥機,來參加有紀念意義的最後一戰。然而,這架零戰52並沒有創造奇蹟。

坂井三郎運氣不好,在其他戰鬥機的擁擠下,怎麼也搶不到攻擊順序。坂井好不容易找機會從右上方發起攻擊,卻在俯衝時被另一架插隊的日機擋住了槍口,錯過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隨後,受傷的B-32轟炸機冒著黑煙向南逃跑,另一架則不知所蹤,除了坂井三郎外,其他日本戰鬥機都被甩掉了。

不過,坂井三郎畢竟是世界級王牌,硬是開著零戰52一直追下去。被追擊的B-32處於受傷狀態,速度沒能達到極限,終於在伊豆大島附近被坂井三郎追上。

坂井三郎將零式戰鬥機的20毫米炮彈全部打光,也沒能擊落這架美軍轟炸機。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雙方幾乎沒有速度差,坂井很難縮短雙方的距離,只能進行命中率很低的遠距離射擊。就算是頂尖王牌,面對這種情況也沒有太好辦法。

最終,美軍兩架B-32轟炸機都成功逃出,只有一架受損較嚴重,美軍機槍手安東尼·多尼奧內軍士陣亡。

這場戰鬥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後一次空戰。第二天早上,橫須賀航空隊的飛行員們赫然發現,所有的零式、「紫電改」等等戰機,統統被卸掉了螺旋槳。

19架日軍戰鬥機圍攻下,為何能讓受傷美軍轟炸機跑了?

號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空戰」的這場戰鬥,戰鬥結果不是一般的難看。美軍宣稱擊落兩架日本戰鬥機,但實際一架也沒有。日軍更是集中優勢兵力,只擊傷了一架轟炸機而已。

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最後一次戰鬥,為何表現如此之差?其實戰鬥過程說明了一切。

首先,日本海軍飛行員雖然鬥志依然「高昂」,但是其他人卻並非這麼想。8月15日停戰詔書發布後,很多日本軍人都開始找路子退,包括「抗命造反」的厚木航空隊都有不少人偷跑。橫須賀航空隊的地面整備工作,明顯比平時鬆懈了不少,部分戰鬥機本應備好彈藥,但實際上彈倉卻是空空如也。

其次,參戰飛行員雖然有不少老手,還有兩個分隊長和一個大王牌親自上陣,但是現場指揮完全是零。幾乎所有飛行員都是搶功勞,根本沒有戰術可言。在19架日機圍攻下,美國轟炸機竟然沒受到致命傷,不得不說是日方指揮的無能。

最後,日本戰鬥機的性能劣勢確實太明顯了。即使是1944年才服役的「紫電改」,最大時速也沒有超過600公裡,對B-29轟炸機的攔截效率都不高。戰爭初期被極度吹噓的零式戰鬥機,此時只能作為悲劇角色了。

不過這一次參戰的日本飛行員,卻有意外的人生結局——很多人都活到了90歲以上,包括巖下邦雄、多胡光雄、小町定、大原亮治等人。只有下令開戰的飛行長指宿正信命運不佳:1957年,指宿正信作為航空自衛隊二佐,駕駛F-86戰鬥機因墜機事故身亡。(作者:陶慕劍)皮膚白皙性感美女比基尼寫真

