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空戰:日本零式戰鬥機首次投入中國戰場,中國軍機性能落後太多仍不屈升空

2021-02-13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戰爭事典"(微信ID:iwarstory)授權轉載。

77年前的今天,1940年9月13日,一群從未見過的日本新型飛機突然出現在重慶璧山上空,一場空中格鬥即刻爆發。日本零式戰鬥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之一,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戰場 ,中國空軍雖英勇抵抗,但仍慘遭失敗。1941年1月至8月,日本出動超過3,000架次飛機對重慶進行無差別轟炸,並引發六五隧道慘案

重慶上空的零式戰鬥機

1940年夏秋之際,日本空軍趁四川地區無霧季節能見度良好的條件,實施第4次航空攻勢,連續空襲境內各要地。9月13日清晨,日本海軍航空隊的36架轟炸機在13架零式戰鬥機的護航下,從三個方向直撲重慶。

 

中國空軍第三、第四大隊的34架蘇制伊-15、伊-16戰鬥機傾巢出動,編為四個戰鬥群迎戰。

中日璧山空戰中中國空軍使用的伊-15戰機

零式戰機機動性高、火力兇猛,續航航程更是遠得超乎對手想像,最高速度達到565公裡/小時,續航距離2560公裡,在二戰初期幾乎所向無敵,被譽為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

1941年6月,蘇聯開始對中國進行大量軍售,前後一共賣給中國1.7億美元的軍火。就空軍而言,蘇聯賣給中國885架飛機,包括戰鬥機563架,其中伊-15戰鬥機347架,其餘都是伊-16戰鬥機。當時飛機軍售價格不算高,伊-15戰鬥機單價為3.5萬美元,伊-16戰鬥機為4萬美元。

伊-15戰鬥機採用雙翼結構,飛機升力很大,而它的木質結構導致飛機重量很輕,使得飛機盤旋能力極佳。當然,這也就是伊-15戰鬥機僅有的優點了。他最大的缺點則是速度慢,他的試驗機在1933年10月,曾經創造了蘇聯雙翼戰鬥機的最快速度僅350公裡/小時

伊-16戰鬥機採用懸臂下單翼構造,性能略強於伊-15,飛行速度快,垂直性能很好是伊-16最大的優點。即便如此,給到中國的伊16-6戰鬥機的最高速度也僅為440公裡/小時,仍遠遠低於零式戰鬥機。而且伊-16的操縱性非常差,經常出現失控現象。

伊-16戰鬥機

實力的差距註定了慘敗的結局。戰鬥中,中國戰鬥機不斷利用伊-15的盤旋優勢進行急轉彎規避「零」戰的咬尾,但卻又喪失更多機動性能。戰鬥僅僅進行了5分鐘,戰場就從3000米打到了1000米,一架架中國戰機被擊落擊毀。在零式戰機面前,中國空軍的蘇制飛機毫無還手之力。

根據當時的中國空軍的記錄,出擊的第三、四大隊伊-15戰鬥機25架、伊-16戰機9架,在空戰中有13架被擊落,11架受傷迫降,總計24架;飛行員戰死10人,負傷8人(一說有9人)。日本13架零式戰鬥機零墜亡。

