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神風特攻隊戰果有多大?出動2000多架,10機換1艦

2021-02-23 裝甲鏟史官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進行的飛機自殺式衝撞攻擊以「神風特別攻擊隊」最為著名,美軍對這種滅絕人性的「神風」特攻十分畏懼。在神風特別攻擊隊出現以前,日軍也曾有過飛行員駕機撞擊目標的戰例,但大多是在飛機受損時的個人行為,而有組織地進行自殺式作戰則首推「神風特攻隊」。

      繼1944年6月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本航母機動艦隊毀滅後,日本海軍岸基航空部隊又在10月上旬的臺灣海空戰中損失慘重。在這些戰鬥中,日軍飛機還未能接近目標就被美軍雷達發現並遭到攔截,少量突破的日機也在美艦隊密集的防空火網中紛紛墜海。為了扭轉敗局,日軍決定採用自殺戰術。首先提出特攻作戰的是海軍軍令部次長大西瀧治郎海軍中將,他親自組織部隊並為其取名為「神風特攻隊」,因此被稱為「特攻之父」。不過,大西自己卻說特攻其實是「統率的旁門左道」,是不能稱之為作戰的戰法,但面對江河日下的戰局,日軍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

1944年日本海軍徵召的第一批神風特攻隊隊員,他們在10月下旬的雷伊泰灣海戰中首次參戰。

 

大西瀧治郎(1891.6.2-1945.8.16),日本海軍中將,海軍兵學校40期,歷任第1航空艦隊司令、軍令部次長等職。作為「神風特攻隊」創始者,他在日本軍界有「修羅外道」之稱。

 

日本高中的女學生們手持鮮花歡送即將駕機出擊的神風特攻隊隊員。

      1944年10月下旬,日軍實施「捷一號」作戰,試圖阻止美軍反攻菲律賓,雙方爆發了雷伊泰灣海戰。「神風特攻隊」在這次海戰中首次參戰,擊沉擊傷多艘美艦。美軍對「神風特攻隊」完全不在乎密集的防空炮火,直接撞擊軍艦的野蠻戰法十分震驚。「神風特攻隊」最初以航空母艦為主要目標,並取得了一定成功,可當美軍為防備自殺飛機而加強攔截後,特攻機想接近航母變得很困難,於是轉向瞄準在敵艦隊周邊的護航航母、登陸艦、運輸艦、驅逐艦、甚至是掃雷艇等小型艦艇。大西最初打算僅在此戰中運用自殺戰術,但隨著海戰的失敗,自殺戰術已經成為日軍的救命稻草,被廣為推行。當初,特攻機出擊時還有戰鬥機護航,並確認戰果,後來戰鬥機消耗殆盡,常常是特攻機單獨出擊。

1944年10月25日雷伊泰灣海戰期間,美軍「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聖洛」號遭到神風特攻機撞擊沉沒,113名艦員陣亡和失蹤,30人重傷。

 

1944年11月25日,從菲律賓呂宋島日軍基地出擊的6架零戰和2架「彗星」突入美軍艦隊,其中一架成功撞擊了航母「埃塞克斯」號的飛行甲板。上兩圖分別為「埃塞克斯」號被特攻機撞擊引起大爆炸的瞬間,以及「埃塞克斯」號的艦員正在撲滅甲板上的火焰。

      神風特攻隊的特攻機以搭載炸彈的零式戰鬥機為主,但也使用艦載攻擊機、艦載俯衝轟炸機,還有「月光」、「銀河」、一式陸上攻擊機等雙引擎飛機,飛行員則主要從學生中動員年青人經過簡單訓練而成。由於飛機數量嚴重不足,到了1945年,教練機、觀測機、偵察機、水上偵察機、舊式雙翼機等,只要能飛的都可投入特攻作戰。最終極的特攻兵器是採用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的人操炸彈「櫻花」,其航速極快難以攔截,但航程很短,需要由行動笨重的一式陸上攻擊機搭載接近作戰海域,結果常常是和母機一起成為美軍飛機的獵物,只取得了擊沉、擊傷驅逐艦各一艘的戰果。

昭和20年(1945年)5月11日,衝繩戰役期間,一架日軍零式自殺飛機向美軍「密蘇裡」號戰列艦的左舷中央部位實施衝撞前的一瞬間。雖然它最後成功地撞上了戰列艦,但幾乎沒有造成什麼損傷,也沒有人員傷亡。實際上,自殺飛機對於戰列艦一類有裝甲防護的大型艦艇來說,殺傷力非常有限,但給美軍造成的精神壓力非常大。

