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美國的暗算!(深度好文)

2021-02-20 潤東之聲
美國不僅僅是對中國構築一個靜態的「C」字形戰略包圍圈就完事。在冷戰年代,美國對中國是硬圍堵,對蘇聯是軟絞殺。冷戰結束後,美國對中、俄的大戰略,正好反過來:美國對俄羅斯是硬圍堵,對中國採取軟絞殺。首先是經濟掏空:28個產業,控制了21個。這是最根本最省事的釜底抽薪。多少年來,當中國沉迷於GDP數字和外貿進出口額的時候,美國卻一直在隱秘地實施著針對中國的經濟掏空戰略。美國借中國的錢,再投到中國,消滅中國的名牌,控制中國的礦產,入股中國的銀行,炒中國的股市、樓市,但是,美國卻不許中國購買美國的企業,不出售給中國高技術和武器,只許中國大量的金錢買美國的國債——其實就是「借」錢給美國,供美國循環用於掏空中國。於GDP數字和外貿進出口額的時候,美國卻一直在隱秘地實施著針對中國的經濟掏空戰略。美國借中國的錢,再投到中國,消滅中國的名牌,控制中國的礦產,入股中國的銀行,炒中國的股市、樓市,但是,美國卻不許中國購買美國的企業,不出售給中國高技術和武器,只許中國大量的金錢買美國的國債——其實就是「借」錢給美國,供美國循環用於掏空中國。美國一邊火上澆油鼓勵中國發展房地產,一邊陰謀暗算中國的戰略產業。比如,以贈送二手波音707、組裝麥道飛機為誘餌,當然還有可能通過收買間諜的方式,搞死了中國的大飛機「運-10」,然後他們的飛機全部佔領中國市場。
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總而言之,就是讓你只長肉,不長骨頭。因為只有肉它以後可以吃,你有了骨頭就有了力量,它可能吃不著。美國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在暴露美國金融體系混亂的同時,也突然暴露出中國手中握有一萬多億美元債券的驚天事實。我想要說的是,這些錢,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財富積累,現在大部分被美國拿去了,只要跳出純粹的經濟和金融視角就可以一目了然:美國已經通過債券綁架了中國!中國無法拋售這些債券,否則只能讓這些債券早日貶值和更大幅度貶值,美國還在威脅利誘中國必須繼續購買美國債券,因為如果中國不買,美國經濟不能早日復甦,這些債券仍然是一文不值,而且人民幣還要升值,影響到中國以出口為主的工業體系。美國就用這樣的話嚇唬中國把錢送到美國的口袋。中國的錢被美國拿走,中國不再有錢購買技術,建立現代工業體系和發展軍備,事實上等於斷送了現代化的前景。誰都知道,現代化就是工業化,沒有錢怎麼工業化呢?中國因此也沒有基本的國家安全,因為一萬多億美元,沒有轉化成任何一點國防能力!美國不賣給中國軍火和高技術,歐洲也不賣,只賣給中國債券。美國拿著中國的錢,等待機會,等中國破產時,低價收購中國的資產,然後再高價盤剝中國!美國為什麼不購買中國的債券?為什麼不拋售黃金救美元?為什麼不出售波音公司救它的金融機構?誰都清楚,美國同時開動印鈔機大印美元,必然要導致美元大幅度貶值,中國手上的美國國債最後還是一文不值。只要有工業在,有資源在,美國就一直會在軍事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別人就得繼續給它錢。它什麼也不在乎。但它牢牢抓著工業、高技術和資源。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掉進「美元陷阱」,幾乎別無選擇,只能將大部分日益增加的外匯儲備不斷注入美國國債市場。儘管明知美國金融市場兇險,但僅3月份一個月,中國直接持有的美國國債就增加了數億美元,現在已經超過8000億美元,不得不繼續充當美國政府最大債權人。這是一枚不值得驕傲的金牌。《華盛頓郵報》5月26日一篇文章以戲弄的口吻說道:「中國出人意料地從國際金融體系的膽怯參與者搖身一變成為不耐煩的敲桌子者⋯⋯作為國際金融體系核心的美元一旦貶值,中國政府勢必會虧錢。所以中國想方設法減少美元貶值風險。最牢靠的辦法是停止買入太多美國國債,但這將使人民幣升值,從而加劇出口困境。所以中國千方百計尋找能走出美元陷阱而不會推高人民幣的法子⋯⋯它希望更多地通過人民幣結算⋯⋯但想以此逃離美元陷阱,就有些可笑了⋯⋯這就好比老虎機邊的賭徒,絕望地增加賭注,使損失愈加慘重。」當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陷入戰爭困境的時候,美國的戰略家們也為中國設計了一個金融陷阱。