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造50艘航母!美國可怕的工業製造能力

2021-02-19 珊瑚橘

從由戰列艦改裝航母到自己建造大黃蜂、約克城等航空母艦,可以說,美國積累了大量的航空母艦建造經驗,所以等到1942年、1943年需要用商船改造航空母艦的時候,美國基本算是輕車熟路了,有大量的圖紙,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基本兩個月就能用商船改裝成一艘航母。像當時美國一年就折騰出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的護航航母。


這個級別的護航航母大約一萬噸左右,航速20節,長度150米到160米,飛行甲板寬度大約33米。就是這樣的航母,美國從決定拿商船改裝航母到真的造出來,兩個月就夠了,所以說這美國的工業化水平也確實夠強悍。這一級別的航空母艦在當時的護航航母中算是比較好的,能載27、28架飛機,並且有兩臺升降機,一臺彈射器。


在卡薩布蘭卡級護航母艦中,有一艘叫甘比爾灣號,是在C-3貨船的船體基礎上改建的。這艘艦服役於1944年2月份,服役之後先是趕上了馬裡亞納海戰,接著又趕上了雷伊泰灣海戰,這一系列的戰爭對於一艘剛服役的航母來說是一種相當實際的考驗。此前我們也有說到過,武器裝備的好或者不好,關鍵還是要看你能否趕上好時候。福特號航母牛吧?F-22、F-35這麼先進,但沒有可以作戰的對象啊。你拿著個F-22飛到伊斯蘭國上邊去打仗,伊斯蘭國就只有手槍、衝鋒鎗,AK-47,你說你那個隱身的F-22四代機在那裡能有什麼用呢?武器還是要碰上對手,這樣才可以充分檢驗自身的性能。


當時這個甘比爾灣是隸屬於第七艦隊的,那個時候的第七艦隊跟現在的第七艦隊可不一樣。現在的第七艦隊就是駐日本橫須賀的美國艦隊,艦隊司令是個三星中將,第七艦隊的上邊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上邊是太平洋總部,就是這麼一個編制。但當時的第七艦隊,它上面是西南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我們都知道麥克阿瑟是個陸軍上將,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分兩個作戰方向,一個是中太平洋作戰方向,就在海上打,尼米茲是指揮官,下邊有哈爾西上將和斯普魯恩斯上將。另外一個方向是西南太平洋作戰方向,指揮官是麥克阿瑟,總部設在澳大利亞,主要是負責進行跳島作戰、兩棲作戰。


兩棲作戰中,配備的有大量的進行兩棲登陸的坦克、裝甲車、海軍陸戰隊,另外還有一些運輸船和給這兩棲作戰部隊護航的護航航空母艦。當時的主要作戰構想就是,像哈爾西、斯普魯恩斯是要帶著那些正兒八經的三四萬噸的航空母艦打硬仗的,是要奪取戰區的制空權、制海權的。而第七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主要是掩護幾十萬的登陸兵進行登陸的。雙方相互配合,保證戰役的最後勝利。


雷伊泰灣海戰的時候,哈爾西為了立大功中了日本小澤治三郎的計,帶著艦隊的二三十艘航空母艦去打小澤了。結果就在後方留下了個戰略空隙,被慄田健男給插了進去。慄田健男帶著他的超級戰艦殺了個回馬槍,當時他看到了一個航母編隊,其中有一艘航母就是甘比爾灣號。因為是大早上,誰也看不清誰,甘比爾灣號起飛了6架復仇者攻擊機去攻擊日本的艦隊。美國的護航的驅逐艦為了掩護航空母艦,也跑去打慄田健男的主力艦隊。試想一下,美國的護航驅逐艦也就1000多噸,但慄田健男的超級戰艦7萬噸左右啊,美國的驅逐艦很快就被幹沉了。



後來天逐漸亮了,慄田健男的艦隊看到了前方有一艘航空母艦,晃晃悠悠的。因為慄田的艦隊沒有航空母艦,所以它的偵察距離比較近,也就能看到十幾公裡的範圍。慄田的艦隊看到這艘航母之後也分不清是護航航母,還是埃塞克斯級的航空母艦,乾脆就直接進行炮彈打擊。這艘航母其實是美國的甘比爾灣號護航航母,甘比爾灣號遭受攻擊之後,全艦多處起火,像條死魚一樣飄在水面。最後因為也沒人去救援,沒辦法就棄艦了。但是,美國後續展開的搜救行動還是很成功的,共救出1153名漂流的水兵。日本的這次攻擊致使甘比爾灣號137名士兵犧牲,不過總的來說,美國損失不是很大。


美國的這些護航航空母艦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明天,局座的個人廣播節目《張召忠開講》就要更新了,小夥伴們不見不散哈!