 

博物館中保存的日軍人操炸彈「櫻花」。美軍在繳獲了遺棄的「櫻花」後發現這是一種由人操縱的飛行炸彈,並把這種瘋狂的自殺兵器稱為「八格」炸彈,就是「傻瓜」炸彈的意思。由於航程有限,「櫻花」一般被吊裝在一式陸攻的機腹上,駕駛員在發射前進入。由於母機速度緩慢,成為美軍戰鬥機的絕佳目標,大部分「櫻花」在進入有效射程之前就隨母機被擊落。

      在特攻作戰中,日本海軍航空兵總共出動了超過2000架特攻機,有2507名(其中「櫻花」乘員160名)飛行員陣亡,擊沉或重創近200艘盟國艦艇,而被輕傷的艦艇更是遠遠超過這一數量。但是,即使如此瘋狂的反撲也未能阻止美軍的進攻,日軍企圖用這種慘無人道的作戰方式起死回生,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枉然。

      除了航空部隊的特攻作戰,日本海軍潛艇部隊也積極投入自殺攻擊,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人操魚雷「回天」,它甚至比「神風特攻隊」更早被提出來,由潛艇搭載攻擊美軍錨地和艦艇,不過並未取得所預想的戰果。除此以外,日本海軍還研製了多種特攻兵器,但因為日本戰敗投降而沒有投入實戰。特攻作戰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的垂死掙扎,為舊日本海軍70餘年的生涯畫上了一個血腥而可悲的句號。「特攻之父」大西中將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在戰爭結束的第二天剖腹自盡。

昭和20年(1945年)5月11日早上,在衝繩近海遭到2架特攻機撞擊後起火燃燒的美軍「邦克山」號航母,雖然該艦陣亡、失蹤289人,受傷246人,但因為損管得力最終沒有沉沒。

日本海軍特攻機毀傷盟軍艦艇一覽

沉沒: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18艘、登陸艦17艘、驅潛艇1艘、運輸艦5艘、貨船3艘、油船1艘、登陸支援艇2艘、油料補給艦1艘、彈藥補給艦2艘、掃雷艇5艘、魚雷艇2艘、拖船1艘/共計61艘。

重創:航母6艘、輕型航母1艘、護航航母6艘、戰列艦5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30艘、登陸艦5艘、登陸支援艦3艘、運輸艦5艘、貨船4艘/共計73艘。

損傷:航母3艘、驅逐艦33艘、登陸艦4艘、水上飛機母艦1艘、運輸艦3艘、掃雷艇5艘/共計49艘, 

以上共計183艘,另有大批艦艇受到輕微損傷。

日本海軍特攻機種類及出擊數

戰鬥機:零戰931架、月光2架;

俯衝轟炸機:99式艦爆156架、彗星285架、流星36架、96式艦爆12架、其他12架;

魚雷攻擊機:97式艦攻95架、天山49架;

轟炸機:一式陸攻88架、銀河202架;

偵察機:水上偵察機51架、彩雲1架;

教練機:中級教練機11架、白菊115架;

其他:零式水上觀測機23架、櫻花82架。

共計2151架。

 

1945年5月4日,英國皇家海軍航母「可畏」號被一架神風特攻機擊中,造成8人死亡,47人受傷,11架艦載機被毀。

 

1945年8月15日,收聽到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之後,時任聯合艦隊第三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的宇恆纏中將在一架「彗星」特攻機前留影。當天下午,宇垣纏率領11架飛機進行最後一次特攻行動,但為了不違反天皇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這支日本最後的神風敢死隊在盟軍艦隊上空盤旋一陣後自行墜入大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相關焦點