十位陣亡烈士

第廿四中隊上尉本級隊長,楊夢青,亡,空中飛機中彈著火,人跳傘致腦震蕩,面頸均灼傷,左腿骨折斷。 E-16 2415,毀,空中飛擊著火焚毀

第廿一中隊中尉本級隊員,黃棟權,亡,空中被擊重傷,隨機墜落,身粉碎。E-15 2104,毀,被擊落墜毀

第廿一中隊中尉本級隊員,餘拔峰,亡,空中被擊重傷,隨機墜落,頭碎,下肢碎斷,腰及臀部碎爛。 E-15 2115,毀,被擊落墜毀

第廿八隊隊員,雷廷枝,亡,空中被擊重傷,隨機墜落,頭顱壓碎,腹部破裂,上下肢複雜骨折。E-15 2113,毀,被擊落墜毀

第廿三隊分隊長,何覺民,亡,空中陣亡,隨機墜落,鼻梁骨中彈穿入腦內,下頜裂,右臀複雜骨折。E-15 3206,毀,被擊落墜毀

第廿三隊中尉本級隊員,劉英役,亡,空中飛機重傷迫降,人面部及體上下肢複雜骨折。 E-15 2309 毀 空戰迫降,毀

第廿三隊中尉本級隊員,康保忠,亡,空中飛機重傷,人跳傘,復墜於樹上,頭椎骨折,面部切傷,左踝骨折。E-15 2306,毀,機重傷,人跳傘後墜毀。

第二十七隊隊員,張展鴻,亡,空中飛機著火,人跳傘,頸部火傷,右下腿骨折,腦震蕩。E-15 2301,毀,空中著火焚毀

第廿八隊分隊長,曹飛,亡,空中被擊,隨機墜落,顱底骨折,右耳部切傷,口鼻流血。E-15 2308,毀,空戰被擊落墜毀

第廿一隊中尉本級隊員,司徒堅,亡,空中被擊斷右腿骨,跳傘,顱底骨折,顏面切傷,兩小腿複雜骨折。E-15 2123,毀,空戰被擊傷,人跳傘後墜毀

曾參加過璧山空戰的中國飛行員徐華江感慨道:「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明明知道侵華日軍的飛機優越於我們,但是,我們還要堅決迎上前去!我們中國空軍的信條是:『誓死報國不生還!』我們上天同外國入侵者搏鬥,就抱著去死的決心!」

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山上的重慶空軍抗戰紀念園,這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抗日空軍陣亡將士實葬墓地

註:未經版權方允許,請勿轉載、抓取。

他是敦刻爾克道森船長的原型,原鐵達尼號二副,兩個兒子陣亡,一生都是傳奇

出生在那個時代,萊託勒的一生,經歷了比和平時代要多得多的波折、災難、考驗,可他也見識過人性之可畏,明白生命之可貴。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印度空軍奇襲不成,巴基斯坦王牌飛行員30秒內擊落4架敵機

在1965年的印巴戰爭中,一位名叫默罕默德·馬哈茂德·阿拉姆的巴基斯坦飛行員,完成了比馬爾塞尤更加厲害的超神一擊——在30秒內連續擊落4架敵機!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民航兩次誤入蘇聯領空慘遭擊落,大韓航空為何接連兩次遭此厄運?