當年美國整蘇聯的時候,曾經設計了一個軍備競賽的大戰略,誘使蘇聯把錢都變成黑乎乎的核武器。蘇聯光核潛艇就造了300多艘,氫彈到了一億噸當量,核彈頭幾萬枚。最有名的是「星球大戰」計劃。最後弄死了蘇聯經濟。現在還無法判斷,這次金融危機是不是美國的戰略家有意設計的。但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別的國家發生金融危機,都是自己的貨幣一文不值,為什麼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美元不貶值?我把這個疑惑發在上海的《新民周刊》上了。一切重大的歷史真相,都是國家最高機密。美國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的韜光養晦,地球人都知道;美國的真實意圖,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不管是不是美國故意製造的金融危機,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利用這次金融危機,全面洗劫中國財富,徹底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伊拉克戰爭前,石油是25美元一桶。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石油價格被推高到140美元一桶,我們在那個價位開始戰略儲備。我們要知道,世界很多大石油公司都在美國人手上,而且石油是用美元結算的,價格高美國可以從這個地方彌補自己的損失。中國的損失從哪裡彌補?但是,美國沒有料到的是,俄羅斯趁機起來了,因為它是石油輸出國。美國一看,這不是養虎遺患嗎?於是又開始打壓。正是從這個地方,我在2004年就看到美國絕對不敢打伊朗。當時俄羅斯連續給伊朗先進武器,想激怒美國開戰,因為那樣石油會漲到200美元一桶,俄羅斯會加速復興。但美國人沒有上當,不僅不打伊朗,從伊拉克都準備撤軍了。打壓石油價格肯定有利於中國,但是,美國有辦法讓中國獲得的部分,跑到美國的手裡。美國一邊哄著中國繼續買它的債券,一邊又居心叵測地在中國周邊和國內製造麻煩,從直接的動機上說,在中國周邊製造動蕩乃至誘發戰爭,是想讓中國陷入四面楚歌,或與外敵發生對抗,或引發國內衝突,從而達到為淵驅魚,把中國資金趕到美國去!不僅把外國投在中國的資金趕走,還把中國自己的資金趕走!也就是說,中國只買美國的債券還不夠,美國還要把中國所有的財富和未來都拿去,只不過用的手法格外隱秘就是了。這樣既救了當下的美國,又毀了中國的未來,除去心腹之患。此舉比用軍備競賽拖垮蘇聯更高一籌。我們要看清並記住這一點。21世紀第一個十年發生的事,將會深刻地影響未來50年乃至更久的時間。大挖中國的盟國,全面孤立中國,就像吃螃蟹一樣,一根一根地掰斷中國的腿。20世紀60年代,美國是東南亞的敵人,中國是東南亞的戰略後方,特別是越南,中國對它有救命之恩。越南對那時犧牲在越南的中國烈士,豎的墓碑都稱為世代感恩碑。現在,東南亞基本上成為美國的政治屬地。越南親美程度超過親華。由於國際政治生態的變化,中國失去了很多真正的朋友。有人今天還說中國的朋友遍天下,把有外交關係等同於朋友,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中國真正能夠稱得上真朋友的,就是身邊的三顆小衛星:朝鮮、緬甸和巴基斯坦。但是,美國現在大玩陰謀,要摘走中國的三顆小衛星,也就是掰斷中國僅剩下的三條螃蟹腿。朝鮮與中國的關係,盡人皆知,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戰鬥友誼。但現在朝鮮半島形勢是世界上最緊張的。這背後就有美國的戰略陰謀。美國發現,朝鮮是中國周邊唯一一個它無法插足的地方,但朝鮮一再胡鬧,根本目的乃在於要和美國直接發展關係,以延續政權生存。看透這一底牌,美國於是設局,讓中國為它火中取慄。它不斷刺激朝鮮,讓朝鮮拼命發展核武器,嚇唬日本和韓國繼續抱緊美國大腿,同時在國際上損害中國威信,製造中國無力控制朝鮮的事實,同時激怒中國制裁朝鮮,因為朝鮮擁有核武器中國也將受威脅。一旦中國對朝鮮動作過大,就會把朝鮮推向美國,美國就會順勢在中國的陸地出口上,堵上一塊石頭。所以,美國現在對朝鮮核危機一點都沒有危機感,它在靜觀,以期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辦法,掌控全部朝鮮半島;再加上日本,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橋頭堡和戰略預備隊的實力,就厚實得多。