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對華的子彈基本打光!中美關係不可能還會逆轉!美中之間必有一戰!

2021-02-07 強國新觀

文章來源於富強的方向

中美關係,完全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

即便是在韓戰時期,美國政客和民眾,對中國也沒有今天這樣的「同仇敵愾」。

這一切,與總統川普、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一幹政客們「教育引導」的結果密不可分;即使是川普的死對頭——眾議長佩洛西,在對待中國的態度和立場等問題上也與川普保持了高度一致。

美國今天嚴重的仇華、反華,堪稱美國歷史上首次實形成了全國範圍內不同政黨和民眾的「統一陣線」態勢。

這一切,難道是因為中國做錯了什麼嗎?絕對不是。

如果要說中國對美國做錯了什麼,那就是因為中國這幾十年發展太快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狀態緊追美國身後,大有很快趕超美國的勢頭。

而美國,一定要做世界老大,一定要維持美國的霸權,地球這座山,怎能容得下二虎?

因此,中美關係不可能還會逆轉。

很多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把問題歸結到某個人身上;很多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川普導致的,只要川普連任競選失敗,下臺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真是幼稚的幻想。川普下臺了,還會有特沒譜、特離譜上臺。只要中國不垮,在美國人眼裡,其保持世界霸權的地位挑戰就不會消除;無論是誰上臺做美國總統,兩國關係都是一樣的只會更糟,不可逆轉。

甚至,別的總統也許魄力比川普還要大,直接發動美中大戰。

關於中美關係的走向,各類文章數不勝數;本號也先後發表了數十篇,今天就做一個歸納,拿出結論,最簡要地闡述。

關於中美關係的十大判斷結論

一、美國大衰落不可避免,甚至可能全面崩盤。

今天,美國公布的新冠疫情「確診「總數直奔200萬,「死亡」人數直奔11萬(請注意:打引號的意思,在於表述其並非事實數量)。

可想而知,美國的經濟損失已經有多大?將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放過壞人。

美國在新冠疫情遙遙領先全世界諸多人口大國的情況下,卻因為一個黑人被警察的殘暴整死,引爆整個美國甚至加拿大等國,美國爆發了席捲全國的大暴亂。

設想一下,在新冠病毒如此之強的傳染力面前,美國數千萬人的大遊行和暴亂,下一步美國的疫情將是什麼狀況?如果「沒有」的話,那不過是美國政府可以隱瞞而已,是川普為了競選連任的政治欺騙而已。因此,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大衰敗不可避免,甚至還會因為經濟大衰敗引發新的暴亂,引發全面崩盤,國家解體。
用一句中國人最好理解的話就是——總統對州長沒有領導權和指揮權。

新冠病毒,本是美國搞垮中國的生化戰手段,但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大衰落,罪魁禍首是川普。

他想拿劍砍人,結果卻意外地自宮了。

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不管新冠病毒是人工幹預改造過的還是採集於大自然,有一點可以肯定:它就是從美國的特德裡克堡生化試驗基地去年七月份開始洩漏出來的。

在美國遭受病毒肆虐的時候,川普想拖中國下水,想利用中國人口最多的特點,讓中國人感染這種傳染性極強、無藥可治的病毒,因此川普故意把病毒讓美軍大兵帶到中國。他本以為這一招完全可以徹底打敗中國,但沒想到中國卻利用強大的制度優勢,舉國一心堅決抗疫,很快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在病毒肆虐全世界尤其是美國的時候,中國的經濟與生活早已開始恢復正常,經濟正在快速復甦,而美國,真的成了人間地獄。

這是川普策劃出來的嗎?顯然不是,而是另有「高人」。

這人是誰?就是美國情報頭目出身的國務卿蓬佩奧。

看看蓬佩奧那樣子,相由心生,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與川普正好就是一對,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嘛。

蓬佩奧把新冠疫情甩鍋嫁禍中國的力度,超過川普,為啥?因為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發展到今天如此嚴重的局面,幕後推手就是蓬佩奧,他如此甩鍋推責,實際上是一種本能和氣急敗壞。

我們不妨簡單了解一下蓬佩奧的本性:

4月15日,蓬佩奧在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演講期間,在提問環節他介這樣紹:「說點題外話,就你如何看待問題來說,當我還是一名軍校學員的時候,西點軍校的學員格言是什麼——『絕不撒謊、欺騙、偷盜,也絕不容忍有此類行為的人。』(而)我曾經是一名CIA局長,我們撒謊、欺騙、偷盜,我們還有完整的培訓課程……」看看這樣經過訓練的蓬佩奧,職業生涯培養出來的道德素質,會好嗎?而美國一直把中國視為僅次於前蘇聯的對手,情報工作的重點目標就是中國,蓬佩奧對中國會友好嗎?更重要的是,他是川普最倚重的高參和大將,是川普最重要的智囊和國際戰略規劃大師。

形象地說,新冠病毒就像是川普無意間撿到的一把劍,他試著玩了幾下,不小心傷到了自己;然後他轉念一想,既然這把劍如此鋒利,用它去殺中國不是更好?

於是,川普一方面用「大流感」掩蓋了美國的新冠疫情,一方面組織設想1.1億人感染的大型「防疫演習」,一方面設法讓病毒傳播到中國……一直等到中國爆發疫情了,美國才煞有介事地組織「撤僑」、中斷美中航班、攻擊中國封城防疫「侵犯人權」、乘機出臺涉藏法案……

然後,一班人馬開始甩鍋推責,嫁禍中國,挑起全美民眾對中國的仇恨。

川普這一套手法,不過也是在玩劍,他想一箭雙鵰:讓中國大規模感染搞垮中國經濟乃至政治,同時贏得連任競選。

沒想到川普劍法實在太差,輕傷了中國,重傷了自己。

這一論點的依據,我們還可以從昨天川普接受採訪時漏出的馬腳中看到:

川普在採訪中說:「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不是武漢?……疫情在武漢暴發,為什麼它在中國沒能傳開,卻傳到了世界各地?它傳到了歐洲,傳到了美國,傳遍了世界,卻沒有傳到北京。疫情沒能擴散到中國其他地方,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疫情能傳遍全世界,卻無法傳遍中國?這事可真奇怪。」

(以下觀點就不再詳細闡述了,僅提綱性表述)

二、搞垮中國是美國堅定不移的目標

從上世界八十年代的「和平變化(yan bian)」開始,到後來的策劃藏獨、疆獨、港獨騷亂,實際支持和扶持臺獨,以及一系列抹黑醜化、孤立中國,發動貿易戰,中國同步蹊蹺發生的「非洲豬瘟」,隨後的新冠疫情等等,無一不是美國搞垮中國的陰謀。

三、搞垮中國是美國最為急迫的任務

2019年,中國的GDP總量達到100萬億美元,而美國是130萬元美元。每當美國身後的經濟體接近和達到美國總量70%的時候,美國的「霸權紅燈」就會亮起,「搞垮對手」的號聲就會想起,美國就要動手滅了對方。日本如此,歐盟也是如此,別以為英國脫歐真是英國人民全民公決的真實背景。

中國將在不長的時間內超越美國,不僅僅是諸多著名國際研究機構和學者的觀點,更是白宮的共識。

哪怕是中美之間一直保持這種差距,美國也是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

這就好比長跑比賽,身後總有一人追趕,心情絕對非常焦慮甚至暴躁。

且不說中國超越美國以後的情況,就在目前的情況下,隨著中國的崛起,地位的逐漸穩固,世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美國已經很大程度上失去的「霸主權威」。這是美國人無法接受的。

人民幣地位的不斷增加,美元霸權在歐元已經挑戰了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關鍵是,美元的「世界貿易決算貨幣」平臺正在急速縮小,「美元剪羊毛」的功能也在下滑,以發行美元讓全世界為美國打工、以賣美元國債作為強國支柱支撐起來的美國,一旦失去美元霸權,將會轟然倒塌。

四、收買培養漢奸水軍裡應外合是美國搞垮中國的重要手段

這一點很好理解。這幾十年來,美國通過無所不及的手段,著重收買了中國「兩極群體」作為其內應,致力於顛覆中國和情報收集。

所謂兩極群體,一極是「精英」群體,比如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科學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法律界人物等等,看看那些曾經非常紅火的名人和著名公知們就知道了。另一極是生活窘迫不知反思卻怪罪於國家的社會底層,甚至網絡流氓地痞,看看網易留言區、新浪微博社會話題的一些帶V的博主以及他們的粉絲就知道了。

五、分裂中國是美國搞垮中國的基本手段

這一點非常簡單,想一想藏獨、疆獨分裂恐怖勢力的背後是不是美國?他們連可笑的永不可能成氣候的港獨分子都要大力支持,可見其急迫程度和黔驢技窮的程度。

六、全民仇華已經成為全美情緒,美中關係只會越來越糟

川普明顯抗疫不力導致了美國的疫情失控,但卻為啥支持率不降反升?