開通打賞功能:長按下方第一個二維碼,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開始打賞!謝謝你的贊助和支持!


如果你感覺這篇文章不錯,歡迎你轉發個人微信分享,大家免費傳閱,老張高興著呢~

相關焦點

  • 二戰美國一口氣造了155艘航母?為何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從二戰末期開始到現在,美國一直都在航母數量、單艦性能、綜合作戰能力上穩居世界第一。實際上,最初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在航母領域並沒有優勢。在最初的美日大海戰中,美國海軍處於劣勢,可用航母數量一度下降到只有一艘。在近乎生死存亡之際,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實力優勢開始體現出來。
  • 有「沙雕」說日本要想造航母,分分鐘造出來!那麼造一艘航母有多難?
    昨天,國產第一艘航母「山東艦」入列,成為海軍大家族的一員,舷號17。我覺得挺高興的,但是卻偏偏有日吹說:「有啥好激動的,因為我們到現在也就兩艘能打的航母而已。日本只要想造,分分鐘造出來,畢竟日本二戰時期就有幾十艘航母了.」
  • 9個月造好一艘航母,日本:比美國還可怕
    圖為阿納多盧號最近土耳其僅僅只是用9個月就造好了一艘航母,又一個航母大國要誕生了?就連日本專家也聲稱:土耳其能夠9個月造好一艘航母,這樣的建造的速度比美國還可怕,難道說像是土耳其這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海軍強國?
  • 二戰航母平均一周造一艘,一月就可下水,為啥現在一年都難完工?
    二戰期間,確實出現過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的奇觀,但這並不是普遍現象,這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其他國家完全達不到這個標準,按照日本的工業能力,終整個戰爭結束
  • 航母建造的吉尼斯紀錄:20個月建造50艘,平均12天造一艘!
    如今人們在討論二戰時期的航母戰爭時,大多關注於大型艦隊航母,如美國的埃塞克斯級、日本的翔鶴級、英國的光輝級等等,卻很容易忽視數量眾多的護航航母。固然,大型航母具有更強的作戰能力,但製造成本高,工程周期長,難以大批量建造。
  • 印度稱1艘航母就夠,外媒稱中國將造6艘,美勸中國別造航母浪費錢
    目前,印度海軍總共有三艘航母,但只有「超日王」號已投入使用,另兩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和「維沙爾」號預計將於2019年至2032年間完工交付
  • 張召忠說 | 衛星照片又洩露了天機,你們都知道第三艘航母在哪兒造了?
    自從我們的第二艘航母下水之後,所有人立馬就迫不及待地瞭望起第三艘航母了,巴巴守著各大門戶網站、軍事論壇,還有各地的船廠,尋找第三艘航母的蛛絲馬跡…圖源:鳳凰網這第三艘國產航母到底會在哪裡建造?會造多大?是滑躍式還是彈射式?用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大家的心中滿滿都是這些疑問。
  • 中國同時開工建造13艘大型驅逐艦:跟美國相比還不算下餃子!
    同時大連造船廠還有2艘055型,3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正在建造。此外還有國產航母的建造,以及渤海、武船、廣船等船廠核潛艇、船塢登陸艦等艦艇的建造,我國幾大造船廠的軍船建造數量超過50艘。中國海軍經過十餘年高速發展,規模先後超過英國、法國等傳統海軍強國,主戰艦艇數量已排名世界第二,取得這些成績主要依靠中國強大的經濟能力、基礎雄厚的國防工業能力。
  • 2艘對2艘,從俄式航母到本國製造,中印兩國航空母艦作戰能力對比
    、制海權,奠定在戰爭中勝利,嘗到航母甜頭的印度海軍急切需要打造第2艘航空母艦,實現稱霸印度洋野心。「維克蘭特」號航母是印度海軍於1957年破天荒地從英國購買二手航空母艦,配備英國產「海鷹」艦載機,加入海戰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戰鬥群截斷東巴的海上補給線,包括「維克蘭特」號航母在內的26艘艦船、33架艦載機讓印度海軍大獲全勝。
  • 領先我們50年?一聲不吭造20艘航母,比日本還能藏,差點騙過全世界