這同時也可以用來對付俄羅斯,以策應它在中亞的東進戰略。如果我們再不有所作為,朝鮮倒向美國是必然的,而且會很快。只要美國控制了這一地區,一定會製造大規模動蕩。緬甸是毛澤東時代為中國經營下來的戰略資產。但是,近十幾年,緬甸政府軍突然對華人自治區大動幹戈,血洗果敢。這是為什麼?緬甸是中國西南重慶、成都和昆明大三角地區的出海口。開通這個點,可以避開馬六甲海峽,還節省3000公里海路。馬六甲海峽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公裡,一挺機槍就可以封鎖。現在在美國控制之下。
這也是中國通向印度洋的最便捷的通道。中國與非洲、歐洲、中東的貿易,大部分要走印度洋。而印度還處心積慮,要在印度洋上找中國麻煩。緬甸的出海口,對中國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正因為如此,美國不遺餘力,予以封堵。《環球財經》引述一位學者的話說:緬甸軍政府,事實上對中國也不信任。它現在對中國好,是因為被西方制裁得別無選擇。只要一有機會,緬甸就會利用印度、東協平衡中國;如果美國和西方對它露出笑臉,它馬上會鋪紅地毯歡迎它們。現在,美國為了牽制中國,對它伸出了手。果敢地區領導人彭家聲說:緬甸軍政府想跟美國、印度、一些歐洲國家,特別是美國發展關係,緬甸軍政府急於要證實自己不是中國支持的傀儡,這就是緬甸軍政府單挑果敢痛下殺手的原因,同時也試試中國政府的反應。由於阿富汗戰爭,美國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巴基斯坦。美國控制巴基斯坦有戰略上的雙重用意。可以抓住伊斯蘭世界的龍頭。因為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內心裡相信文明衝突的美國人對此是不會放心的,怕這些核武器在伊斯蘭世界擴散,那西方世界就亂套了,所以,反恐一開始,先進入巴基斯坦,把聯軍的後勤基地放在巴國,實際上就是變相佔領巴基斯坦。對於中國而言,則等於自己的鄰國在戰略上已基本失去可以依賴的價值。中國援建的、可以直出印度洋的瓜德爾港處在美國飛機威脅之下,這就是例子。這是中國可以避開印度洋上印度鉗制的地方,但現在很麻煩。外部包圍,中心開花:近幾年藏獨、疆獨、臺獨沆瀣一氣⋯⋯這些事件,我們孤立地把它看作三股勢力,實際上背後都是受美國操縱的。中國總共有三條陸地能源通道:一是新疆,一是靠近朝鮮的東部,一是緬甸,還有一個準備備用的巴基斯坦。這幾個點目前都是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重點。目的就是掐住中國的喉嚨。海上,太平洋上已經被美日控制,印度洋上又有美印,基本上海路已被封死。陸地上再被鎖住,中國人將被餓死在快要啃光了的大陸上。這就是美國對中國的困獸戰略。美國不會直接開大軍像韓戰一樣和中國軍隊大戰的,它會將中國困死在自己的土地上。中國要想不被困死,就得給它送錢。政治迷魂藥。為了害怕中國人明白上述的一切,美國的經濟學家發明了GDP概念麻醉中國人,就像當年給俄羅斯開出休克療法的藥方一樣。很多中國學者津津樂道GDP,客觀上麻痺著國人的理智。在2009年召開的未來十年中國發展的研討會上,號稱中國最精英的一些學者就認為,2009年中國的GDP會超過日本,再過十年中國GDP可能超過美國,那時中國就有說話的分量了。這真是沒有歷史常識的奇談怪論!我當時就笑談質問:1840年中國的GDP是世界1/3,英國日不落帝國的GDP才佔1/20,全部歐洲加起來,也比中國差得多,為什麼中國不瓜分歐洲,而被歐洲瓜分了?就是衰落到1894年的時候,中國GDP還是日本的9倍多,為什麼中國不打敗日本,收回琉球,反而被日本打敗,丟了臺灣?歷史上GDP數量並不等於大國地位,為什麼到了現在,反而成了大國的標誌?會場鴉雀無聲。看看我們滿大街跑的汽車,有多少是完全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的大軍艦,中國的主力戰鬥機,有哪種發動機是自己造的?戰爭打的是武器庫裡的硬傢伙,而不是國庫裡的軟金條和貨幣!中國現在構成GDP的東西,沒有任何可以轉化為現代網絡戰和太空戰、空中戰爭能力的東西,只能供國民小享受和某些貪官汙吏大享受的東西,最後還要被外國人拿去。這樣的沒有自我保衛能力的GDP是什麼?外國人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美日歐都不約而同地限制高技術進入中國。美國大舉進入中國的就是麥當勞、可口可樂,其他只賣產品,基本不賣技術。