因為美國是一個崇拜名人的國家,二八定律中的八,都是普通民眾,他們太容易被忽悠。

關於這一點,很多人很奇怪,還與我討論過。我們不妨用中國的「公知現象」來對比就明白了。比如已經被差地封殺的某著名公知,整天爆粗口,髒話下流話時常出現在他的博文裡,謠言更是隨口就來,但卻贏得數千萬粉絲的信任與崇拜,有的粉絲甚至表示願意為他生為他死……

更何況,川普是成功的富商,是總統。

川普的在新冠疫情方面的甩鍋,自然騙取了無數美國人的信任與好感。對於選民而言,川普摸清了他們的心思——只要說他們愛聽的話,就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正是在川普這樣的引導教育下,今天的美國諸多民眾乃至政客,衡量美國自己人的標準就是「喜歡中國的就是敵人,罵中國的才是自己人」。

這一點,從川普與總統候選人競爭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相互攻擊對方「對中國友好」的情況就能深刻體會了。美國有人預測,今年美國大選,主題就是「如何對待中國」,誰攻擊中國最厲害。誰能提出對抗中國、遏制中國的好主張,誰就能獲得競選勝利。

這種情況下的中美關係,走向全面敵對,甚至就如川普說的「斷絕一切關係」的可能是存在的。絕無好轉可能。

七、孤立圍堵中國是美國對華遏制外交的基本目標

這一點,美國必定以「五眼聯盟」為團隊,進一步發動、慫恿、拉攏、脅迫其他國家一道,對中國進行圍堵和孤立。

八、美國想策動臺灣獨立,卻又不敢怎那麼做

保持臺海的現實分裂狀態,符合美國利益。而臺灣獨立,最符合美國利益。

所以美國內心深處希望臺灣獨立,也一直在暗中扶持臺獨勢力。

但是,美國也明白,中國大陸的底線是臺灣一旦鬧獨立,結果必定是加快統一。而美國卻難以拿出做出重大犧牲和代價進行武力幹預的國內說服力。

所以,美國在臺海兩岸問題上,不會有實質性的重大舉動,主要力量還是發揮破壞、恐嚇與威脅作用,阻撓兩岸統一。

九、美國對華的子彈基本打光,最後的王牌只剩全面中斷關係

這幾十年來,美國搞垮中國的的各種「子彈」已經基本打光。

策劃支持藏、獨疆獨勢力,參與策劃製造大規模群體性世界、維權事件等等,策劃組織香港騷亂暴亂、貿易戰、國際圍堵戰、生化戰……全都失敗了。

所以,川普前不久才會冒出那句話——「我們可以斷絕與中國的一切關係」。他這是說漏嘴了,但肯定是心裡話,是無可奈何的最後一招。

十、美中之間必有一戰,結局是美國徹底衰落

在美國眼裡和心裡,一定就是那句中國古話——「一山不容二虎」。

因為美國需要的是世界唯一霸主地位。

在美國眼見霸主地位難保的時候,極有可能會孤注一擲,製造藉口引發戰爭,決一死戰。試圖用「拼實力」的方式,即便是「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重創中國,把中國的勢頭徹底打掉。

但很顯然,中國不可能在臺海、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近海以外的地方與美國應戰。而這些地方,中美一旦開戰,中國具有陸地依託優勢,美國只有航母優勢;但航母在這些海域裡,真的是解放軍的靶子,並且能夠一次性解決。

美國在新加坡、日本、韓國那些軍事基地,面對現代大戰,發揮不了大的作用,不構成對中國的重大威脅,同樣可以半小時之內被夷為平地。

如果這樣的戰爭一旦發生,美國霸權將徹底失去,無論是從國際影響力還是美國民眾信心上都是如此。

四大建議

一、做好應對的最壞打算

再也不要對美國抱著幻想,夢想著美國換了總統,中美關係就可能「轉暖」。更不要夢想著美國會有「回心轉意」的那一天。

也不要幻想中美關係能夠維持現狀,不要一廂情願。因為美國人不是這麼看,這麼想,不會這麼想的。

川普早就說了——中國一直在佔美國的便宜。

而他這句話,在美國已經家喻戶曉人盡皆知,關鍵是已經升入人心。

我們要做的是做好最壞打算,在美公司、在美資產要逐步撤離美國,逐步脫鉤美國經濟。

最重要的打算之一,就是

二、再也不要與美國講理

——從美國侵佔美洲大陸、屠殺印第安人、掠奪財富的行為特徵看:

——從當初侵略美洲大陸那些侵略者的流放犯人、海盜、不懼生命危險貪婪的冒險者身份看;

——從美國白人當初買賣奴役黑人的歷史看;

美國的「國家基因」和「民族基因」就是八個字——野蠻、殘暴、貪婪、冒險。

再從美國二戰後發動和參與的幾十次戰爭看,美國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流氓國家。

尤其是他們面對香港暴徒們打砸燒殺的暴亂,說是民主行動,是和平示威,「美麗風景線」……而面對這幾天的美國暴亂,他們卻換了標準,說是暴徒,是犯罪,派遣警察和地方軍隊進行鎮壓不說,甚至討論動用聯邦軍隊開槍鎮壓。

這真是地地道道的流氓雙標。

對付流氓,講理毫無作用。

對付美國,我們一定不要試圖用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去感化他們,與他們相處,而是要把美國當成流氓對待。

三、把肅奸當成重大任務

新冠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不僅照出了方方以及他的支持群體這一類吃著中國的好飯好菜、砸著中國的鍋碗盆瓢的內奸嘴臉。

聯想到過去那麼多的公知以及他們麾下的水軍們,這些年來利用國家對於媒體的開放,致力於推牆的種種行徑,作者有一個深深的體會:

威脅最大的對手往往在於內部,在於這些裡應外合的推牆黨和帶路黨。

他們的破壞,在很多方面常常超過外敵的破壞。

「攘外必先安內」,並不是蔣介石發明的。其最早的出處是宰相趙普在給宋太宗的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蔣介石不過是用錯了時代背景、用錯了對象。不能因為蔣介石說過,我們就不能再沿用這一主張。

四、今年內解決臺灣問題

解決臺灣回歸,實現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標誌,也是必由之路。
臺灣問題不能再拖下去,越拖越麻煩。不僅是外部因素會有難以預料的變化,島內認同感已經失去大半,兩岸統一不能再拖。解決臺灣問題,我們過去最大的顧慮是中美關係受到破壞。現在中美關係已經到了史上最差的時候,甚至鄰近斷絕關係的時候,並且不可逆轉,那麼我們還有在乎與美國的關係的必要麼?
美國本來已經成為搞亂中國的最大主力,致力於把中國搞垮,成了中國的最大外敵,我們為何卻還要在乎與它的關係?事實上,面對天的中國,美國真的沒有能力,尤其是沒有作戰的陸地依託地區,只有海面上的航母可以作為陣地。可以肯定,美國不敢大規模實質性的軍事幹預,因為他知道打不過。更何況,作者具有99%的把握,川普和美軍無法獲得在臺海與中國開戰的正式授權。美國那些議員還有民眾們那麼傻?臺海絕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國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只要路線方針和政策對頭,就沒有治理不下來的地方。當年共產黨通過解放戰爭從國民黨手中奪取了大陸的領導權,不照樣治理的好好的?不照樣把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今天之所以這樣對待中國,不就是因為害怕、焦慮中國的強大麼?有人也許會說,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受損,解決臺灣問題會雪上加霜。作者的回答是:錯!第一,既然已經受損,那就不妨多損失一點,一次性解決問題更好。第二,打仗不一定真會導致經濟受損。世界歷史證明:每一次大戰之後,恰恰都是經濟的騰飛時期。