  • 一命換一艦?日本神風特攻對美國艦隊的傷害有多大
    日軍海軍岸基航空部隊又在10月上旬的臺灣海空戰中損失慘重。大西瀧治郎中將受命重返前線,調任第一航空艦隊司令。此時大名鼎鼎的一航艦已經沒有一艘航母,飛機不過130架,其中能夠出動的還不夠40架。不久,日軍發動「捷一號」作戰,試圖阻止美軍登陸菲律賓,雷伊泰灣海戰爆發。盟軍雲集了由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母組成的龐大航空兵力,一航艦與之對敵無異於以卵擊石。
  • 各國都有敢死隊,為什麼只有日本的「神風特攻」受到那麼多批評?
    不過這個計劃之所以還是執行了,也正是理論上確實有成功的可能性。歷史也證明,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大多數都得以生存——16架轟炸機(其中1架在蘇聯迫降),降落在中國的15架75名飛行員,迫降時死亡3人,被俘8人,安全歸隊者有64人,高達85%。
  • 神風特攻奇葩朵朵,嗑藥耍詐,竟還要天空督戰隊?
    在整個戰爭中日軍總共出動了約4000架次的神風特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戰績,在心理上更是給美軍造成了極大震撼。那麼神風特攻到底有多恐怖,讓美軍如此談虎色變?尼米茲的反常操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軍的神風特攻給美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讓這些百戰之將也身心俱疲,瀕於崩潰,可見日軍的神風特攻對美軍的震撼和衝擊有多厲害。
  • 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襲擊時,心裡在想什麼?看看他們的遺書
    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號稱「世界第三海軍」的日軍聯合艦隊連連受挫,已不可逆轉地節節敗退,呈窮途末路之狀。但是,不甘心失敗的日軍喪心病狂地孤注一擲,組建了「神風特攻隊」,幻想著以自殺的進攻方式挽回敗局,做垂死掙扎。(神風特攻隊)那麼,神風特攻隊是怎麼組建的?這些人難道真的不怕死嗎?「神風」這個奇葩的名字和元世祖忽必烈有關。
  • 二戰中日軍最瘋狂驚人的一幕: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撞擊美軍艦
    自1944年10月起,日本海軍先後組建了8個「神風特攻隊」,「神風」飛機多由輕型轟炸機或戰鬥機改裝,設備簡陋,但裝有大量炸藥。(日語:特別攻撃隊)假名 とくべつこうげきたい ,由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首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為了抵禦盟國海空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武士道精神麻醉飛行員,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
  • 沒有墳墓的幽魂:日軍「神風特攻隊」自殺戰
    當天下午,在已經彈痕累累的九州大分航空基地,一名日軍將領登上一架彗星轟炸機,帶著11架日機直撲在外海狂歡戰爭結束的盟軍艦隻。他的部分部下起飛後醒悟迫降,最終,只有7架飛機追隨他而去,發動了日本軍隊最後一次自殺攻擊。這名將領叫做宇垣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自殺戰」創始人之一,日本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官。此前的一年中,成千上萬日本青年人被驅使著,成為沒有墳墓的幽魂。
  • 日本神風特攻隊到底有多變態?美軍稱之為惡魔,日本竟要為它申遺
    因此當大西瀧治郎來到菲律賓第五航空隊駐地後,在僅剩尚能使用的100多架老舊零式戰機中挑選出來30架,將這些飛機配備給剛從軍校畢業的飛行員用於執行襲擊任務,這就是最早的神風特攻隊。兩天後剛剛結婚四個月的海軍大尉關行男帶領這批飛行員開啟了這場人性的末日之旅。
  • 你不知道的「神風特攻隊"
    進入1944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戰爭局勢對日本愈加不利,特別是在太平洋海戰場上,日海軍更是連連受挫,節節敗退。然而此時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可投入戰鬥的飛機還不到100架,而且這些飛機的性能極差,飛行員技術低劣,面對日本全線崩潰的危局,大西認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們的微薄力量的唯一辦法就是組織由零式戰鬥機編成的敢死攻擊部隊,每架帶上250千克炸藥,俯衝撞擊敵航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阻止住美軍以挽救危局。 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許多狂熱的日本飛行員的欣賞。
  • 最後的瘋狂 :二戰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也沒能挽救日本法西斯的滅亡
