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空裝備問題頻出

2021-02-27 中國國防報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近期,美海、空軍裝備不斷出現問題。美空軍B-21轟炸機因供應鏈問題推遲首飛計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機因備件短缺和質量問題導致無法完成備戰目標,美海軍瀕海戰鬥艦因材料和設計缺陷延遲交付,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美軍在裝備生產和操作上存在很大漏洞。

近期,美海軍暫停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交付,原因是該艦傳動系統存在缺陷。美海軍在聲明中表示,該艦使用的一種傳動齒輪故障頻發。據了解,傳動齒輪的主要作用是把引擎所產生的動力傳輸到螺旋槳上,傳動齒輪故障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影響巨大,艦船動力系統將無法承受高速航行。

此前,美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多次被曝因發動機過於複雜出現故障,其火炮控制系統和雷達防禦系統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今年1月,五角大樓在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中稱,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嚴重缺乏關鍵防禦能力,在高強度戰鬥中將無法生存。

美空軍近日發布消息稱,格魯曼公司生產的B-21轟炸機原計劃今年12月首飛,但由於供應鏈中斷,首飛計劃將推遲至2022年年中。美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主任瓦爾登表示,目前,格魯曼公司正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生產工廠建造兩架B-21轟炸機。第一架飛機尚未組裝完成,第二架飛機正就整體結構能力進行測試,但效果並不理想。此前,美空軍已承諾購買至少100架B-21轟炸機,首飛延期無疑會影響後期的交付進度。

此外,飽受詬病的F-35戰機依然問題重重。美國防部原採購負責人洛德表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F-35戰機的任務勝任率(指能夠至少完成一項任務的戰機在所有執行任務的戰機裡所佔百分比)僅為69%,遠未達到軍方80%的目標。公司方面將此歸因於F-35戰機發動機動力模塊存在問題。美媒稱,備件短缺也是導致戰機無法達到備戰目標的原因之一。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聲稱,F-35戰機的供應鏈沒有足夠備件,無法滿足作戰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典禮的前幾個小時,阿聯和美國就F-35戰機交易達成協議,該協議詳細規定了F-35戰機的成本、技術規格以及向阿聯交付的時間表。由於F-35戰機在質量上遠未達標,該交易能否維持仍存變數。

近幾年,美軍裝備問題頻出,或是設計有缺陷,或是材料緊缺,或是能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善,極大削弱其裝備的戰鬥能力。

美軍頻頻曝出裝備問題,一方面是資金不足,供應鏈中斷。B-21轟炸機推遲首飛和F-35戰機備戰目標難以實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生產供應鏈不足,飛機所需零件無法提供。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裝備項目資金短缺,與美軍方合作的一些公司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導致軍方無法保證在既定時間內完成預定目標。當前,美軍裝備技術越來越複雜,價格也越來越昂貴,資金短缺和供應鏈不足,無疑極大影響其裝備研發、製造及部署進程。

另一方面,美軍裝備維護人員大量流失導致故障率攀升。近年來,由於美國防部預算削減,美軍選擇減少裝備維護人員和飛行員的數量加以應對。據了解,2018年,美空軍裁掉千餘名經驗豐富的裝備維護人員。雖然當前美軍在想方設法解決人員短缺問題,但仍然面臨200餘人的空缺,且許多新僱傭的裝備維護人員經驗不足,需要加強培訓。美海軍研究表明,當前美軍維護人員的平均工作經驗比之前的人員平均少1.5年左右,經驗缺失使他們在裝備出現故障時更容易驚慌失措、無所適從。