但是,它的資金到中國來,卻只買資源和工廠。除了這個經濟發展的概念之外,還有一些國內外的人,在說著很多的漂亮話,解除中國人的精神武裝。這裡我就要說曾和我同臺演講的門蒂斯先生。因為他發明的一個「中美國」的G2概念,讓不少中國人聽了很受用,認為美國人終於把中國當平等的哥們兒了,至少是承認中國的實力了。前些年佐利克說中國是利益攸關方,不少人就很感動。可是,聽了門蒂斯先生關於「G2」的解釋,我總是感到不對勁。他說:中國人生產,美國人消費;中國人掙錢,美國人借錢。憑什麼中國人天生就要為美國人打工?我們自己不會消費嗎?一些學者可能會較真,你可以賣呀。但是你賣,它可以凍結啊!你賣不了。賣少點可以,賣多了不行。而且你賣,誰接盤?全球都會跟著你賣,貶值一落千丈。它只是不斷地借新錢還舊債,都是你的錢在循環。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它在不斷地還,實際上是在吃你的肉,卻拉狗屎給你,因為它在通貨膨脹,錢在貶值。它不可能真正還肉給你的,它怎麼可能吐出來?我最初只是判斷美國不會還,金巖石博士給我講的另一個故事證明了我的推論:有一天巴菲特在一個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參加的會上說,美國經濟的運轉,就是靠不停地借錢。一個美國小孩問他說:「巴菲特爺爺,您這輩子借的錢,將來是不是要讓我們去還?」巴菲特說:「孩子,好好學習!讓你的孫子替你還!」那我們就看看,未來美國孫子是怎麼還這筆天文數字的錢吧!而且門蒂斯先生在演講中,也回答了我之前對這個問題的質疑。他說:「當初我們欠英國人的錢,我們把它打跑了。我們也欠過荷蘭人的錢,我們也把它打跑了。我們現在也欠中國人的錢。本質上這沒有什麼不同,只是8000萬和8000億的區別。」馬國書先生跟我說,這是他在開玩笑。可是我就是笑不出來。一個黑老大,「借」了你的錢,他帶著打手、槍炮和狼狗,你一個乾巴瘦的平民小老頭敢跟他要?能要得回來?所以,現在他們關於保護我們資產的承諾,在我聽起來就是放狗屁。這就是我們能指望的了,要麼是狗屁,要麼是狗屎。你要再不服,它還可以露出帶血的狗牙給你看看:你是要錢,還是要命?!美國是以貿易立國的,獨立以來200多年,既沒有給本國的印第安人帶去和平,也沒有給鄰國墨西哥帶去和平,美國的崛起是以向西班牙開戰為標誌的。這裡有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表的權威數據:冷戰以前,美國平均2.4年打一仗;冷戰後至今,平均1.4年打一仗。就說和中國吧,以前的不說了,改革開放以來雙方的貿易進行了30多年,美國給中國帶來什麼了?當然雙方沒有打仗,但是,美國構築了一個對中國的包圍圈。美國人幽默地說,中國人賣給我們有毒的玩具,但我們賣給他們有毒的債券!美國一邊用盡心機,讓中國買它有毒的垃圾債券,同時又不遺餘力地對中國進行大戰略層面的「軟進攻」。2009年10月1日,俄羅斯《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誌主編盧基揚諾夫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稱,中國不謀求霸權,但也不願受到外部限制。因為中國相信,它能夠控制自己的野心,只追求自己應得的合法利益。不過,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中國將難以避免衝突。因為到了一定階段,其他國家的行為將不再取決於中國的真正意圖,而是以各種手段平衡中國強大的潛力。

提示: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歡迎轉發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點右下角「在看」分享。

                  

相關焦點

  • 戴旭文章《盛世狼煙》
    奔向太空是大國崛起的下一個機遇三、世界正在進入太空地理大發現時代第五篇 房地產支撐不起大國崛起一、標誌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是產業製造能力和技術研發水平二、什麼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三、從戰略高度認識房地產業畸形發展的危害四、國家現代化發展要有整體戰略設計第六篇 中國發展戰略產業須防國際暗算
  • 戴旭:韓戰美國傾盡全力參戰的真正原因!