    福特號航母的艦長表示,接下來船員們將會對航母的各個系統進行精密檢查,並且確定航母的航行能力沒有受損。完成最後評估之後,該航母將會返回造船廠進行維護,預計將會在明年春季出海訓練。美國海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稱號主要原因就是擁有強大的航母艦隊,11艘核動力航母戰鬥力無可匹敵,世界其他國家的所有航母加起來都比不過,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11艘航母並非美國的真實戰力,美國海軍中的航母數量遠不止我們現在看到的
  • 美國衛星照片顯示,中國正在建造更多的075,多艘航母也在建設
    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擁有世界上遠洋作戰能力最強悍的海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的海軍就被美國遠遠甩在身後。
  • 中國智取瓦良格號航母
    當時黑海造船廠的總設計師馬卡洛夫對國防副部長說:「完成它,我需要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目前,全球擁有完整6萬噸級航母製造能力的國家只有兩個,即中國和美國。
  • 二戰美國航母一造上百,中國至今只有兩艘 為何現代航母要造這麼久?
    現代一艘航空母艦從鋪設龍骨到建成服役動輒五六年,遇上印度這樣的更是十多年只造個殼子,我國目前也只服役兩艘,而二戰時期美國卻能一年建造數十艘航母,
  • 16個月下水三艘,為啥準航母能造那麼快?
    可以說,就目前全球各國的兩棲攻擊艦技術而言,075型是僅次於美國海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的世界第二強的兩棲攻擊艦。如果一切順利,全部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全部交付海軍服役。而令人驚嘆的是,我國首次建造兩棲攻擊艦,就敢於一口氣建造三艘,並且工期一艘比一艘短,這在我國以往的造艦史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以往中國通常是先造1~2艘試用型,等到試用成熟,再大批量鋪開建造,在054型飛彈護衛艦和052C型飛彈驅逐艦的建造中,這一點尤為明顯。
  • 美國福特級航母確定只造4艘 — 餘下轉造7萬噸小航母
    「福特」號進行評估後發現,這艘耗資120多億美元(不包括近50億美元研製費用)建造的最新型核動力航母,在服役3年後依舊存在大量系統問題,包括電磁彈射器、攔阻索、武器升降機和雷達系統等。「未來航母空母艦2030」有鑑於此,美國海軍目前一面努力幫助「大統領」履行其2016年競選承諾——將美國海軍艦隊規模擴大到355艘;一面在努力削減指揮鏈條和物流成本開支,以籌集更多的資金用於建造新艦——計劃在未來5年節省400億美元用於造艦。
  • 當今世界航母少,美國佔一半,還都是核動力的
    二戰以前,受大艦巨炮製勝的影響,美國對航母發展還是存有疑慮的,不太重視。
  • 不造超級戰列艦大和武藏,能換回5艘正規航母嗎?
    有人說不但如此,日本海軍還在1937-1942年間耗費巨資建造了人類歷史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結果它倆幾乎沒有給戰爭做出任何貢獻,如果不造大和武藏改為建造航母,按噸位計算至少能換回5艘翔鶴級大型正規航母,那麼太平洋戰爭的航母對決就更精彩了。
  • 再無力修復的準航母:美國工業頹勢盡顯!中國卻追加075訂單
    在這次"好人理察"號火災中暴露了當前美國海軍非常不堪的損管能力,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的損管能力位居榜首是無人質疑的,1942年7月美國的企業號航空母艦被7枚航彈直接命中,並且也引發了大火,但是當時的美軍在幾個小時內就將航母內外的火全部撲滅了,而且在返回珍珠港後,短期內就修理好了,繼續投入了戰鬥中。
  • 川崎除了造摩託車 其實它真正的實力是造航母和戰鬥機
    爆發戰爭期間,軍事工業迅猛發展,川崎正藏將工業觸手伸向了蒸氣火車以及航空工業,日本二戰有名的三式戰鬥機(又稱'飛燕')、五式戰鬥機(又稱'五式戰')都出自於川崎之手,直到戰後,陸地的火車、空中的飛機與海上的船隻等製造技術都握在川崎手中,當然這還不能滿足這頭工業巨獸的野心,他們更將事業拓展至航太、鐵路、發動機與自動化機器人等頂級領域。
  • 張召忠說 | 中國共享單車用鋼30萬噸夠造5艘航母!這個梗在網上瘋傳,快來圍觀
    怎料,印度特種鋼材根本就跟不上,造著造著就掉鏈子了……就因為鋼的事情,印度總理莫迪曾在該國的魯吉拉鋼鐵廠,面對5萬名工人發表慷慨激昂的講話,把鋼產量與國防戰備聯繫在一起,特別是魯吉拉工廠生產的高質量的鋼鐵將用於自行研製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以及其它武器的製造,說要用印度鋼造航母,稱在這方面印度「絕不能落後於中國」,所以要全國大煉鋼鐵!