    美軍艦隊這次受到的攻擊,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在中途島失敗後,為了抵禦美國海空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
  • 日本一奇葩神風特攻隊隊員,九次赴死生還,長官:一定不要回來了
    為了挽回這頹勢,日軍組建了「神風特攻隊」,企圖以自殺式攻擊來擊敗美軍。這叫「一機加一彈、一機換一艦」的打法,給美軍的心理和士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大家想像的不同,絕大多數日軍飛行員對這種自殺式攻擊深惡痛絕,他們不願意白白送掉自己的性命。在人們的印象中,日軍都是長期被武士道洗腦,不計個人生死,自願去獻身的。其實並非如此,如少部分人自願外,絕大部分人是迫於壓力不得不去做。
  • 如果一個「神風特攻隊」隊員從自殺襲擊中活著歸來
    」,是二戰末期日軍按「一人一機換一艦」的模式,針對美軍組織的一種自殺式襲擊特別攻擊隊。圖:1945年5月,受日本神風特攻隊攻擊後,美國航母Bunker Hill (CV-17)甲板上燒焦的飛機殘骸。有一種統計數據認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因為『神風特攻』所損失的艦艇佔總損失數字的20%,受傷的艦艇達到了總數字的50%。
  • 讓美國人聞風喪膽的神風敢死隊覆滅記
    有人卻似乎並不情願和平降臨人間。當天下午,在已經彈痕累累的九州大分航空基地,一名日軍將領登上一架彗星轟炸機,帶著11架日機直撲在外海狂歡戰爭結束的盟軍艦隻。他的部分部下起飛後醒悟迫降,最終,只有7架飛機追隨他而去,發動了日本軍隊最後一次自殺攻擊。這名將領叫做宇垣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自殺戰」創始人之一,日本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官。此
  • 彩繪中的戰爭(27):最後的特攻 - 日本海軍「流星」艦爆小傳
    此外日本陸軍也於同年10月購置He 118 V5 (五號原型機)進行評估。之後兩軍種皆未再採購此型機。1940年11月1日十三試艦爆試作一號機完成。由於極速552 km/h凌駕當時日本海軍所有機種,加上長距離續航能力,立即受到海軍當局青睞。1941年10月太平洋戰爭開戰前,正在準備攻擊珍珠港的第一航空艦隊,以草鹿龍之介參謀長的名義對海軍航空本部提議,將兩架十三試艦爆加裝零戰的副油箱,以改造成偵察機型,但未能趕上開戰。
  • 高速艦爆--日本海軍「彗星」艦載俯衝轟炸機史話(3)
    在領隊機重新整理攻擊隊之後,繼續向著目標前進,卻遭遇了在美軍艦隊外圍警戒的多達160架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早已通過艦載雷達在100公裡以外就發現了這個日軍機群,隨即起飛戰鬥機攔截。恭候多時的美軍戰鬥機像惡狗撲食一般死死咬住日軍飛機,32架零戰、41架「彗星」和23架「天山」被當場擊落,日軍攻擊隊損失慘重,而美軍則藉此機會誕生了大量王牌飛行員。
  • 二戰日空軍最後的瘋狂 神風特攻隊和自殺式「櫻花機」
    顧名思義,「櫻花機」就是用來進行自殺式攻擊用的,這是日本第一海軍技術廠專為神風特攻隊設計的攻擊機。
  • 揭秘 令人毛骨悚然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神風特別攻擊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為了抵禦美國軍隊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
  • 「神風」特攻隊之謎!
    在隨後的俾斯麥海海戰等數場重要海戰中,日軍均已慘敗告終,就連號稱「世界第三海軍」的日聯合艦隊也走到了末路,無力再戰。然而,狂熱的日軍並不甘心其失敗,失守馬裡亞納之後,窮途末路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在常規作戰的同時,把戰備重點轉到了特攻作戰上。與人操魚雷一樣,神風特攻也是屬於自殺式襲擊的一種。
  • 二戰後期,日本的「神風特攻隊」有多瘋狂
    但和美軍相比,日本空軍在數量上還佔有優勢。隨著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港口城市臘包爾區域的戰鬥,以及菲律賓海戰役的持續,日本損失了400架戰鬥機和飛行員,有經驗的戰鬥機駕駛員開始短缺。日本第一空軍部隊指揮官、副總司令大西瀧治郎意識到,他手下的數百名幾乎沒有接受過什麼訓練的飛行員,無法在空戰中打擊敵人,只會徒勞地送命。因此他決定組建自殺攻擊部隊,即「神風特攻隊」。
  • 馮學榮:神風特攻隊,大漢奸秦檜,中華文明
    01 提出「神風特攻隊」設想的,是日本海軍一個名叫大西瀧治郎的中將。 大西瀧治郎當時的邏輯是這樣的: 他仔細研究了美軍的作戰程序,發現美軍幾乎每一步,都以官兵的生命安全為重,於是,大西瀧治郎得出了一個結論:美軍惜命,怕死。
  • 一機毀一艦:日本零式戰鬥機從空戰大殺器到撞向美軍的「空中打火機」
    1943年10月25日,5架零式戰鬥機發現美國航空母艦「聖路易斯號」,多番襲擊無果,最後竟以自殺方式撞向航母,「聖路易斯號」遍體鱗傷,最終沉沒。零式戰鬥機意外的成功,使日本軍國主義者找到了零式戰鬥機的出路,隨即組成了「神風特攻隊」,以零式戰鬥機充當「神風」。所謂「神風」,日本人認為1281年元軍攻打日本時在海上遇風沉沒。日本人稱這股風保佑了日本,是日本的「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