好文推薦,點擊圖片閱讀

相關焦點

  • 5.20是中美鬥爭頂點,川普已打光所有對華籌碼,唯有與中國合作
    因為核武器的存在,使國家之間發生戰爭的風險不是增加了,而是降低了。因為任何國家都承受不起核武器的毀滅,核武器的實戰,也就是美國對日本的實戰,這也是日本七十多年來不敢反美的原因,也是日本人心中的噩夢。所以核大國之間,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很小。化學武器,在戰爭中使用還是存在的。一戰、二戰都曾經大規模使用過化學武器,因為化學武器具有可防性,防化服、防毒面具成為軍隊的制式裝備。
  • 田士臣 | 中美在南海、臺海必有一戰?中美國防部釋放了豐富信號
    ,鼓吹中美在南海、臺海必有一戰且是大戰。綜合10月份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就中美兩軍關係釋放的信息,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1、「美軍使用MQ-9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有關島礁、川普通過軍事危機製造所謂『十月驚奇』拉升選情」的小道消息不實。從國防部釋放的消息看,美防長埃斯珀也出來澄清。
  • 揭開日本右翼分子「日中必有一戰」的幕後陰謀
    當前,日本右翼分子仍在鼓吹「日中必有一戰」,他們意圖通過中日爭端將美國捲入進來,引發中美戰爭,進而藉機重振「大日本帝國」。我們應該認識到,現在打仗是上美國、日本的當,要防止日本用戰爭再次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 【0702】周方舟:為什麼美國對華政策發生顛覆性逆轉?(歡迎入群)
    今天這篇文章還是來自於在「周說」最早拋出「美俄聯手絞殺中國」觀點的周方舟,在這邊文章中,他分析了美國對華政策講發生顛覆性逆轉的兩大理論依據,分別來自於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這兩位確實是國際秩序構建過程中的風雲人物。那麼,他的觀點是不是真有道理,是不是能夠被現實印證,相信不久我們就能看到。
  • 中評重磅專訪:李成籲中美關係轉危為安
    在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拜登勝選,拜登亦已發表勝選演說之後,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接受中評社記者獨家電話專訪,談他對此次美國大選的看法,以及對選後中美關係走向的展望。  「川普要麼可能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要麼可能會失敗得非常悽慘,但不會介於兩者之間。」
  • 蘭德公司最新報告:2020下—2021,美中必有一戰
    報告認為:「2020年下半期,至2021年上半期,是中美關係最為嚴峻的時期。如果從戰爭發生概率來判斷,美中發生戰爭的概率,正在逐步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臨界點。」報告認為,「美國的極限施壓,正在中美兩國之間製造巨大的敵對情緒。兩國民眾的互相信任度,正以自由落體一般的速度,迅速下滑。一個不經意的火星,將會燃爆兩個國家的民意。
  • 法德兩國就中歐關係表態:不應該在中美之間站隊,不應該聯美抗華
    德國首腦默克爾在中歐美關係的問題上也給出了類似的說法,默克爾反對歐洲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和德國在歐盟當中處於絕對領導地位,法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歐盟當中唯一擁有核武的國家,德國則是經濟大國,掌握著歐盟的經濟明白,一個掌控軍事,一個掌控經濟,這兩國的立場,將對整個歐洲的立場產生直接影響。
  • 中美南海開戰誰將被徹底打垮 中國握一優勢不可能輸
    據媒體2月7日綜合報導,川普「軍師」、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去年在採訪中稱,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戰。中美如果開戰,會是怎樣的結局?BBC報導稱,英國學者普遍認為,中美一旦開戰將是全球「空前的災難」,而中國將會被徹底擊敗。
  • 中美離戰爭有多遠?日美太平洋戰爭的真實啟示
    近期,隨著中美關係的吃緊,一些分析文章用太平洋戰爭前夕的日美關係來類比當下的中美關係。其中既有防止中美關係日美化的聲音,也有聲音認為,反正中美衝突不可避免,中國要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死裡求生。說不定日本幹不成的事情,中國能幹成。有朋友看完相關文章後,來信問我的觀點。對此,我的回答是:這兩派聲音都犯了一個基本分析錯誤。
  • 美國智庫對中美融合還是脫鉤的深度分析
    Atkinson)文章認為,很多人將中美爭端與美蘇冷戰和美日貿易戰相比,但是,中美爭端的情況要複雜得多。 美蘇冷戰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軍事和意識形態方面的競爭;美日貿易戰,日本在許多行業中成為非常強硬的競爭對手和重要的供應商,但對於大多數西方公司而言,日本從來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市場,且雙方不是軍事和意識形態的競爭對手。
  • 「冷戰教訓與有關當前中美關係謬見」——美專家長篇深析