相關焦點

  • 被美國空軍寄予厚望的KC-46A加油機,為何問題頻出?
    從立項開始,KC-46A就一直波折不斷,問題頻出,交付期一再延後。KC-46A早在幾年前,美國《國家防務》雜誌就報導,KC-46A建造過程中,由於線路問題造成試飛延遲,同時項目中增加了不可預見的費用,導致其不能在2017年8月交付首批具備實戰能力的飛機。目前,美國空軍已決定2019年交付KC-46A加油機。
  • 未來海空分布式協同構想
    基於面臨的海上安全環境和作戰對手,在分析研判美海空分布式作戰概念發展情況和主要特點基礎上,適時提出適應未來海上作戰特點的空中分布式作戰發展構想和實現途徑,並針對性研究力量運用方式,可為後續海空作戰概念設計、力量體系建設和裝備系統發展提供牽引。
  • 【深度】未來海空分布式協同構想
    基於面臨的海上安全環境和作戰對手,在分析研判美海空分布式作戰概念發展情況和主要特點基礎上,適時提出適應未來海上作戰特點的空中分布式作戰發展構想和實現途徑,並針對性研究力量運用方式,可為後續海空作戰概念設計、力量體系建設和裝備系統發展提供牽引。
  • 未來海空分布式作戰構想與力量運用初探
    基於面臨的海上安全環境和作戰對手,在分析研判美海空分布式作戰概念發展情況和主要特點基礎上,適時提出適應未來海上作戰特點的空中分布式作戰發展構想和實現途徑,並針對性研究力量運用方式,可為後續海空作戰概念設計、力量體系建設和裝備系統發展提供牽引。
  • 媒體披露進臺海美艦被我軍海空聯合全程監控
    7月27日有臺媒披露,這次美艦穿越臺海時,解放軍首次在夜間出動10多架次戰機與無人機,並配合軍艦,對穿越臺海的美艦採取了罕見的「海空聯合全程監控」。對此,臺媒用「顯示解放軍強勢作為」來形容這次行動,隱約間擋不住讚嘆之情的外溢。
  • 民國時期盤錦頻出高官
    抗戰時期,邴淳(後排右二)和彭雪楓(後排右一)在一起       盤錦建治較晚,但民國時期卻頻出高官
  • 敏感時刻解放軍海空聯合出動圍臺
    海空聯動「半包圍」臺灣,這是外界對這兩天解放軍在臺灣周邊軍事演練的普遍解讀。 5日晚間,臺「國防部」報告說,當天共有10架次解放軍軍機出現在臺灣西南空域,其中包括1架運-8反潛機、1架空警-500預警機、4架次殲-16戰鬥機、4架次殲-10戰鬥機。 運-8反潛機,還一度繞行至臺灣東南空域。
  • 民進黨奇葩三寶,「雷語」頻出把民眾氣飽!
    這三人專業知識匱乏,卻能「雷語」頻出,把失言當家常便飯,而且從不反省,從不道歉,絕不認錯,創造另類「臺灣奇蹟」。臺媒憂心發問:這種水平的官員,到底要把臺灣帶向哪裡?綠營高官「新三寶」,「雷語」頻出讓民眾氣到飽「給豬吃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好比是人平常吃三餐外,還是會吃一些保健食品。」
  • 時政 王毅訪美——中美在韓國反導系統和南海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和南中國海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在諸如伊朗核項目、敘利亞內戰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通力合作,而在網絡盜竊、朝鮮核試驗、韓國反導系統部署以及如何處理亞洲海洋爭端等問題上則意見相左。
  • 臺愛國者飛彈狀況頻出:撞了私家車,現又被爆罩不住全島!
    島內一直將愛國者飛彈作為其保命屏障,近年卻狀況頻出。
  • 中國這款戰略步槍將會取代95式步槍裝備全軍?不可能!
    不過XM29整個開發計劃十分曲折,前後有數個方案,但都不是特別成功,各種問題缺陷頻出。首先,它的價格十分昂貴,預計一把XM29的成本為1-2萬美元,而M16和M203榴彈每個僅需1000美元。另外還有威力過小、步槍槍口與瞄準器高度相差太多等種種問題。
  • 南海問題 國防部、外交部齊發聲談南海,亮明4條底線
    圍繞南海問題,一些國家近期不斷打「小算盤」、搞「小動作」。5月26日,國防部、外交部分別舉行例行記者會,就南海仲裁案、美艦機頻現南海、七國集團炒南海問題等給出回應,向一些企圖搞「小動作」的人亮明4條底線。1.
  • 為救生艇插上翅膀,小談各國空投式海空救援設備(蘇聯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後續的空投式救生艇需要有搭載隨船救生員空降至事發地點的能力。  早在1963年,少部分配備了無線電求生信標定位系統的An-12就被蘇聯海軍與空軍用於海上巡邏,而擁有大型貨艙的運輸機是搭載空投式運輸機的理想平臺,可以避免外掛救生艇對載機氣動帶來的影響,改裝工作也相對容易。
  • 臺海如果爆發戰爭將是中日之間的一場海空決戰
    安倍稱,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是在「憲法範圍」之內且符合國際法。了解或研究過中日關係史的人或了解日本政策的人都知道,日本制定一項政策從來不拍腦袋,都是經過長期周密的策劃,甚至是幾代人幾十代人的周密策劃,比如日本歷史上對朝鮮半島的政策。
  • 美艦又穿航臺灣海峽,國防部回應
    麥凱恩號驅逐艦資料圖報導注意到,這是美軍艦本月第二次通過臺灣海峽,也是相隔超過一年半後再次同時派兩艦通過臺海。對於美軍軍艦過臺灣海峽一事,我外交部、國防部等此前已有過多次回應。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月17日曾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密切關注並且全程掌握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的情況。
  • 關注|敵人來襲,我有「海空雄鷹團」這張王牌
    殲6擊落美無人機,是雄鷹團的「八個首創」之一。上世紀60年代,美國AQM-34型「火蜂」式無人駕駛偵察機可飛到18000米以上。有段時間,美軍欺負我殲6飛機不敢飛到這一高度,犯我華南領空,如入無人之境。的確,殲6飛到15000米以上,特別是在這個高度再爬高是很危險的,可能因失速陷入螺旋,開炮的後坐力也可能使發動機熄火。因此,敢不敢挑戰殲6的極限,成為能否打下「火蜂」的關鍵。
  • 雷伊泰灣海空大戰,美國海軍盡滅日本聯合艦隊最後的一點精華
    美軍航母艦隊二戰末期,美英盟軍發起諾曼第登陸戰,擊破德國的大西洋壁壘,結束歐陸戰火只在眼前。而在兩周後,美日馬裡亞納海戰爆發,美國海軍和日軍聯合艦隊的航空母艦在此戰中展開一番空前絕後的海空大戰,戰役最終以美軍的全面勝利結束,這代表著日軍企圖建立和保持絕對國防圈的美夢從此破滅。
  • 來接受海空的召喚吧!
    近日,2018年度海軍招飛工作在全國多省(市)全面啟動,新版海軍招飛宣傳片《海空在召喚》也正式發布,旨在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海防意識,吸引更多優秀青年熱愛海空
  • 新老兵融合編組,跨晝夜鏖戰海空
    上午8時許,隨著塔臺指揮員一聲令下,數架戰機呼嘯而起,直撲目標海空域,一場任務背景下的空戰對抗隨即展開。紅方編隊發現藍方戰機後,迅速展開掩護突擊戰鬥行動,快速鎖定藍方戰機,調整姿態、俯衝攻擊。藍方編隊快速反應,立即進行電子幹擾,設法擺脫紅方鎖定,進行防禦性制空戰鬥。紅藍雙方時而機動規避、時而推桿迎頭對抗,從中距對峙到近距纏鬥,「火藥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