大韓航空公司的客機飛行員們,是如何先後兩次掉到同一個坑裡的。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一機毀一艦:日本零式戰鬥機從空戰大殺器到撞向美軍的「空中打火機」
    零式戰鬥機的垂直機動性能在空戰中展現無遺:中國空軍飛機盯住零式戰鬥機的尾巴後,日本駕駛員在開闊的座艙中立刻就能發現,一個急轉彎或一個急升動作就甩掉了中國戰鬥機。零式戰鬥機轉彎角度小、爬升速度快,特別善於捕捉戰機,一旦被它咬住尾巴,很難逃脫它猛烈炮火的致命打擊。璧山空戰30:13,從數量上說,中國空軍佔絕對優勢。然而,中國空軍的飛機都是老舊飛機,與日本零式戰鬥機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 日本零式戰鬥機從稱霸到覆滅
    1940年,12試戰機試飛定型後開始批量生產,這一年是日本紀元2600年,於是命名為「零式戰鬥機」。   7月,第一批零式戰鬥機出廠,15架零式戰鬥機編成2個中隊,在橫山保上尉和進藤三郎上尉的率領下飛往中國實施法西斯轟炸。8月19日,13架零式戰鬥機掩護54架九六式轟炸機轟炸重慶,往返2000千米,沒有受到中國空軍攔截。
  • 曇花一現的東方綠魔:日本零式戰鬥機,天才設計師的驚豔之作!
    它不可思議地具備了體積小、速度快、靈活性強、火力猛、航程遠等諸多優點,是人類飛行史上首架性能超過陸基戰鬥機的艦載戰鬥機,被日本稱為「東方戰鬥機的驕傲」。日本零式戰鬥機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逐漸躋身於世界軍事大國的行列,在殲擊機方面也不甘落後。
  • 敲小黑板了,以零式戰鬥機來說明日造武器的特點(上)
    璧山空戰,零戰第一次露出獠牙,國軍血灑長空作為日本海軍獨立研發的一款艦載戰鬥機,日本陸軍是不屑採用的。零戰的首戰是在中國戰場,但卻是由日本海軍組織實施。913璧山空戰中的零戰1940年8月19日,12架零式11型為30架轟炸重慶的96式陸攻護航,中國空軍避而不戰。
  • 二戰戰機解密:空中魔機,燃燒的零式戰鬥機傳奇
    一派認為,飛機空戰主要取決於轉彎格鬥性能,為了獲得更加優越的格鬥性能,可以犧牲部分航程與速度;另一派則認為,日本戰鬥機的格鬥性能已經足夠優越,應該儘可能多增加其航程與速度,戰鬥機續航力應至少達到8小時、1300海裡以上。至于格鬥性能,可以適當犧牲。對於日本當時的科技和工業生產水平而言,要兼顧上面兩個要求,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東瀛的天空武士 —— 零式戰機
    而等到中國飛行員反擊時,卻發現性能相差太大,根本無法咬住對手。日機反覆盤旋攻擊,共二十餘架中國飛機被擊落或受傷迫降墜毀,飛行員戰死10人,負傷8人,而日機僅被擊傷一架。 這場堪稱空中「甲午海戰」的空戰成了抗戰時期中國空軍最黑暗的一天,直到飛虎隊成立之前,中國空軍都無法升空攔截日軍飛機,剩餘飛機只能不停地轉移。這種讓中國空軍蒙受了恥辱,讓飛行員們牢牢記住並切齒痛恨的,正是二戰日軍的招牌武器之一——零式戰鬥機。
  • 日軍二戰早期的零式戰機,究竟有多厲害
    1937年8月14日,日軍鹿屋航空隊l8架九六式重轟炸機,加一個中隊96式戰機作為護航,一共是23架戰機浩浩蕩蕩飛進了杭州空域,企圖偷襲中國在杭州的筏橋機場。結果由於當天多雲能見度較差日軍茫然投彈,效果甚微並且打草驚蛇,當時中國空軍第4大隊,高志航大隊長果斷率領中隊升空截擊,在激烈的30分鐘空戰中,擊落日軍三架戰機。中國的霍克-2.3型戰機在第一次跟日軍的空戰中,就取得3比0完美勝利。
  • 日本零式戰機覆滅始末:從稱霸天空,淪為美軍眼中的「打火機」
    獲悉日本轟炸重慶的意圖後,駐紮在成都的中國空軍第3、第4大隊,立刻從太平寺機場起飛了25架伊-15和9架伊-16戰鬥機,以總共34架戰機的數量升空進行攔截。空戰打響後,讓我軍飛行員大吃一驚的事情發生了。這種新式的日軍戰鬥機,不僅飛行速度極快,而且轉彎半徑很小,當我軍飛行員意圖從尾部鎖定時,往往日機可以毫不費力地擺脫追擊,並且以極快速度轉彎反咬住我軍戰機。僅僅半個小時的空戰,日軍這種戰機,在34:13的數量劣勢下,僅以被擊傷3架的傲人成績,取得24:0的傲人戰績。
  • 零式戰鬥機是怎樣被擊敗的?
    1937年10月,日本海軍首先招標,向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製造公司兩家公司提交了性能要求說明書:4500米高度上最大平飛速度超過500km/h,以最快速度可連續航行1.5小時;以巡航速度航行6-8小時(總航程大於3000公裡),3.5分鐘內可爬升3000米;裝備2門20mm機炮和兩挺7.7mm機槍且空戰性能不低於96式艦載戰鬥機……這系列的性能要求可謂苛刻