相關焦點

  • 重慶璧山空戰:日本零式戰鬥機首次投入中國戰場,中國軍機性能落後太多仍不屈升空
    77年前的今天,1940年9月13日,一群從未見過的日本新型飛機突然出現在重慶璧山上空,一場空中格鬥即刻爆發。日本零式戰鬥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之一,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戰場 ,中國空軍雖英勇抵抗,但仍慘遭失敗。1941年1月至8月,日本出動超過3,000架次飛機對重慶進行無差別轟炸,並引發六五隧道慘案。
  • 一機毀一艦:日本零式戰鬥機從空戰大殺器到撞向美軍的「空中打火機」
    國民黨空軍的飛機對付沒有飛機的紅軍是沒有問題的,遇到日本零式戰鬥機簡直沒有招架之力。俗話說,打不過就走。遇到零式戰鬥機,連走也走不掉,因為零式速度比中國飛機快得多。對比中日飛機的性能,璧山空戰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被日本零式戰鬥機擊落飛機99架。中國高炮部隊擊傷日本零式戰鬥機2架:一是1941年5月20日在成都上空,一是6月23日在蘭州上空。
  • 第204海軍航空隊拉包爾空戰史(一)1942.8-1943.2
    以下為正文:1942年6月,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中一敗塗地。失去了4艘主力航母的日本海軍航空兵,不得不將大批艦載機部隊調至陸地機場作戰,又在南太平洋、所羅門和幾內亞的廣袤戰線上與盟軍展開了激烈戰鬥,在一年多的消耗戰中逐漸被盟軍「放血」,損失了大批精銳飛行員。
  • 日本海軍頭號夜戰王牌,不靠雷達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對於日本飛行員而言,這種機體堅固、自衛火力強勁的重型轟炸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堡壘",即便被打上幾十上百個窟窿也能繼續飛行。為擊落B-17,日本海軍嘗試了很多方法,其中包括使用燃燒彈從上方投彈攻擊,工藤是少數運用這種戰術取得成功的人之一。
  • 日本海軍神風特攻隊戰果有多大?出動2000多架,10機換1艦
    繼1944年6月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本航母機動艦隊毀滅後,日本海軍岸基航空部隊又在10月上旬的臺灣海空戰中損失慘重。在這些戰鬥中,日軍飛機還未能接近目標就被美軍雷達發現並遭到攔截,少量突破的日機也在美艦隊密集的防空火網中紛紛墜海。為了扭轉敗局,日軍決定採用自殺戰術。
  • 中國軍隊嚴禁用步槍打飛機...一個戰士抗命後,18架美機的遭遇震驚世界!
    實則不然,朝鮮戰場的美國先進戰機,仍然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輕武器的嚴峻威脅,志願軍曾經在兩輪射擊中就擊中美機18架,其中5架墜毀。中國軍隊,尤其是中共軍隊,為何會有「步槍打飛機」的傳統?而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庫叔來講一講。
  • 一艦四用空勞碌,炮下絕戶無人知,日本海軍千代田號航空母艦
    首先是她一艦四用,先是承擔了水上飛機母艦、燃油補給艦、潛艇運載艦三種功能,後來又被改造為航空母艦。其次她的戰沉經歷在日本海軍中獨一無二,她是日本海軍唯一一艘和敵方水面艦隻玩炮戰並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也是日本海軍唯一一艘死完了一戶口本的航空母艦。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海軍熱衷於建造水上飛機母艦。
  • 最後的瘋狂—二戰日本自殺武器大盤點
    「神風」特攻隊的首戰是雷伊泰灣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日本海軍共出動「神風」特攻機55架,擊沉美航母一艘,重創4艘。而隨後的衝繩島戰役是投入「神風」特攻機最多、最為慘烈、最為瘋狂的一次作戰行動,共有約2000架「神風」特攻機參加了此次作戰行動,並造成了盟國海軍的24~26艘大中型艦船被擊沉,176~202艘被擊傷(包括修復後二次被擊傷者)。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
  • 緬甸空戰不講理?美軍P-51被日本戰機壓著打,老式P-40卻反了過來
    隨後在11月27日發生了大規模空戰,美軍出動80餘架戰鬥機和轟炸機(B-24約50架,P-38H和P-51A約30架)再次空襲仰光,日本陸軍第64戰隊起飛了8架戰鬥機迎戰(7架一式「隼」、1架二式「鍾馗」)。
  • 日本沉沒:聯合艦隊海軍航空兵崩潰史
    22人聖克魯斯海戰後,參加過偷襲珍珠港的765名艦載機飛行員已死亡409人,佔53%海軍機動部隊戰鬥力下降,從43年春山本五十六發動的「伊」號作戰就開始了:海軍投入艦載機184架,岸基航空兵205架,共389架機,從4月1日至16日發動了四次攻擊,是珍珠港以後日本海軍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航空作戰一周下來,日軍損失飛機61架,擊沉盟軍驅逐艦1艘、多輪
  • 中國空軍第一次痛揍日本空軍:筧橋空戰