    本文內容節選自戴旭大校最新著作《戴旭與美軍「中國通」的戰略對話》——國內首次中美軍官面對面「觀點碰撞」的出版物。
  • 美國的陰謀戰略!!(深度好文)
    美國借中國的錢,再投到中國,消滅中國的名牌,控制中國的礦產,入股中國的銀行,炒中國的股市、樓市,但是,美國卻不許中國購買美國的企業,不出售給中國高技術和武器,只許中國大量的金錢買美國的國債——其實就是「借」錢給美國,供美國循環用於掏空中國。美國一邊火上澆油鼓勵中國發展房地產,一邊陰謀暗算中國的戰略產業。
  • 戴旭再被列為靶標,遭遇境內外聯合攻擊
    戴旭又被聯合攻擊了。此次是因為一篇網文,標題為《戴旭:對美國的四個想不到和十點認識》大體內容如下:第一部分講的是四個想不到:1,想不到美國如此仇恨中國。2,想不到美國下手這麼狠,令中國官員及專家想不到。3,沒有一個國家同情和支持中國。4,美國境內形成統一陣線。
  • 戴旭:高近視率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國防安全
    小編在此援引2018年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戴旭的文章,對更加嚴峻的青少年近視現狀向社會發出警醒。【原編者按:國防大學教授戴旭最近看到國外媒體有關中國學生大量近視的新聞,結合他近年來對徵兵工作的調研,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青少年高近視率不容忽視》。】
  • 戴旭: 全球迎來第七代戰爭, 應對未來之戰刻不容緩!
    戴旭: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國際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舊「頁面」被連續刷新,一切都在快速升級、更新之中。如果把初始的冷兵器時代戰爭算作第一代,當下世界的戰爭形態正在進入第七代。戴旭:網絡技術革命催生了「網際網路+戰爭」。人類戰爭在悄然中已經開始新的全面進化。在人類剛剛進入21世紀時,全球也不過只有3.6億網民,但在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20億。網絡語言、網絡文化、網絡經濟……世界已經在美國之後魚貫進入網絡時代。戰爭這個時代的產物,也必然受其影響。
  • 戴旭:美國面臨的三大強悍對手!
    可惜美國的三大對手中尚無一人有這樣的全局協同、配合意識,基本上屬於各自為戰,求命自保的狀態。有時甚至還要對美國殲滅對手予以戰略配合,比如美國以反恐為名打擊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就為其提供基地、情報支持等。但美國並不領情,一進來就搞俄羅斯,以「顏色革命」挖走獨立國協很多國家,還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
  • 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 戴旭:2017年中日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結局、後果
    近日,央視7套軍事欄目 ,講武堂節目,戴旭在分析美國的大戰略時一針見血 ,確認美國對中國實施軍事包圍的戰略 ,警醒國人不要麻木 。並提出中國宋代 、明代、清代最終滅亡都是因為沒有重視武備的發展 ,沒有對危機來臨有準確的判斷。貪圖享樂,醉生夢死,最終給民族帶來大劫難 。
  • 原來這就是天道(深度好文)
    「是時候讓美國反省和糾正錯誤了!」今冬供暖價格是否上漲? 能源保供穩價著眼長遠 中國經濟增長中踩準節奏這張敬禮照 令人肅然起敬!走上賽場就要勇敢追夢「中國夢」 新浪網關於整治違規發布財經類信息公告中國新冠疫苗在預防死亡、重症等方面非常出色總臺記者見聞:美國在敘利亞犯下數宗罪美準駐華大使鼓吹深化支持臺灣安保 外交部回應西部戰區原司令員張旭東上將逝世 享年58歲豬價跌跌不休,豬企全面虧損,未來走勢如何?
  • 戴旭: 中國正被有計劃地推進大規模戰爭的核心!