    前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稱:「中美之間不存在冷戰。」大使查斯·弗裡曼寫道:「與中國的鬥爭不是冷戰的回放。」約翰·米勒教授認為,「對一場大戰或者一場『新冷戰』的恐懼是沒有道理的」。   以冷戰作類比的辦法,是曲解而非闡明了今日美中關係的動態。
  • 世界著名智庫蘭德公司認為,美國和中國必有一戰!
    美國著名的半官方智庫「蘭德公司」,在7月初,向白宮和國會山,分別提交了一份關於中美關係的秘密研究報告。 報告認為:「2020年下半期,至2021年上半期,是中美關係最為嚴峻的時期。如果從戰爭發生概率來判斷,美中發生戰爭的概率,正在逐步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臨界點。」 報告認為,「美國的極限施壓,正在中美兩國之間製造巨大的敵對情緒。兩國民眾的互相信任度,正以自由落體一般的速度,迅速下滑。
  • 誰說中美必有一戰?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一向對機構化解衝突的能力比較悲觀,他在《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中總結到,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最終結局將是一場激烈的安全競賽,有相當大的可能會引發戰爭。簡而言之,中國的崛起不太可能是和平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宣稱中美兩國「註定一戰」(這句話也是其著作的名稱),無法避開「修昔底德陷阱」的悲劇。
  • 洞悉中美博奕深層棋局,警惕美帝對華致命超限戰爭!(上)
    二、川普策劃中美脫勾經濟學家溫鐵軍日前在建行上課,講述中國經濟如何在全球化停滯的背景下進行轉型,如何以農村生態農業為產業發行綠色債券,從而改變主權貨幣發行的外匯依賴,授課中溫教授通過各種消息以及現實情況判斷中美有硬脫鉤的風險,溫教授既是資深的經濟學家,又在大型國有銀行擔任過領導職務,其觀點值得深思。在有些人看來,這可能是危言聳聽。
  • 王緝思:美國對華政策的質變已成定局,難以出現逆轉
    例如,中國開發的人工智慧和5G技術,不但可能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還會侵犯美國人的隱私權和個人自由。第三個視角是利益之爭,特別是經濟利益之爭。一些美國人覺得同中國的商業交易讓美國越來越吃虧,對華貿易赤字增加,雙方的市場準入不對等,所以美國企業界曾經對中國怨氣衝天。
  • 簡無思:政治科學分析(4):後臺美國終極政治決定勢力與中美關係
    美國的資本勢力從立國到二次大戰之間,就是WASP的傳統白人資本勢力。二戰以後,猶太資本急速上升,現在與白人資本二分天下。中美關係與其他美國政治話題一樣,取決於這兩大資本勢力之間的消長。(一)最近拜登在Milwaukee, Wisconsin接受CNN採訪中談到中美關係如下:「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如果不能體現美國的價值觀,就不能長久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 【中美研究】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與中國應對之道
    從這個角度看,儘管中美激烈較量、關係惡化,由於兩國利益深度交融並均著眼於長期博弈,兩國保持接觸和對話符合各自利益。中美未來的對話應聚焦結果導向,解決或管控存在的問題。中國對與美國的合作有一定期待,美國對與中國的合作也有需求。考慮到美國的選舉政治,拜登政府在國內施政中始終有危機感。
  • 【臺灣問題】中美關係新態勢下的臺灣問題∶走向與評估
    嚴安林認為川普政府臺海政策的主軸仍然是"分而不獨、和而不統",不會"棄臺",不會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但也不會嚴格按照一個中國政策行事,更不會支持中國統一;不希望兩岸關係緊張或發生軍事衝突,也不會讓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核心障礙。汪曙申認為川普政府臺海政策有三個特點∶將臺灣問題作為對華政策籌碼的意圖明顯;強調以"美國優先"原則處理美臺經濟關係。
  • 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深度解讀美國大選|風向
    其間有六件事情是可以明確估計的,還有兩件事情一旦出現就極為嚴重但很難估計。2、王文:在11月初美國大選最終投票日之前,兩國之間的分歧一定會不斷地加大,而且在媒體上的引爆點還會越來越多。但是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以後,中美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還會對前段時間中美之間大規模的摩擦做出一定的反思和調整。3、何偉文:如果拜登上臺的話,根據民主黨現在公布的政策綱領,有兩方面可以預見。
  • 如何阻止中美關係的惡化
    他們比較了1950年代與2010年代兩大「丟失」的歷史背景,分析兩大「丟失」的深度原因,探討中美關係未來的可能走向和選擇。中美印象網站首先發布洪朝輝博士發言的文字記錄。在談到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時候,洪朝輝說,「我是不想、不能、也不敢對未來中美關係算命,因為我們歷史學者只相信結果,不討論如果。但學歷史能幫助我們產生四大功能:記憶、敬畏、謙卑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