  • 中國空軍第一次痛揍日本空軍:筧橋空戰
    ▲「筧橋空戰」,又稱「八一四空戰」,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一舉擊落3架日本空軍96式轟炸機,是中國空軍對陣日本空軍的第一場空戰勝利  中國空軍第4大隊在高志航大隊長率領下,駕駛霍克-3戰鬥機騰空迎戰,從雲層上摸索到雲層下,發現敵機後,立即佔據有利位置,展開攻擊。
  • 一位為空戰而生的「驅逐之王」→空戰英雄高又新(上)
    1940年5月26日,日軍派轟炸機109架在3架偵察機指引下轟炸重慶,中國空軍起飛10架戰鬥機升空攔截。
  • 零式戰鬥機
    它於1940年正式進入日海軍編制,這一年是日本紀元2600年,因此被命名為「零」式,第一個編隊就被派往中國。零式一共生產了一萬多架,是日海軍主要戰機。在1941年12月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的突然襲擊中,零式更大顯身手。零式採用一切先進技術性能超過盟軍所有戰機零式的設計師崛越二郎曾在德國和美國的航空公司深造,他使零式採用了當時所能採用的一切先進技術。
  • 崑崙關戰役,中國空軍去哪了?(之五)
    日軍自從佔領南寧後,日本海軍的飛機就覬覦滇越鐵路。1月5日,27架日機轟炸蒙自,駐在蒙自的空軍軍校5架教練機和兩天前剛從桂南戰場移防雲南的第四大隊張偉華中隊,升空禦敵。敵機速度較快,我軍未有戰果。飛行員李侃因駕駛的戰機受傷,降落時飛機失控,撞在機場旁邊的大樹,光榮殉職。     轟炸雲南的日機是從南寧機場起飛,因此,轟炸南寧機場,更顯重要了。
  • 小火箭盤點中國抗日戰場上的15款戰鬥機(下篇)
    8月3日,70架日機開始轟炸漢口,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的20架伊-15、13架伊-16、7架霍克III和11架角鬥士起飛迎敵。混戰中,陳瑞鈿駕駛角鬥士雙翼戰鬥機用機槍擊傷一架日軍精銳的九六式艦戰後,發現角鬥士雙翼戰鬥機身中太多子彈,恐難以返航。
  • 抗日戰爭中的中國空軍---讀《中國抗日軍事史》(3)
    二,中國空軍的階段作戰1,蘇聯援助時期(1)不懼強敵日軍飛機性能較好,而中國軍隊飛機既少,飛行員也缺乏訓練。據陳誠稱,日軍全面侵華前,日本擁有飛機1530架,能夠用於中國戰場的飛機有600架,而成立於民國初期的中國空軍只有223架。
  • 珍珠港上空的惡魔: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小傳
    日本海軍不滿足於當時現有的戰鬥機——九六式艦戰,提出一個新銳戰鬥機的構想。因為是昭和12年,所以暫定名為十二試製艦戰。在性能要求上,軍部的高官,在昭和11年的《航空機種及性能標準》的基礎上,要求更進一步。昭和11年的《航空機種及性能標準》對艦上戰鬥機的要求是這樣的。
  • 三菱零式艦上戰鬥機開發簡史(下)
    對於此時的日本海軍航空部隊而言,美軍戰鬥機性能的提升以及戰術的變化是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經過上述的改進的零戰被稱作A6M5a 零式艦上戰鬥機52型甲,於1944年3月開始投入量產。 於是,設計人員提出為新型機換裝「金星」62型發動機(1500馬力級)以維持戰鬥機的空戰性能。然而海軍行政當局卻否決了這一計劃。由於擔心換裝發動機這樣大的設計變更會延誤新型飛機的研製進度,海軍方面主張採用為「榮」21型發動機加裝水/甲醇混合噴射系統的方式提升功率。對此,三菱別無選擇只能服從軍方的命令。
  • 三菱零式艦上戰鬥機開發簡史(中)
    因此直到8月19日零戰才在多方催促之下執行了來華以來的首次作戰任務—為50餘架轟炸機轟炸重慶提供護航掩護。 從此憑藉性能優勢零式戰鬥機統治了中國的上空,至1940年底合計出動153架次,空中擊落中國空軍飛機59架,地面擊毀42架,直到1941年5月20日才在中國軍隊地面炮火的打擊首次在戰鬥中損失(成都上空),此後不久又於蘭州—運城一線損失1架,這也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在戰鬥中損失的最後1架零式戰鬥機。
  • 二戰日本戰機發展史,從極致的零式戰機到如今的「心神三輪車」
    二戰日本戰機發展史,從極致的零式戰機到如今的「心神三輪車」日本在二戰時期第一款戰鬥機,川崎.95式戰鬥機,該戰機的研發成功後第一個戰場便是在中國,當時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