    本文摘自戴旭即將出版新書《C形包圍II:Q形絞索》100年前的歐洲戰爭——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老列強同歸於盡,美國最後參戰坐收漁利,基本上不勞而獲地成為世界老大。這個美夢誘惑著美國的戰略家在21世紀初,在亞洲複製這一模式。但規模要大得多。因為中國不僅已被核武器完全包圍,還被恐怖主義和常規軍事基地團團包圍。
  • SMART原則 | (深度好文)
    這就是一個不太實際的目標,就在於它花了大量的錢,最後還沒有收回所投入的資本,它不是一個好目標。有時實際性需要團隊領導衡量。因為有時可能領導說投入這麼多錢,目的就是打敗競爭對手,所以儘管獲得的並不那麼高,但打敗競爭對手是主要目標。這種情形下的目標就是實際的。
  • 美國控制世界,誰操縱美國?(深度好文,強烈推薦)
    2、我們所說的美元,每一張都是出自美聯儲之手,而不是美國政府,美國政府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利,只有發行國債的權利。3、美元的流通是由於美國政府向美聯儲「貸款」所有的美元讓他作為貨幣在美國和世界範圍內流通,而以美國國債作為抵押。
  • 深度|戴旭:從甲午戰敗到抗戰勝利的驚人真相
    二戰結束前一年,美國和蘇聯軍隊高歌猛進,法西斯在全球戰場都呈現頹勢。而日軍居然還在中國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作戰,數百萬國民黨軍沒有打贏一場像樣的戰役。美國由此失望,只好請蘇聯出兵。這直接導致戰後中國利益受損。中國軍隊居然不能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受降,而這又為後來韓戰爆發埋下隱患!甲午戰前,晚清對琉球不敢保;二戰勝後,蔣介石對琉球不敢要。這又為今天東海爭端埋下隱患。
  • (深度好文)
    兩邊都是大洋,縱使有強敵,也很難進犯到美國本土。而美國卻可以通過超級海軍,控制兩個大洋,一手北約,一手亞太,來控制全世界。過去的幾十年,也就是所謂的二戰秩序,便是以美國所主導的海權時代。海權的象徵,便是航空母艦戰鬥群。
  • (深度好文)
    與以往先做科研課題、再做生產項目的技術儲備式發展不同,海油人「學步荔灣」從項目伊始深度介入、平行研究,最大限度的貼近深水科研一線,參與深水工程設計實戰。許多在荔灣3-1大氣田積累的經驗應用在「深海一號」大氣田的建設中,未雨綢繆的前瞻性和自立自強的主動性讓中國海油從「追著學」到「領著跑」成為可能。
  • (深度好文)
    兩邊都是大洋,縱使有強敵,也很難進犯到美國本土。而美國卻可以通過超級海軍,控制兩個大洋,一手北約,一手亞太,來控制全世界。過去的幾十年,也就是所謂的二戰秩序,便是以美國所主導的海權時代。海權的象徵,便是航空母艦戰鬥群。
  • 殺氣騰騰的美國,對我國的威脅到底有多大?(深度好文)
    思考這個問題,遇到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美國,美國是不是中國威脅,或者換句話說,中國是否面臨來自美國的威脅,這不能不說清楚。有一些國人堅定的認為,美國不是中國的威脅,相反,他們相信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美國。中美兩國遠隔重洋,歷史上沒有矛盾,非但如此,獨立後的美國在一段時間裡對遙遠的中國甚至懷著相當綺麗的聯想。但殖民主義的歷史現實很快就碾碎了這樣的美夢,隨著美國的勢力擴張到西太平洋,美國也開始染指中國,迅即成為帝國主義侵華隊伍中有生機、有活力和有創意的一員,在如何瓜分與享用中國的問題上很能別出心裁,如所謂的「門戶開放」政策。
  • 戴旭:美國資本帝國主義的本質
    ,並明顯表現出對中國的戰略敵意,正在全方位圍堵中國並逐步走向喪失理性的瘋狂。特別是當下,美國選出一個詭異狡詐、強悍好鬥的商人做總統,正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同時也把中美關係帶到一個難以預知未來的境地。此時,知己知彼就更加重要。知彼的部分,則要從頭讀起。因為,只有美國這樣的歷史和文化,才會成就川普這樣的人。要知其人,先知其文,要知其文,先知其史。美國歷史乃是歐洲歷史的分支,而歐洲歷史,就是一部在歐亞大陸上爭霸稱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