    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開進上海。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認為:要置中國於死地,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上海、南京這條線,並覆滅掉中國的空軍。  中國空軍的作戰計劃針鋒相對。按照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的部署,空軍部隊要消滅盤踞上海的日本陸軍和海軍及其基地。當時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停泊在黃浦江和杭州灣,日本陸戰隊盤踞在上海楊樹浦、虹口一帶。中國空軍決定主動進攻,打擊日本侵略者。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八一四」空戰。
  • 二戰戰機解密:空中魔機,燃燒的零式戰鬥機傳奇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二戰史上的那隻蝴蝶:美軍在一個荒島上撿到了一架日軍的寶貝飛機——零式戰機。「零戰」應運而生二戰初期,鑑於第一款金屬戰鬥機96式艦載機存在速度不夠快,航程、滯空時間有限等缺陷,1937年5月,日本海軍提出了一項名為「十二式艦載戰鬥機」的設計計劃。參與該項計劃競標的公司有兩家――日本三菱公司和中島公司。
  • 從"強風"到"紫電",二戰日本海軍最強戰機的發展之路
    日本在二戰戰敗前,海軍和陸軍勢不兩立,甚至由陸軍開發航母,海軍開發坦克的笑話。自然陸海軍的航空機也各不相同。在日本海軍方面,著名的航空機有零式艦載戰鬥機,烈風艦載戰鬥機等。而本文的主角紫電戰鬥機則是二戰末期,日本海軍最出色的陸上戰鬥機(局地戰鬥機),但如此優秀的戰鬥機卻是從一種"廢柴"-水上戰鬥機-強風改進而來的。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美軍飛行員後來總結出了日軍特攻機小隊的一般規律,一組小隊大概有7到8架飛機,其中有一半到四分之三是特攻機,剩下的是護航的戰鬥機。由於人才損失嚴重,特攻機的飛行員一般都是只經歷過不到100小時的飛行訓練的「菜鳥」飛行員,換句話說這些「」菜鳥」只要能夠讓飛機飛起來就行,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護航的戰鬥機飛行員則都是老鳥,經驗豐富。
  • 旭日戰隼--日本陸軍一式戰鬥機簡史
    在這樣的空戰思想下,二戰中歐美國家的戰鬥機普遍速度快、防護性強、火力猛,而日本陸海軍裝備的「輕型戰鬥機」以低空繞圈格鬥性能和大航程著稱,卻普遍在防護、火力上都比歐美國家的重型戰鬥機要差不少。進駐拉包爾的第12飛行團(下屬第1、第12飛行戰隊)很快投入了所羅門航空戰,然而一開始卻遭到了當地駐紮的海軍航空隊的嘲諷:美軍的B-17連零戰20毫米機炮都打不下來,你們那兩挺12.7毫米小水管能做什麼?
  • 越南戰爭空戰:高富帥和泥腿子,F-4真被米格戰鬥機暴打嗎?
    美軍對於這場號稱二戰後最大規模的戰爭一開始投入並不算大,總計500人左右的軍事顧問和特種部隊,預期只是一次規模有限的特種戰爭。1964年北部灣事件爆發,按耐不住的美軍擼起袖子親自下場——以美軍介入為標誌,這代表著越南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 抗美援朝空戰打的就是B-29! 空軍參戰的目標 —— 空軍《戰術通報》第一號
    1950年11月7日美軍的「焦土轟炸」行動未能如期,改為8日執行,還未過鴨綠江,又是在新義州空域,B-29讓米格-15幹下來了,之後連續幾架被打下來!到了11月15日,毛澤東主席電賀史達林同志-在過去的12天裡,蘇聯空軍英勇作戰擊落23架美軍飛機!或許主席並非清楚擊落B-29對美國人會造成怎樣的震顫,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對以二戰最強大的「空地一體化作戰模式」-空中戰略利器B-29產生動搖!
  • 空戰軼事:跳傘逃生 空中爆頭日本飛行員
    這一天,他的B-24在執行任務時,被一架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打了下來,巴蓋特和其他4名機組人員跳傘逃生。但是日本飛行員並不滿意,圍繞著孤立無助地懸吊在降落傘下的美國飛行員盤旋,用機槍掃射。兩名機組人員在空中被擊中喪生。巴蓋特憤怒極了,也為了自衛,拔出11.9毫米的M1911柯爾特手槍,朝身邊飛過的一架「零」式戰鬥機抬手就是一槍。
  • 特稿 | 華山:抗美援朝空戰打的就是B-29! 空軍參戰的目標 —— 空軍《戰術通報》第一號
    1950年11月7日美軍的「焦土轟炸」行動未能如期,改為8日執行,還未過鴨綠江,又是在新義州空域,B-29讓米格-15幹下來了,之後連續幾架被打下來!到了11月15日,毛澤東主席電賀史達林同志-在過去的12天裡,蘇聯空軍英勇作戰擊落23架美軍飛機!或許主席並非清楚擊落B-29對美國人會造成怎樣的震顫,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對以二戰最強大的「空地一體化作戰模式」-空中戰略利器B-29產生動搖!
  • 志願軍駕駛米格-15助戰朝鮮,痛打美國空軍,擊落美機230架
    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所以在美國大力研究生產新型噴氣式戰機後,蘇聯自然不可能讓美國棋高一著,米格-15應運而生。1949年11月11日,新中國空軍正式成立,但大部分能用於作戰的飛機,只有幾十架老式的拉-9、拉-11等螺旋槳飛機。而美國在經歷了一戰、二戰後,軍事實力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